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谦忍大智慧
45109300000026

第26章 莫为名利遮望眼——忍名让利二(1)

谦忍处世经典

中华处世经典

法正,字孝直,三国时扶风郡人。他原来在益州刺史刘璋手下做代理军议校尉,不能得志,后来投靠刘备,帮助他夺了益州。刘备很看重他。

刘璋属下还有个叫许靖的,汝南郡人。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样,以善于褒贬品评人物闻名。后因战乱,辗转来到益州,先后担当巴郡、广汉、蜀郡等大郡的太守,与华歆、王朗、陈群这些魏国的辅佐大臣都有来往,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很有些名气。可是,就在刘备围攻成都的时候,许靖曾打算背叛刘璋,私下里出城投降刘备,因为被发觉了,没能出城。刘璋也看到自己原本是危在旦夕,没有杀他。后来刘璋投降了,刘备对那些跟着刘璋投降过来的人,都妥当地予以安排任用,就是瞧不起许靖,认为他对主人不忠,不打算任用他。

法正向刘备献言说:

“天下有获虚名却并无实际能耐的人,许靖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现在您才创建大事业,凡事您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向人们去解释。许靖的虚名,传扬于天下,如果您不特别礼遇、重用他,天下的人因此就会说您看轻人才。您应当敬重许靖,以此让远近的人都知道,您是多么地重视人才,就像战国时候的燕昭王为了招贤纳才,却先厚待郭隗一样。”

刘备听了法正这番话,频频点头称是,立即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总管将军府事务。后来刘备做了汉中王,又尊崇许靖做了太傅,那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呢!因此,好些有才能的人,甚至曾经反对刘备的人,都倾心为刘备效力了。

许靖的虚名为他带来了一时的好运,但其实刘备对他心中别有想法,用他也是为自己的大事业考虑,把许靖作为一个招牌,招揽天下人才罢了,并不是真正欣赏他的才能。

在别人眼里,王湛是个大傻瓜,他平时不善言语,从不表现自己,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也从不去计较,于是,很多人都轻视他,连他的侄儿王济也看不起他。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明明有许多好菜,王济也不给这位叔叔吃。王湛吃不到好鱼好肉,就让王济给他点蔬菜吃,可王济又当着他的面把蔬菜也吃了,但王湛并不由此而生气。

有一天,王济偶而到叔叔的房子里去玩,见到王湛的床头有一本《周易》,这是一本很古老又艰涩的书。在王济眼里,这位“傻”叔叔怎么可能读得懂这样一部书呢?于是就问:“叔叔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干什么呢?”王湛回答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坐在床头随意看看。”

王济怀疑叔叔读《周易》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便有意请王湛叙说书里的一些意思。王湛剖析其中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非常中肯,讲得精炼而有趣味,这是王济从来没有听到过的。

于是,他留在叔叔的住处,连着好几天都不愿回去。经过接触和了解,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比起叔叔来差了一大截。他惭愧地叹息说:“我家里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人,可我30年还不知道,这是我的一个大过失呵!”几天后,他要回家了,王湛又很客气地把他送到大门口。

王济有一匹性子很烈的马,特别难骑,就问王湛:“叔叔爱好骑马不?”王湛说:“还有点爱好。”接着就骑上这匹烈马,容貌体态悠闲轻巧,速度快慢自如,连最善骑马的人也无法超过他。王济对他平时骑的马特别喜爱。王湛又说:

“你这匹马虽然跑得快,但不受累,干不得重活。我看到督邮有一匹马,是一匹能吃苦的好马,只是现在还小。”王济就将那匹马买来,精心地喂养,等它与自己骑的马一样大了,就进行比赛。王湛又说:“这匹马只有背着重量才能知道它的能力,在平地上走显不出优势来。”于是,王济就让两匹马在有土堆的场地上比赛。跑着跑着,王济的马的确摔倒了,而督邮的马还像平常一样,稳稳当当。

通过这样一些事情,王济从内心深处赏识叔叔的学识和才能。他回家以后,就对父亲说:“我有这样一位好叔叔,比我强多了,可我以前竟连一点也不知道,还经常轻视他,太不应该了。”

晋武帝平时也以为王湛是个呆子。有一天,他见到王济,就又像平常一样开他的玩笑,说:“你屋里傻叔叔死了没有?”

