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45013300000034

第34章 习惯宜忌篇(1)

不宜经常掏耳朵

经常用火柴梗、牙签、细铁丝或小手指、挖耳勺等在耳朵里掏来掏去,容易损伤鼓膜,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耳窟窿(外耳道)约有7~8厘米深,底部有一层负责听声音的鼓膜。掏耳朵时稍向里一伸,就可能把鼓膜撞伤而影响听力;如戳破了鼓膜,便会成为聋子。掏耳朵时指甲和挖耳工具碰伤外耳道周围的皮肤,还会发生外耳道炎、耳疖子等病。

耳朵里的少量耳屎,在人们说话、吃东西或跑跳、摇头运动时,会自行掉出来或被震出来。如果耳屎确实积得太多,塞住了听道,影响听力,痒得难受时,可以用一根牙签,卷上干净的棉花捻伸进去卷几下。把耳屎轻轻地带出来。千万不要用手指甲、挖耳勺使劲去掏。如果耳朵确实已被大块耳屎堵塞,又痒得难受时,应找医生检查、治疗,不可自己乱掏乱挖。

耳垢不宜掏光

耳垢,又称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耳耵聍,是位于外耳道里耵聍腺的正常生理分泌物。耳垢经日积月累,当占满整个外耳道时,就会阻塞声波,影响听力,甚至形成机械堵塞性耳聋。所以,从医学保健角度看,定期清理耳垢是有必要的。但是清理耳垢必须注意:不宜掏光。掏耳垢时,要适当留一部分。这是因为新分泌的耳垢湿润、黏腻,吸附性能好,能将随气流与声浪而进入外耳道的微生物、灰尘、颗粒等吸附住,从而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另外,占据外耳道部分空间的耳垢块还能缓冲外来的强大声波与气浪,起到保护鼓膜与中耳、内耳免受机械冲击损害的重要作用。

不宜随便刮舌头

有些人喜欢在刷牙时刮舌头,以为可以使舌面清洁,吃起饭菜来会感到更香甜。其实,这种做法对健康是有害的。

舌头表面分布着许多味蕾,里边有辨别酸、甜、苦、辣、咸的味觉神经。正常人在饥饿的时候,味蕾呈兴奋状态,因而食欲亢进,吃什么都香;饱餐后,味蕾处于抑制状态,再吃就会觉得乏味了。发热的病人不愿吃东西,也和舌苔增厚、味蕾反应迟钝有关。若长期刮舌头,会使味蕾萎缩,功能减弱,食欲也跟着降低。因此,刮舌头是不良习惯,应该克服。

不宜随便挖鼻孔

有些人有挖鼻孔的习惯,常常用手指伸进鼻孔内挖来挖去。

这样会损伤鼻黏膜,对健康有害无益。

鼻腔黏膜内血管丰富,交错成网。完整的鼻腔黏膜,自卫能力很强,细菌不容易侵入。鼻腔内鼻毛很多,起着阻碍灰尘、细菌进入呼吸道的作用,是灰尘、细菌进入呼吸道的一大屏障。人的手上细菌很多,挖鼻孔时容易损伤鼻腔黏膜,毁坏鼻毛,手上的细菌便可随之进入损伤部,引起鼻毛周围炎(也叫鼻前庭疖),发生疼痛、鼻干、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细菌还能通过面部血管侵入颅内海绵静脉窦,引起感染,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不宜随便挖鼻孔,应改掉挖鼻孔的习惯。

不宜随便堵塞外耳道

用棉球、布屑、艾叶团等物堵塞外耳道口,会引起外耳道疾病,损害听力,这样做是有害的。

堵塞耳道口后,耳垢不能及时排出,会渐渐形成栓塞,医学上称为外耳道耵聍栓塞。它会引起耳闷、耳胀及轻度耳痛,并影响听力。

外耳道内有皮脂腺,不断分泌黏液,堵塞耳道口后,缺乏通风干燥,使局部处于湿渍状态。这种环境适于细菌繁殖,易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成为难以治愈的外耳道真菌病。

患中耳炎者,堵塞耳道口后脓液排流受阻,会使细菌向颅内扩散,可引起内耳感染及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外耳道是不宜随便堵塞的。

不宜卧床看书

卧床看书会损害视力,这是大家已经明了的道理。可是,卧床看书的害处远不止于此。

一些生理学家认为:床是人睡觉休息的地方,人躺到床上,人体承受地球引力的面积就增大了,从而缓冲了人体的生理节奏,这正是人们入睡的信息。然而,卧床看书,会使大脑不断释放信号,强制改变人体已放慢的生理节奏。久而久之,会使人体生理节奏失去平衡,导致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

