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凡人的禅心
44997600000056

第56章 随机应变才能找到前进的出口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容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风驰电掣,明天呼风唤雨,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到了最后,道士所变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没走。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离他而去。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法术高强,您怎能胜他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

“无怎能胜他呢?”

禅师说:“他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句意味深长的哲言给我们揭示了一种生存哲学:求取前进,不能忽略自己所遇的种种情况,更不能一直以耿直老实处世。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做官和做人往往是分离的。做官者多用儒家之术,虽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只要能保官位,能成好事,也就不管其手段和方式,不问其性质和目的;而做人呢,或奉儒,或信道,总而言之,是要为理想的观念活着,这就难免在现实面前碰壁。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反叛,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一个月后,公孙无知被大臣设计刺死。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齐国的大臣派人迎接流亡鲁国的公子纠回国继位,鲁庄公亲自率兵护送。效忠公子纠的管仲预计,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可能回齐国争位,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继位,管仲亲自率三十乘兵车去拦截公子小白。在过即墨三十余里的地方,管仲所带的一队人马与公子小白相遇。争斗中,管仲弯弓搭箭,向公子小白射箭,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扑倒在车上。此时,管仲才掉转马头,带一行人悠哉游哉地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殊不知,当他们到达齐国的边界时,公子小白已抢先一步即了王位,成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管仲和公子纠大为惊惑。原来,管仲的那一箭并没有射中小白,而是射到小白的衣带钩上,小白趁势咬破舌尖,喷血倒下装死,蒙骗了管仲。然后,公子小白抄近道急奔回国,经谋士鲍叔牙说服了齐国众大臣,登上了王位。

相对于这些大事大人物,在小人物中把随机应变,机灵办事应用得最活络的要数大太监李莲英了。他的得宠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福’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不是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的机敏在于借题应变,将错就错。这种圆场技巧不仅需要智慧,也是与脑子机灵、嘴巴活络分不开的。慈禧常夸“小李子”会办事,看来也非虚言。

以灵活处事,以正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