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理科课程资源-直击化学污染
45102600000042

第42章 化学污染的处理(2)

水清岸绿:在截污治污、综合调水工作的基础上,水清岸绿是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苏州河水质(从消除黑臭到逐步实现水质清澈);改善水体及沿岸城区的整体面貌和景观质量,恢复河流的景观娱乐等功能。据悉,苏州河沿岸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绿地和生态公园。例如,已经建成并向市民开放的梦清园工程在苏州河综合整治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梦清同位于苏州河中心城区段南岸,与中远两弯城隔岸相望,占与地近10公顷,是上海最大的一个活水公园。在公园西南侧苏州河水从取水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内,首先经过折水涧,在这里河水中许多悬浮污染物通过沉淀作用得以去除,同时折水涧通过水流跌落形成了多处小型景观瀑布,提高了河水氧气含量。然后,通过水生植物(芦苇、伊乐藻、苦草等)、水生动物(螺蛳及河蚌等)、微生物及曝气增氧等多种技术措施进一步净化河水中的污染物。最后,清澈的河水经水泵提升后由一个高架的空中水渠分流到园内各处,作为各个水景小品“蝴蝶泉”的补水和花草树木的浇灌用水,最终回流到苏州河。梦清园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充分体现了“水养绿,绿净水”的生态治水理念,生动地同市民演示了水体生态净化的过程。除此之外,梦清园工程还将目前国际大城市普遍采用的大型雨水调蓄池第一次引入上海,该调蓄池设置在梦清园大型绿地下面,有效容积达2.5万立方米,建成以后可以把大量雨水(特别是含有较多污染物的初期暴雨径流)蓄积池中,一方面可以减轻苏州河的防汛压力,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雨水沉淀净化作用。另外,梦清园内有原上海啤酒厂的一处酿造楼和一处灌装车间,建于上世纪30年代,历史及美学价值很高。在梦清园建设中,这两处建筑都保留了下来,正在改建成上海水环境展示中心和上海啤酒文化沙龙。由此可见,梦清园工程不隗为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典型缩影,真正实现了水质净化、景观改善、环境教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价值。

生态恢复:经过10多年的综合整治,苏州河干流不仅摘除了黑臭的“帽子”,其整体水质指标也正在逼近景观水体质量标准。近年来,随着划龙舟大赛等水上运动的相继开展及沿岸游艇码头的规划建设。黑臭了,80多年的苏州河正一天天地亮丽起来!但这是不是说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就已经结束了呢?答案是否。苏州河综合整治远未“大功告成”。从国外的实践经验看,只有当水体生态系统实现了良性恢复,河流治理才算彻底完成。生态恢复是河流治理的最后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恢复良好的水体生态系统结构是发挥水体的自净功能,实现水环境质量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但生态恢复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遭受了几十年污染的苏州河,要把她严重退化乃至崩溃的水体生态系统实现彻底恢复也起码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和法国的塞纳河是经过了几十乃至近百年的治理才使得三文鱼、大马哈鱼这些在十分干净的水体中才能生存的鱼类重新回到了河水中。同样地,只有在苏州河中发现了本地鱼种如松江鲈鱼等后,才意味着苏州河的生态环境真正得到恢复。碧水工程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再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一条“水清木华、鱼翔浅底”的新苏州河将必定展现在人们面前!

四、“黄龙”是怎样被降服的

在弄懂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看看下面国内媒体一则报道及相应的评论“……9月22日下午3点半寿右,某某钢铁厂上空出现了一条‘雄伟壮观、粗壮无比’的黄龙,它张牙舞爪在风的帮助下,向新城扑来。转眼间,整个新城笼罩在一片刺鼻的黄色烟雾中,新城响起一片关门关窗声……如此这样叫我们咋生活?!……每每看见那些可恶的烟囱,我都会从心里爆发出一种强烈的念头:扔一个炸弹过去把它们炸掉!”

当一条条“黄龙”、“黑龙”、“白龙”还有五颜六色的“彩龙”从钢铁厂、铸铁厂、发电厂、化工厂等烟囱中鱼贯而出,污染我们空气、戕害我们健康的时候,难道人类就束手无策了?当然不是!

简要地说,从钢铁厂烟囱中排出的“黄龙”是各种各样的污染物的混合体,包括铁金属粉尘等颗粒状污染物和硫(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当它们在废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就旱现特征性的黄色或黄红色。“黄龙”中有时还可能含有一些苯系化合物等剧毒物质。

降服“黄龙”,首先要去除烟气中粉尘,这就要靠一种叫做除尘器的一类环保设备发挥作用了。

按捕集粉尘的作用力及原理,除尘设备可分为4类:机械式除尘、电除尘、过滤式除尘和湿式洗涤除尘设备。按除尘效率可分为:高效除尘设备包括电除尘、袋式除尘、高效文丘里除尘等;中效除尘设备包括旋风除尘及其他湿式除尘等;低效除尘设备包括重力沉降、惯性除尘等。

重力除尘器:借助重力作用使含尘气体中粉尘自然沉降以达到净化废气目的的装置。当含尘气体水平通过沉降室时,尘粒受沉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尘粒沉降到沉降室的底部而分离,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口排出。这种除尘器结构简单,但一般只用于净化50微米上的尘粒。因此通常用于含粗尘粒废气的预除尘。

惯性除尘器:利用粉尘在运动中惯性力大于气体惯性力的作用,将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其利用一系列的挡板,惯性大的颗粒被阻挡下落,小的颗粒绕板而过。粉尘粒径越大、气流速度越火、挡板数越多和板间距越小,则除尘效率越高,但能耗也越大。这种除尘器结构比较简单,一般用于净化粒径为20~30微米的尘粒。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旋转的含尘废气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当含尘气体进入圆锥形旋风分离器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含尘废气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进入排灰管或灰斗。旋风分离器用于工业生产已有100余年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二级除尘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部门。

