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45135200000009

第9章 理学(2)

夫世之不讲道学而致荣华富贵者不少也,何必讲道学而后为富贵之资也?此无他,不待讲道学而自富贵者,其人盖有学有才,有为有守,虽欲不与之富贵,不可得也。夫唯无才无学,若不以讲圣人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此所以必讲道学以为取富贵之资也。然则今之无才无学,无为无识,而欲致大富者,断断则不可以不讲道学矣。今之欲真实讲道学以求儒、道、释出世之旨,免富贵之苦者,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摘自李贽《续焚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8—201页

宋之理学,固至周茂叔而大明,庆历中,范希文以中庸授张子厚,盖已启其端矣。摘自薛应旂《薛方山纪述》下篇从书集成本

人皆知异端之害道,而不知儒者之言亦害道也。见理不明,似是而非,或骋浮词以乱真,或执偏见以夺正,或狃目前而味万世之常经,或徇小道而溃天下之大防,而其闻望又足以行其学术,为天下后世人心害,良亦不细!是故有异端之异端,有吾儒之异端。异端之异端,真非也,其害小;吾儒之异端,似是也,其害大。摘自吕坤《呻吟语》卷一《内篇·谈道》清刻本

苟不于日用体贴,而冥目端坐,见性明心,此释氏之寂也;高说性道,卑视彝伦,忽于一动一言,只说无声无臭,此俗儒之幻也。摘自吕坤《去伪斋文集》卷六《日用说寄杨启昧门人》清刻本

宋儒之言曰:“道不离阴阳,亦不倚阴阳”,则必立于不离不倚之中而又超于不离不倚之外,所谓离四句、绝百非也,几何而不堕于佛氏之见乎?摘自刘宗周《刘子全书》卷一一《学言》中清道光刻本

朱子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即所谓良知也。但朱子则欲自此而一一致之于外,阳明则欲自此一一致之于中,不是知处异,乃是致处异。摘自刘宗周《刘子全书》卷一三《会录》清道光刻本

至于德性、闻见,本无二知,心一而已。聪明睿智出焉,岂可以睿智者为心而委聪明于耳目乎?今欲废闻见而言德性,非德性也。转欲合闻见而全德性,尤未足以语德性之真也。世疑朱子支离,亦为其将尊德性、道问学分两事耳。夫道一而已矣,学亦一而已矣。故无内外无精粗;与其是内而非外,终不若两忘而化于道之为得也。摘自刘宗周《刘子全书》卷一九《答右仲》三清道光刻本

(佐野)来问朱、王之异,不当决于后人之臆断,寒暖之向背,即当以孔子断之。……朱子道问学、格物致知,于圣人未有所戾。王文成即有高才,何得轻诋之?不过沿陆象山之习气耳!王文成固染于佛氏,其欲排朱子而无可排也,故举其格物穷理,以为訾议尔已。愚谓此当争其本源,不当争其末。孟子于伯夷、伊尹、柳下惠尚曰“不同道”。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德教相似,治效相方,犹且不相悦。此岂有所是非耶?

是故古今人惟无私而后可以观天下之理,无所为而为而后可以为天下之法。摘自《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4页

问:前日以来,欲谈性理之事,浅学不免躐等之罪,故不及此。闻昨吉水太守问“格物”之义。“格物”者,先儒所说多多,至晦翁,说出“穷理”来,其所行以“居敬”为本。“穷理”、“居敬”工夫,虽非旦暮容易说出之事,日用之工夫,先生之意如何?

