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博弈,被称为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消灭另外一方的势力。
世界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其中的机遇、资源和财富都是有限的,而个别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增加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受到损失,这是一种"邪恶进化论"式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世界。
在没有可能合作的竞争中,所谓的双赢不过是用来迷惑对手的障眼法。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一定要精通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掌握其精髓,因为很多竞争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零和博弈。司马光PK王安石
宋朝经过108年的发展,其人口猛增,开支也迅速增加,机构臃肿,军队庞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库也越来越空虚。因此在公元1068年,发生了著名的"熙宁变法"。
这场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有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气盛的新皇帝宋神宗,另一个就是刚愎自用的宰相王安石。当然,他们本着"利国利民,富国强兵"的原则出发,目的是好的,但是这项新法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后导致改革一败涂地。
在这场变法中,反对呼声最高的就是著有《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另外还有其同党苏东坡、欧阳修等重量级人物。在围绕着"变法"形成的"旧党"和"新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甚至是争斗,最终因为宋神宗更加青睐王安石,而使司马光被迫辞官回家,从那时开始闭门修书,不问政事。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10岁的太子赵煦即位,他就是宋哲宗。宋哲宗年少即位,朝政由他的祖母高太后把持着。高太后一直是反对新法的,所以她一临朝就将司马光召到了东京,出任宰相一职。
回到朝廷后,虽然司马光已经是风烛残年,又老又病,可是在废除新法上,却没有一点懈怠之意,他把王安石的新法一股脑地全部废除了。王安石不久就郁郁而终了,而司马光在其死后不久也去世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的斗争持续了数十年,力量可谓此消彼长,像他们这样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博弈,就被称为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消灭另外一方的势力,正像司马光最终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变法内容一样。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恰当地诠释了零和博弈的意义。
在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位没过半年的时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大宋王朝。后来赵匡胤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这场战事平定。因为这件事,赵匡胤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有一次,赵匡胤单独和赵普说话,他问赵普:"从唐朝到现在,已经换了5个朝代,这些年总是没完没了地打仗,战乱中不知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赵普回答:"这很容易看出来,一个国家的混乱,其原因就在于藩镇的权力过大。假如把兵权都集中在朝廷手里,天下自然就太平了。"赵匡胤听后连连点头,称赞赵普说得很对。之后,赵普又对赵匡胤说:"现在禁军大将王审琦和石守信两个人兵权过大,依我看,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比较好。"赵匡胤说:"他们两个都是我的老朋友,自然是不会反对我的,这就不必担心了。"赵普回答:"我担心的并不是他们会叛变,而是根据我平日的观察,这两个人并没有统帅禁军的能力,他们管不住手下的士兵。如果有朝一日,下面的人揭竿而起,恐怕他们两个人会身不由己。"赵匡胤用力敲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说:"幸亏你提醒了我。"
过了几天,赵匡胤在宫中举行宴会,宴请王审琦和石守信等几位开国元老,酒过三巡,赵匡胤命令身边的人全部退出去。赵匡胤拿起一杯酒,与大家干了杯,之后便说:"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的帮助,恐怕我现在也不会坐在龙椅上,可是你们又哪里能明白我这个做皇帝的难处呢?其实我现在觉得自己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由。不瞒你们说,这一年来,我都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王审琦等人听后,觉得很惊讶,急忙问其中的缘故。赵匡胤回答:"这都不清楚?你们可知道,皇帝这个位子有多少人眼红呀!不然哪来那么多叛变的人?"这些人听出了赵匡胤的话外音,慌忙跪在地上说:"皇上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现在天下都安定了,没有人敢对皇上三心二意。"
