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习惯成就未来
44983800000011

第11章 活动奠基作文常抓不懈

学生只有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才能培养增强创新意识,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

我的作文教学坚持“博采众长细指导,快速浏览勤批改,点面结合多讲评”的原则,我的自主学习更多地体现于作文教学上。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订阅了不少相关的杂志和书籍,从中吸收了不少非常有用的东西。有的直接采纳,有的取其观点,有的用其方法,有的删、增、调、换,为我所用。在此,我要深深感谢王浴海先生主编的《作文成功之路》,它让我的作文教学抓住了“牛鼻子”,才使我的作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颇受学生欢迎。

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序列作文

这是我在综合了刘胐胐的《作文入门》,邢大华的《作文结构教学》,以及作文《段落教学》《文章病院》等内容,并借鉴了洪宗礼、程良方先生的“三阶十六步”训练法而形成的一种以训练作文框架结构为主的奠基式作文教学法。作文课训练分三个阶段16个训练点。第一阶段使学生把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和路子搞清楚;第二阶段使学生逐步巩固和掌握各种优化表达的方法,力求从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练句等方面,把文章写得更深、更好、更有色彩;第三阶段使学生准确掌握题意,熟练运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真正把文章写活。16个训练点以基本写作知识和基本写作技能为核心,以写作要领、教材借鉴、例文引读、分综训练、讲评介优为体例。序列作文是写好其他作文的基础和关键。博采众长细指导就靠序列作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作文课堂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提高作文课堂指导的效益呢?我的作法是:构建自己三年作文教学的目标,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有“序”可依。不瞄准中、高考作文,而是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适合学生实际情形的作文学习过程,构建学生学习作文的良好心态。道理大家都明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光靠课堂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练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需要一些良好的习惯、持续有效的作法作为支撑。譬如说多读,这是一个经久使用的被认为是有助于解决学生作文问题的良好习惯、有效途径,但要有一套持之以恒的“读”法,形成读的习惯,这样,“读”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显现。多写,也是一个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良好习惯、有效途径,问题是仍然得有一套“写”法,并持之以恒,这样的“多写”才有价值。讲规律,有办法,持之以恒地学习作文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重视了这个过程,效益才能实现。而落实过程,实现效益必须转换角度,从学生实际出发。

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指导些什么,指导到什么程度。竭力克服一堂作文指导课涉及内容太多,要求过高的问题。教师一旦贪多,学生必然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因此,课堂指导可以不追求内容的丰富与完整,但必须追求指导内容的精要与落实,哪怕在某个阶段只解决了学生“障碍区”中的部分问题,也是难得的高效益作文指导。比如如何克服学生作文空洞的普遍现象。我跟学生多次讨论后归纳为一个字——“细”。那怎么个“细”法呢?

第一,细看。细看就是要对所写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看仔细,看明白,看全面,看透彻,然后把得到的印象记在脑子里或写在笔记上。如果对要写的事物只是粗枝大叶地了解,到下笔时就该为难了。

第二,细想。细想指的是写前多动脑筋,把观察到的材料仔细“消化”一下。用哪些,舍哪些;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怎样才能突出主题……总之,要多问几个“什么”和“为什么”。下笔前,自己对这些问题都有了具体的答案,还担心没有具体内容吗?

第三,细写。细写指的是一句一句地叙述和描写,不要着急,交代清楚一件事再写另一件事。应该写的,不要丢落,要写得尽量细致、明白、清楚;不应该写的,不要写。这是“细”字的重点。

第四,细改。细改就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补充一些必要的情节和语句,删去那些与主题无关的东西,调整文章的段落和层次,纠正病句和错别字。必要时,还可以重写。如果能做到看、想、写、改样样细,那么写成的文章就有具体内容了。持之以恒抓“四细”,使之形成习惯后,文章空洞的现象才能逐渐改观。

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作文对象。中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对象缺乏审视,模模糊糊,不明白,结果要么凭空捏造,要么言不由衷,要么人云亦云。审视作文对象就是走进人物、亲历事件、进入场景、捕捉画面、掂量观点。对作文中要表现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个场景、某个物品、某种观点进行认真地感受、审察和分析。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走进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气息,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亲历”事件过程,在事件过程中寻求细节,在细节中寻求具有表达价值的信息;要求学生“进入”场景,观察场景的形态、多彩及其变化的过程,捕捉那些能够触动情弦的画面;要求学生反复“掂量”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思考自己说服别人的理由有哪些,别人有可能来反驳自己的理由又有哪些,并从中寻找到恰当的表达思路等等。

