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都遗迹
45006300000032

第32章 海原县古城、寨、堡遗址地考释

米寿祺 黄自修 许汝通

五代后,中国形成了宋、辽(后期为金)、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天都(宋夏时称今海原地区为天都)地邻宋夏接壤地带,“介五路(指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五路)间”,具有地形优便的战略价值,为双方所必争。为此,宋夏都曾在这里构筑城寨,布防阵守。明朝为了防御鞑靼部族的侵扰,结合修筑边墙,除维修利用部分旧城寨外,并新建了几处堡城。至今,海原古城寨随处可见。应海原县志办公室的约请,我们于1987年和1989年的6、7月间,对分布在海原各地的古城寨进行了实地考察。现依据有关史料结合考察所得,对海原县古城寨分别简释如下:

西安州城(南牟会)

公元1002年(宋咸平五年),李继迁攻占战略要地灵州后,即挥兵南下夺取了今海原地区。西夏称现海原境内的西华山为天都山,因此称这一地区为天都,天都地据要害,为西夏重要军事基地,故在其地建南牟会城。李元昊纳妃没氏,又在此建造行宫,共有七殿,极壮丽,府库馆舍俱全。公元1081年(宋元丰四年),宋五路攻夏时,南牟会及行宫为李宪焚毁。南牟会及行宫建在天都山东麓,解放后,在距天都山约4公里,地名古墩子的地方,农民在盖房和平田整地时,挖出了砖瓦及陶瓷等宋代遗物。据此估计,古墩子即南牟会所在地。

公元1098年(宋元符元年)十二月,宋趁西夏攻平夏城(今固原县黄铎堡古城)之败,派第十一将郭成、权第十二将折可适出荡羌寨分六道突袭天都成功,占据了整个天都地区。次年,集环庆、熙河、秦凤、泾原四路军队5万余人,于南牟会、洒水平、秋苇川构筑城寨,南牟会城历时4月完工,诏南牟会新城赐名西安州。

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九月,西安州复为西夏占据。以后,夏改西安州为南威州,又改名安州。

元朝后期,豫王驻西安州屯军。

明初,徐达进军西北,右丞薛显以精兵5000袭走豫王。公元1468年(明成化四年),明于西安州设守御千户所。

清朝,由于政治中心东移今海原县城,西安州遂废弃。

西安州城遗址尚存,在南牟会旧城的东边,距天都山约7公里许,城周4.6公里(旧称周长9里3分),开东西两门。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满俊起义被镇压后,于城中筑隔墙一道,分为南北二城,当地人称南城为老城,北城为古城,现南城内有居民约百户,良田600亩;北城为县良种场使用。

天都寨(东牟会、柳州城)

《宋史·地理志》称:“天都寨,元符二年,洒水平新寨赐名天都,东至临羌寨二十里,西至西安州二十六里,南至天都山(应为南华山,天都山在海原县西20公里处,米寿祺专文考证)十二里,北至绥戎堡六十五里。”上述引文大体确定了宋朝在今海原县城区附近修建天都寨的史实。那么,天都寨的遗址具体在哪里?引文说天都寨南至天都山(南华山)一十里。以此为距离度之,正是今海原县城所在地。但据查,今海原县城始建于明朝。《(嘉靖)固原州志》称:海原“旧无城池……天顺二年(公元1459年),营人始自筑小城,周二里,高一丈余……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兵备佥事杨勉始增筑其城,高阔各三丈,周四里三分,东西南三门。”而在海原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一直未发现元代以前的文化遗存。因此,海原县城不可能是天都寨的旧址。

