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4499700000024

第24章 贝多芬的吻:人物·秩事篇(2)

“赞扬”是一祌神奇的力量

《贝多芬的吻》赏析

本文作者安多尔是一位钢琴家,他在晚年教授钢琴演奏时,对学生们常常釆用一种“赞扬”的方式,他发现,哪怕只是在学生背上轻轻一拍或只是一句表扬的话,都会使学生受到鼓励而“表现得更为出色”甚至“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当然,这种行之有效的“赞许教学法”,安多尔本人也并非生来就会,而是“师承”于他的前辈。使他永志不忘的是,他十六岁时在一次演奏之后,曾被着名的钢琴家冯·萨尔赞许地“在前额上吻了一下”,而且冯·萨尔告诉他,这非同寻常的吻又来自他的老师、匈牙利当时闻名世界的钢琴家李斯特;而李斯特的吻呢?则更加非同寻常地来自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当“神童钢琴家”李斯特还是个翩翩少年时,有一次在维也纳举行公演,贝多芬为其才华所动,曾经亲吻其额以示厚爱。于是,“贝多芬的吻”,这崇高而又神圣的奖赏,这音乐界无与伦比的荣誉,便成为一份宝贵遗产代代相传。贝多芬--李斯特--冯·萨尔--安多尔,不仅激励着安多尔在事业上奋进拼搏,成就卓然,而且还将继续不断地由他“把它传给最值得接受这份遗产的人”。在这里,“贝多芬的吻”成了“赞扬”与“鼓励”的代名词,也成了奋发上进、成就事业的无形的纽带。难怪作者不无感慨地说:“赞扬是一股力量,是黑暗屋子里的蜡烛。它是一种魔术,我对它的神奇作用总是感到诧异不已。”

这里所说的“赞扬”,当然是指恰如其分的赞许与鼓励,绝非夸大的奉承或庸俗的捧场。作者采用倒叙与顺叙相结合的方式,中间插入童年回忆,生动简洁地写出了“赞扬”这一神圣的“魔术”所起到的代代相传的激励作用。“好好照料这一吻--它来自贝多芬”,学会赞扬,对自已是一种高雅的修养,对他人是一种力量的源泉,甚至会使你终身难忘--就像作者六十多年后还记得七岁时受到父亲的“第一次表扬”那样。

老师的吻

【美国】P·阿特兰德

査理·罗斯在1901年读高中毕业班时是最受老师宠爱的学生。他的英文老师蒂莉·布朗小姐,年轻、漂亮、富有吸引力。

大家都知道査理颇得布朗小姐的青睐,由于布朗是校园里最受欢迎的教师,这就给查理心理上带来许多压力。

查理必须勤奋学习以扞卫“老师的宝贝”这一称号,他得比其他同学多读多学一点才成。尽管如此,别人还是在背后取笑他,他们说,査理将来若不成为一个人物,布朗小姐是不会原谅他的。

正如你所想象的,査理后来真的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这大概与毕业典礼上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毕业祝辞完毕后,开始发毕业证书。当査理走上台领取毕业证书时,受人爱戴的布朗小姐站起身来,出人意外地向他表示了个人的祝贺--她当众吻了查理!

不错,査理曾作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告别辞,他也曾担任过学生年刊的主编,他也曾是“老师的宝贝”,但这就足以使他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耀吗?

毕业典礼之后,人们本以为会发生哄笑、嚣叫、骚动,结果呢?却是一片静默和沮丧。许多毕业生,尤其是男孩子们,对布朗小姐这样不怕难为情地公开表达自己的偏爱感到忿恨。有几个男孩子包围了布朗小姐,为首的一个质问她为什么如此明显地冷落别的学生。

布朗小姐并不惊慌,她说查理是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她特别的赏识,如果其他人有出色的表现,她也会吻他们的。她说她是不会食言的。

