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生意经:中国十大商帮的经商智慧
44952100000010

第10章  粤商——做生意需要勤奋,更需要眼光

广东人具有经商的传统,他们虽然个头瘦小,但是具有天生的商品意识。在广东,言必言商,言必言利,全民皆商,你很难分辨出谁是商人、谁不是商人。在香港,很多大富商也多来自于广东。广东商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劳而且办事效率高。广东人的财富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绝大多数广东人是在自己的勤奋努力下才走向富裕之路的。他们东奔西跑,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由于对时间特别看重,他们办事节奏快、效率高,因此很容易抢到各种有利的商机。

赚钱欲望的大小决定财富的多寡中国古人经常这样自我激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是否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欲望,决定了他最终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样,一个人赚钱欲望的大小,决定了他今后财富的多寡。

强烈的赚钱欲望是商人成功的第—要素,凡是成功的商人血液里都有着发财的欲望。不赚钱,毋宁死,是他们的人生志向。

广东人的金钱观念一直很强烈。在广东人眼里,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挣钱。广东商人做生意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发财。由于赚钱的目的单一,方向一致,广东商人在行动中少了一些盲目与动摇,多了些动力与恒心。

为了追求金钱,广东商人可以放下一切。他们天生勤劳,能够吃苦,孜孜不倦,四处奔忙。为了金钱,他们总是不遗余力。我给你干活就是为了挣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是应该的。广东人谁的钱都敢赚,国外的、国内的,外省的、本地的,山上的、水里的,总之,只要有钱赚,只要不犯法,什么事都可以干。自然而然,广东人中出现了一批富豪。

丝宝集团的梁亮胜出生于广东梅州,如今他拥有15亿的资产,但当年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

1982年,梁亮胜和其他40名工人—道被派往香港工作。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很多人,梁亮胜与太太住在厅里,他们夫妻两人只能挤在沙发上睡。那时,梁亮胜最大的梦想就是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梁亮胜每天晚上还要坚持去上学。

在香港的3年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航运、英语、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课程。后来梁亮胜做国际贸易,向国内贩卖檀香木材淘到了第一桶金;再后来,他就办起了丝宝集团。

一同与梁亮胜到香港的40多人,至今他们还是打工仔,因为他们满足现状,觉得在香港做工总比原来在国内做工要好很多。他们没有梁亮胜那样强烈的赚钱欲望,所以不管是20年前,还是20年后的今天,他们还都是打工仔,都只是为别人赚钱,从没有想过为自己赚钱。

其实,不仅普通的广东商人会把赚钱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就像李嘉诚、霍英东这样的富豪级巨商也非常重视取利赚钱。他们的功利主义色彩十分明显,但也正是这种观念,让他们成为今天的超级富豪。

如今的亿万富豪李嘉诚虽长在香港,却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他身上同时具备着香港人与广东人的精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李嘉诚在3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就死了,家里的经济因此也是越来越不好,生活越来越困难。父亲几次被迫丢下教鞭,到南洋去做生意,然而都没赚到钱,最后还是回到家乡来教书,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那时的李嘉诚放学后,就去码头边捡煤屑。

父亲生病了,也没有钱去医院,还要坚持工作;在他批改作业的时候,嘴里还在一口一口地吐着血,这在小嘉诚的心里都深深地感到了痛。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嘉诚一家人离家逃难,先后在汕头、惠阳、广州等地流浪,经常露宿街头。父母和小嘉诚都不得不到大街上卖香烟、糖果、针线挣点钱,忍饥挨饿过日子,最后一家人逃到香港。

到香港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养家糊口,想方设法批发一些塑料花去卖,每天只能赚到几角钱,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李嘉诚在家里面是最大的一个儿子,又非常孝顺,他不能不帮助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负,所以到处找事情做。

就这样,贫困的生活使李嘉诚过早地成熟了。在当时,实业家是最让李嘉诚羡慕的。他发奋向上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发誓也要做一个实业家,像他们一样有钱。正是这种愿望支持他走到今天。

对于广东商人来说,挣钱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因为不挣钱,经商者的一切理想都只能是空想。

也许很多人觉得广东人太庸俗了,谈起钱来,眉飞色舞,没完没了,除了钱,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广东人却认为只有钱才行,没有钱就不能活,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汉。对于广东人来说,赚钱才是他们唯一的正事。

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就一定要有赚钱的欲望。这种欲望一定要非常强烈而且明确。在财富的累积过程中,不要嫌钱少,先从小数目开始,逐渐赚得多一些,总有一天能赚得更多。

生意经

一个人赚钱欲望的大小,决定了他今后财富的多寡。同行互助,共同成长广东商人对于同行很少排挤,而是主张同行互助,共同成长。广东商人讲究以势取利,他们深知要形成势,必须得先有一批高速发展的同行。这种商业思想与现在的“产业要有规模”如出一辙。

广东新会人卢观恒原是在万和行行商蔡世文帮助下创立广利行的,他深知行商间的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所以,他创立广利行后,不是想方设法打击对手,而是进一步保持与蔡世文的关系。

在万和行生意陷入困境时,卢观恒给予大力的帮助。嘉庆元年四月十日,蔡世文自杀身亡,其兄弟接管万和行,当时万和行欠各种债务18万两银子。卢观恒见状,愿意以继承万和行的贸易为条件,由自己负责偿还这笔债务。

