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软话作为一种说话的策略,在很多种场合都能起到以柔克刚的效果。适当地说些软话并不是懦弱,相反,软话里面体现着智慧。它利用人的不忍之心,博取别人的同情,让别人不忍拒绝自己,从而能达到打动别人的目的。毕竟,吃软不吃硬是人的本性。当我们势不如人,处在劣势时,说一些软话可以很好地发挥出其独特的功效。
有时候说软话就是要比来硬的更能打动人。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遇到阻力的时候,或者势不如人处在劣势时,千万别与人硬碰硬,否则拿鸡蛋碰石头,结局只会变得一团糟。相反,我们这时候就应该大打示弱这张牌,用软话去打动人,最终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柔能克刚,软话更能打“动”人
可以说,很多时候“柔软”比“坚硬”更有力量,这个道理用在说话上同样适用。有时候说软话要比来硬的更能打动人。所以,我们在说服别人遭到阻力的时候,不必与别人硬碰硬,这样只会让局面变得更加的难堪。相反,如果能运用“柔软”的方式对待,说些软话,往往能起到“以柔克刚”的作用,而那些不懂得说软话的人则会拿着鸡蛋碰石头。
有个孩子想让母亲为自己买一条牛仔裤,可是母亲拒绝了他,因为孩子已经有一条牛仔裤了。这个孩子没有撒泼耍赖跟母亲胡闹,而是楚楚可怜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过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一条牛仔裤?”母亲一下子被打动了,觉得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一个小孩子,用一句软话说服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打动母亲,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他在无意中使用了说软话的技巧,却取得了绝佳效果。
说软话,就是要软化人心,博取别人的同情,让别人不忍拒绝自己,从而能达到打动别人的目的。软话作为一种策略,或者作为一种说话的手段,在很多种场合都能起到以柔克刚的效果。适当地说些软话并不是懦弱。相反,软话里面体现着极大的智慧。当我们势不如人,处在劣势时,说一些软话可以很好地帮助你打动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软话,只要体现友善、涵养、通情达理,只要能根据形势变化运用得当,那么在很多场合都能发挥出其独特的功效。
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曾派人对刘邦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汉王承认我为假王,这样我镇守齐国就更名正言顺了。”谁都明白,这是韩信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地位来要挟刘邦,所以刘邦一听,暴跳如雷,私底下骂道:“我被围困在这儿,日夜都盼望他来,他却自己想要造反吗?”张良和陈平与刘邦贴耳小声说:“你现在处于不利,也无力禁止韩信自称为王。不如说点软话,立他为王,使他自守。不然的话就要发生叛乱,后果不堪设想。”刘邦醒悟过来,又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应当做真王,为什么要称假王呢?”于是就立韩信为齐王,安抚了他。
当时,刘邦被困,韩信趁势相逼。正所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刘邦用一句软话安抚了韩信,避免了韩信进一步落井下石,保全了自己。在那种情况下,刘邦即便不向韩信“服软”,也无力去改变韩信称王。相反如果刘邦强硬到底,难免韩信不会倒戈相向,到那时刘邦可就真是置身危局了。而一句简简单单的软话,换来韩信的安心替自己卖命。可见软话的力量之大。
当自己的力量不如别人,或者暂时无力抽调足够的力量和别人相抗衡的时候,就不妨说说软话,先稳住对方,保全自己,等自己缓过这口气或是腾出手来之后再与对方争锋。当然,说软话除了能稳住阵脚,保护自己之外,也有强大的攻击性。
里根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与对手蒙代尔进行论辩。蒙代尔自恃年轻力壮,对里根发起攻击:“您年龄已大,精力难免不济,我看还是不适宜担此重任吧。”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年龄大的人精力是否充沛是个无法用语言去证明的事。对此,里根没有正面回击,而是向蒙代尔“服软”了,他说道:“的确如蒙代尔所言,我的年龄比较大了。但是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用如此的口气和一个长者说话,更不该在竞选中拿年龄和精力问题去攻击一个长者,就像我不会拿一个人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说事一样。”里根“服软”的绝妙回答立即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面对年轻气盛的蒙代尔的攻击,作为长者的里根如果针锋相对、刻意讥讽,不仅对于蒙代尔“年龄已大,精力不济”的攻击起不到丝毫的辩护作用,还会失去作为长辈沉稳持重、足智多谋的优势。但如果逆来顺受、装聋作哑,那么在蒙代尔的锐气面前,则又显得老气横秋、难有作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里根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采取了将计就计、以守为攻,说“软话”、以柔克刚的策略,这样一来既显示出作为年长者的足智多谋、宽宏大度,又委婉地抨击和映衬对方作为年轻人的浅薄和狭隘。
