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
45154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入世”后对华投资的增加和中国生产力的提高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正效应。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推测,在2001~2020年间,中国实际经济增长将维持年均7%的增长率(2001~2010年为7.2%,2011~2020年为6.8%)。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也预测说,“入世”将拉动中国出口增长2.07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0.15个百分点。

从短期看,“入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除纤维产业等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不完备。预计“入世”后,如果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话,竞争力弱的产业破产企业数将会增加,失业人数也会增加。尽管为提高竞争力,政府积极推进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集团的形成、破产与合并;在垄断企业引入竞争等,然而能够缓解这些经济构造改革带来的阵痛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很滞后。

此外,目前中国还面临的问题是:在短期内确保年均经济增长7%,中期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长期要缩短地区差距。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一、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增加财政负担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与中国的财政改革息息相关。为维持经济持续增长,需不断扩大财政支出,但是能够补充财政的税收制度和征税体制又不十分完备,因此,有财政赤字扩大的倾向(2001年财政赤字达到2598亿元,为1949年以来最多的财政赤字)。

为救济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财政常年提供资金。同时,为完善保障制度、充实国有银行的固定资本、刺激景气而不断发行国债,因而财政负担大幅度增加。从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对人民币利息支付额+中央财政支出)暳100]看,1990年时不足20%,但2001年扩大到65%。特别是1998年后,由于连续4年大规模发行国债,使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急剧上升。

中国财政与国有企业形成了依存关系。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恶化导致纳税额减少,从而使财政的年收入减少。1996年前,税收增长率经常低于名义GDP增长率。在2000年的财政收入中,国有企业税占法人税(占全体税额的约10%)的80%以上。

处理国有银行不良债权也是加大财政负担的一个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十分发达,国有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融资(2000年国有企业80%的资本筹集来自银行融资)。因此,国有企业经营恶化增加了银行的不良债权。政府为解决不良债权,1998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财政部100%出资)。由于国有资金的介入,在处理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同时,也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2000年12月,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约13900亿元不良债权(将近一半)被移交给资产管理公司。为筹集处理不良债权的资金,由财政担保发行了约8000亿元金融债券,同时,再次接受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约5000亿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希望以10年为期限解决不良债权,加上预计不良债权的回收率为50%,因此,国家不可避免要有约7000亿元的财政负担。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给财政增加了很多负担。“入世”后,政府要强化税收基础,因此,财政改革将实施统一外企和本地企业法人税的方针。但“入世”后,随着一些国有企业被市场淘汰,金融机构经营问题的增加等,国家的财政负担仍将增大。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二、失业者增加

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增长减速导致雇佣机会减少;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推进而产生的失业增加;新劳动力的流入等。中国每年平均增加1409万新劳动力,年均增长2.6%(1979~2000年)。2000年城市劳动者有2.1274亿人,农村有4.987亿劳动力。

改革开放前,劳动者由国家统一分配进入国有企业。劳动者事实上是终身雇佣制,即退休后企业仍要支付退休金的制度。同时,国有企业员工还享受住宅、医疗、教育等待遇。这样,企业除生产外,还要承担社会保障职能,这也成为国有企业财务负担重、剩余劳动力多的主要原因。

1997年以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环,政府允许削减人员以重建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开始的同时,也对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实施破产、合并等改革措施。同时,为安定社会,将国有企业重组下来的员工作为下岗人员(临时待业),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登记,并支付一定时间(3年)的生活费,同时接受再就业培训。

但是,在下岗人员增加的同时,再就业率仍很低下。2001年年末,下岗人员达到515万人,而再就业人数只有227万人,再就业率从1998年的50%下降到31%。

2001年末,失业率达到3.6%,尽管低于其他亚洲国家,但与1990年的2.5%相比还是恶化了。另外,中国的失业者统计限制在有城市户口者,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没有计算在内。因此,公开发表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劳动市场的实际状态。2001年末,城市的失业人数(已经登记的)达到681万。与515万下岗人数加起来的话,失业人数达到1196万人,大约占城市就业总人数的10%。

失业者增加,政府却没有完善的雇佣对策。1997年起建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由于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企业的负担,决定于2003年取消。但1996年开始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到1999年终于真正完善起来。

到2001年末,加入失业保险的人数已经占全体从业人员的70%,领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31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同时2001年,下岗和保险金等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财政支出达到472亿元人民币。

今后,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裁员,加上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在农村劳动人口中,有1.6亿人是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会加速完善雇佣政策。

三、收入差距的扩大

中国的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长期以来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随着经济急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但是,由于对外开放政策始于沿海地区,因而拉大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

表示一国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均衡系数,取0和1之间的数值,越接近0的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越接近1就意味着不平等度越大。中国的不均衡系数由1980年的0.33上升到1998年的0.46.与美国的0.40(1994年)和意大利的0.33(1986年)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较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9/2000)。

从各省市人均GDP的比较情况看,2000年,沿海地区的代表城市上海最高,达到34547元,其后依次是北京(22460元)、天津(17993元)、浙江省(13461元)、广东省(12885元)。而内地的贵州(2662元)、甘肃(3838元)、广西(4319元)、陕西(4549元)等4省最低。

上海的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高于马来西亚,而贵州的人均GDP只有300美元,低于越南。这与目前为止一直以发展沿海经济为中心,而内陆对国有企业依存度很高有很大关系。

另外,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大幅度上升,结果1978~1984年农村的个人收入创下年均增长15.6%的记录。此后,由于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增加,粮食丰收使农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在1985年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率下降到一位数,2001年更下降到4.2%。同时,由于城市企业下岗人员增加,不能充分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使雇佣者的收入减少。结果,农民个人收入与城市个人收入的差距由1985年的1.86倍扩大到2000年的2.78倍。

收入不平等引起了贫困层人们的不满,政府担心会因此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混乱。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将以前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向重视中西部发展转变,最终出台了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方针。具体是,今后要给予中西部以优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资源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以国家财政支持经济增长。

但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还很不完善,没有实施政府优惠措施的情况很多,因此外国直接投资仍然集中于东部地区。2000年1~10月,西部吸收外国投资额占全部外资吸收额的比重为:占新批准的外资企业的6.1%,占合同吸收外资额的5.7%,实际吸收外资额的3.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布资料)。短期内,对中西部的外国直接投资激增的可能性不大,只能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推进中西部开发,这又会进一步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关于农民个人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在2002年3月的全国人大(中国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朱基总理提出减轻农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但是,近年在农村收入中存在着外出打工等非农业收入增长的倾向。如果不能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雇佣问题,提高农村的个人收入将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