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出地铁,最后朝向正确的方向时,迎接我的是一片幽暗的天空,上边只有一颗星星向我闪着眼。上帝并没有熄灭他房间里的所有灯盏。他留下了一盏,为那些孤独的灵魂指路,使人们从此不再迷失于回家的路途。
那一夜,我的收获不多,一副手套,一朵黄玫瑰,一张晚报,一个微笑的记忆和一颗模糊的星光。但生活不就是由这样的小事情组成的吗?
(其才译)
从“小事”中发掘生活的情趣
《-个值得回忆的夜晚》赏析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了路,也许是一件令人懊丧不安的事。但如果能将一时的焦虑变成坦然,从“最初的惊愕与迷惘”之中把自己“解脱”出来,以洒脱宽松的心态去留意周围那些平时无暇顾及的“凡人小事”,并从中去寻觅和发掘生活的情趣;那么,陌生往往会变成新鲜,“平常”往往会变得奇妙,“凡人小事”往往会变得饶有兴味,情趣盎然,甚至使你陶醉于其中。
本文的作者在一次迷路的经历中的所见所闻,事情虽小,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杯着“不让叫卖者失望”的一片好意,而违心地买下一副自己并不需要的绣花手套;为了成全一位卖花老妇人“售罄早归家”的愿望而买下她篮子里的“最后一朵黄玫瑰”;被一位报贩奇特的胡须所吸引并从他那儿“买了一份晚报”;在地铁火车上好奇地打量一位因读书而困倦瞌睡的“学者模样的老人”,因而赢得了他醒来后一个友好的微笑;在回住地的路上细心观察了幽暗的天空中那一颗“闪着眼”的模糊的星星,并由此而联想到“为孤独的灵魂指路”的“上帝的灯盏”……这一切确实琐细而平凡,在平常紧张匆忙的生活中既不起眼也没有心思旁顾。即便就是在今晚,如果因迷路而忧心忡忡“恍兮惚兮”,那么这些小事也就会被一掠而过视而不见的。然而正是由于作者采取了一种潇洒的或曰对生活“欣赏式”的态度,才使这些看似琐屑实则充满人情味的“闪光”的小事,成为精神上一种意外的收获,成为“有趣而难以忘怀的人生奇遇”。因此,本文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生活态度--要生活得“写意”些。就如中国画中的“写意”技法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拘谨,不慌乱,从容闲逸,潇洒自如。当然,这也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的,因为心灵的轻松旷达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因为对生活充满情趣本身就是一种修养;而单有这种境界和修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对那些被视为“芸芸众生”的普通人,要充满同情和爱心,要富有强烈的人情味。这样,你就会发现平常人之中的不平常,普通人之中的不普通,并且感受到生活的馈赠是如此慷慨,生活的矿藏是何等丰富。
对“生活小事”的这种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只是在“迷路”时才能得到;可以说,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只要留心去发现,你身边那些“闪光的收获”都将会目不暇接俯拾皆是。重要的是对周围的事物要时刻保持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一种“欣赏”与挚爱相交织的津津有味的情趣。文章虽然只写了“一个值得回忆的夜晚”,然而如果你照作者所说的那样去生活,你的生命将永远新奇而鲜活;到晚年回首往事的时候,你就将拥有“值得回忆的”整整一生。
作者不仅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带着浓厚的兴致,而且在描写时也带着浓烈的情感,这就使这些司空见惯的凡人小事镀上了一层诱人的色彩,因而别具魅力,在我们眼里熠熠闪光、灿然生辉,并且在我们心里激起怦然而动的情感的浪花……
林中深渊
【苏联】普里什文
一只巨大谷蛾似的灰蝴蝶,坠落在深渊中,仰浮于水面,成三角形,仿佛两翅活活地给钉在水上。它不停地微动着细腿,身体也跟着扭动,于是,这小小的蝴蝶就在整个深渊中荡起微波,密密地一圈一圈四散开去。
蝴蝶附近有许多蝌蚪,自管游着,对于水波并不在意,一些小甲虫像骑手在陆地上驰骋一般,在水中泼风也似的转着圈子,石头旁边阴影中的一条小梭鱼,却像小木棒一样,在水里竖着--多半是想捉那蝴蝶吃,它在下面大概是不知道有微波的。当然,水底下还有什么微波!