根据我们的考察,在南华山与海原县城之间的耙子洼村有一座古城,当地人称它柳州城,柳州城扼海原南去通道五桥沟口,有五桥沟的流水曾从城附近流过,战略位置与自然条件均较优越,该城呈南北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有余,设南北二门,城内数量很多的宋代砖、瓦、陶瓷碎片等,说明它是一座宋代堡寨的遗址,也是海原县城附近仅有的一座古城。《盐茶厅志备遗》说:“天都旧城在华山(指南华山)北里许……今犹存。”文献的记载正好与柳州城的实际方位相符,柳州城无疑是天都寨的遗址。《盐茶厅志备遗》又说:“海喇都……史册无所考,惟城隍碑文,称为东牟会之天都寨。元符二年(应为靖康元年)陷于夏人,更名东牟会。”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天都寨与东牟会实际是一个堡寨,在宋称天都寨,归夏后叫东牟会。本文作者之一米寿祺在《宋夏对峙时期的天都地区》(载《西北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一文中将天都寨与东牟会当作两个堡寨来论述,应予更正。2.柳州城是天都寨(东牟会)的遗址。3.海原县始建城于耙子洼村,以后在今址扩建。

临羌寨

临羌寨所在地原名秋苇川,元符二年(1099年),宋同时修建南牟会、洒水平、秋苇川三城寨。秋苇川城定为600步,与天都寨同时建成,赐名临羌寨。

临羌寨,在今贾塘乡马营村西头,遗址尚存,城呈东西长方形,东西各有城门一座,周约1公里许。

荡羌寨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泾原路经略使章奏称,于没烟峡(即今苋麻河川)修建城寨两座,5月动工,6月完工,在峡口的赐名通峡寨(在固原县地界,东距黑城子约半公里许),在后峡的赐名荡羌寨。又《宋史·地理志》称:“荡羌寨,故没烟后峡,元符元年进筑赐名。东至通峡寨一十八里,西至正原堡四十里,南至石门堡三十里,北至萧关一百三十五里。”

荡羌寨,在今郑旗乡撒台村东约半公里处,遗址残存。城址位于苋麻河与撒台河交汇处的丘陵高地上,东部已塌陷,估计为梯形城,周约1公里许。

胜羌寨

《宋史·地理志》:“胜羌寨,东至漫口七里,西至宁韦堡四十里,南至通峡寨八十里,北至萧关六十里。”以上述方位忖度,似在今李旺堡。李旺堡市镇正当一古城之中,该城为明代重建物,胜羌寨遗址已不可辨认。

又通远寨,按《宋史·地理志》记:“东至龙泉谷三十五里,西至临羌寨六十五里,南至通峡寨五十里,北至胜羌寨三十三里。”通远寨与胜羌寨一样,是葫芦河川一座重要堡寨,今固原白〔嘴〕子公路东有一古城,与《宋史》所记方位比较相近,是否为通远寨,待查。有人认为通远寨在罗川乡界内,经查寻该乡背离交通线,并无古城遗址。

九羊寨

《宋史·地理志》记:“九羊寨,故九羊谷,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建筑、赐名。东至灵平寨三十里,西至宁安寨六十六里,南至三川寨五十里,北至临羌寨八十里。”

九羊寨在李俊乡瓦房沟村臭水河与五一渠汇合处,老山梁下。城约呈南北长方形,周长1公里许,北城由于河水冲刷,部分已倾圮。我们于城内拣到宋瓷多片,结合其所处方位,是九羊寨无疑。

宁安寨

《宋史·地理志》记:“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以武延川朱龙山下新寨赐名宁安,东至九羊寨六十六里,西至通安寨六十一里,南至德胜寨九十里,北至西安州一百里。”

以上述方位,四至度之,应在红羊乡界内。经查,红羊有上下红羊之分,相距约1公里,其北有凤岭龙山(与朱龙山音近),红羊地据要枢,是古代由今固原县城经石门(今寺口子),再经今靖远,直通西域,这条丝绸之路中间必经之地。由其地向北越南华山直通今海原县城,向南经月亮山可至今西吉县城。又红羊乡在解放前曾名古城镇,当与有古城有关。因此,宁安寨估计大体在凤岭龙山对面的下红羊。该处曾有较大的官堡子一座,已塌毁。是否与宁安寨有关,尚难下定论。