嘉庆七年,当同泰行行商麦觐廷处于困难时,卢观恒又代其偿付税款1万两银子。嘉庆十一年,万成行行商沐土方因经营不善,欠了英方一大笔债。沐士方将自己的货物房产变卖抵押,仅估银2万两,不够还英国人的债务。卢观恒见沐土方资不抵债,愿意分三年替他还清,万成行有卢观恒做保证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才与万成行签订茶叶贸易合约,继续经营生意。不久,万成行摆脱了困境。

卢观恒对有困难的行商的援手帮助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广东十三行的商人都是这样对待同行的,都希望同行兴盛起来,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同样,对于现代商人来讲,个人之力实在太渺小了,只有依赖一种合作的精神和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没有团队的合作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可能也不会完满地实施。无论是在一个家庭,还是在一个公司或是一个社会中,一个人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要做成一件事,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协调,那也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尤其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成为历史,单打独斗、尔虞我诈的无序竞争即将过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不面对这一现实,不遵守这一游戏规则,被淘汰出局的将是自己。以合作的态度工作,既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也要知道别人在考虑什么、关心什么,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生意经

以合作的态度工作,既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也要知道别人在考虑什么、关心什么,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谁抓住机会,谁就有主动权市场经济的最具魅力之处在于“市场”,商人的市场嗅觉是否敏锐,是否能及时地捕捉市场信息,是否能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想和产品状况,决定着其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

在广东这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地方,如果你不努力就会落后于别人、落后于时代。因为在广东商人的意识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观念特别强,他们东奔西跑,要把每一分钟都变成效益。由于对时间特别看重,他们办事节奏快、效率高,许多商机往往被他们抢先一步得到。

广州市壹加壹时装设计公司创业之初,其发展之迅速令同行瞠目。其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以月计、以日计。他们采取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款服装,必先放一排“排头炮”,投入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状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击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而“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市场总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他们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好像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旦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以后再也提不起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如果对“壹加壹”的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前一种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紧接着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中国香港新鸿基企业集团前主席郭得胜的成功之道也是广东人善于抢占商机、快速行动创大业的榜样。

郭得胜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的石歧区,后赴香港创业。他初到香港时,在上环找了一处门面,开办鸿兴合记杂货店,后又改名为鸿昌合记。他以广东人憨厚的微笑和务实的经营方式,赢得周围邻居的好感,再加上价格适中,他的杂货店生意日益兴隆。随着生意的逐渐扩大,激发了这位广东人经商的灵气。郭得胜又将杂货店改名为鸿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洋货批发,销售网遍及东南亚,郭得胜也因此赢得了“洋杂大王”的称号。

人们常说,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确实如此。当时,在中国香港的制衣行业中拉链大行其道,所有成衣及口袋处都以拉链取代原有的纽扣。随着制衣业增产迅猛,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对拉链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增长。一般的洋杂生意人忽略了这个“小拉链,大市场”的商机,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郭得胜却早看出了这个苗头。为了能借这一发现大发横财,郭得胜没有冒进,而是事先做好准备——利用其进出口公司在东南亚一带已有的零售网络,为YKK拉链转销提供了渠道,这个网络延伸至东南亚各地。郭得胜这些险中求稳的动作,就是为了赢得YKK拉链在港的独家代理权而预设的铺垫。

小小拉链,只因郭得胜的“慧眼识珠”,一下子把他的事业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20世纪60年代,他每年经销的YKK拉链的营业额都在1000万港元以上。于是郭得胜为立大业掘取了一桶金,铆足了乘胜而起的信心。

广东人在商海中游泳还具有上得快、转得快、变得快的特点,他们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广东顺德县裕华电风扇厂是顺德有名的厂家,被称为“顺德一把扇”。但是,它原来却仅是一间生产酱油、豆腐的小厂,转产风扇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就产值超亿元,发展速度委实惊人。其成功之道就是善于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该厂生产的10寸小型台扇,销路一直很好,历久不衰。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认为国内风扇市场饱和,而且趋向大型化。但该厂通过社会调查则认为:小风扇仍有大市场,因为随着消费者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将由过去“一户一扇”,向“一室一扇,一人一扇”发展,所以,经济实用、移动方便的小型电风扇仍为大众所需。

但是,他们也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他们获悉日本人在香港市场上新推出的“鸿运扇”美观实用,十分畅销,就立即购进两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该厂大胆创新,研制出国内第一台D250导风格栅无级调速座钟式“鸿运扇”,而且比国外产品具有更多优点。这种风扇风力柔和自然、款式新颖、耗电很少、绝缘性能好,尤其适合放在蚊帐内使用,深受消费者喜爱。旺季时,工厂生产多少就运走多少,根本不用进仓。

很显然,广东人做生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动作快。市场如战场,竞争对手也是白刃相争,“战况”瞬息万变。谁早变,谁就占有优势,掌握了主动权。在生意场上,你的动作慢了,思维慢了,让别人占了先手,抢了先机,而你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那么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如果你也想获得机会,那么在做事时就要积极主动,要走在别人的前头;凡事多出一分力,多走一步路;令事情发生,而不是等待事情发生;尝试一切方法,去把工作做到最妥善、最完美。