但是,这只蝴蝶挣扎在静静的深渊中所频频激起来的微波,却在水面的上空仿佛引起了普遍的注意。野醋栗把硕大的还是青的果子垂到了水边,凋谢了的款冬花让朝露和水把自己的叶子洗得鲜莹明洁,翠绿的新生的蛇麻草绕在挺拔而枯凋的、绿须披挂的云杉树上愈爬愈高,而下面那蝴蝶抖动起来的水波到达不到的石头后边,倒映着陡岸上的一带林木和澄碧的天空。
我料定那小梭鱼迟早会从呆然若失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注意到这遍及整个深渊的一道道水圈。但是看着这蝴蝶,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奋斗: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弄得仰翻了身体,绝望地用两手、两脚以及随便可以抓到的东西想争得自由。我回想起自己那阵失意时日之后,便往深渊里丢了一块石头,石头激起了一阵水波,掀起了蝴蝶,把它的翅膀整平了,送它飞上了空中。这就是说自己经历过艰辛,也就能理解别人的艰辛。
“物我交融”的心灵境界
--《林中深渊》赏析
一只灰蝴蝶不慎坠落在森林中的深渊里,挣扎着仰浮于水面,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同时,一只梭鱼虎视眈眈地,随时可能把它当作一顿美餐。作者(“我”)看到这一情景,引发了许多感触;他用石头溅水“掀起了蝴蝶”,救它“飞上了天空”。
如果仅仅是写救起蝴蝶的寻常之举,作品就没有多大意思。然而作者写道:“看着这蝴蝶,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奋斗: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弄得仰翻了身体,绝望地用两手、两脚以及随便可以抓到的东西想争得自由”。原来,蝴蝶的困境使他想起自己过去的坎坷遭遇。(作者早年曾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入狱;之后,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出生入死)。“自己经历过艰辛,也就能理解别人的艰辛。”作者在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时,联系自身的生活,联系人生的经历,这种“推物及己、推己及物”,使景物和“我”感情相通的心灵境界,用我们习惯的语言来说就叫做“物我交融”。
这篇文章中的“物我交融”,还体现在作者把人类的思想感情直接赋予自然景物。他用了一整段文字,描绘深渊周围的景物如何对“挣扎着的蝴蝶”“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在作者笔下,那些野醋栗、款冬花、蛇麻草和“石头后边”的池水,仿佛都变成了有知觉、有情感的生命体,密切地“注意”着、关切着挣扎于深渊中的另一生命。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作者自己在“注意”着和“关切”着,是作者让物和人“感情相通”所达成的物我交融。它不仅袒露出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而且给本来没有“人类意识”的自然景物赋予了人性美、人情美的血肉灵魂。物我交融的心灵境界,缩短了人和景物、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使文章读来格外亲切,也特别富有感染力。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并非易事,它取决于作家高雅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大自然的体察入微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沉执着的热爱。本文作者普里什文,以他描绘大自然的诸多优美篇章,被苏联文坛公认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我的狩猎
【苏联】普里什文