赵匡胤摇摇头说:"我对你们几个人是十分信任的,但是我担心你们的部将中有人贪图荣华富贵,想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到时候,这就不是你们想或不想的问题了。"这些人听赵匡胤说到这里,都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于是连连磕头说:"我们都是些粗人,考虑得没这么周全,现在还请皇上指引一条明路。"赵匡胤说:"我也替你们想过了,你们不如主动把兵权交出来,之后到地方上做个闲官,买些田产房屋,给子孙后代留点家业,自己也可以安享晚年。我们彼此都没有一点猜疑,这不是很好吗?"这些人听后都齐声说:"皇上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第二天一上朝,他们就都递上了奏章,以不同的理由请求辞去现在的职位,请皇上收回兵权。赵匡胤立刻准奏,并赏给他们大量的财物,之后打发他们到偏远之地去做节度使了。
可以说,赵匡胤在与藩镇们的博弈中大获全胜,彻底削弱了藩镇们的势力,最终掌握了宋朝的实权。
零和博弈是一种无法量化的博弈,在生活中,甚至连人们不注意的角落里都存在着这种博弈。当我们看到两位对弈者时,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在做"零和游戏"。因为对弈者打成平手的情况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方失败,一方胜利。假如我们给获胜方计为1分,失败方计为\|1分,那么,他们之间的得分之和为:1 (\|1)=0.这种博弈理论指出,世界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其中的机遇、资源和财富都是有限的,而个别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增加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受到损失,这是一种"邪恶进化论"式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世界。
零和博弈的原理之所以受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这种"零和游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从国家到个人,似乎每种成功都验证了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大型的"零和游戏",人们总能在生活中发现类似零和博弈的局面,在胜利者的微笑背后,往往是失败者的苦涩和泪水。
弱肉强食的野蛮理论
在西方的科学思想体系里有两个著名的邪恶理论,一个是弱肉强食的社会进化论,另一个就是零和博弈的原理。
社会进化论采用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并将生物的进化法则引用到人类社会,推崇适者生存和弱肉强食的野蛮理论,把人类还原为原始的动物,说的是强者和弱者之间的悬殊和残忍的对弈;而零和博弈的原理其实是这种理论的社会实践,它揭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就是双方不存在共赢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零和博弈的理论是来自西方的思想体系,可是它却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盐铁论》是汉代桓宽所写,共有10卷60篇,其内容主要是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召开的一次盐铁会议。《盐铁论》的第一篇到第四十一篇写的是盐铁会议的正式辩论;第四十二篇至五十九篇的内容是会议后的余谈;第六十篇是杂论,说本书撰述之由,可以看成是一篇序文。
《盐铁论》从表面上看很像一篇经济论文,可事实上,它是明里辩财经,暗中斗政治的论争。这部《盐铁论》看是民间和政府的明争,其实却是霍光和桑弘羊的暗斗。
霍光和桑弘羊都是汉武帝时的老臣,而且又是同受遗诏扶持幼主的人。然而两个人不但在思想上是对立的,在利益上的冲突更为严重。桑弘羊代表的是中央集权的利益,他的立场是重法;而霍光则代表的是商人、地主阶级的利益,在思想上偏重儒家。
当时有6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有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其余的是坐在次座的由各郡国推荐的贤良和文学(贤良是从知识分子里推选出来的有功名却没有官职的"贤良方正";文学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因为当时还没有科举制,所以是用推荐的办法,由各郡国选出来的),共50余人。剩下的是政府的官员和助手以及记录此次会议的人。
会议一共举行了两次,由庐江郡丞把会议上提出的意见整理集合到一起,这也是桓宽写这本《盐铁论》的素材。
会议是在京师举行的,其中讨论的问题是酒类专卖和盐铁国营的问题,这些政策一直是自汉武帝以来政府所奉行的一条国策,因为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所以政府才召开了这次会议。
桑弘羊是制定和推行这些政策的主要人物,因为国营显然是对公家事业有利的,这是中央集权的一种做法;但是如果站在民间的角度看,特别是地主和商人,就会感觉这项政策是对自己不利的。于是,贤良和文学都在此次会议中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地主和商人的立场。
贤良和文学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为自己谋利益,而御史和丞相基本上是站在法家的角度,从现实出发。双方各持己见,针锋相对,抨击尖锐,除其政治意义外,更像是一场儒法大争斗,而背后也是桑弘羊和大将军霍光之间的斗争。显然,文学、贤良都是由霍光支持出来和桑弘羊辩论的,因为没有霍光的主动支持,这次会议根本是不可能举行的。而桑弘羊为了坚持自己的政见,只有和文学、贤良争论到底。
会议的最终结果是,朝廷退了一步,把酒类专卖废除了,而且在会议结束后不到五个月,也就是汉昭帝始元六年七月就开始推广实施了。可是,他们两个人的斗争并没有因此结束,在第二年(公元前80年),他们的争斗更加明朗化。