生意经

市场如战场,竞争对手也是白刃相争,“战况”瞬息万变。谁早变,谁就占有优势,掌握主动权。把握瞬间商机的能力决定成败对于把握机会,有人归于运气的好坏,例如的确有人在劳动时挖出金条或捡到钻石,但把握机会更要靠我们自己。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穷困潦倒,在爱情上也屡遭不幸,成年后又遭耳聋的厄运,但他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终于成为一代“乐圣”。正如他在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则靠我自己。”

对于我们来说,机会总是披着神秘的外衣,给人生涂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它常常是不期而至,不辞而别,稍纵即逝。因此,把握瞬间商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李嘉诚看到了塑料花的潜力,就成了华人首富;霍英东看到了军事物资的航运市场,就有了今天的霍英东集团……

出生于广东番禺的霍英东在香港是出名的运输大王和房地产巨子,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商人,饭店、旅馆、百货,他什么都经营,而且每项经营都很成功,这就是因为他善于把握住机会。

有一次,香港有一家濒临倒闭的酒店准备出售。当时很多商人都想收购,因为此酒店地处香港的闹市区,可是很多人却想不出这个酒店还能有多大的发展。正当人们犹豫时,霍英东主动出击收购了这家酒店。

在重新装修时,霍英东看到这栋仿古的中式建筑楼群有很多大的圆柱,这些大圆柱过去只是作为古典的装饰而已,里面是空心的,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怎样才能将这些圆柱充分利用起来呢?经过一番考虑,霍英东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将这些空心柱挖几个“窗口”,用玻璃罩上,里面就可以陈列商品。霍英东考虑到,这家酒店地处闹市区,是寸土寸金之地,何况大酒店又是高档消费者的集散点,在这里陈列高档商品是很能赢得市场的。

但是霍英东经营的基本上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并不生产什么重要的产品。因此,房子装修完工后,他就与香港的几家大珠宝商和化妆品商人签了合同,将橱窗出租给他们。八根圆柱玻璃橱窗,每年租金5万美元。这项计划的实施,不但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而且还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装修后的酒店大厅、走廊等地方都被装上了金灿灿的黄金橱窗,酒店变得金碧辉煌,大大提高了酒店的声望和档次,吸引了许多富豪光顾。很多富商都喜欢到这里请客,似乎是希望橱窗里吉祥的金光照耀他们的鸿运,所以酒店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对于刚刚起步的生意人来说,再好的赚钱理论、再好的致富方法与理财方法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所以,一个卓越而不甘心过清贫日子的人,在白手创业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反应敏锐,并善于抓住瞬间商机。

生意经

机会总是披着神秘的外衣,给人生涂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它常常是不期而至,不辞而别,稍纵即逝。因此,把握瞬间商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借鸡生蛋,借梯上天自己没有鸡,却想要蛋,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借鸡生蛋。

美国有一个叫丹尼尔·劳维洛的人,他就是一个借鸡生蛋的高手,靠着用别人的钱来赚自己的钱这个方法,他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

劳维洛在40岁之前没有获得过什么大的成功,手里仅有一条破旧的老油轮,他也一直靠出租油轮生活。

40岁之后,劳维洛认为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这时他发现了一种用别人的钱来赚钱的方法。但是当时没有人愿意贷钱给这个穷小子。几次贷款都没有成功,但劳维洛并没有气馁,他找到了当时的大通银行。经理问他用什么担保到期还债。劳维洛如实相告,自己拿不出什么常用的担保物品。不过,他说自己有一条可以航行的老油轮,他已将它租给了石油公司。所以,他可以获得稳定而可靠的收入,他认为可用这条船及其租金收入作贷款担保。

为了使银行方面放心,劳维洛进一步声称,如果银行愿意接受他的破船做抵押的话,那银行得到的担保将不仅来自他劳维洛本人,更来自资产雄厚且讲信用的石油公司。大通银行经理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同他做这笔交易。结果劳维洛得到了这笔贷款,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用这笔贷款又购买了一条老货船,把它改装成一条油轮,并把它租出去。

就这样,劳维洛干了许多年后,船只越来越多,他获得的财富也越来越多。他的实力壮大了,他的银行信用状况也大大改观。这时劳维洛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了,他凭借着一条条尚未造成的船只就能获得贷款。他先组织人设计和建造一条船,而在安放龙骨之前,他便找来某家运输公司,让它预订包租这只还没有成型的船。随后,劳维洛就拿着公司签订的租船合同,并以“未来的”租金收入做担保到银行贷款,然后用贷到的这笔钱建造这条船。等到这条船下了水开始航运时,劳维洛的租金收入便开始付给银行。经过数年的努力,当这笔钱连本带息全部偿还之后,这条船就变成劳维洛的了。又是如此这般地干了若干年,劳维洛没花一分钱,便成了一条条轮船的主人。

在中国的市场中,广东人也是最善于借鸡生蛋的。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观念。广东人黄光裕把这个观念发挥到了极致。

黄光裕用了18年的时间,成功地打造出国美电器这台印钞机,平均每天黄光裕的口袋中就会入账160万元。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秘诀可以用4个字概括,那就是“借鸡生蛋”——借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黄光裕借的第一笔钱来自银行。当时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哥哥黄俊钦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的特点,转战北京。兄弟俩用从银行借来的3万元贷款承包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国美服装店。后来,敏锐的黄光裕意识到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更大,便在1987年1月1日成立了国美电器。

