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食品:含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过多,小儿不宜。油煎炸食品:
不易消化,还易碰破小儿稚嫩的口腔黏膜,小儿不宜吃。带核壳的水果干果:桃、杏、李、葡萄、花生、核桃等,应去皮壳核籽,切成小块煮成果羹饮用,或磨烂调羹喝。
幼儿不宜的食物,尽量不给孩子吃,避免酿成大错。
幼儿忌喝啤酒
每逢节假日,家人欢宴团聚,常常见到一些父母给几岁的孩子啤酒喝,这是毫无益处的。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提供的食物成分资料介绍,通常啤酒含3%~5%的酒精,即每50毫升啤酒含酒精1.5~2.5克。偶尔少喝点尚无多大害处,常喝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了。有人误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易消化,且含大量维生素B、磷、钙等,有益于健康。但这并不能抵消酒精带来的危害,切不可顾此失彼。如果要加强孩子营养,可以用胡萝卜、小白菜、豆制品、动物肝、水果做补充,不必靠啤酒。况且从幼年养成饮酒习惯,也于心理卫生不利,会促使成年后酗酒。
所以一家人欢宴时,不宜让幼儿喝啤酒。须先对小儿讲清楚饮酒有害的道理,然后给孩子喝一些果汁饮料,聊以助兴。
幼儿贫血宜少食菠菜
菠菜的最大特点是粗纤维含量比其他蔬菜低,而且比其他叶菜柔软,所以人们都喜欢吃。菠菜中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K的含量比较高,但铁的含量和利用率很低。所以缺铁性贫血的幼儿,多吃菠菜效果并不佳。再加上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吃起来发涩,而且菠菜中的草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骨骼和牙齿需要大量的钙,吃菠菜过多,就会引起机体缺钙,造成骨骼发育不良和患佝偻病。此外过量的草酸可引起草酸盐血症;同时尿中草酸排出量增多,引起高草酸尿症和草酸钙尿症,在泌尿道还可形成草酸钙结石。所以,幼儿贫血还请少食菠菜。
少儿不宜多吃笋
春笋美味诱人,但因春笋引发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的儿童也不在少数。医生提醒家长,新鲜竹笋少儿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由于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成为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尿道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儿童如果吃笋过多,会使他们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缓慢。
另外,竹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进食后,较难消化,会对肠胃造成负担,严重的还会引起肠胃不适。
小儿不宜长期大量吃鱼肝油
人们都想把自己的小孩养得白白胖胖、结结实实,除了在饮食方面,想方设法,挑肥拣瘦,以期孩子茁壮成长,也想在药物方面打些主意,看哪些药物能达到这一目的。于是鱼肝油就被选中,说鱼肝油很久以来就是最佳的营养品,因而不分青红皂白,长期大量给小孩吃鱼肝油,其结果竟适得其反,请看下文:
鱼肝油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的含量是维生素D的10倍。
鱼肝油常用来防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可引起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干眼病及夜盲症等;维生素D缺乏可产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人体需要维生素A的量极微,从食物中摄取,已足够生理需要。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营养不断丰富,维生素A缺乏症已较少见。只有在人体患某些疾病,如肝炎、胰腺炎、腹泻等;或在长期发热、怀孕、授乳时,由于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才会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
为防治小儿佝偻病,首选的药物,应是维生素D,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是维生素A的1/10,如用鱼肝油来防治佝偻病,在维生素D达到治疗量时,维生素A已远远超过了需要量,这样就往往产生维生素A蓄积中毒。维生素A中毒,发病缓慢,常见症状为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奇痒、食欲不振、脂溢性皮炎、容易激动、口角皱裂、肝脾肿大及颅压增高等症状。维生素D也能引起中毒,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钙过高、肾功能减退等。
发生鱼肝油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由此可见,小儿长期大量吃鱼肝油,既非营养的必需,又存在一定危害性。这是年轻的父母万万不可忽视的。
不宜让小儿贪吃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食欲很好,且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遇到爱吃的食物就起劲吃,一天到晚嘴不闲。这样贪吃,是会伤害身体的,应予控制。
1.贪吃易使大脑疲劳
进食越多,胃肠需要的血液供应越多,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地也就减少了;大量糖类进入人体会诱发血中胰岛素升高,使血糖急剧下降,这对以糖为惟一的能源的大脑来说,犹如釜底抽薪,对大脑是极为有害的。
2.贪吃会抑制大脑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
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的,过量进食,会使大脑的相应区域长时间兴奋,邻近的大脑区域则会相应抑制。
这个区域若经常处于抑制状态,智力就会越来越差。
3.贪吃易致便秘
儿童贪吃的食品大都是高营养的精细食品,缺乏纤维素,因而易发生便秘。便秘时,食物及其残渣久积于肠道,经细菌作用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经吸收进入血液后,会使脑细胞慢性中毒,从而影响智能的发育和发挥。
4.贪吃能促使大脑早衰
一种能促使大脑早衰的物质——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因此,不宜让孩子养成贪吃的习惯。
不宜让小儿食糙米