因为汉朝对外大肆征伐,汉武帝时一连串的战事消耗了许多钱财,而对内又大兴水利,所以国家的财政支出也急剧增长,为了有足够的财源,才有了盐铁国营之说,而这项政策正是由桑弘羊经手实施的。桑弘羊主外朝,主张富国强兵;而霍光却主内朝,主张实行恤民政策。于是,外朝和内朝早就对立起来,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才把两派人的意见摆到桌面上。虽然桑弘羊在此次会议中做出让步,可是仅仅让出了一小步,所以两派之间的斗争就由桌面转移到实际的政治斗争上。
因为废除酒类专卖而其他国营和税制依然如故,所以此举事实上对桑弘羊的打击不大,对霍光一方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收益。后来霍光终于抓住了除掉桑弘羊的机会。当然,如果他抓不住这次机会,也许就被桑弘羊除掉了。
在"燕王之乱"时,太仆命上官桀杀掉霍光,准备拥立昭帝的兄长--燕王旦为皇帝,却因为被人泄密而失败了。后来查出桑弘羊也和上官桀谋逆事件有关联,所以桑弘羊的全家都被霍光杀掉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桑弘羊被杀后,霍光掌握了朝廷的领导权,可是他依然沿用着盐铁国营制度,并且没有废除它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盐铁会议中,那些文学和贤良不过是被霍光所利用,他的本意是先制造出舆论,再找机会把外朝派的桑弘羊彻底打倒。
零和博弈是一种很重要的博弈法则,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零和博弈中没有共赢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一定要精通零和的游戏规则,掌握其精髓。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零和博弈是指全部博弈者的最终得益总和是零,比如各种赌博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举个例子,如果是5个人参与的赌博,其中4个人一共输了5000元,那么另外一个人一定赢了5000元。其实,再说通俗一点,人们平常所说的"损人利己"其实也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参与博弈的双方,一方失去的利益将被另一方得到,所以人们对这种游戏是非常热衷的。
在证券交易所里,A先生是一位常胜将军,非常善于算计对方,在炒卖股票的时候,假如遇到同样有眼光的对手,就会立刻想方设法激怒对方,让对方失去理智,而对方多数都会中他的计,他于是便从中获利。
有一次,A先生预见一家大型食品厂的股票将会上涨,就准备大量购入。但是这一次,他遇到劲敌了。因为对方也是炒股高手,对方也同时看中了这家食品厂的股票,也准备大量买进。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就形成壁垒分明的两个阵营。
A先生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扰乱对方的心神,对方仍然很冷静地继续抢购股票。
A先生见股票价格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20元上涨到30元,而且在双方大量的抢购下,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A先生知道,如果对方再继续抢购下去,股票价格还会上涨,那么他就只能得到很少的利润,因此一定得想办法让对方败下阵来。
A先生看股票涨到35元时,突然抛售出到手的3万股。对方不明白A先生突然抛售的原因,于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A先生这一手让这支股票的情势大变,股价迅速下跌,低到和原来相同的价格。而在这时,A先生又异军突起,立刻购入30万股,股票的价格又立即飞涨起来。
这个策略不仅让A先生手中的股票多了起来,而且对方也因此阵脚大乱,没过几天,对方再也无心持有这少部分且不稳定的股票,于是把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了,当然,这些股票大部分落入了A先生的手里,使A先生又大赚了一笔。
零和博弈是与非零和博弈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非合作性的博弈,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的竞争中,一方的损失往往是另一方的收益,博弈双方的损失和收益加起来总和为"零",也就是说双方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合作。也可以说,受益者的幸福是建立在失去者的痛苦之上的,因为二者所得或所失是相等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快乐守恒规则
无论处于哪种社会状态下,都有各种不同的事件验证零和博弈。好像整个世界随时都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零和博弈"。在幽默范畴中,零和博弈又被引申为"快乐守恒规则"--有人高兴,就一定有人失落,换句话说,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它是二元对立,只会是善或恶、胜或负、生或死。
比如,在股市中就存在着零和博弈,它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赢家收益+融资+交易成本=输家损失+现金分红(等式左边是股市资金的索取者,右边则是股市资金的提供者)。
零和博弈并不只存在于可以算出结果的经济圈内,在其他各种竞争中它表现得更为明显甚至残忍。