不久,黄光裕开始进行连锁经营,到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型,银行的3万元贷款这个“金鸡”到此时已经为黄光裕生下了好几个金蛋,他的小店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家。

看来,广东人借鸡生蛋确实很有一套,也很有成效。有人曾分析了广东人的发家史,认为广东人中发财的主要是那些实业家。这些人的发家史是依靠外地人打出的天下,技术是人家带来的,管理是人家操作的,市场是人家开拓的,他自己只是因为先天的条件而当了总经理或董事长,成了富翁。虽然,这个分析不完全准确,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这些广东的实业家善于“借”来人才、资金和技术为己所用。

生意经

借鸡生蛋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观念。敢为人先,永争第一广东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近代凡是与西学有关的事和物,大都是由广东人最先尝试的。在轰轰烈烈的近代史上,广东被称为“思想家”的摇篮,震动中华的康有为、梁启超,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有人曾这样来形容广东人和东北人:广东人是文胆大,东北人是武大胆。

广东背山靠海,大海赋予广东人敢于冒险的精神。据史载,早在唐代就有广东人去海外做生意;到了近代,广东商人更是足迹遍天下,因此广东也成了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至今为止,广东在海外的商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势力。

广东商人发财的精义在于“敢”“先”二字。“敢”即大胆,别人不敢干的事我敢干;“先”是先行一步,争取第一。在广东人眼里,只有“先”了才有意义,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广东人喜欢喝“头啖汤”,所谓“头啖汤”,就是第一拨儿出锅的汤。这种敢为人先的品质是与他们勇于开拓、善于变通、敢冒风险、踏实肯干的性格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努力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一旦机遇出现,他们立刻抓住不放,从而成就一番大业。

敢为人先,永争第一,也是国美老总黄光裕做事的一大特点。黄光裕承认他做事的习惯是大胆果断。他曾说过: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国美的竞争对手、北京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也承认:“每个企业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他(黄光裕)比我年轻些,拼搏冲闯的劲头更大一些。”

黄光裕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性格已经融入到国美的血液之中,国美通过各种新颖的销售手段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并很快形成自己的网络实力。

2005年7月23日,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国美“南京第一店”出人意料地把开业时间定在了南京商家早已打烊的午夜12点!国美南京店开业三天的营业额超过1.1亿元,创国美成立以来分店开业销售额新高。黄光裕说:做事情只要你认为有道理,就应该具有万事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

国美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价格、服务之外,更关键的是靠这位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的广东人黄光裕的商业勇气。

广东人重实利,只要有钱赚,他们就敢干。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可以说是广东商人敢于冒险拼搏的代表,他那超过200亿的资产就是靠他敢闯敢干的精神创造出来的。

李嘉诚曾是一家塑胶公司的推销员,后来他毅然辞职,自己筹资创办长江塑胶厂。尽管他的塑胶厂的厂房破旧不堪,压塑设备极为落后,可在一番奋力拼搏下,这家一开始经营不良的塑胶厂竟然摆脱了困境,走出了低谷。

在此期间,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好事多磨,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的经营期来临了。因为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的变幻莫测,他开始过于自信了。他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这次损失的代价是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失败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的磨难后,痛定思痛,开始冷静地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几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有一天,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在一本英文版的《塑胶》杂志里,他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李嘉诚马上想到:现在是和平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精神生活上必定会开始有更高的要求。种植花卉等植物虽说可以助人修身养性,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当时人们越来越紧张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而塑胶花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还能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里,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当时的李嘉诚也想过,这次生产塑胶花也没有多大把握,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自己现在没有退路,那只有向前冲。

1957年,李嘉诚带着振兴企业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他一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希望能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行大规模生产。

就这样,李嘉诚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别具新意的“转轨”行动——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经过李嘉诚的努力以及各种促销和广告活动,塑胶花开始引人注目起来,被香港市民所普遍接受。“长江塑胶厂”的名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就这样,重新开出一条道路的李嘉诚,在度过危机之后渐渐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敢于冒险、敢于拼搏是商人应该具备的特质。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先人一步,往往就能领先,而一步领先,又往往预示着成功!

生意经

机遇一旦出现,就应该立刻抓住不放,从而成就一番大业。准确判断,果断决策拥有了资金,了解了市场,后面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决策。决策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决定性的意义,对生意人更是如此。一位企业领导者曾这样说:“如果你想发展你的决断能力,那你就必须有勇气,还得有真才实学。你必须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你必须对当时的形势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出正确、明智、及时的决策来。”

在条件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广东商人具备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运用常识性知识和运用分析判断力的能力,他们能迅速地确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不至于失去转瞬即逝的大好机会。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相当的预见能力,能够预见在自己的决定实施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反应。当形势需要对他们原来的计划进行修改的时候,他们会采取迅速行动对原决策做出必要的修改。

在广东番禺县大石的公路旁,有一家香江酒家。在当地林林总总的众多酒家当中,它是最负盛名的。香江酒家位于一座富丽堂皇的三层楼建筑内,门前有一块宽阔的停车场,酒家内部的装修设施现代化。该酒家有1000多个座位,职工200多人,总投资已逾千万元。

如果把香江酒家与广州酒家的规模和历史相比,那可能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值得一提的却是,香江酒家是由一个农民私营的。而开业仅3年多时间,就已经成为一间颇具规模的大酒家,这在当今的中国还是罕见的,它的发展速度和收入是令人惊叹和羡慕的。