一些长期卧床看书者,由于生理节奏失去平衡而产生神志恍惚、头脑昏沉等症状,时间久了还会导致胃病和贫血等多种疾病。

不宜在乘车时看书报

不少人喜欢在乘坐火车或汽车时看书报,这种珍惜时间、渴求知识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从保护健康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却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无论乘坐火车或者汽车,车上的人多、光线不足,若长时间看书,必然会使眼睛承受很大的负担,损坏眼睛的健康。另一方面,车辆在行进中,左右摇晃,上下跳动,使眼睛与被视书报间的距离变化不定,要看清书报上的字迹,必须不断调整焦距,这就很容易造成视神经的疲劳;而过度的视神经疲劳,必然会使其健康状况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在车辆摇摆不定的行进途中,是不宜看书看报的。

不宜在阳光下看书报

有的人在冬季或不冷不热的春秋季节,常常喜欢在阳光下看书。以为这样,既可以晒太阳,又不耽误看书学习,一举两得。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在阳光下看书,让阳光直接照射,对眼睛是有危害的。阳光中含有人的眼睛根本看不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眼若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过多、时间过长,就会伤害黑眼珠上的细胞,使双眼感到剧烈疼痛,要几天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即使不让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在阳光下看书,纸张的反射光也太强烈、耀眼,让人感到不舒服,使人产生畏光、眼睛刺痛。时间长了,就会使眼睛受到伤害。因此,在阳光下看书是不当的。

不宜在蹲厕所时看书报

有的人习惯于在厕所内边大便边看书报。这种做法利少弊多。

蹲厕所时读书报,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延长排便的时间。而蹲厕所的时间太长,会使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扩张,易诱发痔疮,还会使脑部发生暂时供血不足,起立时易发生晕厥、跌倒等现象,特别是久病、体弱、年迈者,起立时更易发生意外。另外,厕所里一般比较昏暗,光线不足,在那里看书报,也有损眼睛保健。

不宜长时间坐沙发看书

有的人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以为这样既舒服,又可长时间看书学习,不易疲劳。如果说,短时间这样做还未尝不可的话,那么长时间这样做,则是不当的,是对人的身体有危害的。

这是因为沙发的座位很低,加之富有弹性,人坐上去后,臀部下陷,背肌在骨盆后部被拉长,这时看书,若两手把书高抬,背部、颈部以及眼睛虽感舒服,但两臂却支持不了多久,势必要下垂,有所依托,这就会造成两眼向下注视,时间稍长,就会使下部眼肌疲劳。如果把身体直起来,头向下看书,由于头部重力的作用,使背肌在颈部又被拉长。同一块肌肉在骨盆背部已被拉长,又在颈部再被拉长,这样,时间长了,必然会使人感到腰酸颈痛,天长日久,极易得颈椎病。因此,不宜长时间坐在沙发上看书,更不可养成经常坐在沙发上看书的习惯。

不宜抑制哭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其意思是说,男子汉应该坚强,不能动辄就哭泣,即使十分伤心、悲痛,也应严加控制。这对男子汉的性格修养来讲,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从生理保健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宜的。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1次调查,他把一些成年人按照血压的状况分为两组,即血压正常者为一组,高血压者为一组。然后,一一调查他们是否哭泣过。调查结果是:血压正常者中,87%的人悲伤时都哭泣过;高血压者中,绝大多数是从不流泪的人。这虽然不能因此就断定血压变化与哭泣有关,但人在悲伤时哭一哭,对身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当在痛苦的时候,人会自然感到悲伤。这种情感对人精神上不但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而且对人生理上也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会使人神经处于紧张状态、食欲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等。这种情感如果得不到发泄,而强行压抑,就会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如果悲痛欲绝时大哭一场,使悲伤之情得以宣泄,精神上可顿时觉得轻松很多,这对健康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因此,遇到悲伤时,尽可顺其自然地宣泄之,不必强行抑制哭泣。

不宜抑制打哈欠

打哈欠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生理现象,强行抑制是不宜的。

当身体感到疲劳或困倦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几个哈欠。这是一种信号,表明需要休息或换个新的环境了。在看完电影或电视以后,人们往往也爱打哈欠。这是为了从电影或电视的故事情节中回到现实的一种自我调节的动作。早晨起床后或者久坐后打哈欠,是要使自己迅速清醒过来,振作精神。发困或入睡前打哈欠,则表示人脑皮质的活动将进入抑制状态。

