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挫折是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以及现在的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明显不足,有关专家呼吁应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对挫折教育的意义和可行性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让孩子了解有关知识,增强抗挫折能力,无疑对他们的一生会有所帮助。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呢?
首先,要让他们对挫折和逆境有正确的认识。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挫折、逆境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且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在看到电视、电影或现实生活中有相关事件的时候,可以启发孩子,以便让他们全面了解挫折和逆境。
在孩子面对挫折时,要帮助他们排解消极情绪。遇到挫折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产生。此时,要教他们学会摆脱这些消极的情绪。比如,帮助他们分析这些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陪他们聊天、散步,让他们从事他们的业余爱好等。
再次,要帮助他们冷静地分析。最好能做到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心慌意乱,而是要冷静地分析,分析产生挫折、遭遇逆境的原因是什么,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分析挫折和逆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扬长避短。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让孩子平时做好准备。以上三种方法是在遭遇挫折之后进行的,但人一旦遭遇挫折、遇到逆境,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理智。所以,最好平时做好准备,遭到挫折时能泰然处之。为此,应尽量做到:
1.启发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树立远大志向,才能激发人的热情,才能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志向愈远大,目的性愈明确,则意志越坚定越能够战胜挫折。另外,要把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看到近期目标是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也要看到具体目标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样,孩子就会在远大目标的指引下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以求达到最后目的。
2.多为孩子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总会遇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总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挫折。现今的生活条件水平大大提高,加上很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亲人的呵护、疼爱之中,往往只会索取,不会奉献,甚至连自身成长的压力、困难也都交由父母来承受。生活一直一帆风顺。一旦遭受挫折,便觉人生一片黑暗,怨天尤人,停止了努力。现在的孩子缺少实践机会,主要原因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父母身上,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太多,呵护太多,为他们提供的机会太少。不经暴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百炼,难以成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机会。比如,孩子要求坐车,你不答应而是与他(她)一起步行;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并不立即答应;孩子做事不对给予适当的批评等。如果有机会与孩子一起下棋等,既可以开发他们的大脑,也可以让他们不时地体会成功与失败,是磨炼孩子心理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3.教育孩子要从小事做起
战胜逆境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不马虎,坚持不懈,完成每一项相关的任务,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长此以往,应付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您的孩子动手能力不够强的话,可以让孩子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比如,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房间、安排卧室、包粽子、做饭炒菜等,孩子会从小事上学到不少经验,得到一定的锻炼。
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
家长在生活中要舍得“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和麻烦,这也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一环。
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时茂比较宠爱孩子,他的儿子阳阳降临人世后,无论他要什么,朱时茂都会尽量满足。朱时茂带儿子打游戏机时,原定该买多少个硬币,但他总是偷偷给孩子多买一些。阳阳小时候身体不好,可他天性喜欢玩水。朱时茂的妻子就一再嘱咐丈夫,不要带儿子在水里游泳时间过长。本来说好只游1小时,但每次到时间时,朱时茂都没有及时制止,任孩子继续泡在水里,结果害得阳阳经常生病。见幼小的儿子每天都不得不吞咽苦涩的中药,朱时茂备感后悔,觉得这完全是自己过分地溺爱迁就孩子造成的后果,于是接受了朋友的建议:要让阳阳离开溺爱他的环境,让他摆脱名人父亲的光环,让他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当朱时茂把9岁的儿子送到美国读书后。远在异国他乡远离父亲的阳阳,身体反而很快就得到了康复,而且越来越健壮,不但成为游泳高手,而且还在学习空手道了。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地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会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如果父母不是袖手旁观,一开始就介入,那么孩子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去想怎么办了。人际交往是如此,其他的事情也会这样。只有当孩子一开始就不得不自己去面对挫折,这个过程经常得到简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景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
孩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还不成熟,接受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要顺其自然,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孩子明白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家长要还孩子以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认识挫折,从而学会战胜挫折的本领。
对父母而言,培养孩子直接面对挫折的意识非常重要。因为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在孩子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合理的批评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极差,听不得一点批评,即使做错了也不能批评。孩子长大之后,怎样承受来自批评的压力。因此,父母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批评。如果错误比较严重,批评还可更严厉些,这样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适度的惩罚
对于孩子犯的大错,给以适度的处罚,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关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自己反省;或是不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让他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3.让孩子适应新的变化
我们总是一味地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中,主角都是他。事实上,一旦所处环境发生变化,他就很有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是不被重视,那么怎样让孩子适应其中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家长应该时常把中心点转移。让他适应新的变化,以便他进入社会后能及时调整心态。
4.适当的劳累
现在的孩子几乎与劳动绝缘。即使小学的孩子,父母或爷爷、奶奶都会伺候着。早上怕孩子上学迟到,还要帮忙穿衣服,天天接送,使得孩子吃苦能力差,肢体懒惰,肌肉无力,不仅阻碍身体的发育,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锻炼他们,让他们参加一些野营活动,从而让孩子接受挑战,战胜自我。
让孩子勇敢迈出第一步
保护过度的家长只会造就一个怯懦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面对挫折不敢再向前跨出一步。培养优秀的孩子需要家长适度地“放手”!