下面一篇文章就是我指导学生“走进”“亲历”的例文。

我的小学老师

孙玉琴

那是我上小学时发生的事,然而在我脑际中总擦拭不掉。班主任是位民办老师,也是我家邻居。他脸上的胡子不长,但又浓又硬。未上学时,他常给我讲故事。故事讲完后,他常抱起我,用那又浓又黑的胡子扎我。因此,我对他有一种戒备心理。

上一年级时,他不再用胡子扎我了,这种戒备心理也就消失了。他要求我们写字不用铅笔,说那是一种浪费。一支铅笔3分钱,浪费什么?但我们还是听他的,一人准备一大把竹棍。二年级时,我们迫不及待地扔掉竹棍,一年的“竹笔”生活使我们更珍惜铅笔。铅笔头只削了一点,握笔时也握得很低,劲几乎全用在铅笔头上。但写的字又轻又小,老师用放大镜看,我们全笑了。

一天做作业,老师掏出一把红色的小刀,挨座给我们削铅笔。老师削得很快,铅笔屑在空中飞舞。他将铅笔递给了我。哟!简直像是精心研制的即刻升天的火箭。

回家后,我操起菜刀学老师。没两下,中指上的一块指甲和一块肉便做起了“平抛”运动,血马上滴了下来……

这事不知怎的,被老师知道了。同学们再也没有见过那把小刀及飞舞的铅笔屑。过了几天,他用铅笔旋给我们旋铅笔。尽管旋出来的一串串尖形的小薄木片比削出的木屑好看得多,但我心里很难受。

铅笔换成了圆珠笔,四年级时又换成了钢笔,教师的鼻梁上也多了副黑边眼镜。我总以为那是因为我们的字写的太小的缘故。

有一天下午,天下起大雨。开始以为是一阵过雨,但放学后仍不见停,路早已变成“烂泥湾”。天慢慢黑了,像是要压下来。我们正准备冲出去,突然从外面跌跌撞撞走进一个人,身上只披了块塑料布。

哟,是老师!大伙的心一下子踏实多了。他从衣襟下拿出一个包来。我们几个围上去,刚一打开,一股浓浓的馍香扑鼻而来,我的口水差点儿流了出来,掰了一大块馍吃了起来——荞面的,怪不得味儿这么香。再仔细看时,那馍约五寸厚,中间全是蜂窝状的小孔。

“这是我做的,知道你们饿了。”

我这才注意到,老师浑身全湿了,眼镜也不见了,头发贴在前额,裤褪上全是泥。

我们呆了,只望着他拧衣服上的水。

后来也吃过几次荞面馍,但味儿都比不上那次。饿极时吃,也比不上那次过瘾。

毕业后,我和几名回民同学去老师家玩。

当那几位回民同学说他们上回中月助学金17元时,老师的小女儿偏起头说:“你们的工资和我大(父亲)一样多。”

“啊?”我们又一次惊呆了。五年的小学生活怎么就不知道这事?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老师家,回头看了老师一眼,他在风里深情地目送我们。

每当偷懒、懈怠时,便想起那小刀,那飞舞着的木屑、老师为我们送来的荞面馍,还有那次去老师家……

没有玉琴同学的“走进”“亲历”,就不会有文中人物的生动的形象、感人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

三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些规律不只是方法层面的概括,更多的应该是认识层面的总结,不应是功利意识显明的捷径和方法,而应该是基于作文成长规律的一些公理。比方说,我为谁写?写给谁看?而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就是自己唯一的读者,他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给予的分数和评语,这似乎成了学生作文的唯一动力。其实学生作文成就感是来自他们心中的读者,这个读者不是唯一的、固定的,不同的作文其读者对象是不同的。写叙述文,读者就是那些想听你叙述故事和人物的人,你要想办法让读者弄清你要讲的故事,了解你描述的这个人;写描景文,读者是那些想欣赏你看到的那些景色的人,你要让他们体会到景象的美;写说明文,要让读者了解你要说明的对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写说理文,要想办法让读者知道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观点,并接受它。