中国历代王朝在其传承帝位时,大多会有一番争夺过程,或者经历一段手刃同胞、夷戮子侄的血腥历史。其中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匡义因帝位之争而上演的"玄武门之变"和"烛影斧声"更是广为人知。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嫡位之争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零和博弈"。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有所记载。李渊有3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按照常理,太子李建成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可是次子李世民却心生不服,因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认为自己出力最多,而且功绩彪炳,如果让李建成继承帝位,他是不能忍受的,于是他因妒生了杀心。因为想继承帝位,哥哥和弟弟都是心腹之患,如果不除掉他们,让他们得知自己的心意后,势必将自己置于死地,于是,他在心里埋下了弒兄杀弟的种子。
00而李建成呢?他自知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人,虽然看李世民表面上行事低调,但他依然嫉妒弟弟的才能,也怕他觊觎自己的嫡位,因此就想把李世民置于死地。当二人的矛盾激化时,李世民于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部将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等候李建成入门之后一拥而上,当场用箭把李建成射死,而且开弓之人正是李世民。紧接着尉迟恭开始追杀齐王李元吉,结果李元吉也死在李世民的野心之下。在杀死兄弟后,李世民又把兄弟的儿子都杀死以斩草除根,最后又逼李渊退位。这场弒兄政变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帝位的得来称得上是残忍、血腥的,可以说唐太宗的名字是用残忍换来的,其血腥程度连他自己也不加隐瞒。显然,唐太宗在这场有你没我的博弈中取得了全部胜利,他是笑到最后的人,而他的笑是建立在兄弟的死及父亲的悲伤之上的。
相比较而言,宋朝太宗皇帝的政变则显得疑云密布了。因为宋太宗赵匡义的弒兄篡位疑案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好像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一样。不过,《宋史》是依照《实录》编修的,而《实录》里是很难把这段真实的历史留下来的,这未免有伤太宗皇帝的形象。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一些笔记却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根据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的记载,曾有"烛影斧声"事件的全过程。所以后人只好根据传说和常理来挖掘这次政变的过程。
这次政变是在烛影摇红,柱斧戮地中演出的。宋太宗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在"陈桥兵变"后,被其下属扶上帝位,"黄袍加身"说得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匡义和赵匡美,当时赵匡胤还有德昭和德芳两个皇子。赵匡义登上皇位有3个疑点:第一,为什么赵匡胤没有把帝位传于长子德昭?第二,赵匡义在做了皇帝之后,德昭为什么会死于非命?第三,假如宋朝推行的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传的话,为什么在赵匡义死后,他的儿子却继位了?由以上这3个疑问可以看出赵匡义的继位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想一探究竟。
更大的疑问则是:赵匡胤死时居然没有召重臣顾命,也没有亲侍在旁,他是在夜间突然暴毙的,身边只有赵匡义一个人,真可以说死得不明不白。不过,据站在远处的宫人描述,这二人曾经发生了一场争论,之后烛影摇晃,紧接着就传出斧杖戮地声。后来,这段话被文莹和尚记到笔记里,也就是前面说的《湘山野录》。赵匡胤不是病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却在和弟弟发生争论之后突然死掉了,可以想一下,赵匡义跑去和赵匡胤争什么呢?想必应该是继位的问题,其目的没有达到,最后就把赵匡胤杀害了。"烛影斧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匡义杀死赵匡胤做上皇帝后,为了名正言顺就制造了所谓的"金匮之盟":在赵匡胤官拜后周的点检节度使时,他好像从来没有篡位的想法,可是赵匡义则虎视帝位很长时间了,他早就留心身边的机会,借口把握有兵权的赵匡胤弄上龙椅再做打算。他编造了"契丹入寇"的假情报,以得正式的派兵命令,让赵匡胤得以带兵出征。军到陈桥时,他就趁机发起兵变,把一袭黄袍强加在赵匡胤身上。这便是有名的陈桥兵变。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皇帝是被赵匡义逼着做的。赵匡义在做皇帝前就和赵匡胤有个秘密协定,第二任皇帝由赵匡胤传位给他,这个协定就是"金匮之盟"。而这张白纸黑字的协议就留在母亲身边,以做日后的证据。而且"金匮之盟"据说是奉太后之命而订的,说宋朝皇帝的继位采用"兄终弟及"的制度,如果谁反对,就是违背朝规,会遭到歧视。于是,这个无人作证的谎话证明了宋太宗继位的合理性。
可若事实如此,也应该假戏真做才是,但赵匡义在死后并没有把帝位传给赵匡美,而是恢复了"父死子传"的传统,当然,为了让继位问题更合理,他早就把有皇位继承权的赵匡美和侄子德昭全部灭口。这怎么能让后人相信赵匡义的帝位是合法得来的呢?
然而赵匡义的所作所为,正符合了快乐守恒规则,用零和博弈来解释赵匡义的行为是再符合不过的。如果他不把对手消灭,自己是无法遂意的,在这场博弈中,赵匡胤是输家,而赵匡义则获得了本该属于赵匡胤的东西。
如今"零和游戏"的观念慢慢被双赢的观念所代替,很多人意识到"利己"也不一定要"损人",通过双方的合作,完全有可能出现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真正从"零和游戏"过渡到"双赢"的局面,是很不容易的。双方不仅要有真诚合作的勇气,而且还要极力克制自己的"利己"行为,否则"双赢"的局面就只能是个幌子。在生活中,我们虽不应存害人之心,但也要防备被"零和游戏"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