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4499700000036

第36章 不高明又何妨:睿智·哲理篇(3)

莎士比亚那“六个着名的字”即“生存还是毁灭?”只是本文的切入点,而“怎样生存?怎样生活?”才是本文的要旨。从前者到后者的过渡,自然而有层次,加上作者的文笔活泼生动,逻辑缜密有序,使文章闪射出哲理的光辉与睿智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无知的乐趣

【爱尔兰】罗伯特·林德

同一个普通城里人在乡下散步,而不对他的无知的领域像海洋那样宽阔感到惊讶是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男女活着然后死去,一辈子也不知道山毛榉和榆树之间有什么区别,不知道乌鸦和画眉的啼鸣有什么不同。我们整整一生都有鸟生活在我们的周围,然而我们的观察力是如此微弱,以致我们中间许多人弄不清楚苍头燕雀是否会唱歌,说不出布谷鸟是什么颜色。我们像孩子似的争论布谷鸟是飞的时候总是唱歌,还是仅仅有时候在树枝上唱歌;争论査普罗(英国作家和翻译家)的下面两行诗是根据他的想象呢,还是根据他对大自然的认识写的:

当布谷鸟在翠绿的橡树怀中歌唱,

初次使人们在明媚春天心花怒放。

然而,这种无知并不完全是可悲的。从这种无知我们可以得到有所发现的乐趣,这种乐趣是经常的,只要我们足够无知。

博物学家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也依靠他的无知,无知给他留下这类新天地让他去征服。他可能在书本上已经达到了知识的顶峰本身,但,在他用自己的眼睛证实每一个光辉的细节之前,他仍然感到是半无知的。他希望亲眼看见雌布谷鸟一种罕见的情景--在地上下蛋然后用嘴把蛋叼到窝里(在这窝里注定要发生杀害幼鸟的事情)去。他将一天又一天地坐在那里,望远镜紧贴着眼睛,为的是亲自确认或驳斥这样的说法,说布谷鸟确实是在地上而不是在窝里下蛋的。而如果他是十分有幸竟然发现了这种最遮遮掩掩的鸟在下蛋,那么也仍然有其他领域在等待他去征服,有一大堆有争论的问题等待他去解答。无疑,科学家们迄今没有理由为他们错过的无知而哭泣。要是他们似乎什么都懂,那么这仅仅是因为你我几乎什么都不懂。在他们发掘出的每一个事实下面,总是有一笔无知的财富在等待着他们。

我曾经有一次听到一位聪明的太太问,新月是否总是在相同的星期几出现。她补充说也许最好是不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事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天上的哪个地方能够看见新月,那么它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愉快。然而,我想,即使对那些熟悉新月的活动时间表的人们,新月也总是出乎意料地来到的。我们并不会因为我们对一年四季的职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要有三月或四月,而不是在十月里,去找报春花,而在发现一株早开的报春花时就不那么高兴。我们也知道苹果树是在结果子之前而不是在结果子之后开花的,但当五月份我们到一家果园去度假日时,这并不会减少我们对假日之美妙所感到的惊讶。

一位当代的英国小说家曾经有一次被外国人问道:在英国,最重要的庄稼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黑麦。”像这样的完全的无知,在我看来似乎带有豪言壮语的味道。但是,即使是不识字的人的无知也是巨大的。使用电话机的普通人,解释不了电话机是怎样工作的。他把电话、火车、铸造排字机、飞机等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正像我们的祖先把福音书中的奇迹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一样。对这些东西,他既不怀疑也不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好像只是调査了一个小圈子里面的事实并把这些事实变成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外的知识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然而我们还是经常对我们的无知作出反应,加以反对的。我们不时地唤起自己并思考。我们喜欢对什么事情都思考。思考死后的生活,或思考那些像据说曾经使亚里士多德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从中午到子夜打喷嚏是好的,但从半夜到中午打喷嚏则是不吉利的”。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的巨大乐趣,归根结底,是提问题的乐趣。已经失去了这种乐趣的人,或已经用这种乐趣去换取教条的乐趣(这就是回答问题的乐趣)的人,已经在开始僵化。人们羡慕像乔伊特(本杰明,1817-1893,英国古典学者)那样爱一问到底的人,他在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到达他这个年龄以前很多就已经失去了无知感。我们甚至对我们像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并把不断增长的年龄本身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我们忘记了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在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刘新璘译)