如果说这番话使别的男孩感到好受些,它却使查理·罗斯感到更大的压力。他已经引起了别人的嫉妒,更是少数坏学生攻击的目标。他决心毕业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值得布朗小姐之一吻。

毕业之后的几年内,他异常勤奋,先进入了报界,后来终于大出风头,他被亨利·杜鲁门总统亲自任命为白宫负责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

现在看来,査理·罗斯被挑选担任这一职务绝。原来,在1901年毕业典礼上带领那群男生包围布朗小姐并告诉她自己感到受冷落的男孩子正是亨利·杜鲁门本人。布朗小姐也正是对他说过:“去干一番事业,你也会得到我的吻的。”

因此,毫不奇怪,査理·罗斯就职后的第一项使命就是接通密苏里州独立城蒂莉·布朗小姐的电话。罗斯向她转述了美国总统的问话:您还记得我未曾获得的那个吻吗?我现在所做的能够得到您的评价吗?

(周健译)

“冷落”--激励--成就

《老师的吻》赏析

同样是写“吻”,这篇《老师的吻》与上一篇《贝多芬的吻》,“同”中见异,犹如花发两枝,各具特色;放在一起来读,则可得相映成趣之妙。

“吻”代表着赞许、青睐、宠爱、赏识,这是上篇中的安多尔和本篇中的查理相同的体验。然而这篇文章的着眼点,却不仅限于描写“吻”(即赞扬)在鼓励人们进取方面所产生的正面效应,而是侧重于描写女教师“偏爱的”一吻使被吻者之外的其余学生产生了一种“被冷落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怨怼与嫉妒;也就是说,本篇更深一层地写了“赞扬”所产生的另一种效应--使未被赞扬者自尊心受到“刺激”和“伤害”的那种“负效应”。然而文章所要着力表现的却是这种“负效应”所产生的良好的“反作用力”,它刺激了当事人从此立志进取,去成就事业,去赢得更大的赞扬。文中的査理因女教师布朗小姐赞许的一吻而深受鼓舞矢志发奋,终于在若干年后被杜鲁门总统亲自任命为白宫首席秘书,这虽属不易,却在情理之中;然而当年在毕业典礼上因未得一“吻”而大感冷落、并带领男生们包围质问布朗小姐的那个“为首的男孩子”,竟然就是如今的杜鲁门总统!这真是趣味盎然而又发人深思。在这里,作者省略了杜鲁门先生从离开学校到成为总统的漫长历程,但从本文末尾总统委托查理向布朗老师转述的问话中,可知他“念念不忘”当年那个“未曾获得的吻”,并渴望如今的成就能得到老师的赞许与评价。由此足见这“一吻之憾”在总统先生的奋斗生涯中发挥了何等重要的“反作用力”的激励作用。“冷落--激励--成就”,布朗小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毕业典礼上她那轻轻的一吻,竟然从正面鼓励与反面刺激这两方面“造就”了总统和白宫首席秘书两位“大人物”呢!看来赞许与期望的力量真是神奇无比、经年不衰啊!

短短的文章就为我们塑造了三个人物。其中,那位年轻漂亮的布朗小姐,着墨不多却很可爱。作为教师,她不仅懂得“赞扬”的作用,更懂得“不轻易赞扬”的作用。正因为她的赞扬只给予出类拔萃者而不是廉价的轻易抛掷,才如此弥足珍贵,使学生们倍加重视和珍惜。

文章对于布朗小姐之吻及其“轰动效应”叙之甚详,对两位学生从毕业之后到功成名就的奋斗过程只是一笔“跳”过,有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思索。而结尾重提“一吻”则照应了前文、突出了主旨。尤其是对那位“领头发难”的男孩子“姑隐其名”埋下伏笔,直到最后才交出底细,不仅给人以“如雷贯耳”的强烈感觉,而且也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与情趣,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愿生生世世为矮人

