真巧,班上一位学生因为欺负邻班的学生,被我叫到了办公室。我二话不说,要与他掰掰手腕,比比手劲。学生一脸茫然,伸出了手,结果我不费吹灰之力地将他掰倒。于是我底气十足地教育他:老师的力量比你大得多,但从来不会做这种没有修养的事,做这种事是危险的,有力量不是用来打架的。你应该把你的力量用于正途,用自己的双手去苦练专业技能,去开创自己的未来,去更好地孝敬自己的家人。学生不停地点头,眼神中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显然我的话他都“吃”进去了。
于是我一鼓作气,班会上,我把“大哥”叫上了讲台,甩袍上阵,把衣袖一直卷到最高点,露出结实的肌肉,全班学生开始满脸的茫然与惊讶。我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听说你的力气很大,掰手腕没人可以赢你,我们就当着大家的面一试身手。”我们站在讲台的两边,拉开了阵势,结果太出乎意料,我的力量大得令我难以置信。一连三局,赢得他毫无悬念,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于是我大声教育我的学生:“力量不是用来打架的,你们有了一点点力量,就做一些危险的、欺负人的、让人鄙视的事,这绝非英雄之举,这是为人不齿的‘流氓’行为。我们应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正确与人相处、友好与人相处,做一个让别人敬重的人比做一个让人害怕、让人鄙视的人要好上千万倍。以后哪个要发泄力量尽管找老师掰掰手腕。”接着我从职业教育的大好前景谈起,鼓励他们树立自信,苦练技能,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学生都被鼓足了劲,那堂班会课是我最成功的一节课。
渐渐地,我就在与“打打碰碰”的学生较量的过程中,悄悄地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多次的促膝长谈,更使上学期“校优秀班级”、“县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被牢牢地掌握在我们班手中。
九、生动的“实验”课
佚名
迷恋“琼瑶”是我高一的全部,而对学校教育玩世不恭,热忱于追逐那一朵朵令我眼花缭乱的“校花”又是我高二的全部。
数学课上,“有我会发现美、挖掘美的眼睛,才会有‘校花’是否为真命题”的思考,让我想入非非……
其他课,我同样玩世不恭……
这“玩世不恭”的场所自始至终都只是在我的想象中,没惊动任何人,包括我的父母。
如此,我进入了高三,勉强地、无精打采地进入了高三!
不知怎么,我的“玩世不恭”还是被我的新班主任留意到。终于,在一个冬日的课间,他叫我到操场上去。
“来,看我给你作几个‘实验’!”
暖和的阳光下,我心不在焉地点个头,算是应付。
他扶了扶眼镜,顺手找到一段小树枝,在沙地上画了个大玻璃瓶,瓶子封闭,上端有个导管似的装置,瓶子里则有一只小鸟,活蹦乱跳的样子。
“这是干啥?”我颇感奇怪。
一奇怪,我就上了心,赶紧再看,就在旁边的另一幅图里,鸟倒下了,再下一幅图是一个在空中飞扬的气球,气球的边上是一个水合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他拍拍正入迷中的我,温和地说道:“密闭的瓶子里的小鸟能活蹦乱跳,是因为——瓶子里有气,重要的是有氧气!后来,我抽走了里面的气体,所以它死了,鸟儿不能生活在真空里!”
是呀,不能生活在真空中!我点头。
“氢气能使一个瘪瘪的气球飞扬在高空!这氢气和氧气能合成水,而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姑且把理想比作氢气,把现实比作氧气,这合成的东西对人是何等的重要呀,你说呢?”
我愣住了,我已记不起新班主任的其他话,而“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使我牢记一生。从那时起,我远离了我的“真空”,渐渐地融身于“空气”中。“氢”与“氧”的结合,合成了我生命离不开的水——一张令全校同学羡慕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十、“起死回生”的细节
杨家厚
中途“辍学”是纠缠着我们农村中学班主任的头疼问题。其根源是一些学生不理想的成绩和受挣钱潮流短见的蛊惑。
为了防止学生流失,学校对每位班主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尽管我们对每一个有动摇思想的学生进行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教育,但由于中考的压力,六个毕业班的学生还是有相当大的流失。
第一次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我,自然对学生流失不敢大意。一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便竭尽全力地做工作,找各科老师了解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燃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即便如此,依然收效甚微。在第一个学生抱着书本要回家时,教数学的赵老师让我把学生的联系电话记下来。我想,那么多思想工作都没能让他回心转意,他辍学后就不再是我们的学生,记他的电话号码又有什么用呢?然而赵老师是从教二十多年资格较老的老师,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我还是问了学生的电话,随手记在了班主任工作笔记上。
以后的几个流失学生我都是发动所有科任老师来“助阵”,每次都有赵老师在场,而每次教育失败后,赵老师都没忘记提醒我记下辍学学生的联系电话。
期末前夕,赵老师问我跟辍学学生联系了没有,我说没有。赵老师说,试试和他们联系一下,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我就一一找出班主任工作笔记上的电话又一一打过去。有两个孩子的电话已经无法联系,其他的几个孩子都感到惊讶:老师还在惦念着他们。有个孩子在接到电话时哭了,他说当初一直在等我的电话,因为离开了学校和书本,他很快就后悔了,感到了那么的空虚和失落,但是总觉得自己已经离开,没有勇气再回到学校。在我的鼓励下,有五个孩子在几天后陆续又回到了校园。结果我们班成了流失人数最少的班级,还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我也在期末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学校让我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防止学生流失的经验和做法。我别无他法,只有“记下辍学学生电话号码”这一“起死回生”的细节。但多数老师就像我当初一样,认为这一细节纯属多余,而没有实施,也就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我们都知“细节”决定成败,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决定成败的“细节”藏于何处呢?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学习工作中被认为多余的那部分付出,就是决定成败,甚至是“起死回生”的细节!