学生一旦有了读者意识,作文时他就会思考“我所说的话,是否是我最应该说的话?我是否让我的读者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作文时一开始考虑的,恐怕就不是“怎样让语言生动起来”等问题,而是“我应该选择写什么内容”,“我应该如何把应该说的话说清楚”,这样,学生对于如何作文的思考就回归了本位,回归了真实。

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所有学生有差别地共同提高。“关注一小撮,放弃一大片”抑或“针对一部分,忽视大部分”,这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时有意无意经常表现出来的做法。学生个体、不同学生群体的作文是处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同时,影响学生个体和不同学生群体作文发展的因素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教师的作文指导只有针对学生个体和不同学生群体的作文实际,兼顾各类学生的作文发展需求,才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现有的作文水平下得以提升,实现所有学生有差别地共同提高。

2.记实作文

学生一进校,命个大题目《在过来的路上》。要求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或命小标题,或标一二三,自由自在、尽情尽兴地去写。一是一,二是二,不打诳语,不能虚构。我对学生说明虚构的记实作文,虽然可能会情节跌宕起伏,也很典型生动,但它却给你们的人格带来最大的伤害。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教育会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一方面编造文章想成为教育别人的人,另一方面作假本身已经使自己成了真正需要教育的人。为达目的在记实作文评比中我还专设了一项“真实奖”。这类作文我要求学生一周一交,两周一评。其文的确是真实感人,文如其人。有的学生一写几本,互传阅,互评改,写前言,做后记,乐此不疲!

3.想象作文

大题目《二十年后再相会》。让富于浪漫思想的学生尽显其才,为文时大胆想象,丰富联想,个性张扬,为文好不神奇!

4.课外作文

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调查报告、访问记、书信体、说明实体、介绍当地特产、建筑物等等。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用心作文才有好文出现。

5.课堂快速作文

临毕业的一学期,开展40分钟快速作文训练,当堂命题或提供材料,成文后举手为序,老师讲评三五篇,小组互评搞推荐,好文张贴供参观。学生越写越快,越写越好,竞争激烈,乐趣无穷!

一课时师生共同评价,教学周期短,学生优点能得到及时肯定,不足之处能及时发现并改进,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由于作文在课堂完成,教师课后只抽查审阅,极大地减少了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把教师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去完成更多的工作。

6.“三三制”作文

三掏、三真、三话。要求学生作文时要掏心、掏肺、掏肝肠;书写真经验、真体会、真感受;说自己的话、心里的话、诚实的话。在向自己生活深处的钻探中读,在向自己心灵深处的钻探中写。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华丽的词藻,更不能生编硬造故事情节,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文。也不要把作文神秘化,动辄“穿靴戴帽”,套话、空话、大话满天飞。否则年复一年,尽管练习次数不少,写出的篇数也很多,却如推磨,始终在一个固定的圆圈里转。如此事倍功半,可叹可悲,其原因在于没有把“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掏出来。这里介绍我的一节作文指导课例。

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

一、指导思想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表真情达真意。拟定“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这一主题,能立足于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提供的例文,能昭示具体的写作方法。师生讨论的过程,能“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写作智慧。学生亲述自己的经历,即捕捉“动情点”的过程,也是美好的情感体验,写作练习更是趁热打铁的实践体验。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已经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是,文章大都十分稚嫩,大多数学生对事件大致过程的叙述还勉强过关,但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故以此为切入点,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由简析《背影》的“动情点”导入课题,结合例文进行具体解说,破除写作神秘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写作“动情点”的作用,学习如何捕捉“动情点”的方法。

2.通过针对例文的讨论以及对个人生活经历或见闻的回味,认识写作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具体写作练习,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加深对写作原理的领悟。

四、教学理念

方法的指导与过程的“生成”相结合,情感品味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把一腔真挚深沉的父子深情,定格在了一个平凡普通的“背影”中。从此,那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成了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伟大父爱的象征。

这篇散文的成功,很大原因就在于作者极其准确地捕捉到了写作的“动情点”——背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写作方面的重要启示:“要善于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何谓“动情点”?简言之,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丝白发,一句话;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总之,他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样的“点”,我们就称之为“动情点”。

(二)捕捉“动情点”

学生读例文(例文略)

1.这使你想到了《背影》中的哪段描写?划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动作描写。突出搬车的困难,表现父亲深沉的爱。)

2.这篇文章的动情点是什么?(父搬东西)