【菲律宾】罗慕洛

有一次,巴黎举行的联合国会议席间,我和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激辩。我讽刺他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突然之间,维辛斯基把他所有轻蔑别人的天赋都向我发挥出来。他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在他看来,这就是辩论了。我的国家和他的相比,不过是地图上一点而已。我自己穿了鞋子,身高只有一米六三。

即使在我家中,我也是矮子。我的四个儿子全比我高七八厘米。就是我的太太穿高跟鞋的时候,也要比我高寸把。我们婚后,有一次她接受访问,曾谦虚地说:“我情愿躲在我丈夫的影子里,沾他的光。”一个熟朋友就打趣地说,这样的话,就没有多少地方好躲了。

我身材矮小,和鼎鼎大名的人物在一起,常常特别惹人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他比我高二十厘米。那次登陆雷伊泰岛,我们一同上岸,新闻报道说:“麦克阿瑟将军在深及腰部的水中走上了岸,罗慕洛将军和他在一起。”一位专栏作家立即拍电报调査真相。他认为如果水深到麦克阿瑟将军的腰部,我就要淹死了。

我一生当中,常常想到高矮的问题。我但愿生生世世都做矮子。

这句话可能会使你诧异。许多矮子都因为身材而自惭形秽。我得承认,年轻的时候也穿过高底鞋。但用这个法子把身材加高实在不舒服,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不舒服。这种鞋子使我感到,我在自欺欺人,于是我再也不穿了。

其实这种鞋子剥夺了我天赋的一大便宜。因为:矮小的人起初总被人轻视;后来,他有了表现,别人就出乎意料,不得不佩服起来,在他们心目中,他的成就就格外出色。

有一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辩论小组,初次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因为矮小,所以样子不像大学生,就像小学生。一开始,听众就为我鼓掌助威。在他们看来,我已经居于下风,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居下风的人得胜。

我一生的遭遇都是如此。平平常常的事经我一做,往往就似乎成了惊天动地之举,因为大家对我毫不寄以希望。

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我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我一样高。等到大家静下来,我庄严地说出这一句话:“我们就把这个议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全场登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我放弃预先准备好的演讲稿,畅所欲言,思如泉涌。后来,我在报上看到当时我说了这样一段话:“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

这些话如果是大个子所说,听众可能客客气气地鼓一下掌。但菲律宾那时离独立还有一年,我又是矮子,由我来说,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天起,小小的菲律宾在联合国大会中就被各国当作资格十足的国家了。

矮子还占一种便宜:通常都特别会交朋友。人家总想卫护我们,容易对我们推心置腹。大多数的矮子早年就都懂得:友谊和筋骨健硕、力量一样强大。

早在1935年,大多数的美国人还不知道我这个人,那时我应邀到圣母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并且发表演说。那天罗斯福总统也是演讲人。事后他笑吟吟地怪我“抢了美国总统的风头。”

我相信,身材矮小的人往往比高大的人富有“人情味”而平易近人。他们从小就知道自视决不可太高。身材魁梧的人态度矜持,别人会说他有“威仪”。但是矮小的人摆出这种架子来,人家就要说他“自大”了。

矮子如果稍有自知之明,很早就会明白脾气是不好随便乱发的。大个子发脾气,可能气势汹汹,矮子就只像在乱吵乱闹了。

一个人有没有用,和个子大小无关。反之,身材矮小可能真有好处。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矮子。贝多芬和纳尔逊都只有一米六三,但是他们和只有一米五二的英国诗人济慈及哲学大师康德相比,已经算高大的了。

当然,还有一位最着名的矮子是拿破仑。好些心理学家说,历史上之所以有拿破仑时代,完全是拿破仑的身材作祟。他们说,他因为矮小,所以要世人承认他真正是非常伟大的人物,失之东隅,借此收之桑榆。

本文一开始,我就提到苏联代表维辛斯基因为我胆敢批评他的国家而出言相讥的事。我不喜欢别人以为我任凭他侮辱矮子,而不加反驳。他一说完,我就跳起身来,告诉联合国大会的代表说,维辛斯基对我的形容是正确的。但是我又说:

“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们的行为有些检点,是矮子的责任!”

