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知识小百科-水文篇
45018100000024

第24章 神奇的海洋探秘(7)

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就对海洋科学事业给予高度的重视。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列为1956年~1967年国家重点科学技术项目中,并明确规定: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应密切结合生产实践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为这些部门服务,其发展途径,应从海洋综合调查开始。并将中国海洋调查及海洋图集的编绘列为中国海洋科学的第一个中心课题。根据这一规定,1958年~1960年底,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全面规划和直接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和有关大学以及沿海省市等60多个单位600多人共同协作,先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划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通称“全国海洋普查”。这就是当时我国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洋综合调查。我国是个海洋大国,仅依12海里为限,我国的法定领海面积就有300万平方千米,将近陆地面积的13。可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中国人自己对它的水上、水中、水底的情况都知道甚少,怎么能谈得上开发利用呢?这就是为什么国家领导重视全国海洋普查的原因所在。我国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是在国家科委海洋组的领导下进行的(1958年4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近海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调查,编绘海洋学(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地貌)图集、图志;编写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建立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渔情预报;为加强国防和海上交通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全国海洋普查的范围很广,包括我国大部分近海区域。在北纬28度以北的渤海、黄海、东海海区布设了47条调查断面、333个大面积巡航调查(通称大面调查)观测站和270个连续观测站;在南海海区(含北部湾中越第一次合作调查区域)内布设了36条断面、237个大面积观测站和57个连续观测站。另外在浙江、福建沿海的两个海区内布设了8条调查断面和54个大面积观测站,进行了8个月的探索性大面积调查。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东海海区的台湾省附近海域和南海海区大片海域未能进行调查。

全国海岸带调查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具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有大面积的海岸带。那么,这么大面积的海岸带的资源存量如何,发展潜力如何,怎么样开发、利用和保护呢?这一切都必须从基础调查开始,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规模、有计划的海岸带调查有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开始的,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遭到了严重困难,后又经历了10年动乱,海岸带调查工作未能按计划完成。第二次是1980年开始的,1980年开始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是中国首次进行的最大规模的海岸地区多学科综合性调查。它的目的在于系统掌握海岸带和海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基本资料,初步查清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研究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以便找出开发途径,提出开发利用的设想,并为海岸带的发展规划、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和海岸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继海洋普查、海岸带调查以后,为彻底了解和掌握我国海岛的资源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打好坚实的基础,于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与开发试验,1988年12月,调查工作全面展开。1991年10月,经国家科委批准,这一项目还被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94年,调查的内、外业工作基本结束,1995年完成全部成果整编,1996年5月在北京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并举办成果展览会。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全国海洋普查?

全国海洋普查采取的是大面积观测和定点周日连续观测方法。大面积观测是为了解调查海区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及海洋地质等要素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问的关系和影响。观测的具体项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方面的水深、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海发光、海浪、气温、湿度、气压、风、云、能见度等;海洋化学方面的溶解氧、磷酸盐一磷、硅酸盐一硅和酸碱度pH;海洋生物方面的浮游生物分层和垂层取样、底栖生物采样和采池取样;海洋地质方面的表层取样、管状取样、悬浮体取样和连续测深。在上述各项目中,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方面的浮游生物垂直取样,每月调查一次,全部测站每次观测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保证调查资料具有良好的“准同步伐”。底质方面的表层取样和柱状样,每个测站只进行一次。周日连续观测,是在标定观测站上,每次观测25小时。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海洋水文气象(特别是潮流)、海洋化学和浮游生物等要素昼夜变化的规律等。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是怎么回事呢?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试验是一项基础性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工作,也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开发试验系统工程。海岛调查的任务是获取海岛自然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等基础资料;查清乡级以上海岛的社会经济条件;提交调查报告等基本成果和提出海岛综合开发、保护的设想;还要研究海岛管理法规,然后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报国务院、人大常委会批准后颁布实施。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范围是指在大潮高潮时露出海面、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对有特殊意义的海岛不受此面积条件限制。也就是说,这次调查区域包括整个海岛区,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面积等于和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除有特殊意义的以外,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暂缓调查。凡列入本次调查的海岛,其陆域的调查范围需覆盖全岛,但省级本岛陆域调查范围可酌情而定,周围海域调查范围从高潮线至20米或30米等深线(海图水深),根据海岛的坡度特征和特殊工作需要,调查范围可适当扩大或缩小,一般在9米~18米内。在实际操作中,港、澳地区和台湾省所属海岛均暂未实地调查,海南岛本岛也未实地调查。

这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基本内容同样十分丰富,它几乎包括了与海岛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和研究能力所能承受的各个方面,如:气候、气象基本要素、灾害性天气;海洋水文:潮汐、海浪、海流、输沙量、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海洋化学:溶解氧、pH值、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活性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碱度;地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产;地貌:地貌、第四纪地质、底质;土壤:盐分、机械组分、有机质、全氯、全磷、全钾、酸碱度、微量元素、代换性能;植被:植物群落、植被类型;林业:森林、植被、森林土地类型、树种;生物:叶绿素、初级生产力、浮游、底栖、游泳、潮间带生物、微生物;环境质量:人群健康、污染源、土壤污染、地面水污染、潮间带污染、浅海污染;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社会经济: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布局、基础设施、文教卫生、劳动力等;测量:海岛量算等。由此可见,这次调查价值之重要也属中国历史之最。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工作历时6年,共完成了海上和陆上观测断面共3543条。观测站45677个,航程约37.1万海里,调查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共获得各类原始数据1841万个,各种标本88万件,编写了各种调查报告、专业专题报告共计约5200万字,资料汇编2500余册,档案10000余卷,建立了数据库和档案库;还通过开发试验建立了6个国家级开发试验区和一批省(区、市)级开发试验区;调查资料和成果已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提出的开发设想和建议也部分被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间接经济效益约54亿元,并取得影响深远的社会效益。

我国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于1980年始,1986年结束。1987年完成全部内业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达到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的基本要求。

此项调查进行了6年,共调查了沿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用100多条船只,在除台湾省外的长达18000千米、面积35万平方千米的海岸带(包括陆域,海域和社会经济调查范围)上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范围为:以海岸线为基线,一般向陆延伸100千米,向海延伸至10米~15米等深线。深水陆岸区向海适当延伸,调查海域宽度不少于12千米,并以潮间带和潮下带为重点调查区域。社会经济调查是以沿海县行政区域为界。调查内容包括气象、水文、海水化学、地质、地貌、底质、土壤、植被、林业、生物、环境质量、土地利用和测绘制图与社会经济等13个专业的数十个项目。在调查中,采用了遥感、远红外、电子计算机、数字模拟等崭新的调查技术和资料处理手段,从而提高了获取资料的同步性和可比性,保证了调查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研成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