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海军之谜
45086800000037

第37章 黄海海战中日谁胜谁败

1894年9月17日傍晚,“薄暮冥冥,苍烟锁海,云涛沓渺,满目惨然”,经过5个多小时激烈搏战的黄海海面尸横狼藉,余焰犹燃。挑起战争,自以为稳操胜券的日本舰队久攻不下,无奈只得掉头而去;虽遭损舰丧师之痛的北洋舰队却愈战愈勇,尾追数里。因日舰速率较快,距离逐渐拉大,北洋舰队停止追击,编队驶回旅顺军港。悲壮的中日黄海大战降下了帷幕。

日月穿棱,岁月流逝。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关于中日两国舰队在黄海海战中谁胜谁败的争论却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人们的看法仍然不尽一致:

有人从中日双方的损失来看,判断中国舰队完全失败。

前人著《晨园漫录》一书,口气颇为沉痛:“大东沟一役,我‘经远’”、‘致远’、‘扬威’、‘超勇’四舰为日军所击沉;‘广甲’虽逃,亦因受伤在大连湾外海于是夜破裂;此外各舰均各自逃逸;惟‘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则屹立于战场,未曾稍动,敌亦无可如何而去。至敌则未失一舰,仅其‘比睿’及小舰‘赤城’以速力迟缓之故,致夹入我舰队之间,大受损害,然亦得以脱免也;其旗舰‘松岛’被我‘镇远’射出之一榴弹所中,官兵死伤50余人,舰体幸得无恙。综计该战役,我军完全败北”。黄海海战时正在北洋舰队效力的英国人泰莱撰《中日甲午海战见闻记》,其中亦称:“我方十舰,只余其四:四者中,其一内部复毁于火。为敌炮所沉者三舰,其中有一为忠勇之邓君(世昌)所统之‘致远’舰,彼欲撞‘吉野’、‘浪速’,与同尽,而不克,可怜普菲士(一名在‘致远’舰上服役的外籍军人)亦与之同沉。开仗时先逃者二舰;余一舰之下落予不能详。……吾等承认战败”。日本海军有终会编《近世帝国海军史要》称:黄海海战,“我军获得了完全胜利。在整个黄海打击了敌人”书比较中日双方的损失说:“清国‘经远,号、‘致远’号和‘超勇’号被击沉;‘扬威’号、‘广甲’号于逃走中触礁破坏,这5艘舰的排水量计约9200吨”。“日本舰队‘松岛’是受伤最重,‘赤城’号、‘比睿’号、‘西京丸’号次之,其余舰只几乎未受损伤。我方损失298人,清国方面伤亡约850人和5名随军外国人”。

日人浅野正恭撰《日清海战史》亦称:“综汁是役,清舰之损失颇大,……合而观之,无一完善者也。日军‘松岛’、‘比睿’、‘西京丸’退,‘赤城’虽败,仍整旗鼓而归。”人们多根据这些记载,断定北洋舰队在甲午黄海海战中遭受惨败是无可讳言、铁证如山的。有论者说:黄海之战中清军的损失明显超过了日军。在兵力损失上,虽然各种记载的具体数字有出入,但清军损失大于日军则是一致的;在主要兵器--军舰的损失上,清军损失同样大于日军。北洋舰队主要是军舰沉没,日本舰队主要是军舰受伤,其性质截然不同。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沉没的军舰不能再恢复战斗力,受伤的军舰却可以重新恢复战斗力。众所周知,“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虽然参战日舰全部受伤,但也抵不上北洋舰队沉没一舰的损失,更何况北洋舰队沉没的是5艘军舰!

然而,也有人认为北洋舰队在甲午黄海海战中并未一败涂地,而是,‘伤亡相当”。池仲祜《海军实纪·丁军门禹廷事略》中说:“大东沟一役,以我笨滞之师船,御彼灵巧之舰队;且我仅10艘,敌船12艘;敌用新式快炮,我系陈年旧器。利钝既异,众寡复殊,丁汝昌裹创喋血,苦战多时,卒能伤亡相当。外人之作壁上观者,莫不啧啧称叹,诧为得未曾有。”有些论者认为,双方舰队到黄海的目的是不同的:

北洋舰队是为了护送刘盛休的八营铭军从大东沟登岸;日本联合舰队是为了寻找北洋舰队决战,以实现其“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仅就完成任务这一点说,北洋舰队是胜利地做到了;而日本联合舰队则未做到,所以是失算了。因此,“黄海之战是一次未决胜负的海战”,双方各有得失。

