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真希望这些事20几岁就知道
45070900000022

第22章 工作是挣钱更是挣明天(3)

最后几经周折,他在凌晨四点找到一家通宵服务的商务中心,终于赶在开会之前,将文件整齐漂亮地发到代表手中。没人知道,他已是彻夜未眠。事后,他灰头土脸地等着训斥,没想到平时严厉得不近人情的处长,却只说了一句:“记住,工作面前,人人平等。”

刘全说,那是他一生受用不尽的一句话,这让他深刻地领悟到:用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态度来面对十分的工作,将带来不可逆转的恶果。“因为,”他郑重地说,“千里马失足,往往不是在崇山峻岭,而是在柔软青草地。”

刚毕业的大学生从校园学习转到职场工作,由于缺乏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往往很难被委以重任。所以更要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做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从默默无闻的配角变成能独当一面的主角。

但是如今,却有许多年轻人性情浮躁,而且还急功近利。特别是在职场上,根本就看不起基层的工作,一进单位就开始“瞄准”官位。而一旦自己不被重视,就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老板“有眼无珠”。甚至会嘲笑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太傻,认为这样的成功路未免走得太远了一些。

古人曾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纵使你是去攀登泰山,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所以,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其实,不管你是寻找工作的社会中人也好,还是刚迈入职场的新人也罢,都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常言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你只要立足本职,从点滴学起、做起,比如你在自己部门可以从整理报纸文件、接听电话等做起,为其他同事做些辅助性工作,业余时间打扫一下卫生、帮老同事倒杯水等。这些小事会给人留下勤快的印象,而且在得到大家帮助支持的同时,还能受到老板的关注。

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想成为老板的左膀右臂,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唯一的路就是通过基层的工作使自己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优化能力结构,练就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厚积薄发,实现从士兵到将军的转变,真正成就自己的职业辉煌。

20几岁的年轻人,大多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要想赢得一个好的未来,不妨从底层做起,努力去锻炼、积累,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对待你的工作,你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职场不怕被利用,只怕你没用

电视剧《胡雪岩》中有句话:“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在职场上,到处都是机会,如果你有能力,完全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一展你的才华。被利用是好事,怕的是你没有被利用的价值。

忆霜一毕业就去了一家小企业做助理,她的工作简单、轻松。刚开始的时候,她比较积极,还为老板拉了一个大客户。后来,她学会了偷懒,老板不在的时候,就特别高兴,因为公司小,规章制度不完善,上班也不用打卡,她没有按点到过,总是迟到一刻钟。工作时间也不好好工作,不是打电话,就是上网聊天。

公司一个老员工好心地提醒她:“你要趁年轻多学点东西,不要老看电影、煲电话粥。”她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前辈的指点,私下还是不停地玩。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老板得到了一个大的项目,给了她一份资料,让她正反两面按比例复印,她在复印机前捣鼓了很久,纸张浪费了很多,但都没按要求印出来。老板看到就生气了,工作这么长时间连个复印机都不会用,当时就把她骂哭了。

第二天,老板让忆霜给客户发一份英文邮件,忆霜折腾了半天,都是病句、错词。虽然她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是玩了一年,英语单词早忘光了。老板看到后特别的不高兴,等要用她的时候,她却派不上用场,老板只有辞退她,招新的员工。

老板对她说了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年你在公司什么也没做,公司不会长期养闲人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被利用”的价值,听起来似乎功利了一些,但这就是职场的游戏规则。公司不会让一个腹中空空的草包指手画脚,这样不仅会犯决策上的错误,还会让老板觉得聘用你是自己的眼力出现了问题,让自己脸面扫地。

很多年轻人总会抱怨自己的同事怎么不帮助自己,你想过没有,对方有困难的时候,你帮过对方吗?每个人心中都会不自觉地有一个天平,你没有能力帮助对方,对方就会帮助以后有能力帮他的人,因为帮助你不仅捞不到好处,还会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影响自己的业绩。