香江酒家的总经理苏志刚出生于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他从小没读过书,但是很会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期,个体户在各地开始增多,这激起了苏志刚做大生意的欲望。可是做什么好呢?想来想去,他决定做些切合自己实际的事业。所谓自己的“实际”是什么呢?就是资本少、没有技术专长。最后他选择了饮食业,因为这才是一个既投入少,又见效快的行当。

1989年8月1日,苏志刚创办的“香江酒家”开业了。说实在的,当时的酒家与大排档相差无几,没有什么设施,只有几张桌子和两台电风扇。但苏志刚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起早贪黑,与家人及请来的几位工作人员努力经营。他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回来各种各样的食品原料,经过师傅的精心制作,很受顾客欢迎。推出的龙虾、蒸石斑鱼、蒸鲍鱼、花鱼滚汤、三蛇羹、红烧乳鸽及各式油菜色、香、味俱全,可与香港名师的制作媲美。

香江酒家生意兴隆,它的面积和设施与日俱增。苏志刚不到半年已还清了开业的借款,三年后,他已拥有资产过千万元。这位农民老板面对着成功毫不自满,他说:“人是要向前走的,我们要在饮食业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来,香江将会向集团公司发展。”香江酒家成功的轨迹,正是一个不断决策,不断发展的过程。正确的决策,使香江酒家长盛不衰。

早在十几年前,VCD产品异军突起,广东人发现市场有机会,果断做出决策,奋起直上,而且上得快捷,上得有规模,在市场运作上也敢于大动干戈。爱多VCD的大幅降价给全国VCD厂家以很大的冲击。广东人看到VCD火爆了,马上联想到,用VCD必须有光盘,于是,光盘制作成为广东音像业的另一个热点。

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格言:人的一生中,有三种东西不能使用过多,做面包的酵母、盐、犹豫。酵母放多了面包会酸,盐放多了菜会苦,犹豫过多则会丧失赚钱和扬名的机会。商人做生意,在商言商,关键是赚钱。当机会来临时,你切不可犹豫不决一味埋头计算能赚多少钱,而是应该马上做决策,并立即行动起来。这样你才能够抓住机会,把握住成功。

生意经

如果你想发展你的决断能力,那你就必须有勇气,还得有真才实学。你必须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你必须对当时的形势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出正确、明智、及时的决策来。厚利有时也畅销世界上常有出人意料的成功,如果留心研究的话,会在很多偶然的成功中发现某些必然的原因。比如商家都提倡薄利多销,但薄利多销也未必一贯正确,有时,高价策略反而更能促进销售。什么是高价策略呢?即产品以高定价进入市场的策略。高价策略往往也能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每一样商品都有销售价格,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只要价格较高就会增加销售上的难度,其实这并不尽然,因为商品的价格并不会是客户愿不愿意购买的唯一因素。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做一个实验,就是拿这个问题去询问100个客户,我们相信你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不一定”。所以价格并不会困扰客户,如果客户觉得不合理,他可以决定不花钱购买,然后选择拒绝或离开。对一个已经决定不购买的客户来说,他怎么会有价格的问题呢?

很多顾客并不会拒绝购买价格高的商品,否则奔驰、宝马的车为什么依然有人愿意购买呢?亚曼尼、BOSS的服饰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购买呢?其实客户真正害怕的并不是价格而是害怕购买到价值不足的商品,所以要先有一个观念,客户所购买的以及他所关注的焦点大部分是价值,而不是价格。因此,商品经营者细心研究关于价格的这些复杂的心理因素,就可以找到将某些商品高价卖出去的诀窍。

香港巨富曾宪梓出生在广东梅县,他就是成功利用了高价入市的策略,获得了如今不菲的业绩。

1986年曾宪梓从市场的“缝隙”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中,大多数人都喜欢穿西装,这应验了香港那句比较流行的话:“着西装,捡烟头。”连捡烟头的人都穿西装,可见西装之普遍。然而曾宪梓发现,尽管在香港有很多服装厂,却没有一家像样的高档次的领带工厂,于是他决定寻机开设一家领带厂。

创业之初,曾宪梓从人们的价格承受能力考虑,准备生产大众化、低档次的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领带的批发价低至58元一打,减除成本38元,心想还可以赚20元的利润。可是,现实并不是想像的那样,买主拼命压价,利润所剩无几,尽管这样还很难销出。

曾宪梓吸取了产品“受阻”的教训,决定尝试一下生产高档次领带。他用剩下的钱,到名牌商场买了4条受顾客欢迎的高级领带,回去后逐一“解剖”,研究它的制作特点。他根据样品,另外制作了4条领带,并将“复制品”与原装货一起交给行家鉴别,结果以假乱真,行家也无法识别。这样一来,进一步坚定了他生产高级领带的想法。

他立即筹集了一笔钱,购买了一批高级布料,赶做了许多领带。可这一次又遇到了难题,领带经销商因怀疑产品质量所以不从他这里进货,结果造成了产品的积压。曾宪梓心想,别人不买我的货,主要是不认识这批货,如果将它放在高档次商店中的显著位置,或许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打开销路。于是他把自己缝制的4条领带寄存在当时位于旺角的瑞兴百货公司内,要求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供顾客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他的领带便受到广泛的好评,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大增。这之后,金利来在亚洲成为了高档领带的代名词。

