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经典:谦忍大智慧
45109300000005

第5章 唯“忍”之一字——忍字妙解二(4)

很清楚,当人们在用这一类词语去进行描述的时候,常常是以当事人或主人公能够忍受住各种困难的打击,不动摇,并坚持下去为背景的。而这也就是“忍”。当我们在干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由于中途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意外,或者是另外的诱惑而动摇,想另起炉灶、或是放弃、或是改换门庭等等。俗语讲,这就是“忍”不住困难的压力,“忍”不住新机会的诱惑。而要想坚持到底,首先就必须“忍”得住。有人曾说:“不怕立长志,就怕常立志”,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大凡立长志的人,必须要有一种“忍”的精神,中途不动摇、不灰心、不放弃,而是始终如一地坚持到底。而那种“常立志”的人,也就是由于“忍”不住,一会儿一个主意,一天一个花样,到头来往往一事无成。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也到处皆是。曾记得有一位小学教师因打骂学生,受到处分之后,这样反省自己。他说,起初,他的确是心平气和地向这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讲道理,表现得也很有耐心。可是,这个小家伙胆敢在同他谈话的时候睡着了。见到这种情况,他是一股火直往上冒,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便抄起讲台上的一把尺子,朝学生打过去。事后想起来,真是有点太急躁。因此,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出于“忍”不住而发生的,也是由于缺乏耐心而产生的。其实,人们常常知道某种做法是不应当的,可一急之下,却总是忍不住,以至于出了问题。而一些成大事者,一些有成就的人,通常都具有了较好的耐心、耐力,从而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并获得成功。

写到这里,我们愈发觉得中国的先人们在选词上的确颇费了一番心血。他们称某人有本事时,常常说这个人有“能耐”。这里,把能力、本事与“耐”字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便反映了古人们对能力之含义的一种领悟。简单地说,即为有耐力、耐性的人也常常就是有本事的,或者说,耐性是能力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此,我们由“耐”的本质为一种“忍”,又联想到能力与本事,就不难发现,“忍”的确是有刃的心,无往而不胜。

法则之二:忍者有形

前面我们主要讲的是多种忍的方法与方式,这里,则主要介绍各种“忍”的形式。它仍然是从一般意义上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明白一定的方式,还必须掌握种种一般的形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都是一种“忍”,却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同一种形式,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和事件中加以运用和接受。但不知,在平日里,有些人之所以难以“忍”受,缺乏“忍”性,并不在于不知道要忍,而经常是由于无法接受某些“忍”的形式。有人会这样说,要我这样去“忍”还可以,如果在那种情形下,我绝对无法“忍”受。

有些人虽然懂得“忍”的道理,但一遇上具体的“忍”的形式,便又接受不了。

这样一类例子,只能说在“忍”的修炼上还没有到家,功夫欠火候。应该说,只要真正能够“忍”,任何形式都是次要的。这里,作为新的“忍”经,不妨有重点地介绍几种常见的“忍”形,以供参考。

1受辱而不惊

“忍”的一种十分普遍的形式便是受辱而不惊。也就是说,当别人侮辱自己的时候,能够有克制地“忍”住,而不是马上觉得自己丢了脸、失了面子,所以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抱着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的心理,大打出手、破口大骂,并非要把面子要回来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不惊”首先是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事实。至于以后怎样,以后再说。

