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整治,较为切实可行的有下述两种措施:(1)河口挖沙疏浚流路改道清水沟入海已历时16年,每年仍有可观泥沙堆积在河口段和附近海域,河口按淤积、延伸、分汊和摆动规律向海不断延伸。1987年,河势有所恶化,河槽宽浅,水流散乱,主河槽淤塞,6条汊沟并行通海,拦门沙抬高,时有摆动可能,威胁防洪、防凌安全。1988年对河口进行了截支、疏干、畅通口门、导沙入海的疏浚试验,实现了治乱规一,河归正道及开通拦门沙的目的,降低了河口水位,取得了防洪、防凌效益。1989年继续疏浚河口,改善输水排沙边界条件,打通拦门沙,增大入海排沙量,引泥沙入浅海油区,河口水位继续下降,较1988年同流量降低水位0.38米,并使800吨拖轮通过河口,直航中原油田。实践证明,河口挖沙疏浚不失为一种改善河势,延长行河年限的辅助性措施。
(2)加高河口堤防,在清水沟河口区进行小范围的人工干预改道,以稳定清水沟基本流路。根据黄委会规划设计院研究:①如控制西河口设防水位不超过12米,现行的清水沟入海流路尚可维持10年左右,如立即改走北汊,可行河16年左右;如按现行河道-北汊-北股(孤岛与孤东之间)的顺序有计划改道,行河年限可维持36年左右。②如控制西河口设防水位不超过13米,各流路行河年限可相应延长,单流路可行河20年左右,三条流路顺序行河,则总行河年限可维持50年左右。上述50年行河年限预测中,黄委会已考虑到所选用水文资料系列代表性,上下游水利工程影响及全河工农业用水情况,推求未来行河年限中,利津站年平均来水量2.5×1010立方米~2.7×1010立方米,来沙量8.5×108~9.7×108吨,以此作为河口淤积延伸计算的依据。如再考虑中游地区减沙效益逐年增加和将来上中游干流水库调水调沙效益,则行河年限可能超过50年。2010年前后建成小浪底、碛口水库后,再建龙门水库,组成调水调沙的水库群。集中调沙点为小浪底和龙门两水库,集中调水点,即在产沙区上游,修建反调节水库(如碛口水库),为下游水库进行水沙优化调度提供必要水量。如经调节提供4000立方米/秒入海流量,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可有所增加,入海流路也能减淤,入海泥沙增多,并搬运距离更远,拦门沙淤积减缓,则清水沟入海流路总行河年限可延长到50~60年。
3.黄河现代三角洲水资源利用未来的现代三角洲经济发展,将依赖于油气资源和农业资源两大支持系统的开发,目前胜利油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居世界大河口三角洲之冠,已探明并正式投入开采的40个油田中,东营市范围内有31个油田。土地资源潜力很大,三角洲土地总面积1.166×107亩,另外,尚有滩涂1.8×106亩,再加黄河入海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提供后备土地资源。
现代三角洲当地水资源极少,地下水矿化度高,不宜利用。当地地表水资源仅有4.04×1010立方米,不易储蓄;小清河水量不大,污染严重;只有黄河水资源是三角洲工农业、城镇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流经三角洲入海的黄河水量多年平均4.04×1010立方米,泥沙1.0×109吨,含沙量25千克/立方米,且年际、年内变化均大,丰枯不均。三角洲现已建有不少蓄、引工程,其中引水工程8处,总引水能力350立方米/秒,年灌溉引水量达8.0×108立方米,蓄水工程有广南、辛安、王岗及广利等大中小型平原水库120座,调蓄库容2.0×108立方米。供水能力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黄河流域雨量偏少和水利工程的大量拦蓄、引堤黄河水,黄河入海水量已有明显的逐年减少趋势。利津水文站1951~1977年平均年径流量4.69×1010立方米,其中1~6月1.19×1010立方米;而1977~1987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2.91×1010立方米,其中1~6月5.87×109立方米,分别减少40%和50%。更为严重的是,利津站自1972~1987年的15年中,在5~7月黄河断流有11年之多,累计断流144天,其中1981年5~6月竟断流37天。