在金利来雄踞亚洲市场之后,曾宪梓又开始了金利来系列产品的投入。金利来皮带、钱包、钥匙包、皮包、皮具和领带夹、衬衫、袜子等男性用品相继问世,这些商品同样受到顾客的欢迎。后来他还在国内合资兴办了“银利来”公司。1987年,他的公司开始制作高级恤衫。在这些所扩展的领域中,曾宪梓无一例外都是采用“高价入市”战略,生产高档商品,以抢占利润最大的市场。

高档商品定价高,虽然绝对销售量比不上大众化的商品,但利润空间却远远超过后者。在当今人们收入普遍增加的情况下,拥有高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高档商品的市场潜力日益扩大,因此,适时采用高定价入市的策略其实大有可为。

生意经

客户真正害怕的并不是价格,而是害怕购买到价值不足的商品,所以要先有一个观念,客户所购买的以及他所关注的焦点大部分是价值,而不是价格。推销产品要讲究造势手段在商业竞争中,广东商人很注重产品销售前的宣传造势,他们认为产品宣传对产品占领市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20世纪40年代初,南方一带疟疾流行,百姓苦不堪言,而抗疟疾的药品品种不多,疗效也不甚理想。广东佛山有一位药材厂的老板名叫梁培基,他煞费苦心终于研制出一种治疗疟疾的新药。为了宣传其特制良药——发冷丸,他派人在佛山四处的墙壁上,用一米半见方的大字书写“梁培基发冷”五个大字。

“发冷”在当地的口语中,有“神经病”之意。这时很多经过此处的路人莫名其妙,也是议论纷纷——“梁某何许人也,发冷也卖广告?不是犯神经病才怪呢。”过了一周以后,梁培基才在“发冷”后加上一个“丸”字。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此举使梁培基的发冷丸风行海内外。

梁培基没学过广告学,但有学者却把他的这种举动归结出一条原则:广告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造势,并引起人们的注意。

广东商人的这种商业理念一直影响至今。广东美的空调就能够充分运用宣传造势的手段赢得成功。美的空调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曾在中央电视台播了一则广告。广告的主角是请香港明星汤镇宗担任的。电视画面上出现一个年轻女秘书为汤镇宗饰演的经理装空调的场面。汤经理通过大哥大向女秘书问道:“空调装好了吗?”女秘书答道:“装好了!”汤经理又问:“什么牌子的?”女秘书回答:“当然是‘美的’空调!”汤经理赞道:“好极了!”

这则广告通过经理与秘书的简短对话,言简意赅地向观众介绍美的空调是一流商品,尤其女秘书:“当然是‘美的’空调!”经理紧跟一句:“好极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美的空调在众多空调商品中的地位显示出来,起到了广告宣传的效果。

在生意场中,造势除了能够“声名远扬”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广告的“气势”让人在视觉上受到冲击,能够从直观上感觉自己雄厚的实力。在这方面,广东潮汕人是高手。

潮汕人开店往往是将店面与仓库连在一起,表面看去很杂乱,到处堆满货物,甚至难以落脚、有碍观瞻,有些人可能觉得店堂存货影响形象,其实有时反而会有利于销售。典型的“潮商区”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那里人头攒动,极为热闹。潮汕人还喜欢在店铺大量堆货,并将店铺墙体打通,制造货源充足、人气旺盛的境况。

有些卖服装的潮州商贩,更是将店内所有墙体全打掉,只留下水泥框架柱。且摊位大面积延伸出店面,服装甚至挂满外墙,本来30平方米的铺面变成了7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他们从不租赁库房,货全部堆积在店铺的中心部位,甚至卖完的空箱也故意不搬走,而是高高摞起。这看起来简直就是最生动的广告:瞧,我的生意多火!给人以规模大、货源充足、有实力的感觉,外地客商对此印象十分深刻。

市场竞争是一种博弈,一种智力活动,不苦干不行,光苦干也不行,特别是新进入市场的商家,由于“一穷二白”,所以只有苦干加巧干,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并最终实现突破。

生意经

在生意场中,造势除了能够“声名远扬”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广告的“气势”让人在视觉上受到冲击,能够从直观上感觉自己雄厚的实力。

有实际作用的广告才是最强的广告起源于人类的商业活动,广告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商业信息。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已经不局限于简单的商品情报的传递了,而在于引导消费者消费,产生新的需求,常常会导致消费方式、观念的转变,而且,广告在塑造企业自身形象方面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方人多不喜欢标榜自己,他们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蔑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广东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做广告是为了更好地销售,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产品,其目的还是为了挣钱。

有一年,广州有一家酒楼开张,在报上登了一则小广告,说是要高薪诚聘一位公关经理。尽管企业招聘公关人员的广告比比皆是,但这张广告显得有些特别,它所谓的公关经理不问性别、年龄,除了外貌端庄外,唯一的条件是需懂五国语言。

一家酒楼的公关人员需要懂五国语言?一时间整个广州对此议论纷纷,大家都要看看它招到的到底是何许人也。最后,一位半老徐娘的越南归侨应聘就任。她从越南归来,自然懂越南话,又学过了法语,还学过日语,她长期生活在越南南方,与美国人打交道,同时又掌握了英语,再加上汉语,不多不少恰好是五国语言。