职场不会等待你成长,只需要随时看到你可被利用的价值。不要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料,任何人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复印、打字等,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你价值的体现,不要认为这太没意思,于是几天就离职了。到哪个公司,都是在琐碎中体现你的价值的。比如,在这个公司,你觉得每天都在接电话、回电话,那么,在另一个公司照样是这样。若你知道了接电话的各种技巧,你不仅能体会到做这种工作的愉悦,还能让老板重视起你的认真、聪明。

职场有时候就是一种交易。不要还渴盼着像学校时期的那种没有功利色彩的友谊,交易有时候沾染了物质的利益,才能让双方有安全感。不要抱怨是老板在利用你,事实上,你也是在利用公司的舞台成长。让自己优秀起来,得到好处的不只是公司,收获更多的还是你自己。你的利用价值越高,你得到的发展空间越大,你的前途也会越光明。

要把自己折腾成公司的“骨干”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干活的员工绰绰有余,而稀罕的是“骨干”,如何使自己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领导需要的人才呢?我们喊出的口号是:“活着就要折腾!”要敢于折腾、掌握折腾的技巧,要善于折腾、了解折腾的目的。只有折腾了,我们才能在众多优秀的员工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做骨干的机会,才能更接近成功!

联想集团的前任总裁柳传志有一句名言:“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当初为培养接班人,他给杨元庆一年换一个新岗位,持续“折腾”了10多年,才成就了今天的“全才”。

杨元庆三十而立那年,已经是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了,在联想最困难时他临危受命,从联想挑选了18个业务精英,组成销售队伍,以“低成本战略”使联想电脑跻身中国市场前三强,实现了连续数年的100%增长。当时,年轻的杨元庆顶着巨大的压力也不肯妥协,这让联想的老一代创业者不太舒服,于是柳传志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在骂哭杨元庆后的第二天,柳传志给他写了一封信:“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它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口服。”经过不断的“折腾”,杨元庆最终被锤炼成一名经得起任何压力的“铁人”。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我们读小学时,不折腾就不会成为大队长;我们读大学时,不折腾就不会成为学生会主席;我们步入社会,不折腾也成不了公司的骨干精英!

具体来说,“折腾”包含以下三方面意义:

第一,敢于折腾才能得到机会。老话说:机会总是眷恋着有准备的人。事实上,机会更舍不得那些有胆识,敢想、敢干、敢折腾的人。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我们必须永远保持一种创业初的激情,不畏惧,不胆怯。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折腾是职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第二,经住折腾才能真正成长。所有梦想成为骨干的80后都必须具备坚忍的抗击打能力。我们必须在心里弄清楚一点:合理的要求是锻炼,无理的要求是磨炼。如果年轻的80后想尽快成长,提早成功,就要经得住来自企业、组织、社会以及大环境等方面反复不断的“折腾”,将它当做是磨炼自己心智的捷径。就像唐僧取经,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我们也要经受反复不断的磨炼,或者干脆自己去“折腾”,方能成为“人才”。

第三,善于折腾才会取得成功。我们无法一个人做好所有的事情,那么培养一批能履行职责的下属就显得颇为重要。想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注重团队的力量,一个卓越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折腾底下员工的能力。

曾经有个人觉得蝴蝶幼虫在破茧时拼命挣扎太过辛苦,他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开一个口,让幼蝶能轻而易举地从里面爬出来。

然而没多久,那只幼蝶就死掉了。其实,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它整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折腾”的过程中,它可以使身体更强壮、翅膀更有力,只有这样,破茧后它才能更好地生存。然而跳过这个折腾的破茧过程,虚弱的它根本就无法适应外界环境,当然也就不能活下去。

我们还年轻,我们的队伍中还有尚未破茧的幼蝶,请大家珍惜可以折腾的青春岁月吧,压力和困难并不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要把它看成一剂强心针,一个加力挡。

做人,就必须折腾!