甚至,还有人认为,北洋舰队在黄海之战中并未战败,而是,‘转败为功”,打了胜仗。黄海海战刚结束,北洋舰队中的美国航海术教官玛吉芬,即“四发报捷之电,……谓吾挤已获光荣之胜利云云”。此后,玛吉芬又曾为此“演讲于一美国将弁学校,竟使听者一时信以为真焉”。除此之外,李鸿章在向请廷奏报北洋舰队黄海海战情况时亦称:“丁汝昌督同各将弁,誓死抵御,不稍退避。敌弹霰集,每船致伤千余处,火焚数次,一面救火,一面抵敌。丁汝昌旋受重伤,总兵刘步蟾代为督战,指挥进退,时刻变换,敌炮不能取准。又发炮伤其‘松岛,督船,并合击伤其友侧一船,白烟冒起数丈。‘靖远’、‘来远,修竣归队,‘平远’、‘广丙’、鱼雷各艇,亦俱折回。倭船多受重伤,。复见诸船并集,当即向西南一带飞驶遁去,我军尾追数里,敌船行驶极速,瞬息已远。然后归队,驶回旅顺”。据此,李鸿章奏称:“查大东沟一战,我以十船当倭十二舰,倭舰虽不及‘定’、‘镇’两铁舰之精坚,而船快炮快,实倍于我。如军奋力迎击,血战逾三时之久,为地球各国海战向来罕有之事。各将士效死用命,愈战愈奋,始终不懈,实属勇敢可嘉。此次据中外各将弁目击,攻沉倭船三艘,而采诸各国传闻,则被伤后沉者,尚不止此数。内有一艘系装马步兵千余,准由大孤山登岸,袭我陆军后路,竟令全军俱没。而我军送铭军八营,驶抵口内,得以乘间陆续登岸,不致被其截夺,关系大局匪细,实赖海军保全之功。若非‘济远’、‘广甲’相继逃遁,牵乱船队,必可大获全胜,犹幸‘致远’、‘经远,冲锋于先、‘定远’、‘镇远’苦战于后,故能以寡击众,转败为功”。李鸿章奏报中关于“击沉日舰多艘”云云,亲身经历海战的陈兆锵也说:黄海之战中,“日舰如‘鸟海’同种者,击沉两艘”。

此种说法,得不到证实,姑置不论;其他一些记载均系事实,值得重视:

第一,北洋舰队与窥伺已久的日本舰队相遇,激烈搏战的结果,虽受损失,但也重创敌人,“倭船多受重创”;第二,北洋舰队以劣势装备奋力迎战“船快炮快,实倍于我”的日本舰队,“血战逾三时之久”,日本舰队没能达到蓄谋已久的“聚歼清国舰队于黄海中”的目的;相反由于北洋舰队的护送和奋勇作战,陆军得以冲破日本海军拦截,安抵朝鲜海岸,“不致被其截夺,关系大局匪细,实赖海军保全之功”;第三,尽管日本方面不愿承认,例如日人浅野正恭在《日清海战史》中说:黄海之战末期,“游击队之追奔也,本队取针路于东南,变更旗舰于‘桥立’。如此运动,宛如尾‘镇’、‘定’二舰以行,非惟速力极微,即距离亦甚远隔。若使日人得知清舰之真状,或使衰惫之支那水兵裹创再战,又使羲和留驭,不夜城开,恐‘镇’、‘定’二舰之樯,不见旭日翻旗不止,安必不及于难?盖此二舰之弹药消耗殆尽。幸‘松岛’已损,而此二舰,得以全命徐退也。”但是黄海之战的事实表明,首先退出战场的是日本舰队,北洋舰队曾在后“尾追数里”,因日舰的速率较快而作罢。英人泰莱记述说:日方“数舰因受重创,离开战线。约5时30分,日舰忽休战,驶向朝鲜海岸”;又说:“战事进行自一时直至5时30分……我方残余之舰队向东驶,敌舰尽在其前。方之距离渐增,敌踪渐渺。于是吾人乃知此非暂时之休息,而为战斗之终结。重负乍释,慰可知也”。可见是日本舰队首先退出战场,而北洋舰队在后追击。至于日舰之所以会在距日暮尚有一段时间就“辍战”的原因,据泰莱分析,“一颇有理由之推测如下:日军之未能于四小时半期间内以丛集之炮火摧破敌方二战斗舰,殆为其决意停战之主因”。事实正是如此,据日人川崎三郎《日清战史》所记:海战后一阶段,“‘定’、‘镇’二舰顽强不屈,奋力与我抗争,一步亦不稍退”。日本舰队见难以达到预期作战目标,而已方却又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再战下去,后果可知,于是不得不“三十六计--走为上”。

对此,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海战中通常是战败者先退,但例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海战中首先退出战场的,未必一定是败逃者,而可能是完成预定任务后返航的胜利者,也可能是已经取得较大战果的一方,为了避免继续作战于已不利而主动撤退。因此,仅凭黄海之战日舰先退出战场这一点,并不能断定日舰就是败逃者。从黄海海战的经过来看,日舰之撤出战斗,很明显是为了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继续交战,从而保持已经取得的战果。北洋舰队追之不上,失去了在自己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继续交战所可能带来的好处。可见,日舰的撤退,与其说是败逃,不如说是在战场情况于己不利情况下的主动退却;与其说是北洋舰队取得的战果,倒不如说它使北洋舰队失去了在有利条件下打击敌人的机会。因此,日本舰队首先退出战场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北洋舰队是胜利者。

以上不同的记载和不同的看法,谁是谁非,尚有待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