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中载有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例如,欲求55225的平方根,其中55225叫“实”(被开方数),最下面的1叫“借算”,代表最高项系数。此式实际上表示方程:
x2=55225
将“借算”向左移动,每一步移二位,移二步后停住,于是,原方程变为:
10000x12=55225
议得x1大于2小于3,就在实的百位上置2,作为平方根的第一位数。以议得的2乘10000得20000,放在实之下,借算之上,叫法。再以2乘法得40000,从实中减去,余15225。
把法加倍,向右移一位,变为4000,叫定法。把借算向右移二位,变为100,这相当于方程:
100x22+4000x2=15225
议得x2大于3而小于4,就以3为平方根的十位数。以3乘100得300,加入定法得4300;以3乘4300,从实中减去,余2325。
再以300与4300相加,得4600,向右移一位变为460,这是第三位方根的定法。把借算向右移二位,变为1,这相当于方程:
x32+460x3=2325
议得x3=5为平方根的个位,以5乘借算1,加入460得465。以5乘465,从实内减去,恰尽,得55625的平方根235。
从文字叙述来看,筹算开方法似乎很繁,实际摆筹运算是相当简便的。这种方法到宋代发展为增乘开方法,对高次方程解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2)正负数
《九章算术》中不仅有正负数,而且还建立了正负数加减法则,即“正负术”。加法法则为:“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即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0加正数为正,0加负数为负。类似地有减法法则:“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
(3)线性方程组
《九章算术》中的“方程”,实际是线性方程组。例如卷八第一题:“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禾即庄稼,秉即捆,实即粮食。)依术列筹式,它相当于三元一次方程组其中x,y,z分别为上中下三等按《九章算术》解法,用(1)式x的系数3去乘(2)的各项,得。
6x+9y+3z=102(4)
用(4)减(1)二次,得
5y+z=24(5)
再用(3)×3,得
3x+6y+9z=78(6)
(6)减(1),得
4y+8z=39。(7)
这种方法叫“直除法”,即连续相减法。它的原理与现在加减消元法一致,只是比较烦琐。
3几何
《九章算术》中给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弓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
书中的体积公式很多,包括立方体、长方体、棱柱、梭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其体积公式都与今一致。
《九章算术》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很广泛。它首先给出勾股定理的三种形式,然后解决了几十个应用题。例如:“今有圆材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以r为圆半径,由勾股定理得r2=52+(r-1)2。
解得r=13,解之即圆径。
在讨论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九章算术》提供了许多整勾股数,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找到了整勾股数的一般规律。
四、理论特色及意义
如果要找两部在世界上流传最久的古代数学著作,那就是希腊的《几何原本》与中国的《九章算术》,它们都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文献,分别在西方和东方的数学发展中产生过深远影响。但两书是各有特色的,从中可以看出东、西方数学的差异。
在指导思想上,《九章算术》是把数学当作工具来用的。全书246题,几乎都是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应用问题,这说明作者在研究数学时,是以应用为目的,不大重视数学体系自身的完善。而《几何原本》则正好相反,全书没有一道应用题,全是“纯粹”的数学问题,表现出作者追求数学自身完善,“为数学而数学”的思想。
从体例上来看,《九章算术》以术文统御习题,以计算为中心;《几何原本》则是一个演绎体系,以证明为中心。
在几何研究方面,《九章算术》把重点放在几何量的研究上,把大量算术及代数知识用于长度、面积和体积计算;《几何原本》则把重点放在图形性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上,采用的是比较纯粹的几何方法。
总的来说,《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相比,前者以实用性、计算性见长,后者以逻辑性、抽象性取胜。当然,《几何原本》对近代数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无疑超过《九章算术》,因为它那种逻辑演绎体系更适合于近代数学。但《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应忽视的。
《九章算术》的成书,标志着中国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该书包含了丰富的算术、代数和几何内容,形成一个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的、有自己特点的完整体系。《九章算术》中的一些成就具有世界水平。比例算法、盈不足术、开平方和开立方、负数的引入及正负数加减法则、线性方程组解法,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
由于《九章算术》的实用性强,它对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影响。早在东汉时期,政府就把它当作校对度量衡的数学依据。书中的数学知识被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当时的历法(《四分历》、《乾象历》)便采用了书中的正负数加减法则,田亩测量及土木工程则离不开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
