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
45154700000018

第18章 从双轨制到市场化——论中国经济改革总思路的调整

“背景简介”此文产生的背景在前文的简介中已经说明,不再重复。在本篇报告中,李晓西博士和我所以提出市场化的“总思路调整”,同已经初步形成的市场化理论思路有关,但更多的是出自对当时双轨制经济运行的种种弊端、矛盾和蜕变现象极为担忧,并极力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思路。在此文中,我的主要“贡献”是对价格双轨制的行政化性质及其弊端,收入分配市场化和反市场化的矛盾和后果等等进行了分析,并在部分篇幅,强化了收入分配市场化的主张,对自己原先提出的所谓短缺经济长期性的估计、短缺类型分析进行了补充、纠正和完善。这篇报告发表后,同样产生了较大影响,《经济学文摘》随后也给予了摘登。而最大的收获是进一步理清了我们自己的思路,为后续的市场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双轨制可以破旧,但不足以立新

我国经济体制的八年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旧经济体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削弱,新的经济体制开始萌芽和发育。然而,改革的成就还只是初步的,与其说目前的双轨制解决了旧体制的问题,不如说更多地暴露了问题。前期改革的总思路是以双轨制破旧立新,造就和发展市场调节的一轨,削减和缩小直接计划调节的一轨,逐步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依这一思路出台的改革措施,大都具有破旧的明显特征,即通过简政放权,打破高度集中型的旧体制垄断,形成与旧体制相对立的“计划外市场”,并试图借助计划外市场培育新体制的微观基础,建立宏观间接调控系统。但是,改革的实践证明,破旧并不必然立新。双轨制本身在破旧的同时,由于内在的矛盾,并不必然促成或导向新体制的诞生。因此,这一思路随着新旧体制胶着状态的出现,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局限性。

价格双轨制对经济运行秩序的干扰不断增大。整个经济运行的双轨制以价格双轨制最为显著,但价格双轨制不属于通常所说的经济性差价,而是由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行政性差价。在这种场合,同一商品存在计划内固定价和计划外市场价的双重价格。两种价格不仅存在量的差别,而且从价格形成方式到价格作用形式都很不相同,出现了以行政性差价为屏障的两套交换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和经济运行体系。同一商品的价值在屏障两边要由不同的货币量来表现,同一货币量在屏障两边具有不同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暴露了双轨制的种种弊病。价格双轨制作为一种短暂的过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但不宜拖得过久。否则,由它所牵动的经济运行秩序将出现极大的混乱,使改革遇到难以解脱的困扰。

当前,由双轨制引起的新旧体制胶着状态已经使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迅速提高,透明度大大降低。主要表现是,计划内一轨的经济运行受到无规则市场的侵袭,原有的宏观直接控制的效力锐减,而间接控制又远未形成;市场调节一轨的经济运行受到无规则计划的干预,正常的市场自由度被种种附加条件所扭曲,经济运行中不可比、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新旧体制的界限很模糊。因此,继续推行双轨制的改革思路,将面对新体制不新、旧体制不旧的“两不像”、“双无序”态势。

双轨制的实践还表明,新旧体制的转换单靠走小步,靠逐渐增减双轨经济比重的办法难以奏效。前期改革以破为主,走小步是必要的,它可以为迈大步做准备。但若长期走小步,很可能使新体制在发育过程中蜕变,产生一种违反商品经济规律的畸形体制。这是因为,经济运行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改革不能“停车检修”,只能“带电作业”,单靠依次进行的局部改革,其成果随时可能被旧体制的运行所同化和吞噬,使种种新的反市场化现象悄悄扎根,造成畸形体制滋生的温床和后续改革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双轨制的延续,经济行为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反市场化二者共生的“悖理现象”日益增多,已经使双轨过渡的改革效益递减。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这只脚迈向了市场,收益获取这只脚却仍留在“场外”,“脚踩两只船”,既留恋“大锅饭”的稳定收入,又羡慕市场调节带来的额外收益,企图从双轨制的两边同时捞到好处,在大锅饭之外“另开小灶”;收入分配排斥合理的市场竞争,利用多种非市场手段实行不平等竞争(包括转嫁经营损失),企业处于有利地位时,指望“(市)场外干预”使之永久化;处于不利地位时,又企望“场外搭救”来摆脱困境。宏观上的需求膨胀依然缺乏微观的抑制基础。