有些人说我身体健壮,是因为营养好,常呼吸新鲜空气的缘故:“您的脸色多好呵,大概还是老习惯,住在森林里吧。打猎情况怎么样?”我总是有礼貌地回答说,森林和打猎是健康的最好条件……我的森林!我的狩猎!他们能到沼泽上的蚊成群的森林里走走,能在牛虻的歌声中玩几个钟头就好了!说来也是一样的--我的狩猎!我用外部的平常的狩猎,来在大家面前掩盖和辩护我那内部的狩猎。我是追捕自己心灵的猎人,我时而在幼嫩的云杉球果上,时而在松鼠的身上,时而在阳光从林荫间的小窗子中照亮了的蕨草上,时而在繁花似锦的空地上,发现和认出了我的心灵。可不可以猎捕这个东西呢?可不可以把这件美事对无论什么人直言呢?不消说,简直谁也不会明白的,但是如果有了打沙鸡这样一个目的,那么以打沙鸡为名,也是可以描写自己如何猎捕人的美丽的心灵的,而那美丽的心灵之中,也有我的一份。
我之有健壮的身体(脸色多么好),不是因为沼泽上的森林空气好,也不是因为营养好:我的营养是最平常的。我以探求美好事物的希望和欢乐而生活,我有可能从这里吸取营养,因为我多少已准备好承受那件憾事了:如果我问杜鹃,我还能活多久,它却不把两声“咕--咕”连着叫完,只是“咕”的一声就飞走了。
追踪“美好心灵”的猎人
《我的狩猎》赏析
普里什文的这篇文章写了两种狩猎:一种是猎取飞禽走兽的一般意义上的狩猎;另一种是所谓“猎捕人的美丽的心灵”的特殊喻意的狩猎。作者声称他是“追捕自己的心灵的猎人”--“我时而在幼嫩的云杉球果上,时而在松鼠的身上,时而在阳光从林荫间的小窗子中照亮了的蕨草上,时而在繁花似锦的空地上”,甚至在“打沙鸡”的一瞬间,都同时“猎捕”了包括自己心灵在内的“人的美丽的心灵”。这里,作者所谓的猎捕,就是指对大自然所陶冶、所触动、所折射的人的美好心灵,去加以发现、洞察、捕捉并把它变成精神产品、精神财富的过程。照作者的意思,人的心灵(首先是自己的心灵)应当是一片潜藏着“珍禽异兽”的广阔无垠而又幽深茂密的“森林”,任我们去探寻、去发现、去追踪、去猎取,并且用那些猎之不尽、捕之不绝的“美丽的事物”来充实自己、营养自己。普里什文说得很明白:“我以探求美好事物的希望和欢乐而生活,我从这里吸取营养”。他甚至认为:“我之所以有健壮的身体,不是因为(饮食的)营养好”,而是仰赖于这种精神的“狩猎”,这种“探求美好事物”的精神的“营养”。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在人的一生中,热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发掘美好事物是多么重要!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多么重要!实际上,普里什文一生都在进行这种实践和追求;这位被苏联文学界誉为“描写大自然的圣手”的作家,终生与大自然、大森林结下不解之缘,一辈子为“猎捕美好心灵”而写作不辍,直到八十一岁高龄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这里作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只要不断坚持这种“心灵的狩猎”,即使面对可怕的死亡,也会有坚强的承受力。实际情况正好证明了他的论点--普里什文在他逝世当天的日记中还写道:“昨天和今天天气都很好,这样的好天,会使人……觉得自己很健康。”应当说,这种对死亡的承受力和对生命的达观态度,正是心理健康的最大标志,也是他终生“猎捕”美好心灵的丰硕果实的明证。
文章的笔调朴素自然,幽默轻松。开头从身体健壮的缘故引入,如诉家常,将“健康”、“营养”、“狩猎”等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融进一语双关的寓意和哲理,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给人以诗意的启迪。结尾写“死亡的憾事”笔法别致,借用杜鹃鸟“不把两声‘咕--咕’连着叫完,只是‘咕’的一声就飞走了”暗喻生命的中止;本来是“死亡的沉重”,却以幽默轻松的笔调出之,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展示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与本文所要表现的热爱生命的主题非常和谐一致。
让我们和普里什文一样,终生不懈地,做追踪美好事物、“猎捕”美好心灵的猎人……
门槛
【俄国】屠格涅夫
我看见一座巨大的建筑。
正面墙上是一道敞开的狭门,门里--阴森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立着一个姑娘-个俄罗斯的姑娘。
那望不透的黑暗散发出寒气;随着冰冷的气流,从建筑的深处传出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
--噢,你呀,你想跨过这门槛,你可知道,是什么东西在等待着你?