糙米是许多人喜欢食用的一种“粗”类食品。食用糙米能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脚气病等多种疾病,对防治皮肤粗糙、青春痘、皱纹等效果也较明显。因而,糙米成了很多家庭喜爱的主食。然而,专家们发现,少年儿童长期食用糙米却是对健康不利的。
糙米是剥去稻的外壳而成的,没有精米白,人们谓之“褐色米”,其基本保留了外皮和胚芽部分,营养成分损失很少。人们日常食用的精米因加工精细去掉了部分胚芽及表层,损失了不少营养素。因而被称为“残渣米”,甚至更有人认为其营养价值几乎为零。但实际并非如此,据测定,精米除钙、镁矿物质及维生素B1有所减少外,其他营养成分几乎相差无几。糙米除农药残留率高给人造成危害外,一些营养学家还发现糙米外皮中的钙、镁并不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这是由于它的外皮中含有一种能妨碍小肠吸收钙、铁的特殊成分,经常食用糙米者若不能摄取比平常多5倍以上的钙、铁量,人体就会因钙、铁缺乏而产生贫血及骨骼脆弱等疾病。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钙、铁需要量较大。鉴于上述原因,少年儿童还是少吃糙米为好。至于维生素B1,可以通过食用绿色蔬菜、水果、肉类等得到补充。
儿童不宜常吃膨化食品
近年来,膨化儿童小食品在市场上层出不穷,如薯片、雪饼、虾条、玉米棒……商场里出售的儿童大礼包,里面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膨化食品。这些食品色彩鲜艳,包装醒目,广告宣传引人注目,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
检测显示,膨化食品虽然口味鲜美,但从成分结构看,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的食品。从饮食结构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尔食之。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造成油脂、热量吸入高,粗纤维吸入不足。若运动不足,会造成人体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孩子大量食用膨化食品,会影响正常饮食,导致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膨化食品中普遍高盐、高味精,使孩子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膨化食品不合格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
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不少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要充入气体,资料显示膨化食品包装内应当充装氮气,它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但我国有不少厂家用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含水量比正常空气高,会造成袋内膨化食品口感不酥脆,并且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机器内注入的润滑油化作雾态,喷入包装袋内,附着在包装袋内壁,沾在膨化食品上。所以在购买膨化食品时,若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有充装氮气的字样,就可以放心了。若发现包装漏气,则不宜选购。
儿童不宜常吃洋快餐
医学营养学家近来研究发现,常常让孩子吃洋快餐(包括三明治、干脆方便面、各种油炸食品、冰淇淋、奶油和各种高糖饮料),虽然省了大人的事,却会使孩子们营养严重失衡。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脑发育,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今后对于食物的口味爱好。
儿童的脑组织发育需要卵磷脂、蛋白质、糖分、钙、维A、维C、维E及B族维生素,而洋快餐中这些营养含量都比较低。长期缺乏摄入这些营养物质会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及思维活动不利,而且会引起精神不集中,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严重者还会变得好斗。
由于这一类的食品中大多含有较多的食品调味剂及添加剂,如果经常吃就会造成体内锌营养的缺乏,导致儿童的味觉变得迟钝,从而影响正常食欲,容易养成孩子偏食或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不宜吃皮蛋
夏天炎热,有一碗清粥一个皮蛋是相当美味的。但皮蛋一直被列为非健康食品。
过去在腌制皮蛋时要加些氧化铅或铜等重金属,为的是促使蛋白质凝固,若长期食用,其中的铅或铜会引起慢性蓄积影响健康。如今改良工艺后,用硫酸铜、锌等代替氧化铅,“无铅皮蛋”由此得名。很多人认为皮蛋无铅了,应该可以买给孩子吃了。
其实,“无铅皮蛋”并不是一点不含铅,只是铅的含量比原来要低得多,它虽然对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儿童最好还是少吃或不吃,因为儿童对铅非常敏感,肠道内的吸收率高达50%。
儿童宜少吃罐头
不论何种罐头,为达到色味俱佳及长期贮存的目的,都加了一定的防腐剂、香料、色素、人工调味剂等,这些人工合成物,对成人健康影响不大,但是对儿童来说,就不同了。由于儿童的发育从各方面来讲都还不太成熟,身体各组织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及解毒功能都非常低。因此,食用的罐头太多,则会加重脏器的解毒排泻负担。当人体长时间处于超过处理这些物质的最大限度情况下,那么就可能影响身体的健康和发育,甚至还可能因某些化学物质的逐渐积蓄,而引起慢性中毒。罐头食品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经过加热等处理及存放时间较长,也会有相当多的损失。同时罐头铁皮上的镀锡,接缝中的焊锡,其中含有锡、锑、铅,可能污染食品,对儿童影响很大。所以,儿童应以新鲜食品为主,罐头食品则应该少食或不食。
儿童不宜用塑料食具
市场上出售的五颜六色塑料食具,儿童喜欢,又不易损坏,因此,许多家长都给孩子用塑料杯、碗盛食物或水。但从科学的角度严格来说,儿童不宜用塑料食具。制作这些食具的主要原料是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后者简称密胺塑料。在制造这种塑料时,如压制时间短,则有大量游离甲醛存在,这些甲醛可溶于酸性或高温的食品中,使人的肝脏受损害。
另外,在制造塑料制品时,常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物质,有的含有铅等金属。当塑料制品老化时,易释放出这些添加剂。这些有毒物质对小儿健康不利。所以小儿吃饭、喝水最好不用塑料食具。
儿童忌多吃着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