承认“无知”才能获取新知

--《无知的乐趣》赏析

世间的知识浩如烟海。通常所说的“懂得什么”、“知道什么”、“精通什么”,常常是从微观的角度讲的。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则“有知”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无知”则是绝对的、永恒的。人类有史以来所知、所懂的仅仅是广博无垠的宇宙未知领域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本文作者基于这一观点,从一个新鲜的角度提出问题即每个人(包括最有知识的人)须得承认自己的“无知”或“足够无知”。于是你便可以由此而得到“无知的乐趣”--有所发现的乐趣,不断地获取新知的乐趣;即使你得到了某个领域知识的一部分,也仍然“有其他领域在等待你去征服,有一大堆有争论的问题等待你去解答”;而“无知的乐趣”,归根到底是“提问题的乐趣”,在不断的新问题面前,你将会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惊讶”,并发现它的美妙之处,反之,如果你失去了这种可贵的“无知感",对已经获得的极其有限(其实是极其可怜)的知识“感到自负”,甚至把并不与知识的增长成正比的年龄的增长,“也看作是无所不知的源泉”,那么,你就会“开始僵化”,你就将永远得不到从“无知”去不断获取“有知”的乐趣。

作者断言:“人类感受过的最大欢乐之一是:迅速逃到无知中去追求知识。”无知--有知--承认无知--再获新知--承认无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类便因此而不断地认识世界,社会便因此而不停地发展进步。这应当说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客观规律。“知无止境,学无止境”,这也是被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作者在表述他的这些见解时,大量地列举实例,诸如布谷鸟的习性、报春花的季节、新月在夜空出现的规律等,这些人们常见的实例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文章的亲切感。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又以“知名人士”的例子作为佐证,比如那位“爱一问到底的”英国古典学者乔伊特,“六十岁之后还坐下来学习生理学”;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所以以智慧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是因为他在七十岁的时候认识到他还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例子又增加了文章在论证时的权威性和可信性。此外,作者的语言既精辟又形象,略带俏皮而富于幽默,例如:

“博物学家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也依靠他的无知”;

“无疑,科学家们迄今没有理由为他们错过的无知而哭泣”;

“像这样的完全无知,在我看来似乎带有豪言壮语的味道”;

“我们甚至对我们像松鼠那样积攒的一点知识感到自负”……

语言的幽默感带给我们的是直接的感官的愉悦,这愉悦将阅读时的枯燥感驱赶得如同黑夜般逃遁,随之而来的作者的新鲜观点便犹如晨光熹微般耀亮我们的心扉……

漂亮的腿和不周正的腿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

世界上的人有两种类型。他们即使在健康水平、贫富境遇和其他生活享受不相上下的情况下,一种人总感幸福,另一种人总感受罪。这是由于他们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不同,由此形成的心情也截然不同。

人们不论处在什么境地,都可能发现有利因素。不论他们与谁在一起,都可能发现,一些同伴和他们所说的话令人愉快,或不那么令人愉快。不论他们在哪里就餐,都可能有可口的或不那么可口的酒和肉以及烹调得好或不好的菜。不论他们来到什么气候宜人的好地方,也会有好天气和坏天气。不论他们的政府是什么政府,法律都可能有好有坏,执法者也有优劣。在每首天才的诗篇或着作中,他们都可能看到警句和败笔。几乎在每个人的脸上,他们都可能发现,既有优美的线条,也有缺陷;既有善,也有恶。

在以上种种情况下,那些感到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有利因素上,令人愉快的谈话中,做得好的菜肴上,他们品尝酒之香醇,欣赏天气之宜人。凡是喜人的事物,他们都为之感到高兴。那些感到不幸的人,所想和所谈尽是相反的东西。他们总是自寻苦恼。他们的言谈使欢快的社交败兴,使人听了恼火,也使他们自己走到哪里都不讨人喜欢。

如果这种思想倾向是天性里固有的,这种不幸的人就更加可怜了。爱挑剔、爱生气的脾气最初可能是因效法别人而沾染上的,不知不觉逐渐形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可能是顽固的,但是可以戒除,只要本人深知它严重地影响自己的人缘。我希望这一点点忠言对他们有益,能帮助他们改变这种习惯。虽说这个毛病实际上主要是想象力的作用,它对生活却有严重影响,它会招致真正的悲哀和厄运。这种人得罪很多人,谁也不喜欢他们,别人对他们至多不过待之以最一般的礼貌和客气,实际连这样待他们的人也不多。于是他们经常情绪不好,容易吵架。如果他们想争取某种晋升或发迹,谁都不为之祝福。也没有谁愿意侧身一让或帮助美言一句,以成全他们的壮志。如果他们激起了公众的反对和鄙弃,不但没有谁为他们辩护或原谅他们,而且很多人还会参加进来,逭染他们的错误。他们应当改正这种恶习,放下架子,为令人高兴的事高兴,不再使自己烦恼,也不再使别人烦恼。他们如果不改,别人最好避免同他们结交,别去找不愉快,否则可能很不利,特别是一旦纠缠在他们的纷争之中,更是这样。