这家新开张的酒楼就是通过这一张奇特的招聘广告,在酒楼如林的广州一举成名。不少人上这家酒楼吃饭,就是为了验证一下这位公关经理是否真的懂五国语言,而能来此吃饭便已经达到了这家酒店的真正目的。

广东人做广告,其大获成功之处,还要首推大搞“名人战”,而名人广告又首推全国著名的演艺圈人士李默然的三九胃泰广告。当他神情严肃地提醒消费者使用三九胃泰“谨防假冒”时,全国其他地方还在对名人做广告议论纷纷呢。广东美的集团以100万元请红得发紫的国际影星巩俐为其做商业广告,国际影星成龙更不遗余力地向全中国的小朋友们推荐小霸王学习机……这些都以其杰出的效果轰动一时。广东商界也因此尝到了广告的甜头。

现在,做广告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广东商人在广告战中新招迭出。黄光裕创立国美电器后,在国内还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为了促进产品的销量,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报价广告。此举在当时的北京商家中还是独一家,后来很多商家也开始模仿国美。

如今,广东商人越来越追求广告实际价值,使广告朝有用、有保留价值以及容易赢得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方向去发展。同时,广东商人由于尝到了广告的甜头,也就更起劲、更有水平地利用广告来获取财富。

生意经

做广告是为了更好地销售,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产品,其目的还是为了挣钱。要做大,就要国际化尽管中国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要发展,公司要发展,最终还是需要国际化。目前,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实施国际化并购,谋划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它们正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加入竞争,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并购可以使一个企业迅速地扩张,由小变大;而国际并购也可以使一个本地企业迅速蜕变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集团,从而利用全球的资源,占领国际市场。

TCL是继海尔后第二个进行全球扩张的中国企业,不过相对于海尔的全球化战略,TCL的战略显得更务实一些,它运用“以营销网络赢得市场主动权”的战略,到处跑马圈地、南征北战。

曾当选为“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的李东生,在1981年创办了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家电、信息、通信、电工等。20多年来,飞速发展的TCL集团曾连续12年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

在20多年的发展中,TCL集团形成了一种“有计划地进行市场推广”与“服务营销”的全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致力于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目前已建立起遍布全国各地的由IT网络支撑的300多家营销网点和一支近万人的营销队伍,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公司或商务代表处。为了实现TCL的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TCL还在越南和印度设立彩电制造基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在开拓越南市场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时许多商家都退出了越南市场,而李东生逆势入市,他与公司高层认真剖析了在越南彩电市场具有优势的日、韩企业,并迅速制定了自己的相关策略。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TCL咬紧牙关,终于在越南坚持了下来。

为此,李东生认为,“开拓海外市场要有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才有可能成功。国内企业实力不足,走出去和索尼、松下、LG、三星竞争,风险确实很大,栽跟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跌倒了以后能爬起来。如果等到实力壮大起来再走出去,那时机会也就没有了”。

到目前为止,TCL在越南已占有14%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索尼。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更是给足了TCL去开拓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市场的勇气和魄力。正是从这时候起,李东生把TCL设计成为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构想显得越来越清晰。

李东生是一个善于用时尚眼光发现商机的经营者。他一边整合,一边继续更大规模地扩张并购,于是便有了TCL集团与法国阿尔卡特联合成立的手机合资公司。此后,TCL集团又开始了新一轮扩张,收购了美国著名的高威达公司,并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全面合作。其中,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李东生认为:“整合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合作是并购的关键所在,对这种合作,大家的担心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营销,而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李东生在并购过程中,也理性地分析了国际并购过程中的利与弊。他指出:“并购整合国外企业给TCL带来经营风险的同时,也会在技术和专利上带来主动权。未来在数字电视方面的专利将会使TCL在全球市场不会受到太多的专利影响,同时可以更灵活地应付欧盟壁垒和美国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制裁。”

通过TCL一系列的并购、兼并动作,人们看到了国有企业重焕生机的希望,TCL的实践给了人们以肯定的答复。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国内市场就会达到饱和,这时企业就会面临发展的瓶颈和增长的极限,要想继续做大做强,就要考虑是否进行国际并购。当然,在国际并购越来越热的浪潮中,我们也应冷静而清醒地面对尚不熟悉的国际市场,千万别酿成“悲剧”。

生意经

并购可以使一个企业迅速地扩张,由小变大;而国际并购也可以使一个本地企业迅速蜕变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集团,从而利用全球的资源,占领国际市场。把客户当作上帝来对待做生意是一个连续的活动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成交并非是营销活动的结束,而是下次交易活动的开始。在成交之后,生意人要向顾客提供服务,以努力维持和吸引顾客。做生意的首要目标是吸引更多的顾客而不是销售;因为有顾客,才会有销售;顾客越多,销售业绩就越大。拥有大批忠诚的顾客,是生意人最重要的财富。

会做生意的广东人一直把客户当作上帝来对待。他们所承诺的服务,不只讲在宣传里,而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全国各地对广东商人的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商而不奸,服务良好。

