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的作用主要是承重、围护和分隔。墙体的细部构造包括勒脚、窗台、过梁、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变形缝、挑檐以及烟道、通风道和垃圾道等构件,如图4所示。
(1)勒脚。勒脚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到首层室内地面墙身的构造,其内容包括散水与明沟、勒脚防潮层、踢脚等。散水与明沟的作用是尽快排走地面上的积水,防止雨水渗入墙内,危害基础。勒脚是外墙面最下面的部分,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身不受雨、雪的侵蚀,防止人为撞击破坏墙身,另外还可以增强建筑的立面效果。勒脚的高度一般与室内地面同高或与首层窗台同高。
(2)窗台。窗台位于窗洞口的下部,其主要作用是排水和装饰。窗台有内外之分,外窗台的作用是排除雨水,防止雨水把窗户上的灰土冲到外墙面造成污染;内窗台的作用一是排除窗上的凝结水,二是起到装饰效果。
(3)过梁。过梁是门窗洞口上方的横梁,其作用是承受上部墙体的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并将其连同过梁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两侧的窗间墙。常用的过梁有砌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类。
(4)变形缝。变形缝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其中伸缩缝是考虑环境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沉降缝是考虑房屋有可能会在某些部位出现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
墙体伸缩缝的缝口处理有两种相应的构造措施:一是外墙面处的缝口处理,多采用铁皮盖缝的方法;二是内墙面处的缝口处理,一般采用木材盖缝条装修。
设置沉降缝要把基础断开,即从基础底面到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故沉降缝可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金属调节片应能自由变形,从而确保缝两侧的墙体各自沉降。
防震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到墙体、楼板、屋顶将建筑物断开。其构造处理与伸缩缝、沉降缝基本相同,但由于缝较宽应注意盖缝防护措施的处理。
(5)圈梁与构造柱。圈梁与构造柱是房屋的抗震措施。圈梁是水平构件,是在墙身上设置的连续封闭梁,其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构造柱是竖直构件,与圈梁共同组成一个骨架,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砌墙时要砌成五进五退的马牙槎,退进60毫米,同时要沿墙高每隔500毫米(约八皮砖)设置2根直径6毫米的拉结钢筋,该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得小于1 000毫米。构造柱无需做单独基础,但它必须牢固地锚入墙基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