里根在讲话中先是“示弱”、“服软”,毫不讳言自己年龄大的事实。然后顺着这个话题,居高临下地以长者指点、告诫后辈的口气对蒙代尔的挑衅做出回应:“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用如此的口气和一个长者说话,更不该在竞选中拿年龄和精力问题去攻击一个长者,就像我不会拿一个人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说事一样。”这句话说得非常柔和,然而暗含的力道是很足的。因为它明处说的是“不应该”,其实已毫不客气地地道出了对方的“不成熟”。这种轻巧、宽容的语气与内容的巨大反差,不但带有浓厚的幽默气氛,而且在不知不觉之中把对方推到了“攻击长者”的“不成熟”的位置上,充分反衬了自己作为长者的宽宏大度,显示了自己的信心和实力。这样一来,不仅在人品和形象上有力地反击了对手,而且在观众面前树立了比对方更能胜任总统职务的印象。这就是“软刀子”的力量,表面上柔弱无力,暗地里劲道十足。
1948年夏,蒋介石特派蒋经国督导上海地区经济管制。杜月笙的三儿子私自套汇被蒋经国逮捕,这在上海滩引起了巨大震动。杜氏门徒建议给蒋经国点颜色看看,但杜月笙却不动声色,反而服软地说:“国法之前人人平等,杜维屏果若有罪,我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救他。”
一天杜月笙碰到了蒋经国,谈话中提到了自己儿子的事。杜月笙很低调地说:“我儿子触犯国家是我管教不严,蒋先生依法惩办,我表示赞同。不过我希望蒋先生秉持国法,并不是只针对我杜某人,否则难以服众,怕是会生出乱子。”蒋经国不明所以,杜月笙接着说道:“孔家的扬子公司在囤积货物这方面可是比小儿更甚,所以希望蒋先生能一视同仁,把扬子囤货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服人心。”杜月笙的软硬兼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语惊四座。
蒋经国在杜月笙面前自然不甘示弱,当即表示“扬子”如有犯法行为,绝不宽恕。由于杜月笙先发制人,蒋经国又不能按兵不动,遂下令查封了扬子仓库。扬子公司在上海的总经理是孔令侃,他立即向小姨妈宋美龄求援,哭诉蒋经国“残害手足”。宋调解未果,最后蒋介石出面,“扬子”一案不了了之,杜月笙的儿子自然也被释放。杜月笙这招软硬兼施实在是“辣”。
蒋经国是国民党的“皇太子”,又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奉旨而来”,是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何况,杜月笙的儿子的确触犯了国法,把柄在人家手里攥着,这样一来硬碰硬是难以讨到便宜的。于是,老谋深算的杜月笙玩起了以柔克刚的把戏。他先向“皇太子”服软,把蒋经国捧上执法者的高台。再向蒋经国“请求”公正,同时又把扬子公司拉下水。最后软硬兼施地暗示蒋经国,如果他处事不公的话,自己可是要有“小动作”了。这样的一席软话,给足“皇太子”面子,又逼迫蒋经国去碰扬子公司这颗硬钉子。最终,蒋经国摆不平“扬子”,也只有向杜月笙妥协了。杜月笙这一手软中带硬,绵里藏针,最终成功地以柔克刚,说动了蒋经国。
“吃软不吃硬”是人的天性。如果你想把强大的对手说服,不妨用争取同情的技巧,向人示弱,以柔克刚,来达到目的。因为人们总是同情和怜悯弱者,不愿意落井下石,置人于死地,而较容易答应弱者的要求。
软话里面是人情,以情动人
很多时候,说软话离不开讲人情,在软话里夹着人情牌打出去,往往最有“杀伤力”。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情感”往往也是人类最脆弱之处。所以,要想用软话打动别人,从情感入手是最简单有效的。
我们知道,社会上的每一件事都交织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因此,一定要善于运用关系网。有了熟人,才有人情,有了人情,才好说话。通过大打人情牌,运用“以情之矛,攻情之盾”的手法,发动情感攻势,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说软话、打人情牌,其中利用率最高的要数“同窗之情”了。昔日同窗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记忆之中,虽时隔多年,现已不认识对方,但经言语的生动再现,可以使对方想起往事,在这种氛围之中,要说服对方是非常容易的。在利用“同窗之情”说软话时,最好先勾起对方的回忆,在水到渠成之时,再顺势说出自己的要求,对方往往也会乐得做个人情。
小杜是一个建筑工程队的工头。最近,小杜的工程队在和另一个工程队竞争承包一项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小杜觉得自己处境不利,便打算找工程的上级单位领导谈谈。可是小杜打了无数次电话都被拒绝了。最后小杜亲自跑到了上级单位,但还是被拦在门外。这时,小杜想起了自己在这个单位的一个老同学小周,便趁中午吃饭的时候把小周约了出来。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叙旧,聊得正酣。这时,小杜对老同学提到了工程的事,说:“这年头,像我这种工头接点活不容易,但总比没饭吃强。可是眼下真就要吃不上饭了,跑了你们单位很多趟,根本就摸不着门路,难啊”。小李听到小杜的诉苦,拍拍小杜的肩膀,说:“这样吧,别的我也帮不上你什么,但是起码能让你和我们领导见面谈一下。咱们吃完饭就去”。
小李虽然没有帮小杜解决什么决定性的问题,但起码帮小杜打开了一扇门。而小杜通过与“同窗”叙旧,顺势说软化,成功地利用同窗之情为原本办不成的事打开了一个缺口。
当然,诸多人情中,不仅“同学之情”可以利用,“乡情”里面也大有文章可做。很多人的乡土观念非常强烈,对同乡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尤其在外地遇到同乡时,这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情就愈发强烈。因此,在运用“含沙射影动以情”时,如果对方是你的老乡,那你一定要与他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绪,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关籍印度裔商人米拉和印度航空公司的一笔交易陷入了僵局。这笔生意未被印度政府批准,极有可能会落空。在这种情况下,米拉匆忙赶到新德里,并且参见谈判对手印度航空公司主席拉尔少将。