在中国数学史上,《九章算术》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首先,它的体例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从汉至明,大部分算书遵从《九章算书》的体例。有些甚至直接冠以“九章”之名,如杨辉《详解九章算法》、秦九韶《数书九章》、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等。其次,《九章算术》重应用、重计算的特点被后世数学家所继承,形成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求数学解决办法。最后,《九章算术》中的许多理论,直接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开方法对于高次方程,线性方程组对于四元术,都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自隋唐至宋,《九章算术》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数学教科书。实际上,《九章算术》成书后,历代研究数学的人几乎没有不读该书,不从中吸取营养的。它对于培养数学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九章算术》传到日本、朝鲜等东方国家后,也曾被当作教科书使用。越南的数学家在研究此书的基础上,写出若干书名冠以“九章”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某些内容还曾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并辗转传到欧洲,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例如《九章算术》勾股章中的一些问题几乎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后来的印度数学著作中,盈不足术与比例算法也先后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三)刘徽的数学成就
一、刘徽生平
刘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是三国时代魏国人,籍贯山东,生卒年不详,约死于西晋初年。刘徽出身平民,终生未仕,被称为“布衣”数学家。
刘徽在童年时代学习数学时,是以《九章算术》为主要读本的,成年后又对该书深入研究,于公元263年左右写成《九章算术注》,刘徽自序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
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刘徽在研究《九章算术》的基础上,对书中的重要结论一一证明,对其错误予以纠正,方法予以改进,并提出一些卓越的新理论、新思想。《九章算术注》是刘徽留给后世的十分珍贵的数学遗产,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刘徽还著有《重差》一卷,专讲测量问题。他本来把《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代初年改为单行本,并将书名改作《海岛算经》,流传至今。
从刘徽著作来看,他学风严谨,实事求是,而且富于批判精神,敢于创新,理论研究相当深入,堪称数学史上的一代楷模。
二、《九章算术注》
此为刘徽的力作,反映了他在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1算术
(1)十进分数
刘徽之前,计算中遇到奇零小数时,就用带分数表示,或者四舍五入。刘徽首创十进分数,用以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
刘徽用其来表示,但a后各位就不必再命名了,刘徽称它们为“微数”,说:“微数无名者以为分子,其一退以十为母,其再退以百为母。退之弥下,其分弥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在开平方求无理根的十进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一致, 其中a1,a2,…,an是0至9之间的一位整数。
(2)齐同术
《九章算术》中虽有分数通分的方法,但没有形成完整理论,刘徽提出齐同术,使这一理论趋于完善。他说:“凡母互乘子谓之齐,群母相乘谓之同。”又进一步提出通分后数值不变的理论依据,即“一乘一除,适足相消,故所分犹存“法实俱长,意亦等也”。前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分数用同一个(非零)数一乘一除,其值不变;后句话的意思是,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同一倍数,分数值不变。刘徽指出,“同”即一组分数的公分母,“齐”是由“同”而来的,是为了使每个分数值不变。另外,刘徽还将齐同术引而伸之,用来解释方程及盈不足问题。
2代数
(1)对正负数的认识
《九章算术》成书后,正负数的运算越来越广泛,但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正负数,却很少有人论及。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首次给出正负数的明确定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就是说以正负数表示得失相反的量。他还进一步阐述正负的意义:“言负者未必负于少,言正者未必正于多。”即负数绝对值未必少,正数绝对值未必大。另外,他又提出筹算中表示正负数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红筹表正数,黑筹表负数;再一种是以算筹摆法的正、斜来区别正、负数。这两种方法,对后世数学都有深远影响。
(2)对线性方程组解法的改进
《九章算术》中用直除法解线性方程组,比较麻烦。刘徽在方程章的注释中,对直除法加以改进,创立了互乘相消法。