广东有一家服装公司,生产了一批春款女式西装。按照宣传和销售产品的承诺,只要有问题,一经发现,厂家便以二倍一。东莞一位女士因为急着赶一场商务会议,便到单位楼下的商场匆忙买了一套该公司的西装。结果会议结束后才发现西装上衣的领子有问题,她又想起会上坐在她对面的合作公司的职员偶尔诧异的目光,不由得气从中来,一个电话追到了厂家。该厂家的一个中层领导接到此投诉电话,二话没说,亲自叫来该厂的设计师,为该女士重新量身定做了一套新的西装,并且设计成独特的款式。最后,这位女士不仅得到了一套没有质量问题的原式西装,还得到了一套专为她设计的西装。该服装厂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商业承诺,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伊莱克斯集团总裁麦克特莱斯科在做中国市场调查时说过一句话,很值得人们细心品味,他说:“在开拓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时,我们都必须重视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社会文化差异,只有尊重这些差异,充分地了解、分析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识,我们才可能赢得他们的信赖和推崇。”显然,谁拥有了顾客的心,谁就占有了市场!

做生意当然应该吸引更多的顾客,可是一个重要途径却是保住老顾客,并使现有的顾客成为你忠实的顾客。因为只有保住老顾客,才会使你的生意有稳固的基础。

有这样一家广东人开的连锁润滑油公司,当你的车驶入任何一间分店,公司员工都会马上将你的车牌号输入电脑,电脑马上就会显示出你是老顾客还是新顾客。如果是新顾客,他们就会把你的情况输入公司的电脑中;如果顾客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再次使用他们的服务,电脑会自动打出一份提醒通知寄给顾客。该公司吸引顾客的一个举措是提供顾客优惠卡,顾客每多使用一次公司的服务,就能得到更多的优惠,结果使90%的顾客成为回头客。

生意人不仅要做成生意,而且要与顾客建立关系。在成交之后,生意人要努力使未来的销售大门总是向顾客敞开着,而不是断送机会。

生意经

拥有大批忠诚的顾客,是生意人最重要的财富。诚实与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便是一种智慧人如果不诚实,就无法立身于世,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诚实的人不吃亏,自以为聪明、爱骗人的伪君子,最终是不会成就大事的。

诚实与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便是一种智慧。所谓“智慧”乃是行为中毫不掩饰的知识,是一个人的诚实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显示出来的结果。一个人不诚实地面对自己,就无法真正拥有成功;大凡有所成就的人,信守诚实是他成大事的重要因素。

李嘉诚自从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后,开始不惜重金网罗全港最优秀的塑胶人才,不断地推出新样品。可是,因为由于自己的资金实在有限,设备不足,生产的塑胶花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时李嘉诚担心陷于被动局面,不敢放手接受订单。该如何突破“瓶颈”呢?李嘉诚陷于苦恼之中。银行许可的贷款额只能应付流动资金,在当时像他这样的小公司根本不敢奢望获得银行的大笔贷款。

正当李嘉诚难做决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来到他面前。一位欧洲批发商来他们公司看样品,而且非常欣赏他们公司的塑胶花。这位批发商直接对李嘉诚说:“我是打定主意订购香港的塑胶花,并且是大量订购。但是你们现在的规模太小啦,根本满足不了我的要求。李先生,我知道你的资金发生问题,我可以先行做生意,条件是你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担保。”

可是,又找谁去担保呢?担保人不必借钱给被担保人,但必须承担一切风险。被担保人一旦无法履行合同,或者丧失偿还债务能力,风险就落到了担保人头上。就这样,李嘉诚在身边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担保人。

没有办法,在第二天李嘉诚只好硬着头皮来见这个批发商。而且在来之前,他和设计师连夜赶出9款样品,期望能以此打动这个批发商。

当批发商的目光落在李嘉诚熬得通红的双眼和那9款样品上,猜想这个年轻人大概通宵未眠,而且他太满意这些样品了;同时更欣赏这位年轻人的办事作风及效率,不到一天时间,就拿出9款别具一格的极佳样品。

就在这时,李嘉诚直率地告诉批发商:“承蒙您对本公司样品的厚爱,我和我的设计师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总算没有白费。我想你一定知道我的内心想法,我是非常非常希望能与先生做生意,可我又不得不坦诚地告诉您,我实在找不到殷实的厂商为我担保,十分抱歉。”

李嘉诚的诚恳执著,深深打动了批发商。他说道:“李先生,你奉行的原则,也就是我奉行的原则。我这次来香港,就是要寻找诚实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互利互惠,只要生意做成,我绝不会利己损人,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李先生,我知道你最担心的是担保人。我坦诚地告诉你,你不必为此事担心,我已经为你找好了一个担保人。”

李嘉诚当时就愣住,哪里有由对方找担保人的道理?那个批发商微笑道:“这个担保人就是你。你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

两人都为这则幽默笑出声来。谈判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很快签了第一单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基本解决了李嘉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问题,但是这位批发商主动提出一次付清,可见他对李嘉诚信誉及产品质量的充分信任。

李嘉诚在回想这些往事时,说:“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要学会给予,学会诚实守信,对朋友讲信义。现在做生意,资金即使高出资产的几十倍也不够,生意是靠别人给你的,世间每个人都是精明的,要学会与别人沟通,让别人喜欢你。世界经济全球化,牵一发而动全局,金融风暴经常发生,要经常提防,信义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也是一样,‘信义’二字是与人交往的准则。遵守信义可以受益终生。”

一个人的信用越好,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他就越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应对的客人愈多,事业就会做得愈好。

生意经

诚实与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便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