十一、长大后,我便成了你
唐佩兰
我出生于这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也就读于这个“穷乡僻壤”的小村庄。留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村里的学校三间茅屋。一大两小,大的是幼儿园,小的分别是一二年级。而在所有印象中最最深刻的是——您,一位美丽的新娘老师!
在像走马灯似地来来去去的、村长从外乡请来的老师中,大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而唯独时常出现在我睡梦中的是你——二年级时像一弯温馨的月牙儿一样美丽的女教师。
我记得那是一个清朗的夏日,您像往常一样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不一样的是你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长大了想干什么?”同学们顿时像炸了锅似的大声嚷嚷,使劲地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您一个个地问,同学们一个挨一个地回答:科学家、老师、医生、解放军……每个同学回答后,老师都会给他一句鼓励的话。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地大声说:“老师,我长大了想当新娘子。”同学们都笑得前俯后仰,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新娘子”在稚嫩的我的心目中是美丽、圣洁的化身,我不知道想当新娘子有什么错,只好委屈地站着。是您一下子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大声说:“老师希望你长大了当一位美丽的新娘子。”接着带头鼓掌,同学们也跟着鼓起掌来,我就在掌声中洋洋得意地坐下了。
不久,新来的老师告诉我们,您出嫁了,不能再来给我们上课了。那些天,我的梦里都是您成了美丽新娘子的影子……我是多么羡慕和向往您啊!而且一回想起您对我说过的话,甜蜜就涌上心头,仿佛我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新娘了。
后来,我长大了,一想起这件事,我就懊恼。一想您说过的那句话,我就脸红了,觉得自己真丢人,太没出息了,可是心里仍然对您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再后来,我也成了一名美丽的女老师,才知道您的那句话是多么美。它倾注了一位老师对一个无邪孩童博大的爱,维护了一个无知孩子可贵的自尊。
所以,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面对那些八九岁的孩子时,您那美丽的女老师形象就浮现在我眼前。第一次上班会课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在黑板上写下“长大了想干什么?”虽然孩子们的回答已经跟我小时候的情况有所不同了。但我仍像您一样,送给每位孩子一句鼓励的话。在热烈的气氛中,孩子们的眼神中溢出纯真的光彩……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虽然再没有孩子回答“长大了想当新娘子”。但是,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一个长大了的孩子,突然想起了我,像您一样美丽的女教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老师希望你长大了饲养许多你喜欢的小白兔。”他一定会莞尔一笑,温暖和感动荡漾满怀……
十二、愿记忆飘过无痕
陈金铭
中午,几个女同学找我“告状”:“老师,最近咱们班有几个男生变态。”旁边刘同学补充说:“晓东和他的同桌文江亲脸玩!”“啊?”我真不敢相信,原来,班里四五个男生亲脸玩这个现象已经有两三天了——下课后,他们几个追逐时以亲脸玩为乐。
晚上,我偶然读到张晓风的一篇题目叫《海滩上没有发生的事》的短文,眼前为之一亮。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大热天,校长带到学生海边玩,小孩都乐疯了,玩得非常尽兴。上岸后,发生了一件让校长瞠目结舌的事——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得岸来,觉得衣服湿了穿着不舒服,便毫不避讳当众把衣服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教育家的直觉阻止了自己想冲上前喝止的冲动。他发现其实四下里没有人大惊小怪。高年级同学没有将异样的目光投来,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还是一片天真欢乐的景象。小女孩们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从没有发生过。
我们不难没想:假如校长喝止了,事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小女孩会终生记得自己当众出了丑;而大孩子很可能学会了鄙视别人的“无行”,并为自己的“有行”而自鸣得意。文章的最后,作者感慨地说:“许多事,如果没有那些神经质的家伙大叫‘不得了啦!’‘问题可严重啦!’本来也可以不成其为问题的。”