要是在过去,王济会无话可答,可这一次,王济大声回答说:“我叔叔根本不傻!”接着,他就把王湛的学识才能一五一十地讲出来,武帝也相信了。后来,王湛还做了汝南内史。

像王湛这样,平时只管发展和提高自己,而不去追求表现和虚荣,是一种多层次的人生智慧,因为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王湛善于忍耐,不追求名誉,才获得他人真正的敬佩与赏识。

凡有雄才大略又霸气横溢的封建君主,为了保持国内的统治与威慑邻邦的骚扰,不免做出向外宣扬声威,对内粉饰太平的行为。就算国力并不强盛,甚至外强中干,也不时通过浮夸炫耀,避短说长的办法,满足自己的骄侈之心。隋炀帝的疑心极重,几乎竭尽国力来显耀自己。

隋朝时,为了修饰太平,每逢盛大节日,隋炀帝都在京城张灯结彩,歌舞升平。他曾在洛阳芳华苑的积翠池畔检阅百艺散乐,在大街上表演魔术与杂技。鼓乐声中舍利怪兽跳跃不停,大街上泉水横流,各种水族摇曳舞蹈,忽然鲸鱼喷雾遮天蔽日,忽然又摇身化作黄龙,真是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

隋炀帝派裴矩引诱西域诸国的使者与商人进入洛阳,路途郡县必须招待迎送,安排食宿,并且不收费用。光此一项,在隋炀帝当政的十几年中就耗费国库大量银两。公元610年隋炀帝在洛阳召开元宵庆典,皇城端门外的大街上演出杂耍百戏,专门招待西域人。百戏场周围的演出人员有18000人,鼓乐喧腾之声,远播数十里。洛阳城里,灯火通明,各种花灯交相辉映,亮如白昼。这种彻夜狂欢,从元霄佳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底。

隋炀帝在洛阳市场设立与西域人的外贸专处,先命令市场上的商人装饰门面,商场内堆压了各种货物,商人必须穿上绫罗绸缎做的衣服,连卖菜的也必须铺设精美的龙须席,目的是让西域人看看,中原人丰衣足食,非常幸福。西域人经过风味小吃或豪华饭店,店主人必须主动邀请入内,让西域人酒足饭饱,遍尝美味,不但不准收费,还必须认真地向客人声明,中原因为十分富饶,饭店的酒席一律不收钱,只求为客人服务。隋炀帝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吏,把街道两旁的树木都用彩帛缠绕,还要向西域商人说明,中原盛产丝织品,连草木也都得到了浩荡的皇恩。为了不让西域人看到洛阳街头还有许多衣不蔽体的乞丐,隋炀帝派人将他们尽行驱走。与邻国贸易本来应当互通有无,对双方均有利才行,隋炀帝却只顾政治,不算经济,打肿了脸充胖子,把外贸活动变成了纯粹对己有害的行为。西域人到洛阳来得到了不少便宜,临走时每人掩面冷笑,嘲弄中原人这种自欺欺人的愚蠢。

为了使异族畏服,隋炀帝接连向他们耀武扬威,并对其酋长慷慨赏赐。公元607年隋炀帝到榆林巡幸,令宇文恺做遮天大帐,帐下能坐几千人,还放满了各种珍贵的器皿,设盛大宴会招待突厥、契丹、奚等部落的酋长,看到游牧民族头领们又惊又喜的表情,隋炀帝心满意足,并送给突厥启民可汗锦缎2000万段。在榆林寨外,隋炀帝命令宇文恺制作观风行殿和行军城,一夜之间平地建起了一座宫殿与一座大城,游牧人以为是神功,望而生畏,十里之外即跪伏叩头。

隋炀帝利用未开化民族经济技术不发达的弱点,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说不惜工本。

国力强盛又有霸气的君王除安定海内之外,都有开拓疆土以求留名青史的倾向。

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夷州。公元230年,孙吴的大将卫温与诸葛直曾率兵万名到达台湾。隋炀帝于公元607年和公元608年派大将朱宽两次前去台湾。公元610年又派陈积、张镇州率兵10000余人,自广东渡海东征台湾,从这以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内地迁到台湾的人也逐年增多。在隋炀帝的统治下,隋朝形成了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的统一大帝国。

