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疾病治疗与护理
45139300000015

第15章 月经病的治疗和护理(3)

(5)乐观面对人生:虽然可能会面临很多新问题,可能会带给你一些孤独,但是你依然可以在这一段时间过充实的生活。不妨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走路、慢跑、骑车、跳舞、跳绳、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6)保持规律的性生活:规律的性生活不易使皮肤发热,而且能间接刺激退化的卵巢,以缓和荷尔蒙系统,且防止雌激素锐减。

四、倒经

正常女性在青春期后即有规律的月经,但有的姑娘在月经来潮时或月经前后2~3天,常爱流鼻血。这种在月经期常流鼻血的现象,称为“代偿性月经”,俗称为“倒经”。

1.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证明,鼻腔粘膜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一些学者将鼻粘膜视为原始的性器官组成部分。鼻粘膜的某些特定区域对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反应非常敏感。正常的月经来潮是由于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使子宫粘膜皱缩,小动脉极度弯曲及收缩,内膜表层血运停滞,缺血坏死导致出血,月经就这样形成了。由于鼻粘膜这一激素变化的敏感,也发生上述生理改变,这就导致了鼻出血的周期发生。

2.治疗方法

在倒经流鼻血时患者可采用下列急救措施:

①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②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③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而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最好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还可以使用干棉球蘸中药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塞人鼻孔内,可快速止血;

④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

⑤将不出血一侧的上肢高高举起,会很快收到止鼻出血的效果,待血止后,再稍待片刻,才将举起的手慢慢放下;如双鼻腔流血,可将双手举起。

【西医治疗】

西医对倒经一般治疗原则是纠正局部病变,多采用电灼出血点及子宫内膜异位灶,也可采用甲基睾丸素和合成孕激素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中医】

中医认为倒经是由血热、气机不利等因素引起。中药用藕节、白芨各15克煎汤顿服,可起到临时止血的作用。止血后,重者应在下次来月经前20天左右到医院以求根治。

根据倒经的临床所见,一般分为肝经郁火、肺肾阴虚、胃火炽盛等三种证型辨证施治。

①肝经郁火型

症状:经前或经期口鼻出血,量较多,色红,有块,伴有心烦易怒,头昏耳鸣,目赤口渴,或乳胁胀痛,经期常提前,月经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治法:宜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薄荷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生地15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0克,白茅根30克,茜草10克。

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②肺肾阴虚型

症状:经将净或经净后衄血或吐血、血量少、色鲜红,伴有头晕眼花、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干咳无痰、形体消瘦等症,月经多见提前且量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宜滋阴清热,降逆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

处方:熟地20克,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茯苓20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牛膝20克,桑叶20克,旱莲草20克,沙参20克,麦冬20克,炙甘草15克。

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③胃火炽盛型

症状: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便血,量较多且鲜红,伴有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治法:宜清胃泻火,引血下行。

方药白虎汤合泻心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50克(先煎),黄连10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知母15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白茅根30克,藕节20克,仙鹤草30克,生甘草15克。

上述为一剂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3.护理

①在月经期注意生活规律,勿过于劳累,情绪要稳定,尽量减少触碰鼻部的机会,不要用过热的水洗脸。

②平时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水果、新鲜蔬菜,或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药物,以增强血管的抵抗力。

③可以煎服清热凉血的中药。

④局部处理很重要。一旦出现鼻出血,可用干净的棉花或软纸填塞鼻腔,用手轻轻向内、向上压迫鼻翼,鼻或头部用冷毛巾冷敷。家中常备些麻黄素、鼻眼净之类能使血管收缩的药水,将之滴在棉花上,再塞入鼻腔,则效果更好。如果出血量多,自己止血有困难,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简称功血。临床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甚至出现贫血为其特征。多因内分泌功能障碍、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引起。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中医称之为“崩漏”,即是阴道不规则流血。来势急骤,忽然暴下,称之经崩;来势缓者,淋漓不断,谓之曰漏。二者常交替出现,互相转化。

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诊断标准:

(1)无排卵功血

①凡月经周期、经期及出血量不正常,经检查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②基础体温呈单相;

③月经周期中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可反映雌激素的作用,而无正常周期性的变化;

④宫颈粘液在月经前检查仍持续呈不同的羊齿结晶,缺少在黄体期应有的椭圆体;

⑤经前或经行1天子宫内膜活检呈增殖期或各种类型的增生,而无分泌期变化。

上述条件①必备,②~⑤四条中具备三条即可诊断无排卵功血。

(2)有排卵功血

①凡月经频发或经期及血量不正常,经检查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②卵巢功能检查基础体温双相,但黄体期短,在10天以下,或呈梯形上升或下降者亦可维持14天左右,或上升幅度偏低;

③经前或经行1天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分泌功能不良;

④排卵后6天,尿孕二醇含量小于每24小时5mg或血清孕酮2次含量之10ng/ml;

⑤阴道涂片有时见角化细胞指数偏高,细胞堆积,皱褶不佳;

⑥经期第5天子宫内膜活检尚能见到分泌反应的组织、基础体温双相或不典型双相,下降延迟或逐渐下降。

卵巢功能检查中,符合①~④条件者可诊断黄体功能不健;符合⑤~⑥条件者可诊断黄体萎缩不全。

1.病因病理

【西医病理】

在西医范畴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而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受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影响,可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这种关系失常时,突然地表现在卵巢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其中又以绝经前期和青春期最为多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无排卵性功血比较常见,约85%的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原因是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出或调节方面的暂时性变化,机体内部和外界许多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也可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功血。

