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中,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小猪与大猪博弈,如果在本质上它们有着共同利益,小猪可以依靠大猪,实现共赢。但如果双方的利益发生转变,内在的共同利益发生变化,由共存共荣转变为利害冲突,或者一方想彻底消灭对手,从而使己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时候,智猪的共赢就甚至会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按照常理,在智猪的零和博弈中,大猪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在实际斗争中,很多小猪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掌握了信息优势,比对手早走一步,占据了主动,最终积小为大。
在唐末,开创五代十国,导致中国进入割据分裂的罪魁祸首朱温,虽然在人格上没有可取之处,但他审时度势的直觉却绝对是一流的。
朱温是唐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由于父亲早亡,家里贫困,朱温兄弟三人随母亲一同投靠萧县刘崇家为仆役。母亲给人家织布,两个哥哥放牛种田,他放猪。朱温从小爱使枪弄棒,横行乡里。
唐末,唐朝从安史之乱以来积累的各种弊端一起迸发,终于引发了黄巢起义。黄巢的军队路过宋州时,朱温就与他的二哥朱存,一起去参加了黄巢的起义队伍。参加起义军,在封建社会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但从发展来看,这个地痞却走出了他人生的关键一步,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一步,其博弈树状图:
对于朱氏兄弟来说,面临乱世,参军是唯一选择。而对于黄巢来说,接纳可以壮大自己的队伍,不接纳,就可能把投奔自己的人推入敌对行列。因此,朱氏兄弟顺利加入义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朱温以自己的勇猛善战赢得了黄巢对他的重视,从一个普通的战士一路攀升,三十岁的时候已是东南行营先锋使。
黄巢占领了长安后,由于缺乏管理国家的才能和准备,不久就陷入缺乏粮饷的困境,饥饿的士兵便开始抢掠百姓,由此大失民心。而唐朝各地的勤王之师逐渐赶到,对长安形成战略包围。
882年正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史,让他带兵去从唐军手中夺回同州。由于兵少,朱温几次战败,只得向黄巢求救,但书信总是被负责军务的孟楷拦阻扣压,再加上起义军内部混乱腐败,朱温一筹莫展。谋士谢瞳趁机劝他投降唐王朝。
朱温看到义军内部混乱,预感到黄巢必然败亡,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前途,率部投降了河对面的王重荣。在这里,朱温又显示出他赌徒般的勇气。
从矩阵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朱温来说,由于没有后援,这意味着他可能已经失去了黄巢集团的信任,或者成为黄巢的一颗“弃子”,坚守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没有任何意义。而对于唐王朝来说,对于朱温这样骁勇善战的大将,如果一味攻击,只能是两败俱伤,使自己遭受重大损失。
如果朱温投降却杀死他的话,又只会使其他义军将领与唐军顽抗到底。因此,唐军在理智的情况下,是会接纳这样的降军。所以,从矩阵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朱温与唐军找到纳什均衡点,在朱温投降的时候,唐军接纳了朱温。
唐僖宗在得到朱温归降的消息后,不禁大喜,兴奋地说:“这真是天赐我也!”他下诏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给朱温一个名字:全忠。但唐僖宗却忘了,朱温可以出卖黄巢,出卖大齐,同样也可以叛变唐朝、灭了唐朝。
由于朱温的投降,使长安暴露在唐军优势兵力之下,黄巢无法抵挡,只得退出长安,突围后向南转移,然后又奔向河南。由于黄巢最心爱的大将孟楷在攻打陈州的战斗中战死,黄巢集中全部兵力,对陈州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天的围困,使义军困居一隅,被唐军四面合围。最后黄巢逃到了泰山,势穷力尽的黄巢不甘被俘受辱,自杀殉难。
