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
45154300000020

第20章 贸易结构的变化

一、持续扩大的日中贸易

日中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00年后连续创下历史新高,2001年初次突破10兆日元大关,达到107903亿日元。中国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重也首次超过10%,达到11.8%。在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是该年惟一进出口全部增长的国家。进出口额均仅次于美国,位于第2位。对中国来说,2001年日本的出口仅次于美国位于第2位,进口则排在第1位,双方都作为对方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伙伴而存在。

下面,从日方的统计来看一下20世纪90年代后日中贸易是如何扩大起来的。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在1991~2001年的10年间呈现出年均12.5%的高增长率。贸易额也从11568亿日元增长到37637亿日元,增长3倍多。中国在日本出口总额中的排位也从1991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3位。2001年,日本的出口比上年下降5.2%,但在主要出口国中,只有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4.9%,除台湾地区和韩国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2大出口国。

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在1991~2001年间,创下了年均13.9%的高增长记录。贸易额从19137亿日元扩大到70267亿日元,几乎扩大了4倍。除1998年外,自中国的进口一直以高于日本进口总增长率的速度增长,中国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6%上升到2001年的16.6%。自1991年后,中国一直维持日本第2大进口国的位置。

近年日中间的贸易有两个特点: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结构的高度化;制成品在日本进口产品中占的比例很高。

1.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结构的高度化。关于1991年后的日中贸易,首先从日本向中国的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特征是各类机械出口占到全部出口的一半。尽管构成机械机器产品出口的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精密机械所占比例的多少有些变化,但1991~2001年,机械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

与此相比,日本自中国的进口结构有以下两个重大的变化:

第一,初级产品(食品、原材料、矿物性燃料的合计)占日本自华进口品的比重急剧下降,从1991年的41.9%,降至1996年的22%,再降至2001年的16%;而加工制品的比重却急剧上升。

第二,在加工制品中纤维制品一直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进口品,同时,机械机器制品所占的比例也急剧上升。纤维制品所占的比重从1991年的29.7%到2001年的29.1%,几乎没什么变化,而机械机器同期所占的比重却从5.8%急剧上升到28.5%。

日本自中国的进口品从以初级产品、杂货为主体向衣料品转移,又进一步向机械、运输机械、家电、电气电子部件等技术和附加值高的制品发展。日中间贸易结构的变化,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从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纤维制品为主体,向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转换。

2.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急剧增加。在日本市场,进口品所占的比例很高。由于日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将劳动密集型的衣料品等劳动成本低的产品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因此,日本市场的进口渗透度[进口/(生产-出口+进口)],在1990年超过50%,1999年更达到80%。以家电为主体的民用电子机器也自90年代起急速转向在海外生产,进口渗透度从1990年的10%上升到2000年的40%。

在进口品中,中国制品所占的比例增长最快,特别是衣料品的进口增长显著。进口额从1991年的5686亿日元增加到2001年的17873亿日元,增长3倍多,占日本进口衣料品总量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11.7%上升到2001年的77.1%,大大超过欧盟的7.8%和东盟诸国的6.7%。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从中国进口产品结构的高度化,音响、音像产品、半导体、电子部件、科学光学仪器、家电产品等高科技领域中国制品的进口也开始增加。其中,自中国进口的音响、音像产品占日本进口总量的比例从1995年的18.8%上升到2001年的37%;同期,家电产品的比例也从22.6%上升到37.4%;均超过日本进口总额的1/3.中国制品所占的比重今后会进一步提高。

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急剧增加影响了日中贸易平衡。1988年以后,日本自中国进口一直高于对中国出口,对中国贸易收支持续赤字。到2001年,赤字额增加到32630亿日元,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赤字国。一般来说,处在景气恢复中的日本贸易顺差逐渐缩小,而在不景气时期顺差呈扩大倾向。说明日本的进口在景气的时候增加,在景气恶化的时候减少。

但在2001年,日本尽管景气恶化,自中国等国的进口仍然维持增长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低迷,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近40%。日本制造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不断向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国家转移生产。在世界生产体系中,日本企业在中国等地的生产和进口,使处在景气恶化且日元贬值状态下的日本进口仍然没有减少。从品种上看,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品种从劳动密集型的纤维、衣料制品,到音响、音像产品,进而到一部分半导体制品。不断向海外转移生产是进口商品范围广泛的原因。

从中国进口商品激增的国家不仅日本一国。欧美等国从中国的进口也在纤维、服装品的基础上,近年来增加了电气、电子制品的进口。代表事件就是2000年中国取代了自1976年来一直是美国最大贸易赤字国的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赤字国。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各国进口中国制品的增加,特别是与中国制品的竞争,导致在日本和亚洲各国中“中国威胁论”的高涨。