--知道,--姑娘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蔑、监牢、疾病,还有死亡本身?--知道。
--完全的隔绝,孤独?
--知道……我准备好了。我能忍受一切痛苦,一切打击。
--不仅来自敌人--而且来自亲人,来自朋友?
--对……即使来自他们。
--好。你准备去牺牲?
--对。
--去做无名的牺牲?你会死掉--而没有人……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尊崇地纪念着的是谁?
--我既不需要感激,也不需要怜惜。我不需要声名。
--你准备去犯罪?
姑娘垂下了她的头……
--我也准备去“犯罪”。
那声音没有立即再重新提问。
--你可知道,--它终于又说话了,--你可能放弃你现在的信仰,你可能认为你是受了骗,是白白毁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我也知道。反正我想要进去。
--进来吧!
姑娘跨过了门槛--于是一幅重重的帘子在她身后落下。
--傻瓜!--有人从后面咬牙切齿地骂过来。
--圣人!--从某个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崇高信仰的“自白”
《门槛》赏析
门槛--这是贯串于全篇的一个象征。可这不是一道普通的门槛,不是我们天天都可以跨进去、走出来的那种司空见惯的门槛;这是一道跨进“地狱”的门槛,是苦与乐的分水岭,生与死的阴阳界,跨进这道门槛意味着什么?文中交代得很清楚:“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蔑、监牢、疾病,还有死亡本身”;还有“完全的隔绝、孤独”;还有“不仅来自敌人--而且来自亲人、朋友”的打击;还有死后“没有人知道他尊崇地纪念着谁”的那种“无名的牺牲”……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
然而有人却站在这道通向苦难与死亡的门槛前毅然地回答:“反正我想要进去!”
而回答这话的,竟是一位年轻的女性,一位俄罗斯的姑娘。
这是一个坚强的革命者的形象。这篇文章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为因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而被捕牺牲的着名民粹派女革命家苏菲娅所写的一篇感人的颂歌,一篇诗的礼赞。他写得那样虔诚,那样充满激情。“门槛”的典型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巨大的概括力,使我们联想到革命者面临着的监狱、刑场、战场以及一切需要付出青春与生命代价的“炼狱”,联想到为着崇高信仰而蔑视强暴、慷慨赴死的“苏菲娅”式的女性革命志士与英雄们:苏联的卓娅、中国的秋瑾、赵一曼、江姐、刘胡兰……她们都如屠格涅夫笔下的女英雄一样,为着人类的崇高理想而毫不犹豫地跨进了那道“门槛”。至于同样的情况下跨进那道“门槛”的男性志士英雄们,更是数不胜数。
统治者诬蔑他们是“犯罪”,庸人们骂他们是“傻瓜”,人民却尊崇他们为“圣人”。
一道“门槛”,泾渭分明地区分着勇士与懦夫,巨人与侏儒。
用人们熟悉的“门槛”作象征,既通俗又形象。此外,通篇都用对话,是本文的另一特点。这些对话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简捷如短语,精辟如警句,且充满了政治与哲理的色彩。对女革命者,文中没有一句关于她外貌与表情的描写,而她的形象却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就是个性化的对话语言的作用。她的崇高信仰的“自白”,过去曾经鼓舞着、今后还将继续鼓舞着千百万正义的人们去为真理而斗争。
等待
【德国】亨利希·西颇尔
一次,我为某事不得不等待,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童话。
从前有个年轻的农夫,他要与情人约会。小伙子性急,来得太早,又不会等待。他无心观赏那明媚的阳光、迷人的春色和娇艳的花姿,却急躁不安,一头倒在大树下长吁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