在日常生活中,受辱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如,有人往往不讲道德,缺乏修养,与别人有矛盾时,动辄出口伤人;有人在公共场所中,随意地动手打人;还有的人故意当着众人的面,羞辱别人,说某人无能、没用、草包之类的带有挑衅性的话;还有人则是利用一些粗野的动作,对别人的某些象征物,如照片、名称进行一种破坏,以达到侮辱别人的目的等等。在这样一些情况下,受辱的人的身心往往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害。能否“忍”得住,常常是对人的忍性的一种极其严峻的考验。对此,我们不妨设想以下几种情形:首先,你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予以反击,这可能会给对方一定的打击。但是,它很可能由此产生两种后果:其一是由此结下仇怨,为以后进一步的冲突埋下种子;其二,众人们抱着“一面锣敲不响”的心理,认为双方均有过失,各打五十大板,自己也没有讨得好处。要想通过反击而教训对方,使之永远放弃对自己的侮辱,经常是很难的事情。其次,你将这种羞辱作为一种既成事实接受下来,“忍”住而不马上发作。这也许会使对方得意忘形,也可能使众人发笑。但是,真正聪明的人会知道,你这样做才真正是有“能耐”的,而且,在保持一种心理平衡的情况下,对方反而会觉得心虚。更重要的是,你在受辱之后,尽管暂时“忍”下来了,未给予反击,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无法进行回击,缺乏回击的力量,而只是把这种回击的权利保留下来,可以随时地使用它。可以想象,对方对于这样一种态度和做法,又岂能不心虚呢?如果我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揭示出这种去羞辱别人的人的心理,就可以十分清楚地发现,大凡主动挑衅、侮辱他人的人,经常是力图挑起事端的人。因此,他总是希望别人立即给予反击,做出反应,这样,其目的也就得逞了。如果你抓住这一心理,反而不露声色地“忍”受下来,他的目的自然也就落空了,也就会落得个自讨没趣。

2吃亏而不慌

人们通常总是十分害怕吃亏,把这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倒楣事。究意什么是“吃亏”呢?追根究底,无非是个人的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于是,一旦感到自己吃了亏,便慌乱起来,赶紧采取一些什么补救措施,力求把受损的利益补回来。

而这样一慌,便非常容易出乱,一出乱,灾祸随之来矣。因此,“吃亏而不慌”,也是“忍”的一种常见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不慌”。吃亏是经常的事,而且它本身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就一般人而言,吃了亏,心里总是不好受的,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失落感,这是不奇怪的,在心里也不必一定要阿Q式地自我安慰。关键在于不能为此而慌张起来,急于要把损失夺回来、补上去。“忍”就是“忍”在这里。必须明白,自己吃了亏,实际上也是自己得了一个教训,学聪明了一些,为人生交了一次“学费”,以后,便可以在生活中更警惕、更聪明一些。如果急于想要去做就事论事的挽救,可能会略有微薄的效益,但却常常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自己认为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切不可事事讲求功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想一想,先别慌,“忍”下来,总归是有益处的。

3“上当”就“上当”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把误信了某人的话、某件事、某个消息,而采取了错误的决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实施了错误的行动,而导致某种不利的结果,称之为“上当”。很多人一旦“上当”之后,往往十分生气,一味地指责那些促成自己上当的当事者。这显然是不理智的。“上当”就“上当”,则是“忍”的又一种形式。既然已经上了当,又怎么办呢?你接受不接受这一事实都是同样的。会“忍”的人则往往采取某种比较机智的办法,既然已经上当了,就心平气和地认可它,并加以幽默地化解,用某种调侃般的话进行自我解嘲。

在这种“忍”的形式中,“就”这一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它表明了人们接受某种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坦诚态度,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便很容易把这种上当的事看成不足挂齿的小事,以至于将它作为一种笑料丰富自己的生活。很显然,在已经上当的情况下,你就是把有关的当事人破口大骂,对自己也无济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呢?

4释仇

这也是“忍”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对于自己的敌人,可以开怀释之,不耿耿于怀,必当报后而后快。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冤家宜解不宜结”,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前些年,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地农村,因用水的问题引起了村子里两大姓之间的斗殴。当时,×姓由于在这个村子里是小姓,人少,便吃了亏,还受了伤。于是,他们不服气,跑到邻乡的同姓那里搬救兵,准备为受伤同姓兄弟报仇。这时,一位复员军人见此情景,知道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仇仇相报何时了,便大胆地站出来劝说同姓的乡亲们要有所克制,要“忍”。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场斗殴的起因,描述了它如果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恶果,以及对本姓乡亲的不利等等道理。经过他的耐心规劝,以及乡里其他方面的调解,×姓的乡亲们终于“忍”住了,从而使一场即将发生的流血事件得以避免。

显然,这样一种“释仇”,实际上就是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去争取双方的和解,解开彼此间的仇结,从而化敌为友。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仇”

往往会由于各种矛盾和关系的调节与处理不当而发生。而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仇”,使社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使个人处于一种十分恶劣的外部环境与心理环境之中。因此,尽管释仇必定要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但由此换来的个人的好处是更大的。这也是“忍”的价值。