我有一位老朋友,是个哲学家。他的经验使他变得十分小心,注意不同这种人有任何接触。他有一支温度计,能够测知温度。他有一支气压计,能够测知天气要变好或变坏。但是不存在那么一种仪器,初见面就能测知一个人的性格是否别扭,所以他利用他的两条腿。他的一条腿非常漂亮,另一条腿由于某种意外事故而扭曲变形。一个生人,如果看他的坏腿多于看他的好腿,他对这个人便存戒心。如果这个人只谈这条坏腿,却不理会那条好腿,我这个朋友就认为已经有了足够的根据,决不再理睬那个人。

这种两条腿的仪器不是人人都具备的,但是只要略加注意,人人都可能根据一些现象,觉察那种爱挑剔的习性,同时人人也都可能和我的朋友一样,坚决避开那些染有这种习性的人。所以我奉劝那些苛刻、好辩、不满足、不幸福的人,如果他们想博得别人的尊重和喜欢,也想自己生活得幸福,他们应当不要再去看那条难看的腿。

(李腾芝译)

改掉“挑剔”癖,保持“幸福感”

《漂亮的腿和不周正的腿》赏析

这是一篇谈个人修养及其社会影响的文章。

作者把人分成两类,即在同等或大体相同的客观环境条件下,一类人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有利因素”,因而知足常乐,“总感幸福”;另一类人则相反,总是看到不利因素,因而牢骚满腹,“总感受罪”。前一种人自寻乐趣,后一种人自寻苦恼。作者还进一步认为,如果这种幸福感和“受罪感”仅仅停留于个人生活感受的范畴,那么影响所及也就仅限于个人的情绪,于他人、于社会关系不大;但如果这种感受和情绪旁涉到他人,影响到群众,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效果了。前者即幸福感、满足感浓烈的人,“他们品尝酒之香醇,欣赏天气之宜人。凡是喜人的事物,他们都为之高兴,”他们也因此而令别人高兴,受众人欢迎。而后者,即“挑剔癖”、“埋怨癖”严重的人,则会“经常情绪不好,容易吵架”,“得罪许多人”,不仅使自己烦恼,也使别人烦恼,因而“谁也不喜欢他们”,甚至许多人“避免同他们结交。”这是何等悲哀的境遇啊!

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侧重于分析和针砭这种“挑剔癖”的种种表现及其后果,意在劝诫人们不要老是看到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因而怨天尤人,而要经常保持一种对生活的欣赏态度与“幸福感”。这样的立意是好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作者仅仅停留于抽象的说理,文章就显得枯燥干瘪了。然而并非如此,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一位哲学家朋友,长着一条非常“漂亮”的腿和一条“扭曲变形的腿”;有趣的是,这位朋友居然将两条不同的腿当成了一种“仪器”,用以测试和鉴别他人的“性情是否别扭”,是否挑剔……个生人,如果看他的坏腿多于看他的好腿,他对这个人便有戒心。如果这个人只谈这条坏腿,却不理会那条好腿,他便“决不理踩那个人”。这样的例子虽然有些“偏颇”,这样的测试方式虽然有些“极端”,但其精神实质却与文章前半部分的论证是相一致的,即对人对事切不可只看其弱点而过于挑剔,否则就会令人反感,就会不受欢迎。“如果想博得别人的尊敬和喜欢,也想自己生活得幸福,就应当不要再去看那条难看的腿”--文章末尾的这句结语中,关于好腿与坏腿(即优点与缺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的隐喻意义以及由此而引申的哲理内涵,是颇具认识价值的;文章提出的关于个人修养的课题也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

一般以论证、说理为主线的文章,常见的写作方法是从实例入手,从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而这篇文章却很独特,采用了“先论证后举例,从理性到感性”的方式,用“好腿”和“坏腿”的譬喻作为尾声,给文章的结束增添了隽永的成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咀嚼的余味。

不高明又何妨

【美国】L·W·斯特莉克

前几天下午,我正在弹钢琴时,七岁的儿子走了进来。他听了一会说:“妈,你弹得不怎么高明吧?”

不错,是不怎么高明。任何认真学琴的人听了我的演奏都会退避三舍,不过我并不在乎。已有多年我这样不高明地弹,弹得很高兴。

我也高兴不高明地歌唱和不高明地绘画。从前还自得其乐于不高明地缝纫,后来做久了终于做得还算不错。我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强,但我不以为耻。我有一两样东西做得很不错,其实,任何人能够有一两样就应该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