在拉尔接见时,米拉对他说:“因为是您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接着,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说他于1924年3月4日生于加尔各答。拉尔听后深受感动,并邀请他共进午餐。米拉见此情形,趁热打铁,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相片呈给拉尔,并问:
“少将先生,您看这照片上的人是谁?”
“这不是圣雄甘地吗?”拉尔回答。
“请您再看看旁边的小孩儿是谁?”
“就是我本人呀!那时我才三岁半,随父母离开印度去欧洲途中,有幸和圣雄甘地同乘一条船。”
米拉说完这些话,拉尔已经开始动摇了。最后,在米拉的请求下,这笔生意也就成交了。
米拉的这一席人情软话,打的是“乡情”牌。虽然米拉已经不是印度人了,但毕竟是在印度长大。而且,当米拉拿出甘地的照片后,乡情就越发浓烈了,由此而产生感情共鸣。而这种感情共鸣产生的时候,也正是成交的时机。可以说,米拉的这笔生意,是利用乡情说软话来获得成功的。
同学之情、同乡之情虽然珍贵,但是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比起来还是略差一些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同学,同乡的外延也很大,但只有亲人是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所以,一旦打起亲情牌来,其“杀伤力”是不可小视的。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生活放荡。拿破仑在战场浴血搏斗时,她却与情人私通。当拿破仑从埃及凯旋,约瑟芬惊呆了。被奉为法国救星的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名的人物,约瑟芬这时后悔了。于是她长途跋涉,到里昂去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蒙骗住他,使自己的丑事不被暴露,然而她却扑空了。拿破仑回家后便得知了约瑟芬的不忠。
约瑟芬日夜兼程赶回巴黎后,不知怎样来应付与丈夫见面的场面。约瑟芬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最后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用双手捶打着门,甚至说如果他不能宽恕,她就只有一死。拿破仑依旧无动于衷。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忽然想起孩子们,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
她知道,拿破仑很爱他们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倘若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
孩子们来了,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说:“没有母亲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怎么办呢?”
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知道约瑟芬已背叛了他,但是当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下的防线时,他不禁热泪盈眶,最终原谅了约瑟芬。
可见,亲情牌打动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约瑟芬连夜的哀求,甚至以死忏悔都无法打动拿破仑,但是两个孩子的几句话就触动了拿破仑的心。所以在说软话打动人时,如果有亲情可用就一定不要浪费。
在种种感情牌中,有一种感情牌是比较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那就是“同僚之情”。在现实中,只要步入社会,就会有许多同事。同事之间由于在一起共事,友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人在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和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差不多。因此,在“以情之矛,攻情之盾”时可以充分利用同事关系打动对方。
老杨是小刘的老上司了,当初国企还没改制的时候,老杨就是小刘的科长。现在企业改制了,科室内的人来来往往,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老杨和小刘始终是留在了那里。可是最近,小刘跟老上司说,自己想要辞职,换家企业“透透气”。
老刘拍了拍小刘肩膀,说:“小刘,你看啊,这么多年,咱们单位换了多少人,就你、我始终留守这里。现在你要走,我舍不得啊。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不管你再去哪,还能遇到咱们这种关系的上下级吗?话说回来,我说点自私的话,你一走剩我一个人,我支撑不住啊,小刘,算我求你,看在这么多年的分上,还是留下来吧。”最终,小刘禁不住老杨的人情攻势,还是留了下来。
都说办公室里钩心斗角,可是不要忽略了办公室里也有真情在,同事之间也会有诚挚的感情。而同事之情也同样可以在我们打感情牌说软话时加以利用,用同事之情说软话一样可以打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