二、日中竞争力的变化

日中贸易结构的变化,是由于在两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商品竞争力的相对变化而产生的。下面,我们从贸易竞争指数角度,来看一下日中贸易的竞争力是如何变化的。贸易竞争指数就是用日本对华贸易出口和进口的差除以进出口总额后得出的值,分布在-1到+1之间。出口和进口均衡的时候为0,如果超过0说明出口比进口多,日本产品比中国产品更具竞争力;低于0且越接近-1,说明日本产品的竞争力低于中国产品。

根据HS(国际统一商品分类)的大分类标准,看看日中间竞争力的变化情况。根据除初级产品外的工业制成品中6大类产品,即[化学制品(HS6部)]、[纤维、服装品(HS11部)]、[金属、金属制品(HS15部)]、[电机、机械(HS16部)]、[运输机器(HS17部)]、[光学、精密仪器(HS18部)]的进出口情况,算出了1991年、1996年和2001年的贸易竞争指数。这6大类产品的贸易额达到2001年日中贸易总额的70%以上。从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第一,日本的出口竞争力,除了纤维、服装品比较弱外,其他领域均在零附近、正值一方,说明与中国竞争力相同或者占优势。纤维、服装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从1991年的-0.65持续降低,1996年为-0.68,2001年达到-0.71,说明中国的竞争力占绝对优势。仅此一项就占2001年日本自华进口总额的约30%,且2001年该类产品的贸易赤字达到16503亿日元,占全年贸易赤字(32630亿日元)的一半。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在纤维和服装品方面一直有很强的竞争力。进入80年代,特别是在1985年日元贬值以后,出口竞争力急剧下降。被台湾地区、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和 追赶NIES的ASEAN诸国所取代,进入90年代后又被中国强大的竞争力所压倒。

第二,日本的化学制品(2001年占日中贸易总额4.8%)和金属制品(占6.5%)的对华出口竞争力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电机和机械(占31.4%)、运输机械(占2.3%)、光学和精密仪器(占4.4%)却急剧下降。特别是电机、机械约占日中贸易额的1/3,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但贸易竞争指数从1991年的0.65下降到1996年的0.27,2001年更下降到-0.01,成为纯进口国。

1.竞争力提高的中国产品。在中国,不仅纤维、服装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电机和机械、运输机械、光学和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也不断提高,迅速追上了日本。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在日本市场上渗透度急剧提高的中国产品主要集中于这3类。关于中国竞争力很强的这3个领域,我们从更细化的品种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一下1991~2001年间日中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构成电机和机械(HS16部)、运输机械(HS17部)、光学和精密仪器(HS18部)这3类产品的品种有26个,从它们的竞争贸易指数的变化来看,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征。

1991~2001年间,26个品种中的24个品种的贸易竞争指数都很低,在电机和机械,运输机械,光学和精密仪器等3个领域中,日本所有产品的竞争力都比中国弱。从具体品种看,即使印刷机、纺织机械、纺织机械部件等(HS844),切割机、锻造机、铸造 机 部 件 等(HS846),测 量 机 器、检 查 机 器、示 波 器(HS903)等这样技术含量高,需要技术技能的产品,虽然目前日本仍然居于优势地位,但也呈下降态势。

另一方面,日本竞争力强的产品,有飞机、降落伞、飞机降落伞部件等(HS880)和手表、钟表、钟表的摆动部件(成品)等(HS910)两类。前者在日中2001年26个品种的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因此贸易收支容易变化。同年,由于气球、滑翔机自中国的进口大幅度减少,大大改善了贸易竞争指数。后者1991年的贸易竞争指数为-0.90,在26个品种中最低。在日本出口竞争力很低的情况下,出口的少量增加会对贸易竞争指数产生影响。这两类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受短期因素影响比较大,因而不能认为今后竞争力会持续提高,也不能因此而断言能对今后日中整体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将 HS三大分类再继续细分下去的话,有223个品种(电机·机械133个,运输机器34个,光学·精密仪器56个品种)。下面探讨一下这些品种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情况。在电机、机械的133个品种中,贸易竞争指数为负数的品种由1991年的14项增加到2001年的43项。特别是,中分类的电视、录像机、电视录像机部件等(HS852)的10个品种中,除广播用器材外,其余9项的竞争力都很低。

运输机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低下状况比较显著。2001年,34个运输机器品种中的17个,以及56个光学、精密仪器品种中的30个品种的贸易竞争指数为负数,即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大于对中国的出口。在运输机械项下的汽车、摩托车、汽车摩托车部件等(HS871)项目下的6种产品均使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大大降低。同样,光学、精密仪器项下的复印机、照相机、镜头等(HS900)项目下的9种产品中的6种由日本出口逆转为日本进口。实际上,从眼镜、照相机等日中双方贸易的平衡上看,2001年自日本出口1就要从中国进口7~10.复印机也同样,从1991年的日方单方出口,到1996年进口超过出口,再到2001年进口近乎扩大到出口的2倍。