实践表明,双轨过渡不可能把新体制推向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双轨制本身很可能从过渡形式蜕变为一种把双重弊病集于一身的畸形体制;旷日持久的过渡会导致种种变态形式紧随每一项改革措施之后悄悄扎根,成为更难改变的新的改革对象。因此,深化改革要求改革思路的转变。

二、市场化改革思路是深化改革的惟一选择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局部地克服困难的办法,双轨制下靠行政手段克服困难的办法,又在产生新的困难。探索价格改革、流通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所有制改革、宏观调控改革的人们经过认真的反思,都不约而同地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发现一个朴素的道理:单项改革难以推进,必须进行综合研究,配套改革。

现在的问题是,以什么为轴心来组织配套改革最为有利。以价格为轴心的配套改革十分重要,但也有局限性。价格只是市场运行中的一种参数,价格也要由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要靠健全的市场来提供。价税联动尽管是重要的,但也只是两种参数的配套,而且体现了很大程度的人为配套。价格不通过市场去形成,价税联动就缺乏市场基础。以企业为轴心的配套改革,首先遇到的障碍是市场环境的紊乱。以宏观调控方式为轴心的配套改革需要有可供调控的灵敏的市场传导系统。可见,方方面面的改革都同市场体系有关,而在市场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市场化改革思路是大面积引入市场机制、多方面配套改革的思路,也是深化改革、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惟一出路,是从形式上改革到实质上改革、完成经济机制转换的战略措施。所谓市场化并不是单纯着眼于市场,而是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轴心,促进微观动力系统的运行市场化,带动宏观调控系统的市场化,使配套改革真正凝聚成为一种合力,共同朝一个方向发展,并共同克服反市场化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双轨过渡的不足,避免畸形体制的产生,把改革推向新的阶段。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是“七五”期间三大改革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个改革任务,就必须从现在起,推行市场化的系列改革措施。市场化改革思路的主要内容是:

1.在所有的经济领域和环节,大步推进各类市场的发展,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等,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商品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缺乏任何一种市场,都会使市场体系出现断层,形不成市场运行中的内在联系和反馈回路,市场结构的残缺不全必然阻碍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资源的合理配置。

2.大步骤、大面积引入包括竞争、风险在内的市场机制,让各种市场参数进入市场运转起来。市场参数僵硬,市场机制就无法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只有市场参数灵敏正常,才可能使各类市场内在地统一起来,产生互相适应又互相抑制的市场力量。

3.围绕市场化设计各种改革方案,改造原有的改革措施。在前期改革方案和措施中,有些措施具有明显的破除旧计划体制的倾向,但缺乏确立市场规则的内容,有些措施则具有反市场化倾向,如为保证供求大局而采取的强制性、行政性措施。这些措施应在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加以改造,让市场机制来解决在市场运行中产生的问题。

4.借助政府力量和法律保障,建设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经济组织,改造和重建市场主体即形成自主经营的企业,完善市场基础,这是经济按市场化运行的组织保证。对具有反市场化的组织行为要加以限制、引导和改革。

5.在市场化进程中,改造和健全社会主义的计划管理功能,在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基础上,树立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在生产领域,要保证数量很少但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命脉的重要产业、企业掌握在国家手中,实行国有国营或国有民营;在流通领域,要通过参与市场竞争,重新确立国营商业、物资、外贸系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批发环节的主导地位。

市场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微观基础的改造。目前,大中型国营企业普遍实行承包制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过渡。由于承包中的基数和上缴利润都未能与动态的市场体系挂钩,仍然具有一定的反市场化的性质。以股份化来实现企业的改造,明确财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股份化和市场化是一致的。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意味着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将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在资产新增价值而不是原值的市场评价基础上,将使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成为市场化分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这种分配具有合理的经济根据,将真正解决企业行为合理化、长期化、市场化问题。股份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又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国家对企业的参股,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但这是建立在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利益一致基础上、以平等的经济身份来进行的控制。