人类最初是用两条腿在地上走路的,可我们的祖先嫌太慢,于是就折腾出了马车、船之类的交通工具;后来他们又觉得这些交通工具过于简单,很难送自己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又折腾出了汽车、火车、飞机等更快捷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毫无疑问就是在人类不断的折腾中,获得了飞快的进步和发展。

想成为企业的骨干,想成为社会的精英,我们必须敢于折腾,舍得革自己的命,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才能够破茧而出。

世界的明天要看我们的了,80后必须先把自己折腾成单位里的骨干,然后才能继续折腾出祖国美好的明天。

人才是“折腾”出来的!折腾原本就属于人类的本性,年轻的时候不折腾,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折腾?

职场较量,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在你感叹青春易逝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像升职、加薪、被领导重用、公费出国考察……此等好差事似乎永远也轮不到我们!为什么?在你看来,是大家的工作都做得不错、无可挑剔,在领导眼里,那些是应该的,而你跟同事比起来,在工作之余完全没有闪光点,好事自然都被人家占去了。

职场就像江湖,竞争无处不在,厮杀随时开始,如果我们只想着如何干好本职工作,那么很可能真的这一辈子就只能干所谓的“本职工作”了。

所以要想在职场站稳脚跟,光靠勤奋努力是没用的,我们一定要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再培养一个到两个闪光点,做到让领导“眼前一亮”,这便是标题所说的“软实力”。

4年前,黄鑫只能算是个职场新丁,满腔热情只想着做好本职工作,对另一个同时期入行的同事很不以为然,觉得那个人很虚伪,只会喝酒、吹牛、拍马屁。

不久之后,公司好容易接到一个工程,关于价格的问题在办公室里谈了好几轮都谈不拢。最后,公司高管决定还是设个饭局,宴请一下对方领导。席间黄鑫的那个同事是“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喝起酒来又是海量,把客户陪得十分尽兴,最后他们竟然大笔一挥,成交!而且价格跟之前的一分不差。

黄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顿饭竟然可以帮公司多赚那么多钱。打那时起,黄鑫私底下也开始练习歌曲段子,多培养一些特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今的职场,干好正职还不够,“软实力”更是取胜的关键。

俗话说“技不压身”,这话在当今职场也同样受用。不管你是对穿衣打扮、色彩搭配颇有研究的时尚达人,是擅长点菜、熟悉各个饭店酒楼特色的美食达人,还是精通笔记本、单反相机、手机最新信息的数码达人,又或者是歌唱得好、球打得好、刀枪棍棒耍得好……只要能合理运用,绝对会给你的职场形象加分。

如果我们多多留意,不难发现公司无论大小都会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的业务水平不一定特别突出,但凡是领导出席宴会却总喜欢把他们带在身边,通常这些人都跟酒楼的领班很熟,能订到好的包房;或者口才超凡,酒量一流;再或者很有喜剧天赋……只要场上有他,整个洽谈的气氛就能特别融洽,领导自然愿意把这样的员工随时带在身边啦!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软实力”不只能为自己的工作加分,还有可能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命运。

章璋所在的公司周末要接待一个大客户,领导找到她:“小章呀,这次公司的前途可全靠你啦!咱们这个大客户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唱歌,偏偏喜欢打网球,刚听到的时候真是难倒我了。幸好有你!”听到这里章璋明白了,全公司从上到下只有自己会打网球,而这单生意对公司来说又相当关键,她当然要去。

于是,策划部将接待地点从办公室转移到了网球场,章璋先陪客户酣畅淋漓地打了一场球,然后大家才到酒店聚餐,席间气氛轻松而且热烈,客户与章璋打球时建立起来的关系,也使得双方在谈合作细节时更自然、更亲近了。

看到越来越多人因为“软实力”而受到领导关照的事例之后,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人才济济的未来,也许将会是一个依靠职场“软实力”来一较高下的时代。和20世纪不同,这里的“软实力”不再是家庭背景,也不是裙带关系,而是我们自己在本职工作以外,能够切实带给公司好处的个人素质和能力。

重视职场“软实力”,将自己打造成为公司领导眼中的“气氛调节器”,那么你就不用再担心公司里的好事轮不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