湿式除尘器:是使含尘废气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利用水滴、水膜和尘粒的碰撞、接触等作用把尘粒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当含有悬浮尘粒的气体与水相遇接触且气体冲击到湿润的器壁时,尘粒被器壁所黏附,或者当气体与喷洒的液滴相遇时,液体在尘粒上凝集,使得尘粒变得越来越重,而使之快速降落。湿式除尘器类型较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是文丘里管除尘器和水膜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自1906年在工业上开始应用以来,静电除尘器已发展成一种公认的高效除尘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高压直流电施加于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形成电场,悬浮微粒带上电荷并在电场作用下快速向收尘极聚集。在合适条件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可达99%甚至更高。目前静电除尘器在化工、发电、水泥、冶金、造纸等工业部门被广泛应用。

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于1881年在德国获得发明专利并开始商业化生产。其工作原理为:当含尘气体进入除尘器时,粗粉尘因受导流板的碰撞作用和气体速度的降低而落入灰斗中(类似于重力除尘和惯性除尘);其余细小颗粒粉尘随气体进入滤袋室;受滤料纤维及织物的惯性、扩散、阻隔、钩挂、静电等作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内,净化后的气体逸出袋外,经排气管排出。滤袋上的积灰用气体逆洗法或喷吹脉冲气流的方法去除,清除下来的粉尘由排灰装置排走。目前袋式除尘器对工业废气中微粒粉尘的控制,尤其是对高温冶炼和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活性微粒粉尘的控制,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9.99%以上。

近100年来,除尘器技术及其装备有了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如在1998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Pasic等首次提出膜电除尘器概念,即采用碳纤维材料编织成的膜作为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极,从而打破了多年来对静电除尘器研究徘徊不前的局面,使静电除尘器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膜电除尘器利用了先进的碳纤维膜作吸尘极,使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操作性能大大提高,且汇集除尘、脱硫(硫氧化物)、脱硝(氮氧化物)、除重金属于一体,预计将在我国燃煤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除尘外,要彻底降服“黄龙”还得对它实施脱硫“手术”。脱硫途径有三个: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及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烟气脱硫按工艺特点分为湿法和干法二大类。

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多,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3.02%。而其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石灰/石灰石——石膏法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实用业绩最多,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在90%以上。已有近30年的运行经验。湿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石膏可以回用于建材业。

干法脱硫是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进行,不存在设备腐蚀、结露等问题,其投资、运行费用低,但脱硫效率稍低。常见工艺有:静电干式喷射脱硫法、等离子体脱硫法等。

另外,生物脱硫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脱硫新技术。生物脱硫技术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吸附法和生物滴滤法。在生物脱硫过程中,二氧化硫等含硫污染物必须先经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才能去除。生物脱硫具有许多优点:不需催化剂和氧化剂(空气除外),不需处理化学污泥,能耗低,效率高等。缺点是脱硫过程不易控制,运行条件要求较苛刻等,目前生物脱硫技术尚未获得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五、可降解塑料

如前所述,塑料已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塑料约有120兆吨,用后废弃的量大约是生产量的50%~60%。在我国城市垃圾中塑料废品约占7%,有的地区则高达15%,这些废塑料不易降解,危及人们的生存环境,以至于形成20世纪以来最大的公害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国家制定并实施3R工程来防治塑料污染,即减少使用(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和回收循环(Recyck)。但是在一些回收困难或同收后需要追加很大代价的场合(如食品包装、卫生用品等),3R工程的实施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降解塑料就成了当今广大塑料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领域。

可降解塑料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使得塑料制品的降解性能获得明显提高,经过数天或几个月的同晒雨淋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由完整的形状逐步分解为碎片,直至最终全部降解。因此,与传统的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不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性大大降低,还可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废弃的可降解塑料易于进行堆肥化处理,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依据降解途径的不同,可降解塑料有光降解、光/生物降解、光/碳酸钙降解、光/氧/生物降解、完全生物降解、崩坏性生物降解等多种类型。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原料主要有:生物原料(植物组织或微生物发酵产物)、添加剂(如光敏剂等)、填充剂(如碳酸钙等)、粘接剂(如胶水、树脂)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复配并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相应地,它们的使用功能和降解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国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已经粗具规模。伴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和生产工艺、技术的口趁成熟,我国的可降解塑料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中光/生物降解、可环境降解塑料地膜先后列入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变性淀粉及其生物降解功能母料和制品1999年被国家计委列为产业化示范工程项日。总体而言,除合成型光降解、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外,我国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进程基本上与世界同步,技术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近。目前,可降解塑料制品已经大批“进军”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开发的主要产品有地膜、育苗钵、肥料袋、包装膜(袋)、食品袋、垃圾袋、快餐盒、饮料杯、台布、手套、高尔夫球座等。

有了可降解塑料,“白色污染”的治理是否已经高枕无忧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专家认为,可降解塑料彻底替代传统塑料,还应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目前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其生产成本还较高,仅就价格而言,在市场销售上还处于相对劣势。其次,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阻隔性能、不透湿性能等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另外,一些可降解塑料制品中有害添加剂问题、有些假冒伪劣塑料产品打着可降解的旗号进入市场流通问题等等,都是妨碍可降解塑料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除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性能外,政府和社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绿色消费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专家认为,优先开发和应用适合于医学、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附加值大行业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药品缓释胶囊、外科医用材料等医疗卫生产品;录音介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学薄膜、光电摄影调色剂等;家用电器的缓冲包装材料等。

总之,虽然可降解塑料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可降解性能的不断提高、成本的降低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从其自身的学术角度都有重要意义,前景乐观。为了保护环境,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地购买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吧!

六、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