定戎堡

定戎堡始建于公元1099年(宋元符二年),地本唐代18盐池之一的河池。夏人称盐为碱,低地为隈,定戎堡所在地为一盆地,因此夏人名其地为碱隈川。明朝为防御鞑靼族势力入侵,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修复堡城,属靖虏卫(今靖远县)右千户所,始,明朝欲另筑新城,成化十七年动工,事未卒而废。

定戎堡在今干盐池乡所在地的东边,靖海公路由其北侧通过。遗址尚存,城呈东西长方形,开东西两门,周长2公里有余。

绥戎堡

《宋史·地理志》载:绥戎堡“东至萧关三十里,西至山前堡三十五里。”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泾原路钤辖郭成奉命修筑。

堡城在关桥堡河水汇流处的北面平台上,遗址尚在,城为正方形,周约1.5公里,开南北门。

红古城堡

《(嘉靖)固原州志》记载:“红古城堡,至州北二百二十里,有古城址,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秦奏立。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杨一清募军戍守,奏调宁夏等卫百户五员领之。设操守指挥一员,坐堡官一员。城周二里三分,高二丈五尺,阔三丈,西南二门,俱秦建。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尚书王宪、副使桑溥增筑外关,周三里二分,高阔如内城,壕深阔各一丈五尺,门二,与内门直。”又《盐茶厅志备遗》称:“红古城,城当冲要,特设游击将军以守之。明末移游击于西安州……其地遂空。”

红古城堡在高崖乡上店房村西,距石峡口约为5公里,滨西河水,内城残存,外城倾颓难辨。

《宋史·地理志》萧关条内讲,萧关“北至临川堡一十八里。”在红古城北尚有兴隆堡城(长800米、宽400米,南北二门),干掌子古城(占地较大,呈不规则形,因受自然和人为破坏,难以测量其面积),其中之一是否为临川堡遗址,或者它们究竟属何年代城址,有待考察。

兴仁堡

兴仁堡未知建于何时,《盐茶厅志备遗》称:“堡去海城县城一百二十里,西接靖远之打拉池,会宁之黄家凹;东通灵州之胭脂川,中卫之党家水;正北则长流水、三眼井矣!乃固原之极边,宁兰之要道,筹边地者所宜留意也。”

兴仁堡城当今兴仁乡街区之北部,城墙已大部毁坏。残留个别墙段。据当地老人回忆,堡城周长约1.5公里,东门顶面镌刻有“兴仁堡寨”四个大字。

宋萧关

《读史方舆纪要》称:“元昊之地,东踞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这里所说的萧关就是宋萧关,萧关处于由葫芦河川经今石峡口西至天都的咽喉地带,与平夏城、西安州互为犄角,战略地位重要。

“萧关初名威德”,“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筑,东至葫芦河一十五里,西至绥宁堡(应为绥戎堡,绥宁堡属原州,在今镇原西北30公里处)三十里,南至胜羌寨六十里,北至临川堡一十八里”。(《宋史·地理志》)

萧关遗址残存,城在今高崖乡草场村西,紧扼石峡口,濒临西河,土城,略呈方形,周2公里有余,有东西南北四门。农民在城北取土时,曾拣到王莽时货币及宋“崇宁通宝”等古币。

就史籍记载言,海原境内仅宋夏堡寨约在30个上下,由于岁月流逝,部分堡寨无遗迹可寻;加以我们人力有限,时间短促,不免尚有遗址未获发现,留待日后考察。

“附注”

1.第二次考察时还有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王宗元参加,并作了大量工作。

2.撰写于1989年7月21日,发表于1990年第1期《固原师专学报》。

3.米寿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员、《海原县志》顾问。

4.黄自修:原甘肃省民盟宣传部部长、《海原县志》顾问。

5.许汝通:时任海原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