预计将来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增加,入海水量定将有减无增。根据黄委会治黄规划,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5.8×1010米3,其中2.0×1010~2.2×1010立方米是下游输沙水量,可供水资源为3.6×1010立方米,仅为沿黄各省区要求供水量的一半,因此,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对沿黄各省(区)实行黄河水量分配政策。其中近期分配给山东省每年为7×109立方米,而山东省1981~1987年平均每年引黄水量已达7.04×109立方米,其中1986年为8.27×109立方米,1987年为7.57×109立方米,近几年山东省实际引黄水量均已超出分配数。但是三角洲可能引黄水量的前景是不能乐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必然日趋紧张;解决水资源供需予盾的唯一途径是如何科学利用黄河下游的输沙水量。输沙水量大多出现在汛期,含沙量高,7~9月入海水量约2.0×1010立方米,泥沙8.0×108吨,这是三角洲拥有使用价值的水沙资源。在具体利用上,同清水沟流路减沙工程(淤背固堤、分洪放淤改土和引黄放淤改土)结合。达到引水和减沙目的;11月到翌年6月,入海平均径流量约1.0×1010立方米,含沙量小,宜引蓄,增建供、蓄水工程,调蓄库容增加到1.5×109立方米,调节农灌季节引黄水量不足,确保全年工农业及城镇生活用水。
黄河三角洲形成过程
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大致以云梯关(响水县境)为顶点,包括响水、浜海两县以及灌南、灌云和射阳县的一部分,面积约7160平方公里。但由于黄河入淮泛流范围甚广,加以废黄河三角洲泥沙后来受海流携带南下,故黄河泥沙在江苏北部的分布范围北至连云港,南迄洪泽湖、东台,面积远大于废黄河三角洲。如连云港市云台山即《西游记》中的花果山,18世纪初尚为海中岛屿,后由于黄河泥沙淤积,才逐渐与大陆相连。废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黄河下游改道历史密切相关。1128年,黄河在李固渡(河南省)决口,河水向南,流入江苏和安徽北部。但在1128~1546年间,黄河改道后没有一条固定的河道,而分歧为许多分流,游荡于泗河(山东)与颍河(河南)之间,大部分泥沙堆积于这个宽250公里的广大平原上。
同时,在改道初期,黄河一部分流量仍入渤海。如1194年,黄河下游分为两支,一支东北流,注入渤海,一支西南流,取道泗河,入淮河,前者流量约占黄河总流量的20%~30%。因此,在改道初期,废黄河三角洲生长极慢。1578年,在徐州与淮阴间建造了坚固河堤,把黄河入黄海的水流约束在固定的河道中;同时,大堤也将黄河流入渤海的流路切断。因此,1578年以后,废黄河三角洲迅速伸长,现在的废黄河三角洲绝大部分是1578年以来堆积的。
自1128年黄河南迁入淮,至1855年北归渤海,共728年,废黄河口向海延长共88公里,其中后期278年(1578~1855),河口延长73公里。河口延长速率1578~1591年间平均每年达1540米,1591年后逐渐减小,1591~1855年平均每年约200米。造陆速度也是如此,1128~1494年间平均每年3.2平方公里,1494~1855年平均为每年15.5平方公里。黄河北归后,废黄河三角洲沿岸泥沙来源断绝,在风浪和海流的作用下,海岸从过去的加积伸长,变为侵蚀后退。废黄河口两侧目前约有长160公里的岸线受侵蚀后退,如滨海县境内的55公里岸线,近百年来蚀退17公里,年平均蚀退150米,有23个村庄已沦为大海。如灌河口外的开山岛,1855年原为大陆的一部分,现已成为海中小岛,距海岸7.6公里。据估计,黄河自1855年北归后,废黄河口附近已失去陆地1400平方公里。现在,这里的海岸仍以每年约10~20米的速度向后蚀退,因此沿海的一些大盐场均修筑了坚固的海堤和其他海岸防护工程。但在海堤比较薄弱的岸段,堤防仍常被台风大浪冲坏。
本区侵蚀型海岸常分布有低矮贝壳堤,如大喇叭口—双洋港间的贝壳堤1985年前原来宽约10~60米,高0.1~1.6米,对保护海岸起有益的作用。1985年底至1986年春该处贝壳堤全被挖光,使海岸侵蚀加速,威胁了海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