答:前答吉水太守问“格物致知”,粗及朱、王异同耳。太守以临民为业,以平活为功,若欲穷尽事事物物之理,而后致知以及治国平天下,则人寿几何,河清难俟。故不若随时格物致知,犹为近之。至若“居敬”工夫,是君子一生本等,何时何事,可以少得?仆谓治民之官与经生大异,有一分好处,则民受一分之惠,而朝廷享其功,不专在理学研穷也。晦翁先生以陈同甫为异端,恐不免过当。摘自《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6页

性即是体,善即是性体。既云“道性善”,又云“不善性善之体”,岂非骑驴觅驴乎!“本体”二字;不见经传,此宋儒从佛氏脱胎来者。……皇降、天命,特推本之词,犹言人身则必本之亲生云耳。其实孕育时,此亲生之身,而少而壮而老,亦莫非亲生之身,何尝指此为本体,而过此以往,即属气质,非本体乎?以词害意,便动成隔碍。……学者惟时时存察此心,即时时是本体用事,工夫始有着落。今不思切实反求,而欲悬空想个“人生而静”之时,所谓天命而性之体段,愈求而愈远矣。……无论人生而静之时,黝然穆然,吾心之灵明毫末间发,未可言性;即所谓赤子之心,孩提之爱,稍长之敬,亦萌而未达,偏而未全,未可语性之全体。必自知学后,实以吾心密体之日用,极扩充尽才之功,仁无不仁,义无不义,而后可语性之全体。……盖工夫即本体也,无工夫亦无本体矣。摘自《陈确集·别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6—467页

道体本无穷尽,故须臾不可忘戒惧。……故道无尽,知亦无尽。今日“于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是何等语?非禅门之所谓了悟,即《中庸》之所谓予知耳。摘自《陈确集·别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1—562页

格致功夫,自与学相终始,必不可截为学之始事。截为始事,势不得不尽弃躬修,争求了悟。如朱子“一旦豁然贯通”之说,是诱天下而禅也,亦不仁之甚者矣。摘自《陈确集·别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4页

夫道者,千圣百王所共之道,天下万世之所共由共知,而非一人之所得而私也。信则言之,疑则缺之;是则承之,非则违之。何嫌何忌,而当自生阻畏乎?摘自《陈确集·别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65页

夫道之所共,固无分子长幼贤不肖也。如其言是,虽幼不肖,不能不伸于长贤,其言非是,虽长且贤,不能不绌于幼不肖,惟理之归而已矣。摘自《陈确集·别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9页

吾辈读有字的书,却要识没字的理,理岂在语言文字哉?只就此日此时此事,求一个过的去,便是理也。仁义忠孝,名色万千,皆随所在而强为指称也,奈何指称者求理乎?指称种种,原为人觌面相违,不得不随在指点,求以省悟,而人复就指点处成执滞,谈悬说妙,较一字之间,何啻千里?

此理不是人做作的,天生万物,人得其生物者以为心,四海一天,万里一天,人得以生此心,与天并大,只就乍见孺子一端,推而论之,上下四方,往古来今,触无不觉,叩无不应,偌大宇宙,都呼一气之中,故宇宙中物皆性中物,宇宙内事皆分内事也。《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性,《论语》之仁,皆是物也,乃合下生成本来面目也。

此理不是涉悬空的,子臣弟友,是他着落。故学以为己也,而说不己,就在人上;学以尽心也,而说个心,就在事上。此知仁与庄礼不得分也,修己与治人不得分也,博文与约礼不得分也,文章与性道不得分也。不然,日新顾浞,成汤且为枯禅矣。

此理不是妆者象的,中心自尽是其底本,戒欺求慊,内省无恶,全在人所不见处讨个心安。此暗然之所以异于的然也。若微涉体面,便与本来性命不相干涉,纵鸿勋伟伐,笼盖一时,而那块地方终未着底,如何摸得快活,如何熬得矧数。故万变中,入火不烧,万古中,历刼刀不化,全在暗然二字上得力。

此理不是落畦径的,只要主以无私之心,境不论常变,见不论偏全,事不论成败,名不论污洁,清可也,任可也,和可也,去可也,死可也,囚可也。故曰,君子仁而已矣,何必同。

此理不是有等待的,随时随处,自有当尽的职分。自小至老,无显无晦,只求个件件不亏本分,时时不亏本心便了。故天地造化,天地之寻常,帝王经纶,帝王之日用,那有学术功业之分,穷养达施之异乎?“是亦为政”,“吾与点也”,其理自明。