第二天,我在班上连提也没提就像忘了有这么一回事。但我看出参与的几个男生已经知道我晓得这件事了——他们几个低着头,偶尔瞟我的目光分明是“偷偷地”。我想:孩子们,但愿你们心里不要负担过重,老师的希望是你们能忘却这件事啊。我甚至有点希望他们来找我,那我就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坐下来聊一聊“少年”成长这个话题。最后,或许是羞愧,或许是胆怯,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并没有来找我。当然,我也没有找他们——也许让这件事随风而去,在孩子的脑海里不留下任何痕迹是更好的结局——相对于许多教师自诩“高明”地把学生这样做的前因后果瓜剖豆分的做法,我宁愿选择“永远的忘却”。
船过水虽然无痕,但终究还是有细小波纹的。第二天,这件事出现在了他们几个的日记里,有对老师没有追究“感激涕零”的,有反思自己一时好奇而不计后果的。晓东的日记是这样写的:“老师,开始的时候,他们几个总是欺负我,我打不过他们,实在逼急了就亲了他们的脸,他们害羞以后就不敢再欺负我了。再后来,大家觉得好玩,就都互相亲脸玩,其实我们没有什么,我们不是同性恋。”读到这里,我心里一惊,看来这件事已经在班里有了舆论所指,并且给晓东带来了内心的呵责、恐慌。我沉思良久,在他的日记上写了下面一段话:
首先,老师相信,你和你的玩伴都是正常的男孩子——永远都相信。其次,老师认为这件事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要是在有这样礼节的外国,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就是在我们这个以含蓄为美的国度,你们这样做,也仅仅是一个闹着玩儿的游戏罢了。
现在,我望着无风的窗外,明丽的阳光洒落在晓东和其他伙伴们的身上。看着他们做着“嫁新娘”的游戏,明亮的额上挂着一脸的汗。但愿有些事情就像微风刮过,不留什么痕迹……
十三、与孩童们“谈情说爱”
吴晓军
“爱情”,这个久远而又历久弥香的话题,它将伴随人类自身的历史,自始而终。它之所以让每个人如此迷恋,足见其美无穷,令人无限地向往。我想,既然它如此美好,那么,美好的东西能否可以和他人分享,包括那些我的学生——那群懵懵懂懂的孩童呢?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几个字。这是我钟爱的一首诗,诗歌渗透了诗人海子对人生的追求与向往,每读此诗,我总会在美妙的意境中流连忘返。今天我想教这群还不到十岁的孩子读这首诗,让他们先触摸诗中的语言,我只读不讲,因为他们还太小,没有多少的生活阅历,无法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不用几年,他们一定能通过语言体验感情,哪怕无法体验,至少能在同伴面前骄傲地说:“这首诗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就会背了。”这就够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孩子们读得兴味盎然,诗歌朴素无华,文字浅显,几个孩子竟能在读了两三遍后说出他们从诗中知道了些什么。“海子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海子喜欢写信,不喜欢打电话、上网聊天”……听了这些“高见”,我不禁莞尔一笑——海子生前一贫如洗,何谈现代化的通讯装备。当然,孩子们只能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去解读诗歌。也难怪,毕竟这只是课前三分钟的朗读。我想先如此草草收场,这星期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再多读几遍,就能水到渠成,熟读成诵了。
这时,班里的“小大人”梁伟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还知道‘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两个人有了爱情,要结婚……”话音未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是嘲笑,傻笑,还是害羞的笑?前排的萌萌站起来反问他:“你怎么这么不害臊?小小年纪就讲结婚?”蓉蓉也站起来说:“‘结婚’不应该我们讲,我妈妈说小孩子不能说这些东西。”我听了这两个“淑女”的话差点晕倒,为什么这个人类永恒神圣的主题在这些小孩眼里变成“禁语”,变成“东西”了?哎,这都不能怪孩子,我们的家庭教育太保守了,我们的社会对这些“东西”太禁锢了。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结婚”两个大大的字,“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讲‘结婚’。”孩子们一愣,教室里一片寂静。我又说:“结婚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你们的爸爸和妈妈,结婚了,就有了你,人类社会就是通过结婚得以延续。”一旁的俊杰同学抢着说:“那我以后要和我妈妈结婚。”我忙解释:“两个血缘关系不太近的人才能结婚,也就是说结婚的对象不能是你的家人和亲戚,你们俩有许多想说的话,彼此互相喜欢,产生爱情,那样才能结婚。”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议论开了,他们第一次触摸这样一个话题,他们感觉如此新鲜,他们的“稚嫩理解”慢慢走向“科学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