打哈欠的结果,使人精神放松。这不仅是因为打哈欠时吸入的氧气增多,而且还由于头颅、胸腔及其他部位的肌肉伸缩活动增强,使循环系统得到改善。

可见,打哈欠对身体是有益的,只要不是在大庭广众比较庄重的场合,尽可以顺其自然打哈欠,不必加以抑制。

不宜抑制叹息

叹息,从生活意义上说,是消极、悲观的表现。因此,不少人总是抑制叹息。但是,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在碰到难题、无可奈何时,叹息一下对健康却是有益的。

当人们在受到挫折、忧愁、思虑时,叹息后便会有胸宽郁解之感;当人们恍恐、惆怅时,叹息有定心安神的作用;当人们工作紧张或疲劳时,叹息有使神经松弛的作用。

叹息时,吐音不同,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吐“吁”字养肝,吐“呵”字静心,吐“呼”字健脾,吐“泗”字清肺,吐“吹”字固肾。但要注意吸气呼气顺其自然。

不宜抑制打喷嚏

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活动。在呼吸时,鼻腔吸入一些灰尘、花粉;感冒时,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使鼻黏膜受到刺激,都会引起打喷嚏。有时,人在情绪激动或遇到强光刺激,寒栗及某些疾病发作时,也会引起打喷嚏。

打喷嚏是一种保护性反应。通过打喷嚏,有病时可以把大量细菌(特别是病菌)排出体外;情绪不良时可通过打喷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遇到异物刺激时可通过打喷嚏把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喷射出去。因此,不宜抑制打喷嚏,不然会引起鼻出血,甚至会造成鼻骨断裂。如果为抑制打喷嚏而捏住鼻子,还会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因此,不宜抑制打喷嚏。不过为了防止打喷嚏时的不雅动作,用手绢捂住口鼻是有必要的。

不宜忽略打鼾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睡眠时呼吸不畅快的一种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偶尔打鼾。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打鼾的机会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轻微的打鼾或者偶尔、断续的打鼾,对人体健康影响并不大。但是打鼾严重,或者天天晚上鼾声不断,则是不宜忽视的。

因为严重的打鼾,会因吸入的氧气不足而损害全身的健康。

严重打鼾者,往往还同时伴随着时常惊醒、好做恶梦、醒后头疼、白天倦怠、瞌睡多等。这就不是一般的打鼾了,而构成了一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下去往往会引起严重综合征。因此,对打鼾不可忽视,应早请医生检查和治疗。

不宜“妒火中烧”

传统医学专著《内经·素问》指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

妒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神气涣散,精力耗损,郁滞凝结,精血不足,外邪入侵,肾衰阳失,疾病滋生,据现代医学研究,大部分具有妒忌心的人会出现消化能力差、郁闷、恶心、头痛、胃痛、痛经、神经性呕吐、过敏性结肠炎、心悸、早衰等现象。

妒忌是一种痛苦、难堪的情绪反应,它包含有醋心、怨恨、愤怒、沮丧、羡慕而力所不及等多种感情因素,它能使大脑皮质下丘脑垂体促发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功能失调,抗御疾病的能力减弱,从而使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周期性偏头痛等疾病加重。

因此,不宜妒火中烧,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培养开阔的胸怀,树立豁达的精神,去掉妒忌之心。

不宜经常“泡舞厅”

跳舞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大众娱乐和社交活动,在适当的场合跳跳舞,对娱悦身心、促进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但经常“泡舞厅”则是不适宜的。

(1)噪声污染严重:科学研究表明,音响超过80~85分贝就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事实上,一般舞厅的音响,无论是轻歌曼舞的“华尔兹”,还是声嘶力竭的“迪斯科”,大多超过90分贝,有的高达120分贝。在这样的强劲音响下跳舞,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听力,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损害,造成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

(2)灯光污染严重:灯光色彩杂乱、忽明忽暗,是舞厅的特征之一。忽明忽暗的灯光会透过眼睛的晶体集中于视网膜上,导致眼内温度明显升高,伤害眼角膜、眼结膜、晶体,使视力模糊、眼睑痉挛、结膜充血。如果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有的人会出现头痛、目眩、失眠、精神涣散、食欲缺乏等反应。紫外线灯是每个舞厅必备之物,因为它有治疗皮肤病和杀菌的功能。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若控制不当,紫外线灯也会成为光污染源之一。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强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的蛋白质、酶等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由于这些污染都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无法明显感知或感觉,因而对它的危害性更不能低估。

(3)空气污染严重:经抽样调查表明,大、中城市舞厅在顾客高峰时,平均每1.5平方米面积的舞池内就有一对舞客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