生活中,每个母亲照顾孩子通常精细周到。母亲带孩子磕破头、摔坏脚的概率往往低于父亲带着的孩子。这或许和女性耐心细致的个性特征相关。然而生活中的小意外往往防不胜防:蹒跚学步的幼儿会因踩到了小石子跌倒,攀高爬低的孩子一脚踏空会摔跤,碰到这样的时候,作为母亲的你是让孩子在小小的失败前缩回跨出去的那只脚,还是教孩子懂得小心保护自己,战胜挫折,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呢?
爱孩子就要让他们经历磨难和挫折,其实一个真正成才的认,他具备有各种优秀的才能,如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经得起在逆境中的磨炼以及程度较高的文明素质等等。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健全的人格。很多家长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掘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经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孩子人生的学校,它能考验孩子、教育孩子、锻炼孩子,使孩子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
众所周知,未来成长的道路,一定要靠孩子自己走,孩子要跨过人生路上的沟沟坎坎,“流血破皮”在所难免,保护过度的母亲只会造就一个怯懦的孩子,面对挫折不敢再向前跨出一步。
研究表明,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孩子不仅在学校里、在社会活动中以及社交方面均表现出色,而且他们还会将这种精神和优势保持终生。假如你可以给予孩子任何礼物,甚至是超越智能、智力的东西,那应该就是希望和自信。培养自信,要从娃娃抓起。面对困难时,你的表现将影响孩子的信心。从世界局势的大环境讲,恐怖活动频繁发生,无休止的战争、意外悲剧每天都在上演;从孩子成长的小环境说,竞争日益激烈残酷,未知的、无法掌控的因素越来越多,父母们几乎不得不成为孩子危难时刻的“护身符”。这时,你如何给孩子传播希望,如何鼓励他们抛开恐惧,走出家门?
告诉你的孩子,无论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有一些东西却是永恒的,永远不会受到侵害。比如,亲朋间的爱恋和关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等等。”
另外,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参加集体和公益活动,也能令孩子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这一点不容置疑。让孩子从小拥有爱心,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感觉自己力量的存在,感受到自己被他人需要。拥有爱心的孩子容易被他人接纳,因此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关爱,孩子会感受到与周围人是齐心协力的整体,而不是简单孤立的个体。精神力量不仅是产生希望的巨大源泉还是心中希望的永存地。
告诉孩子,不要半途而废
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失望难过在所难免,父母不应该立即用自身的经验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甚至越俎代庖。
文彬4岁时,因为他喜欢音乐,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父母给他报过一个打击乐辅导班。可刚上课没几天,文彬就厌烦了每天枯燥的敲打鼓点,哭着央求父母说不学了。如果孩子自身不感兴趣,硬强迫他也不是办法,但必须得让他知道没有恒心的后果。于是家长就坐下来很严肃地和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如果现在停止学习,以后就不会给他机会了。但文彬最终还是摇头选择了放弃,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一年以后,当同期参加学习的孩子已经熟练地敲打出好听的音乐时,文彬又动摇了。当他请求家长再给他一次参加学习的机会时,父母异口同声地回绝了他,并再一次告诉他,机会只会给那些肯于付出、有恒心的人。直到今天,文彬每次无意中看到那只他当年用于练习用的小鼓时,都会流露出追悔莫及的神情。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做事不能有始有终的孩子,他们往往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久。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孩子自立自理的习惯弱,能力也差。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养成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严重的自卑感。对人对事都抱一种不在乎的、无所谓的态度。
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从生活实践中来看,主要原因有这几种:一是家长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常有不能善始善终的情况,这会影响到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言行及作风习惯,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二是孩子的意志力比较差,不愿动脑筋,做事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三是父母要求不严,甚至包办代替。四是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的实际能力无法达到。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家长不正确观念的影响和社会小环境的误导,很容易使孩子变成意志脆弱,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稍遇打击和挫折,马上就成了“斗败的公鸡”,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高了。这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着重对孩子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没有坚韧的意志,在失败面前气馁、萎缩,总是抱着“不行,算了吧!”的想法的人在现代社会里是根本无法立足的。
在日本,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提倡从小就培养子女坚韧的意志精神。他们有一种特殊的耐寒训练。每年下第一场雪,父母都会带着孩子到户外洗冷水浴。当然,这与平日的洗浴有区别,只是用冷水将身体淋湿。时至今日,日本中小学生的冬季校服依旧和夏季校服一样,都是短裤短裙。尽管寒风凛冽,可小学生们仍然光着两条小腿。活跃在操场上,参加各种课间活动。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一点怕冷的表情。
为培养孩子意志力,日本一所学校甚至别出心裁,给小学生们吃“忆苦饭”。当一种生硬难咽的糠菜团子摆在面前时,孩子们嚎啕大哭,拒食了3天,而校方、老师以及在场的父母毫不动摇,更不让步。到了第4天,饥肠辘辘的孩子们终于咽下了糠菜团子,这顿特别的饭菜无疑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经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失望难过在所难免,父母不应该立即用自身的经验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甚至越俎代庖。家长应该抚慰孩子烦躁的、失落的、消沉的情绪,调整他们的心态,然后与他们促膝谈心,一起找出遇挫的原因,并启发他们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如果问题顺利解决了,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自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在现实中,有部分孩子“一做到底”的恒心不强,经常做事半途而废,怕苦怕累,学习成绩起起落落,时好时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苛责。作为家长,该做的应是引导孩子顺利地走出低谷,帮助他们充分正视失误并且重修计划,那么坚韧的意志就会在几次的重新开始中得到锻炼。
1.你可以做给孩子看
父母首先要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
2.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意志力和好胜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