作者把无声的父爱浓缩在一辆小小的自行车里。作者在详细描写自己搬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搬车的艰难,也品出了浓浓的父爱。可见只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让你动心的事物。

下面请大家回忆,在你的生活中,令你难以忘怀的“动情点”有哪些?请用三言两语来讲述一下。

老师示范:1.如《背影》:父亲爬上月台给我买橘子时的背影。2.老师生活中也有许多动情点,但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临终时,盯了我一小时的那双眼睛。

(学生自由发言略)

老师小结:捕捉动情点需要“一双”“一颗”。一双细心观察且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敏感多情的心。

捕捉到这些“点”,是不是就可以想当然地随便动手写作呢?不可以。还需要动脑思考,思考这些“点”的意义,挖掘这些点的价值和思考内涵。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直接决定着文章的立意,因此,下一个环节——动脑。

(三)动脑(例文略)

老师点拨:文章动情点是什么?

只动心还不行,还需要动脑思考。怎样思考?中心如何定,围绕中心挖掘思考。立意的高低、深浅牵扯到每个人的文化积淀、人生阅历等。动心去发现,动脑去思考,然后动手去写。写出你的个性,写出你的心意,写出你的思想;写出你的真经验、真体会、真感受;说出你的心里话,自己的话,诚实的话。只有这样掏心、掏肺、掏肝肠,作文时才能把心中的印象变为文中的形象。

(四)动手

我们试着把捕捉到的这些点写成一段话,借助一些文学手段,如描写、烘托以及多种修辞手法,还要加上一些带有情感的话语,文章才会更具有文采。

例1:《背影》

老师总结:(1)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2)修饰语。(3)饱含情感的话语。此外,写作时还要善于运用修辞。这样的一段文字,往往生动感人,富有感染力。推荐课后看《水浒》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细节描写。

例2:阅读《大手和小脚》,找出“动情点”,划出肖像和细节描写。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书写自己的心与生活的“心”真正发生了碰撞的事。

学生准备,成段后交流、推荐、发言。老师点评。

(五)老师总结发言

巴尔扎克说:“什么叫生活?无非是一些细小的情况,而人类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的管制。”只有热爱生活的有心人(非空心人)才能捕捉到一些细小的情况。

请看:周红令写的《奔向汶川》里的两个镜头,是怎样捕捉细节的。请同学们标上阅读符号。

(一)“大约走了十几公里的时候,我们碰上了一辆川A牌照的被巨石压得扁扁的白色小轿车,车内已没有生还的人,驾驶座上一个女人长长的头发搭在方向盘上,身体被压得扁扁的。后排的座位上,巨石还压着一个人,我只看到了一双女人的高跟鞋,简直不敢看。我小心翼翼绕过巨石,顺着地震后逃难的人们踩出的小道心惊胆战地攀爬着……”

(二)走了不远,我们碰上了汶川县政府的司机凯哥,他刚运走了一批人,才折回来。凯哥认识我们中的一员,他说可以送我们一程,只是走不远,这里的路断了,太烂了。我们本来只有四个人,完全够坐,但是我们把门一打开,很多往山里赶的人就争先恐后地挤了来。两个二十七八岁的女人,拼命挤开身边的男人进到车里,其中一个想都没想就要坐在任勇的腿上,任勇急忙说:“红令,你来抱她。”最后,小小的一个五座轿车挤了近十个人。

结束语:生活,时时在向我们招手,为我们提供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捕捉去联想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作文教学应是培养学生个人独创性的理想园地。传统模式恰好在培养学生个人独创性方面有不少缺陷。而我坚持的记实、想象、课外“三三制”作文教学纯属自由写作,这种写作教学有着宽松的写作氛围,有着思想碰撞的诸多机会,它把写作当作学生一种自我发现的手段,其本质是引导学生用个人独特的语言去再现个人独特的思想,充分发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做一次倾诉和释放,而不是重复前人的故事和作虚伪浮华的剽窃。学生只有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才会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培养增强创新意识,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可以说这样的自由是一种站在目标明确,过程严谨,方法得当,效果明显基础上的方式自由,是学生思想的自由,是写作氛围的自由。所以不少学生三年下来,写四五本,六七十万字,也不觉得作文时没话可说,或者有话说不出来了。

总之,六种课型在作文教学中交叉实施,既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会开阔他们的写作视野,在课型上大胆探索,使黯然无色的作文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