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按起源可划分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天然植被共划分10个一级分类单位,17个二级分类单位和40个三级分类单位。
究其起源,绝大部分是经人工造林逐渐发展形成的,因而林相比较单纯,组成结构单一,群落中除有少量阔叶林和杉木、柏木等针叶树外,绝大部分为黑松、马尾松组成的纯林。此外,在村前屋后、路边沟旁有少量水杉、池杉、落羽杉、罗汉松等针叶树种分布,但不构成林份。黑松和马尾松为海岛上分布最普遍、生长最旺盛的树种,构成海岛植被的主体。但由于各种原因,林木生长缓慢、矮小、扭曲,且病虫危害时有发生,顶端枯死现象普遍,林木通直度差,森林生产力低。虽然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林下植被以草本层占优势,灌木和更新树种少。
针叶林下属一个二级分类单位,即常绿针叶林。各主要海岛有分布,面积大,但生长有差异。下属两个群系,即马尾松林和黑松林。
一、马尾松林
马尾松林大多为人工造林后自然发展起来的,由于生境条件差,林分年龄不同,群落特征差异大。从组成看,有的林分中混有较多的黑松,有的则混有较多的枫香,有的则混有少量朴树、榔树,有的则混有黑荆树、桉树、台湾相思树,有的则混有杨梅、青皮竹等。从外貌看,马尾松林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在较好的立地上林木生长旺盛,枝叶繁茂,郁闭度高,树干通直高大、年高生长可达60厘米,林下土壤深厚较肥活,树冠较大,多为尖塔形或圆锥形。在较差的立地上,马尾松生长缓慢,矮小、扭曲、树冠小,盖度低、林下土层薄,较干燥,多裸岩,肥力差,马尾松年生长量小,树冠狭小。从林层结构上看,有的林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分层明显,有的则仅有乔本层和草本层,灌木层发育不明显。有的林分由于年龄小、立地差、层次分化不明显。在乔木层中大部分可分为两个亚层。从年龄结构上看,马尾松林在北部岛屿分布较为集中,南部岛屿相对较分散。从分布坡位看,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中下部,马尾松林分布较多。从生长状况看,一般山岙、山麓的马尾松林生长较好,山脊、山顶及山坡中上部生长较差。
二、黑松林
黑松耐瘠薄、抗风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是海岛绿化的先锋树种和主栽树种,无论土层厚薄,肥力高低、裸岩多少均能生长。
对美化自然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及减轻自然灾害等具重要意义。
由于立地条件、林分年龄差异较大,生长状况很不一致,有的密度大、郁闭度高,生长旺盛,林相整齐;有的生长稀疏、郁闭度小、生长差、林相参差不一。
由于生境条件差,一般树种难以生长,因而黑松林的树种组成十分单一,纯度很高;但在局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黑松林中常混有少量木麻黄、黑荆树、杨梅、桉树、青冈栎等树种。
由于黑松树冠小,所以林分密度较大,但郁闭度却差异很大,有的林分郁闭度较高,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较少,有的林分郁闭度很小,林下灌木、草本较发达,有的林分林相整齐,分化较小,有的林分林木分化较大,高度参差不一。
由于黑松林分布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生长缓慢,所以黑松林下植被以草本层为主,灌木层不发达,草本植物种类较多,盖度较大。灌木层种类少,生长稀疏、盖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