此理不是有终穷的,就此事只了得此事,不得遮掩他端,就此时只了得此时,不得带携后日。总此事体,去而复来,孔子不足者必勉,然非敢保既勉之后,永无不足;有余者不尽,然非敢定不尽之后,更无有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颜一道也。不勘到此,则何有于我,祗为扌为谦,而尧舜犹病,望道未见,并为诬圣矣。摘自《理学宗传》卷二四鹿善继《认理提纲》康熙六年夏峰藏版本

悟到时,心体最妙最乐,觉得眼前天地分外分明,另是一种境界,真有不知手舞足蹈者。予丙子始悟得仁字时,正在困穷拂郁之极处,清夜独立,呼天自明,此时人境俱绝,忽觉得天心一点,独与吾心炯然相照,因念人心即天理,天理即人心,只此便是仁字,求仁得仁,吾又何憾?平生时忧愁愤懑困苦不平之气不知何往。是后只认著仁字做去,不论人知与不知,谅与不谅,此心无不泰然自适,无向日不平之气。又丁丑,悟得敬字为心法时,正行到州治西边土墙缺处,时敬字工夫下手已二月余,但未得亲近透彻,忽此际豁然贯通,觉得上至天,下至地,前至古,后至今。大至阴阳鬼神,细则一物一事,无一不是敬字通贯,千圣心法,一时俱见,不觉手舞足蹈,胸臆之间,如撤墙壁,天地间更有甚妙处乐处?则知禅家言悟,未尝无此境界,但虚实邪正有不同耳。摘自陆世仪《陆桴序思辨录辑要》卷二《格至类》丛书集成本

有友人间:儒门有悟法否?予曰:安得无悟?曰:何谓悟?曰:子能一旦觉其前日之非,而奋然就今日之是,即谓之悟矣。曰:悟者若是易乎?曰:安得易?子试思前日非处何在,今日是处何在?友人不悟。予曰:未也,知其非矣,何以行其非?知其是矣,何以去其是?能如此则悟,不能如此则不悟。友人复不悟,子曰:然则悟终不易。摘自陆世仪《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格致类》从书集成本

王阳明守仁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求诸心,而得其所性之觉,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即下即上,无之不一,以救学者支离眩骛,务华而绝根之病,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特其与朱子之说,不无抵牾,而所极力表章者,乃在陆象山,遂疑其或出于禅。禅则先生固尝逃之,后乃觉其非而去之矣。夫一者,诚也,天之道也,诚之者,明也,人之道也,致良知是也。因明至诚,以人合天之谓圣,禅有乎哉!即象山本心之说,疑其为良知之所自来,而求本心于良知,指点更为亲切。合致知于格物,工夫确有循持。较之象山,混人道一心,即本心而求悟者,不犹有毫厘之辨乎!先生之言曰:“良知即是独知时。”本非玄妙,后人强作玄妙观,故近禅,殊非先生本旨。至其与朱子抵牾处,总在《大学》一书。朱子之解《大学》也,先格致而后授之以诚意;先生之解《大学》也,即格致为诚意。其于工夫,似有分合之不同,然详二先生所最吃紧处,皆不越慎独一关,则所谓因明至诚,以进于圣人之道,一也。故先生又有朱子晚年定论之说。夫《大学》之教,一先一后,阶级较然,而实无先后之可言,故八目总是一一事。先生命世人豪,龙场一悟,得之天启,亦自谓从《五经》印证过来,其为廓然圣路无疑。特其急于明道,往往将向上一几,轻于指点,启后学躐等之弊有之。天假之年,尽融其高明卓绝之见而底于实地,安知不更有晚年定论出于其间?而先生且遂以优入圣域,则范围朱、陆而进退之,又不待言矣。先生属纩时,尝自言曰:“我平生学问,才做得几分,惜不得与吾党共成之。”此数分者,当是善信以上人,明道而后,未见其比。先生门人遍天下,自东廓先生而外,诸君子其最著与?然而源渊分合之故,亦略可睹云。摘自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