2.日中互补关系的深化。经过20世纪90年代,与中国产品相比,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降低。实际上,不是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单方面扩大,日本向中国出口的很多产品也不断增加。例如,从1996~2001年日中电机、机械的贸易看,日本自中国的进口虽然创下了年均增长20.7%的高增长记录,但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也以年均增长7.7%的速度顺利扩大。日中间的电机、机械贸易也同样是双方向扩大,可以说这正是日中间同一产业内水平分工或者说是互补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

下面看一下日中间代表性贸易品在中分类下的同一产品的双向贸易是如何展开的。在此选取的电机、机械,运输机器,光学、精密仪器3个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对日竞争力急剧增强,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牵引力的品种为对象产品,即以2001年自中国的进口额超过日本自华进口总额1%,并且超过1991年进口额5倍的产品为选择标准。

被选择的产品有[空调、冰箱等(HS841)],[电子计算器、电脑、同 部 件 等(HS847)],[电 视、录 像 机、同 部 件 等(HS852)],[开关、电容器、PCB等(HS853)],[IC、电子部件、电线等(HS854)],[复印机、照相机、光缆、镜头等(HS900)]等六种产品。为了了解日中间双向贸易是否深入发展了,我们算出了1991年、1996年和2001年这六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该指数因出口和进口量的多少不同而分布于0和+1之间,出口或进口为零的情况下,该指数则为零;进口和出口均衡时,指数为1.也就是说,越接近1就说明日中间同一产业内贸易的互补关系越强。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化看,首先,除电子计算器、电脑、电子计算器电脑部件等和电视、录像机、电视录像机部件等的指数在1996~2001年有所降低外,其他产品的指数,自1991~1996年,再到200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在中国主要对日出口品的所属产业内,呈现双向贸易增加,日中间贸易互补关系增强的趋势。另外,若将这些品种按制品分组的话,可以分为空调、冰箱等家电机器,复印机等办公机器,开关、电容器等电气部件,半导体等电子部件,多数制品组的双向贸易呈进展趋势。

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最快的是 HS841.1991年的指数仅为0.11,而到2001年则达到了0.98,进口和出口几乎接近均衡状态。这类产品又可以细分为4小类,其中,2001年日中间最大的贸易品种是水泵类(HS8414)。其对华出口额从 1996 年的179.8302亿日元增加到2001年的295.7083亿日元;自华进口也由98.4431亿日元增加到233.9634亿日元,以水泵的种类和外型的不同,建立起以日中间的相对优势为基础的水平分工体制。

电视、录像机、电视录像机部件等品种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由1991年的0.19急升至1996年的0.81后,在2001年又下滑至0.58,这与中国成为电视等家电产品的产业集聚地有关。海外电视及部件厂商进入中国生产,以及中国本地电视及部件企业的成长,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地,加上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仅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并且开始面向国外市场,开始向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外出口。

还有,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将以前从日本进口部件、原材料改由在中国国内采购或经由第三国进口的情况不断增多。经济产业省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2001)的结果显示,自日本的进口在进入中国的日本当地法人采购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运输机械制造商为53.3%,精密仪器制造商为47.8%,而电器机械厂商相对较低,为31%。像电子计算器、电视、录像机等这样已经在中国国内和周边亚洲国家形成产业集聚地的领域,部件及半成品的当地采购率及经由第三国进口的比率比较高,在日本电气机械等生产企业,中国生产的增加与自日本进口部件的增加没有直接的联系是主要原因。这是日本对华出口增长低于自华进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不能认为在中国国内产业集聚地发达后,自日本进口的部件、半成品将全部被中国国内的生产所取代。实际上,从1996~2001年日中间电视、录像机等使用部件的贸易情况看,尽管日本自中国的进口明显增加,由289.6397亿日元上升到1187.6644亿日元,但对华出口也维持了较高增长,由166.2698亿日元上升到568.9770亿日元。以彩电为例,中国生产产品的主流已经向大屏幕电视转移,并进一步向液晶电视、数码电视等高技术含量型产品发展,其生产所需的部件、半成品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因此,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也不断增加。

在中国,形成了如下所述的雁型工业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口的产品到90年代中期被国内生产所取代,在90年代后期成为出口产品;出现了纤维、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以电气、机械为中心的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各种产品同时成长的模式。其中,在日本对华进口扩大的同时,日本的对华出口也增加了,日中间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同时进展,也使产业内贸易得以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