这种方法与现代加减消元法一致,不过那时用的是筹算。刘徽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多元,“以小推大,虽四、五行不异也。”他还进一步指出,“相消”时要看两方程首项系数的同异,同则相减,异则相加。刘徽的工作,大大简化了线性方程组解法。
(3)方程理论的初步总结
刘徽在深入研究《九章算术》方程章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方程理论。刘徽所谓“程”是程式或关系式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方程,而“方程”则相当于现在的方程组。他说:“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这就是说:“有两个所求之物,需列两个程;有三个所求之物,需列三个程。程的个数必须与所求物的个数一致。诸程并列,恰成一方形,所以叫方程。”这里的“物”,实质上是未知数,只是当时尚未抽象出未知数的明确概念。定义中的“皆如物数程之”是十分重要的,它与刘徽提出的另一原则“行之左右无所同存”,共同构成了方程组有唯一组解的条件。若译成现代数学语言,这两条即:方程个数必须与未知数个数一致,任意两个方程的系数不能相同或成比例。刘徽还认识到,当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少于所求物个数时,方程组的解不唯一;如果是齐次方程组,则方程组的解可以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即“举率以言之”。
对于方程组的性质,刘徽总结出如下诸条:“令每行为率”,即方程各项成比例地扩大或缩小,不改变方程组的解;“每一行中,虽复赤黑异算,无伤”,即方程各项同时变号,不改变方程组的解;“举率以相减,不害余数之课也,即两方程对应项相减,不改变方程组的解。很明显,刘徽对于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已经基本掌握了。不过,他没有考虑交换两个方程的位置,因为不进行这种变换亦可顺利求出方程组的解,而且调换算筹的位置是不方便的。
3几何
(1)割圆术
刘徽以前,一般采用周三径一的圆周率,这是很不精确的。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指出:周三径一的数据实际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不是圆周与直径的比值。他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面积就越接近圆面积。他从这一思想出发,创立了科学的求圆周率方法——割圆术。具体来说,就是以1尺为半径作圆,再作圆内接正六边形,然后逐渐倍增边数,依次算出内接正六边形、正12边形乃至正192边形的面积。
割圆术的创立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曾用割圆术求圆周率,他的方法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和外切正多边形同时逼近圆,比刘徽的方法麻烦一些。刘徽的成就晚于阿基米德,但是独立取得的。
(2)几何定理的证明
刘徽采用出入相补原理,证明了《九章算术》中许多几何公式和定理。
刘徽在研究立体几何时,发现“邪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月需,阳马居二,鳖月需居一,不易之率也”。即“过对角面分割堑堵为一个阳马和一个鳖月需,则阳马与鳖月需的体积之比恒为二比一。”为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阳马定理。刘徽从长方体体积公式出发证明了这一定理,然后用它证明了各种多面体的体积公式。另外,他还发现了一条重要原理:对两个等高的立体,若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得的面积之比为一常数,则这两立体的体积之比也等于该常数。这一原理可称为“刘徽原理”。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多次运用了这一原理,例如,圆台体积∶外切正四梭台体积=圆面积∶外切正方形面积=π∶4。书中对圆锥、圆台等旋转体体积公式的推导,都是以刘徽原理为依据的。
(3)对球体积的研究
刘徽发现了《九章算术》中球体积公式不正确,试图利用刘徽原理求出正确的球体积公式。他首先作球的外切立方体,然后用两个直径等于球径的圆柱从立方体内切贯穿。于是,球便被包在两圆柱相交的公共部分,而且与圆柱相切。刘徽只保留两圆柱的公共部分,取名“牟合方盖”。根据刘徽原理,球体积与牟合方盖体体积,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刘徽没有成功,只好“以俟能言者”。但他的思路正确,为后人解决这一问题打下了基础。
4刘徽的极限观念
从《九章算术注》可以看到,刘徽具有明确的极限思想。他把极限用于代数和几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说明极限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以后,到这时已有较大发展。
例如,刘徽的割圆术便建立在极限理论的基础上。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就是说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面积的极限便是圆的面积。
刘徽在研究开方不尽的问题时,认为求出的位数越多,就越接近真值,但永远不会达到真值,只能根据需要,求到“虽有所弃之数,不足言之也”的程度。刘徽正是在这种极限观念的基础上创立十进分数的。他在证明有关体积的定理(如阳马定理)时也用到极限,并深刻地指出,极限问题“谓以情推,不用筹算”,就是说研究极限靠思维和推理而不靠具体计算。
三、刘徽的重差术
重差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测量方法,用以测量不可到达的距离。刘徽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提高,写出重差术专著——《海岛算经》(即《重差》)。他在序言中说:“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其远者必用重差。”全书只有九道题,但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