排卵性月经失调常由黄体功能不足引起。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中医病理】

中医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即崩漏有以下三种病理机制。

(1)肝肾不足:素体肝肾不足,或早婚早育、房劳伤精,过多流产等,致使精血亏虚,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热灼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2)脾肾阳虚:素体脾肾阳虚,或房劳多产,久病损伤,饮食劳倦等脾肾受损。脾阳虚则统摄无权,肾阳虚则封藏失职,以致冲任不固,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

(3)瘀血阻滞: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或寒凝血瘀,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若血瘀内滞日久化热,更灼血络而致出血不止。

2.治疗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从年龄分为青春期功血,育龄期功血,更年期功血,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年龄、功血类型、内膜病理、生育要求确定治疗原则、方法、药物和监测。

系统地进行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包括:祛除病因、迅速止血、调整月经、恢复功能和避免复发等方面。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青春期无排卵功血以促排卵,建立规律月经,避免复发为治则。更年期无排卵功血,则以遏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诱导绝经,防止癌变为重点。

②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时应注意调节周期:具体是指在止血治疗的基础上,模拟生殖激素节律,以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促使子宫内膜周期发育和脱落,改善HPO轴反馈功能,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排卵和重建规律月经。

③合并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常并发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故应加强支持疗法。另外,功血可为某些全身疾病首发症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肝硬化),或伴存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糖尿病)和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内膜息肉、盆腔淤血症、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内膜癌),故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是十分重要的。

已婚妇女经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尚可考虑刮宫术,约半数患者刮宫后,症状常可缓解,更年期妇女,经药物、刮宫术治疗无效可考虑子宫切除术或行放射性绝经,即子宫内放置镭锭1500-1800毫克/小时,毁坏子宫内膜,使血管硬化,达到止血的目的,或用小量深度X线照射于卵巢部位,破坏卵巢功能致成永久性闭经,但对全身代谢影响大,非不得已不宜采用。

3.护理措施

患功能性子宫出血后,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若出血很多,应卧床休息以减少盆腔出血,并服用子宫收缩药和止血药,如麦角新碱、催产素或安络血、仙鹤草、维生素K等止血以应急。如出现贫血,可服补血药,贫血严重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考虑输血,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措施。

①对阴道流血多于平时的月经量时,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②应适当休息,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减少不良刺激。另外还要应保持精神愉快,这是由于月经周期与神经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情绪不佳常可导致月经不正常。

③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月经垫内裤要勤洗勤换,每天用干净的温水冲洗一次外阴。在清洗外阴时,最好是采取擦洗或洗淋浴,不要坐在盆里或池子里洗澡,以免脏水进入阴道。最好采取自制淋浴的方法,此外,为保持外阴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在每次大便后,擦肛门时应从前往后擦,不要从后往前擦,以免将肛门附近的脏东西带进阴道,引起发炎。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补充足量蛋白质。因经血量过多,会引起贫血,故应补充优质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猪肝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B12等,是治疗贫血的重要食物。

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油菜、甘兰、西红柿、胡萝卜、苹果、梨、香蕉、桔子、山植、鲜枣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铁和铜,还含有叶酸、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对治疗贫血有较好的作用。

③忌食刺激性食品及调味品,如辣椒、胡椒、葱、蒜、姜、酒等。因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增加月经量。

如系青春期患者,一般应先止血,止血后进行周期疗法,诱发排卵,恢复卵巢功能,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

①一定要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足够的营养(蛋白质、维生素、铁)的摄入,避免生冷饮食;少女一般在13~16岁来月经。其中多数在初次行经后很快即建立了正常月经周期,按月行经;而少数由于其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现象。精神过度紧张、劳累、营养不良等可诱发此种现象发生;

②应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使青春期少女了解有关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月经是怎么回事,哪些因素会引起月经异常,应该怎么办。

③出血时子宫腔内外相通,细菌因有很好的生长环境,将会迅速繁殖而致病。因此出血时要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及月经垫等月经用品;千万不能因有出血而不清洗外阴,相反,行经期一定要每日清洗以去除血污。可用一些外阴清洁剂,也可用温开水清洗,但应避免盆浴。

④若出血量大,可致贫血及机体抵抗力降低,应加强止血措施及酌情抗感染以防炎症及急性传染病的发生。

⑤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由于身体处在发育期,要注意营养补充和饮食调节。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属实热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好,忌用滋腻、温热动火之物,应多食绿叶菜和有止血作用的食物,如荠菜、黄花菜(鲜黄花菜应经蒸或煮处理后再食用,防止秋水仙碱中毒)、莲藕、芹菜、木耳等,以及胡萝卜、西红柿、百合、瓜果等富含维生素和清热安神食物。

属虚者可多食具有滋补阴血作用的食物,如山羊肉、乌鸡、桂圆、红枣、枸杞子等。

虚热者宜清补,宜食甲鱼、墨鱼、鳖肉、带鱼、淡菜、鸭肉、蛋类、鱼类、瘦肉、银耳等。饮食要忌食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青春期少女随着身体发育的需要,能量消耗很大,需要增加营养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应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营养素不仅是身体发育的需要,而且是卵巢及性腺发育的需要。供给充足的营养素,对促进卵巢发育,预防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六、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更年期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步入更年期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症状,如月经变化、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等,这些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症”。它通常发生于40岁后的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症状持续1—2年,有时可长达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