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现栽植苹果面积8万hm2,年产果品8.5亿kg。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上,化学防治仍为主要手段,全市每年使用农药商品量2500t左右,由于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以及果农缺乏科学安全用药知识,农药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病虫产生抗药性等诸多负效应,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加速无公害农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保障果品质量安全,增强入世后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苹果生产的整体效益,已势在必行。
一、当前化学农药大使用引发的负效应
1.病虫抗药性和再增猖獗。三门峡市果农使用对硫磷防治桃小食心虫,氧乐果防治蚜虫、叶螨,退菌特、炭疸福美防治轮纹烂果病、早期落叶病,均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病虫产生了抗药性。为提高防效,果农不得不加大用药量和增加施药次数,进而加剧了抗药性向更高水平发展,步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调查,三门峡市不少果园每年喷药10~13次,每667m2用药量最高达8kg以上。有些果农用40%氧乐果乳油防治苹果黄蚜,将使用浓度提高到300倍,而防效仅有30%左右,足以说明抗药性的严重程度,同时,大量使用高毒或非选择性农药,对果园害虫天敌杀伤严重,破坏了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了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或靶标生物的再增猖獗。如20世纪80年代后,果园普遍使用灭扫剂、速灭杀丁等菊酯类广谱杀虫剂防治桃小食心虫、叶螨、蚜虫,杀伤了金纹细蛾的天敌,导致20世纪90年代该虫在三门峡市年年重发生或中度发生。1996年金纹细蛾在三门峡市爆发成灾,受害果园虫叶率一般为50%~80%,最高达100%,单叶有虫斑最多达24个,个别果园6月下旬即出现大量落叶或2次发芽长叶。
2.果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长期以来,很多果农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高毒农药必是高效农药,在防治频发、顽固难治的病虫害时,常用对硫磷、甲胺磷、久效磷、呋喃丹等剧毒、高毒农药,造成果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三门峡市植保站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全市6个县(市)区果园随机抽取了80个苹果样品,经河南省农药检定所检测检出残留超标65个样品,高达81.3%。农药残留超标的果品,既影响了食用者的安全,每年因鲜食苹果造成中毒者多达数十人,又制约着果品发展,影响出口创汇,20世纪90年代初期三门峡市就曾发生过苹果出品俄罗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俄方退货的事例。此外,使用高毒农药造成生产者急性中毒事故也时有发生。
3.果树与果品药害问题突出。生产中由于选药不当,农药质量低劣,施药时机把握不准,农药混用不合理等原因,经常引起果树、果实药害,例如果面出现果锈、斑点、叶片灼烧斑、落叶、落果等,造成产量减少、质量降低,树势削弱,效益下降。市、县农药管理部门每年受理农药药害投诉案件10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数万元到数十万元。
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当前三门峡市果农防治果树病虫害基本上都是采取大容量喷雾法,施药器械多为踏板喷雾器或药泵,许多果农常用喷枪喷雾,每亩果园喷洒药液量一般为200kg左右。在喷雾过程中30%的农药漂浮到大气中,而喷在果树上的近70%农药也大部分滴落在土壤和植物上,接触有害生物的农药仅占4%,大量农药进入大气、土壤和水源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无公害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
为有效解决常规农药使用带来的污染问题,促进果品生产向无公害方向健康发展,1995年以来,三门峡市农业植保部门大量引进国内外农药新品种,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筛选了一批防效好且符合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的农药品种和植保新技术,逐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60万hm2,增加果农收入约3.8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一)生物农药
(1)1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为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效果,对苹果轮纹烂果病、霉心病、炭疽病也有较好的防效。防治霉心病于花期喷药,防治斑点落叶病在落花后7~10天开始喷施,重点在春梢期和秋梢期预防感病,用药浓度为300~500倍液。
(2)2%农抗120水剂。用10倍液涂抹刮除后的苹果腐烂病病疤,疗效80%以上。
(3)BT可湿性粉剂。细菌性杀虫剂,防治桃小食心虫,于卵果率达1%时,喷施500~1000倍液。在刺蛾、尺蠖、天幕毛虫等鳞翅目幼虫低龄幼虫期喷洒1000倍液,治虫保叶效果好。
(4)1.8%齐螨素乳油。防治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于落花后7~10天两种害螨集中发生期喷洒5000倍液,持效期30天左右。对二斑叶螨、黄蚜、金纹细蛾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
(1)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杀卵,杀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为迟效性农药,施药后3~5天才显出药效,故应在害虫发生早期使用。三门峡市主要用于防治金纹细蛾,防治适期为成虫羽化盛期,使用浓度为2000倍液。