维辛斯基凶狠地瞪着眼,但是没有再说什么。

变“短处”为长处

《愿生生世世为矮人》赏析

一个人身材矮小,本来并不是什么“短处”,可是在常人眼里却容易受到轻视,加上矮人大都“自惭形秽”,因此也就变成一种“短处”了。

本文作者罗慕洛则不然。他以一米六左右的矮个子,出任菲律宾外交部长,在国际交往的许多重要场合,堂堂正正,不卑不尤,幽默机智,应付裕如,却从不以身材矮小为憾。他居然说:“但愿生生世世都做矮子”。这话是由衷的,因为他发现矮子自身有许多“优势”;或者说矮小本来是“短处”却可以变成“长处”--因为矮,“起初总被人轻视;后来他有了表现,别人就觉得出乎意料,不得不佩服起来,在他们心目中,他的成就就格外出色”;因为矮,“就对我毫不寄以希望”,所以“平平常常的事经我一做,往往就似乎成了惊天动地之举”;因为矮,“所以要世人承认他真正是非常伟大的人物”,于是不得不比常人格外努力,而用“后天”的这许多长处来弥补“先天”的“短处”。

这种有趣的“矮子成才说”、“矮子优势论”虽不是普遍的规律,却不乏辩证的道理。作者本人就是一例。罗慕洛曾在旧金山、巴黎和圣母大学等外交场合和讲演活动中,以其机敏的反应、雄辩的口才和精彩的演说,一次次以“矮”胜“高”,独占鳌头,使人们刮目相看。作者还列举了一些着名的“矮子”大人物的名单,以此证明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矮子”。接着,作者又论证了矮子“善于交友”、“富有人情味”、“修养好脾气好”等等“长处”。上述种种虽是极而言之,难免偏颇、绝对,但如果从化“短”为长、以“长”补短的积极方面来理解,其中也不无道理。

文章虽然专谈“矮人”有“大用”,给我们思路方面的启发却远不止此。它引发我们更多的联想--岂止“身材矮小”,别的生理缺陷也能变成长处(比如阿炳眼瞎而二胡造诣很深,贝多芬耳聋而成为伟大作曲家留下不朽作品);岂止生理缺陷,人生的不幸遭遇也能化为动力变成长处(比如司马迁被诬下狱处“宫刑”而着《史记》,孙膑被陷害割去膝盖骨而修成《兵法》);广义而言,几乎所有的“短处”都可以变成长处(比如“笨”鸟先飞、“愚”公移山,等)本文的这些延伸涵义,就靠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加以理解了。

这篇文章的格调是机智、幽默、风趣,文章本身就足以证明这位“矮子外交家”确是才华横溢。关于妻子躲在“丈夫的影子里”而因丈夫矮小就无处可躲的自我解嘲,关于站在高大的麦克阿瑟将军水深齐腰的地方“我就要被淹死了”的自我揶揄,以及处处承认并“宣传”自己以“矮”为荣的“自我取笑”,构成了罗慕洛夫的“矮人的幽默”,在妙趣横生中显露出轻松活泼的文笔。另外,本文以维辛斯基讥刺“矮人”的事情发端,然而却“按下不表”,待做过许多事实的引证与生动的描写之后,才又回到开头的“舌战”,以作者引用《圣经》中的话反唇相讥作结,不仅首尾相衔,前后呼应,而且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性格和文章的主题。

父与女

【苏联】德拉伯金娜

伟大的十月革命日子到了。十月十五日,我到了情况非常紧张的斯摩尔尼宫,几昼夜不停地分送命令,到军火库里去取武器,摘录委任状,在群众大会上演说,还帮助那些来到斯摩尔尼宫的同志们寻找他们需要联系的人。在那几天里,我在一份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命令上看见了这个签字:“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书记谢·古谢夫。”“朋友们,”我说,“这是我父亲。”

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大理会我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