在东北方面,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百济与新罗三国,以高丽最强盛,其首都平壤变称长安城。隋炀帝三次发兵侵扰高丽,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灾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由此致使全国农民大起义,终于使隋朝覆灭。隋炀帝原本就坐在火药桶上,但他野心勃勃,认为高丽是过去的旧疆土,不加以征服,难以雪先帝之耻。

为此,隋炀帝开永济渠以运输粮草辎重。下诏征集江淮以南水手10000人,弩手30000人,长矛兵30000人,号称二百万雄师。

公元612年2月9日,远征军一部分出发,每日发一军,连续40天才出发结束。水陆两路大军首尾衔接,遥相呼应,战阵长达960里。《隋书》记述说: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这次出兵弄得千万户家破人亡,众多家庭妻离子散,促成了隋王朝彻底的大崩溃。隋炀帝完全不顾这一切后果,满以为大兵一到,高丽国王就会束手就擒。

隋炀帝按照高丽国会主动投降的战略亲自指挥这次战争,他严令多位将领一切进止都必须奏报并等待命令,不得擅自决定,这就犯了兵家大忌。又命令诸将凡是高丽请降,一律抚慰,不得继续进攻,结果高丽守军不断以假投降来欺骗隋军。隋炀帝将用兵视为儿戏,最终大败而归。

惨败引起隋炀帝大怒,大怒之后又第二次出兵。隋炀帝气冲冲地对群臣说:

“依仗我的力量,海可以平,山可以移,高丽算得了什么?”当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全国,隋炀帝浑然不顾及。公元613年,他亲自率领大军渡辽河,派宇文述与杨义臣攻平壤,派来护儿从东莱渡海。战争旷日持久,双方伤亡惨重,正在此时传来农民起义军围攻洛阳的消息,隋炀帝这才手足无措,命令连夜撤兵,高丽借机追袭,使第二次进攻再次失败。

农民起义军在客观上救助了高丽守军,已对隋朝政权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隋炀帝仍然一意孤行,于公元614年又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这次侵略高丽自然仍以失败而告终。

隋炀帝三次发兵入侵高丽,是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导火线。《隋书》总结说:“内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闻之也。

倘若反其道而行之,则可取得截然不同的结果。

二、不患得亦不悲失——得失之忍

《老子》中说:“名与身哪个亲?身与货哪个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受必定大费,多藏绝多厚亡。故知是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

获取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比较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注定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里不平衡,于是就会去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愿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辨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得到的也依然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名不齐,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攻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这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但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夺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意见,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收割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维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段时间,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贼,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气愤,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号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夺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极小,鲁国不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败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故国入侵能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治理,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进言,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损失的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怎样舍取,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北宋时期的孙伯纯,名孙冕,曾以史官的身份任海州知州。海州是个靠海很近的地区,当时,发运使预备在海州地区设置3个盐场。孙纯伯自上任以来,关心百姓疾苦,为政廉洁,善于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颇得民心。对在海州设置盐场一事,他考虑再三,认为此事不妥,便上书朝廷,反对在海州设盐场。发运使派人亲自到海州来,坚持要在海州设立盐场。孙伯纯就当面据理力争,力陈利弊,不愿妥协。而当地的百姓大多不同意孙伯纯的看法,都认为一旦盐场设立,人们可以获利、就业,多得收入,劝他摒弃自己的意见。孙伯纯则从长远大局考虑,坚持己见,对乡亲说:“设盐场是能在短期内获利,大家也许姑且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但是当前盐太多,运不出去也卖不出去的时候,大的祸患也就要来临了。

那时的损失会更大,不仅乡人受损,国家也会受损失,我们不能不斟酌啊!”由于他的极力反对,在海州设盐场的事也只好被耽搁下来。后来孙伯纯被罢职以后,朝廷还是在海州设置了3个盐场。盐场设置以后,当地百姓不仅没有获利,被派的公差和徭役比过去繁杂得多,社会秩序也每况愈下。几年以后,3个盐场的盐堆积如山,卖也卖不掉,运又运不走,致使朝廷本想获利现在却大亏其本。当地富家破产,盐民失业,社会也越来越不稳定,人们才念及孙伯纯来,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