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外来物种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正在成为新的威胁,这种威胁同时又加剧了粮食、资源、环境和能源危机。外来生物入侵一般是指通过自然扩散和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某物种由其原产地侵入异地后定植、扩散并对传入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明显损害的一种现象。
自然界众多的物种在不同环境中生活和繁衍,长期的适应与进化形成了稳定的生物群落,赋予其特有的面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然而,一些物种借助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进入新的区域,并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进而影响本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效应往往不是短期内能让人们觉察到的,可能要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一旦出现负效应,不仅很难消除,而且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实,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自古就存在,只是发展到近代更为频繁、更加广泛、更加严重,越来越多的物种正在借助人类活动跨越屏障,物种入侵变得更加容易成功。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大量外来有害物种传入我国。据统计分析,目前列入我国生物入侵“黑名单”的仅植物就有20种,如藜、菊叶香藜、巴天酸模、宽叶独行菜、黄香草木樨、白香草木樨、窄叶野豌豆、冬葵、密花香薷、野薄荷、车前草、苍耳、黄花蒿、碱茅、赖草、狗尾草、油杉寄生、无根藤、松寄生植物、桑寄生植物、槲寄生植物、微甘菊、紫茎泽兰等。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危害。另外,外来生物通过改变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继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更加巨大。在美国,目前已有4 5 00余种生物入侵成功,仅夏威夷州就有2 000余种外来生物定居,而且每年仍有20~30种不断侵入。据统计,美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 500亿美元。我国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惊人,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每年就需14.5亿元人民币。吉林省1993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传入,该害虫繁殖力、抗逆性强,对该省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仅防治费用就耗资近百防。到2000年,该省稻水象甲危害已造成每年损失稻谷1 500万千克,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
外来物种入侵还极大地威胁着生物的多样性。据报道,紫茎泽兰在云南等地已成为植被中优势种,它们与作物争肥、争水、争光,抑制作物生长,并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来源之一)。再如,水花生已对江苏水田田埂植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水花生侵入处植物种趋于单一,其他植物种数显著减少,植被景观单调,伴之大量病虫天敌减少,作物病虫害加重,堵塞河道,影响水面交通安全等等。
目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颁布了有关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1996年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有关外来种预防、控制和消除的条款,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共同发起了“全球入侵种规划”项目,旨在了解外来种现状,研究新方法,解决外来种入侵问题。1996年美国颁布了“国家外来物种法”,1999年2月3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再次签署总统令,强化美国政府对入侵动植物的研究和管理,这对于美国近年来有效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与及时应对和减少外来物种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也成立了生物安全局,对外来物种和生物材料实施最严格的控制。俄罗斯于2001年亦成立了生物入侵研究与管理中心。
我国在生物入侵的防范和控制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体现在相关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各部门(口岸、农林、环保等)之间的行动协调性有待加强。如,当发现一个新的危险性入侵生物时该向哪里报告,哪个部门负责处理,如何迅速做出部署以抓紧有利时间予以根除或控制等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国亟须研究并制定关于预防和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入侵生物引入、贸易传输、人员携带、发现鉴定、根除控制、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对入侵生物的预警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