(2)20%杀铃脲悬浮剂。属含氟杀虫剂,与灭幼脲3号相比,杀卵、杀虫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防治金纹细蛾使用浓度为8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成虫产卵初期、幼虫蛀果前喷洒6000~8000倍液,防效同50%对硫磷乳油1200倍液效果相当。
(三)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1)50%力富农(百虫单)可湿性粉剂。为杀虫单与吡虫啉复配药剂,主要成份是杀虫单。防治金纹细蛾,在幼虫孵化盛期或已有部分幼虫钻蛀入叶片内,喷施力富农1000~1500倍液;防治日本球坚蚧,于5月中下旬卵孵盛期(即发现蚧壳下有粉色卵粒后5日),喷施力富农1000~1500倍液,配药时在药液中加入0.3%中性洗衣粉,增加其展着湿润能力,提高杀虫效果。
(2)25%杀虫双水剂。防治山楂叶螨,在幼若螨和成螨盛发期喷洒800倍液,可兼治苹果全爪螨、梨星毛虫、卷叶蛾等。
(四)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1)杀菌剂。主要推广品种为80%大生(喷克)可湿性粉剂和12.5%禾果剂(特谱唑)可湿性粉剂及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等。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使用80%大生600~800倍液和12.5%禾果利2000~3000倍液。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喷施80%大生800倍液或12.5%禾果剂2000~3000倍液或50%多霉清1000~1200倍液。
(2)杀虫杀螨剂。防治苹果黄蚜,选用10%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3%速克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35%赛丹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金纹细蛾,在卵孵化盛期,喷施35%赛丹乳油1000~1200倍液有较好的防效;防治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于5月上、中旬喷施20%螨死净悬浮剂2000~2500倍液对螨卵、幼若螨效果突出,持效期40天左右。于麦收前后(5月底6月初)2代若螨发生盛期喷施15%扫螨净(哒螨灵、哒螨酮)浮油3000倍液。
三、推广无公害农药采取的对策
(1)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无公害农药应用技术。与陕西渭南、山西运城农业植保部门联合成立豫陕晋黄河金三角地区无公害农药应用技术协作网,交流信息,协作推广无公害新农药,每年召开1次无公害新农药应用技术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无公害新农药的应用步伐;市农业部门定期组织召开了豫西地区农药重点推广产品发布会,推出了灭幼脲4号、禾果利等22个无公害农药新品种,现已成为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当家农药品种;市植保站创办了《园艺植保技术指导》专业报刊,介绍当月病虫、无公害药剂配方、无公害农药使用等先进实用新技术,无偿赠送广大果农,提高了群众防病治虫技术水平。各级植保部门均开设了植保新技术应用热线电话,科技人员经常下乡举办培训会,建立防治样板,召开现场会,巡回果园技术指导,为三门峡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做了大量工作。
(2)制定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技术规范。一是国家农业局2000年组织省(市)技术人员编写了《无公害苹果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二是国家各植保站从1998年开始,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每年印发苹果病虫防治历。其中规定了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种类,常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一个生长期最高施药次数,明确了苹果从萌芽前至采果后不同时期的主要防治对象、用药品种与综合治理技术,探索出了一套苹果病虫无公害防治的技术模式。
(3)建立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从2000年开始,国家农业局与省科委联合在三门峡的灵宝、陕县5个行政村建立了生产环境符合要求的60hm2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成立了行政领导、技术指导等组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严格将无公害果品生产管理操作规程和无公害病虫防治历以及其他配套管理技术付诸生产实践。2001年10月,有关部门随机抽取基地生产果品样品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果品的要求,为加快国家无公害果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2001年,国家投资600万元,由国家农业局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购置了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定期开展果品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检测结果,争取各级政府对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增强城镇居民的无公害消费意识,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使用无公害农药。总之,苹果园农药使用正日益走向标准化、科学化和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