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科学家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推动历史前进,获得了赞颂和崇敬。但是,任何一个科学家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都付出了自己的艰辛,才创造出科学的成果。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张广厚,1978年4月出席了在瑞士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他的学术报告获得了世界数学家的一致称赞。其实,张广厚并非天生聪明过人,少年时代他就曾经因数学不及格没考入中学。
1948年,唐山解放了。矿工的儿子张广厚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他去报考中学,因为数学不合格而落榜了。
但是,张广厚并不灰心,坚持到补习班学习。他可用功了,每天天不亮就去上学,学校大门不开,他就在路灯下抓紧时间复习功课。等到学校大门开了,他已经自学了很长时间。3个月以后,他终于考上了开滦二中。
在中学时,他学得很认真。为了练好数学基本功,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准、快、好”。首先要准,不能马马虎虎,出错误;进一步练习快,他借一块怀表放在书桌上,集中全部精力,掐着表计时间,一次比一次算得快;在这个基础上,要做到好,字迹工整,格式正确,步骤严密。由于严格训练,他终于成为全校出名的数学尖子。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进入北京大学以后,第一次考试他就跌了一跤,只得了2分。他感到自己的功夫没到家,就有意识地多做练习题。遇到难题,他宁肯自己憋几天,有时憋上一两个星期也不去问别人。一旦做出来,他就感到非常畅快,认为这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这样,在一年里,仅数学分析习题他就作了3000道。辛勤的劳动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后来,他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研究生,成了年轻的数学家。
张广厚的事迹说明,勤奋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发明家爱迪生说:“发明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这话一点不假。
同学们,你也想在长大之后,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吗?那就请你立刻投入忘我的勤奋学习中,而且是起步越早越好,从小就培养自己爱观察、爱动脑、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会一步一步地实现你心中的美好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