5容过

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过失,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一有某种过失,便忽视他,或一棍子打死,或从此以某种眼光去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这也是一种“忍”的形式。

孰人无过呢?谁都可能犯过失。这样一般而论,可能比较容易。而“容过”

讲的则是这样一种“过”,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自己的下属有了过错自己的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形下,能否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过”,当然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容过”这种忍就是要压制或克服自己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管自己心里并不快乐,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想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在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种想法,当然,这里需要“容”,需要“忍”的是对于当事人本人,而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明白,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由此可见,“容过”这种“忍”的形式主要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宽厚、恕的人格。很明显,能够“容过”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认可。

6耐烦

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忍”的一种十分平常的形式。所谓“耐烦”就是能够在自己已经对某一类事物、某一些话语、某一种情景感到十分讨厌和不适,以致于心烦意乱的时候,仍然保持一种十分平和的态度,能够克制住自己心里的不高兴。

最近,不少城市的电台以及社会福利和心理咨询部门都开办了一种“热线电话”,专门就人生中的某些令人烦扰的问题为人们排忧解难。笔者作为一位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自然非常关心此类问题。就在这些电话中,不少人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回到家里后,本来经过一天工作就十分疲惫的心情,往往会为一些小事而备感心烦,似乎什么都不顺眼。于是,在家庭中出现了矛盾和隔阂。有的人则是由于天天在家里听老母亲的叨叨絮语而感到烦恼,以致于与父母不和等等。总之,“烦”是引起人生烦恼的一个原因。而“耐烦”则正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言的,它就是要在心情比较不顺、烦躁的时候,能够“忍”得下来,不发作、不生气。

这无疑体现了一种人生的修养和境界。

实际上,这样一种“耐烦”在科学上是有说讲的。它也就是不少心理学书中讲的一种“倾听的艺术”。在一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诊所里,不少高明的医生心里都很明白,有时当一些心理病人来到诊所时,有些并不一定要你给他开什么处方、拿什么药、而仅仅希望得到一种同情和理解。他们就只是需要你能够认真地倾听他的观点、想法。在这种时候,你不一定要过多地说什么,而只须耐心听他说完,不住地报之以“嗯”的似是而非的认可声,也就足够了。当病人把心里的话倒完了之后,而且他觉得你也的确是在仔细地听他讲,他的情绪也就自然好起来了。

应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一个这样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而只要我们在工作单位、环境中、在家庭中、在朋友间能够做到这种“耐烦”,必定会从中大获好处,并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7戒迁怒

人们有时可能在某一特定场合中出于一定的因素暂时地“忍”下来了。可是,他往往还是压不住心头怒火。于是,便随意地找一个对象加以发泄。这便叫作“迁怒”。而“戒迁怒”也是“忍”的一种必要的形式。

能否真正做到“戒迁怒”,是衡量一个人是真“忍”,还是假“忍”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受了上级的批评,回来后对着自己的下级发脾气;有些人在工作中不顺、出了纰漏,便回家找自己的太太、孩子出气。这样,无疑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而且是害人又害己。“戒迁怒”则正是要防止和杜绝这一类现象。曾经有人这样认为,有气憋在肚子里,对身心健康不利。此话当然是有道理的。有气必须拿一些合适的对象加以排遣,但是,决不能随意地发泄。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迁怒的主要原因常常是由于一时自己拐不过弯来,又无法转移自己的内在注意力而产生。这是有道理的。“戒迁怒”便是希望人们在心里堵着一团火的时候,尽快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这样,便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解脱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这样一种“气”使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时,或者说被用于某种有益的工作时,它往往会产生一种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有些文学作品中,常常有这样的描写:某个人物在某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窝了火。于是,回到家里,便拿起斧子,拼命地劈柴,一会儿满院子的大木柴都给劈好了。这岂不是反而做了好事吗?这可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那种“升华”吧!

不难明白,如果人们不能够真正地“忍”,而总是借迁怒去发泄自己的气愤,反而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对自己的蔑视,认为是没有本事,只能拿好欺负的人出气。

而一旦做到这种“戒迁怒”,则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认为你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而且,由此还可以获得人们的信任。

8勿露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