朱温投降唐朝廷后,就与各路唐军合围长安,和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军队兵戎相见。随后又追击义军,四十多战,皆获全胜。更严重的是,朱温的降唐并且受到重用,也动摇了起义军的军心,一些起义军的将领在朱温的引诱和影响下,叛变时有发生。
在困难之际,黄巢手下大将尚让率一万人投降了唐将时溥,黄巢手下另外一些将领李谠、杨能、霍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等人投降了朱全忠。朱温因为追剿黄巢有功,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后又进封吴兴郡王,地位显赫。
在黄巢起义败亡后,各个势力集团纷纷自立,唐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控制地方的能力。朱温作为一支不大的势力,凭借他在做地痞和混战中积累的权诈和谋略,逐步壮大。
他面对反复无常的秦宗权集团,一面假意与其修好,一面派人到山东募兵壮大队伍,同时与兖州的朱瑾、郓州的朱宣建立统一战线,派人北上,拉拢魏博兵变的获胜者,建立起黄河以北东面的同盟。又派大将葛从周北上救援被李克用围攻的张全义,建立黄河以北西面牵制对抗河东势力的同盟。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朱温集团最终在汴州北面孝村决战取胜,把秦宗权势力集团彻底消灭。
大敌已破,朱温又狡诈地对付小敌,他制造借口,诬陷帮他打败秦宗权的朱宣,诱他的兵士背叛他,双方数次大战,最后擒杀朱宣,朱瑾逃亡;又将矛头指向了淮南地区。原先的淮南节度使高骈在争战中被杀,唐朝廷被迫任命朱温兼淮南节度使;接着又打败占有徐州的时溥,迫使时溥及其家眷自焚而亡。
这时候的朱温,从25岁参加黄巢起义军,到公元899年攻太原、占榆次时47岁,经过二十余年经营之后,羽翼丰满,野心开始膨胀,下一个目标他瞄上了皇帝宝座。
而此时的唐王室已经是日落西山,气息奄奄,自身难保。掌权的宦官刘季述等人幽禁唐昭宗,将他锁到屋里,还熔铁浇在锁上,防止有人放他出来。饭食则从墙根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唐朝的皇帝尽管已经是傀儡,但还是名义上的天子,还有利用价值。与朱温关系颇好的宰相崔胤则试图联系朱温,诛杀宦官,拥唐昭宗复位。韩全诲等宦官则依靠占据凤翔的李茂贞作为后盾。崔胤假造诏书命朱温领兵进京护驾,朱温屡次进攻李茂贞,最后从其手中夺取了唐昭宗。此时,唐天子在朱温手中,朱温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时朱温与其他割据势力的博弈矩阵:
从矩阵我们可以看出,朱温利用唐天子这块招牌,使他师出有名,而别的势力集团明知道朱温借鸡下蛋,但如果反抗,就失去道义上的优势,而且与精明狡诈,势力庞大的朱温对阵,必然身败名裂,而朱温自立,反而给其他势力集团落以口实,所以,朱温不惜代价把唐昭宗抢到自己手中,是极其厉害的一招。不仅如此,朱温迫使昭宗迁都洛阳,到他的根据地中原地区去,从而使唐昭宗彻头彻尾成为朱温的“盖印皇帝”。
在时机成熟以后,狡诈的朱温效法了曹操宁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处世之道。他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昭宗,朱温借皇后之名立年仅13岁的李(音处)为帝,即昭宣帝。然后杀掉朱友恭和氏叔琮,一方面灭口,另一方面标榜自己的清白正直。
第二年,朱温又大开杀戒,为称帝铺路。二月,杀李裕等昭宗的儿子共九人。六月,又杀裴枢、独孤损等异己朝臣三十多人,公元907年,朱全忠改名为朱晃,表示与唐朝皇帝赐名的朱全忠一刀两断,也表示与农民起义将领的朱温毫不相干,在假惺惺地演了一幕大臣劝进、唐朝皇帝自愿禅让的丑剧后,正式当了皇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从此揭开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割据状态,直到元世祖忽必烈重新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