“股份公有制”是任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未曾试行,可称为最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石。尽管这不是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惟一模式,但可能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模式。与此相联系,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国家投资公司必须建立起来,作为商品经济中的组织,代表政府以经济手段引导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也将兴旺起来,股票交易体现了商品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这将根本改变按行政方式投资、靠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结构的反市场化格局。

价格双轨制要尽快过渡到单一市场价格制。双轨价格不能适应深化改革的要求,根源在于其反市场化的性质。因此,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价格双轨制最突出地表现在生产资料和粮食问题上,因而解决这两类产品上的双轨价格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深化生产资料价格改革应走石家庄道路。石家庄道路的意义在于用统一的市场价取代双轨制,把现行计划内物资的价格差额退还给使用单位(企业),以平稳转轨,把紊乱的价格信号统一为市场信号,因而提供了远胜于双轨价格的市场条件。粮食价格双轨制同样弊病很多:以工补农、“三挂钩”措施(即粮食定购与专用资金、化肥、柴油供应挂钩)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是用非市场化的措施来解决市场运行问题,矛盾只会日益突出,靠行政强制决非长远之计。解决粮食收购价的关键是把现行的合同定购变成真正的合同,而不再是变相的统购。依靠强大的国营粮食系统,价格补贴由补粮食流通部门转为补消费者,实行议购议销,是解决我国粮食产销问题的根本出路。石家庄道路和粮食议价道路是一个思路,即补贴由暗到明,由补流通环节到补消费者(企业),然后走向市场价格。实践证明,双轨制带来的价格信号紊乱,造成生产者无所适从,带来流通领域的投机,已经到了必须改造的时候。

将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以法律形式引入经济运行是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步骤。收入、效用最大化,创收机会均等和注重效率目标是市场化运行模式的通行原则,是引入市场机制的题中应有之意。倘若没有竞争,不承担风险,就不能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也就不可能走向市场化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哪些领域防止垄断,防止什么形式的垄断,值得认真研究。在当前的横向经济联合中,在行业管理中,防止价格垄断极为重要。否则,就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潜力。与此相适应,实行破产法和允许企业买卖就更具重要意义。一定要不遗余力地克服阻力,推行企业破产法,结束那种反市场化的“没有失败者”的虚假竞争。与此同时,要在目前已经兴起的各种保险事业的基础上,充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参数市场化、要素市场化、企业市场化的要害是收入分配市场化。应当明确,市场机制本质上也是收入分配机制;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分配可以越过市场直接进行,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分配寓于交换,各种收入分配的份额由市场过程来确定,因而收入分配、利益牵引的市场化是促成市场体系、引入市场机制的原动力。而在现阶段,越过市场,靠场外谈判,是理不顺、摆不平收入分配关系的。这几年实践证明,离开市场机制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的改进。由国家调价引起的生产者收益变化,则造成生产者对国家财政的依赖,造成无休止的讨价还价。

只有通过市场化道路,才能解决不同群体、行业、个人的劳动贡献与工资收入脱节问题;解决资金效率与利润率脱节、资金供求与利率脱节、商品价值和供求与价格脱节的问题;解决反市场化的平均主义攀比和收入畸高畸低的问题;解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关系问题;解决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的关系问题。

对此,总的改革思路是,把微观经济收入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在宏观上只控制收入总额和各种要素价格的总水平,把企业、个人的收益权推向市场,削减非货币收入在实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允许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共存;用创收机会均等和税收机会均等来保证现阶段应有的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市场化相对于大锅饭体制来说,由于牵涉到分配关系的重新构造和既得利益的重新调整,因而是各项改革中最富于实质性的改革。在分配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深化构造市场体系及其微观主体,可以为宏观间接控制提供刺激总供给、抑制总需求的内在机制,因而是推行市场化改革思路的核心。

三、对若干疑虑的回答

开创市场化改革的新阶段会导致一场猛烈的通货膨胀吗?如前所述,市场化改革思路是价格、工资、利润、汇率、税率等市场参数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来配套,是宏观调控方式和微观基础通过市场加以改造。毋庸讳言,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将必然引起物价上升带来的改革阵痛。但是,这种阵痛是可以承受、能够度过的,也是可以减轻的。这是因为:

1.克服成本推进式的市场物价上升的强有力机制是市场竞争机制。迄今为止,我们经常是用行政手段限价、查价,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是将暂时性、特殊性手段经常化。严格说来,这是反市场化的做法,其效果的短期化和后遗症也是有目共睹的。市场价格平稳以至回落的关键在于竞争。没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不会产生降低成本的压力,就没有可能把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统一起来,形成既保护消费者又能提高生产效益的价格水平。市场化,正是着眼于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把企业推向充满竞争的市场。这是保证价格不致因垄断而节节上升的根本。

2.当前商品价格结构(料、工、费、税、利的结构)中,存在着压低料、费和垄断利润的巨大潜力。以生产资料价格为例。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是供给短缺,但在供给短缺的后面,却是库存总量的上升。克服这种反市场化的状况,可使库存下降,供给增加,使市场价格回落。另一方面,短缺还与高消耗并存。目前我国重点企业的钢材利用率、能源综合利用率、木材综合利用率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列入国家统计的105项物耗指数,1985年有52项比上年上升,1986年又有34项比1985年上升。这也必须靠市场化来解决。降低物耗的巨大潜力展示着成本、价格下降的巨大潜力。目前,流通费用比重过大、转手倒卖的收入过高,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真正压低流通费用,防止流通中滥用的行政权力与投机活动结合所造成的涨价,因而大大降低商品价格。

3.市场化有助于抑制需求拉动引起的物价水平上升。市场化意味着在企业利润和工资之间建立制衡机制,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改变目前各种承包制中只讲“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状况,从根本上制止消费基金的膨胀。市场化意味着专业银行企业化和利息率随市场资金供求浮动,从而资金供应多少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自身利益,过多的资金贷款只能使利息率下降,这将堵住企业抢贷、银行滥贷的口子。市场化也意味着企业将承担更多的还贷利息,“老爷工程”、“胡子工程”将受到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因此,市场化将有效抑制投资基金的膨胀,提高贷款效益。此外,市场化还将为吸收存款、增加储蓄带来动力,使存款利率与物价水平的变动协调起来。而有效吸收闲散资金,又可抑制消费过度,增加生产贷款。总之,引入市场机制,既可以制止消费基金的膨胀,也可避免投资基金的膨胀,有利于物价的基本稳定。反之,如果不加速市场化的进程,我们能有效地、长期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吗?有可能指望物价在双轨过渡中自行回落吗?显然不能。南、匈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恰恰是局部性调价调资引出更多的麻烦。局部成本往复推动,形成农产品、工业品价格轮番上涨。企业的垄断加上市场价格的自由化,就是涨价的根源之一。

其实,在前期改革中我们已经受了最猛烈的物价上涨的冲击,目前集中管制的产品价格已大大减少,已放开的产品价格的覆盖面已大大增加,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经过考验也有所增强。可以说,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主客观条件是基本具备的。

市场化排斥宏观计划指导吗?我们所力主的市场化改革,决不排斥计划经济。恰恰相反,它为计划有效地管理市场提供了客观基础。市场化不等于自由化,更不等于无政府主义。它使政企在更高层次上分家,政府干政府应干的事,企业干企业应干的事。因此,市场化将伴随着宏观调控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调控市场,而不再直接控制企业,将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国家通过国营商业、物资外贸企业所参与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对流通环节的计划指导,并进而影响到生产企业,通过货币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和市场法规来组织和调控市场,完善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外,国家对国有大中型股份企业的参股行为,也将体现宏观调控的意图。

市场化配套改革是否想毕其功于一役?是否考虑过经济环境的制约?市场化配套改革是一种战略思想,而不是战术思想。在推进市场比的进程中,显然会有不同的阶段,会有一定的顺序和步骤。但是,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种质变过程。改革的长期性并不排斥改革的全面推进。不能把发展和改革对立起来,以渐变压改革,以阵痛否认改革。恰恰相反,要发展经济,追求长远的民族利益,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经济环境对改革有制约作用,但经济环境是可以通过改革来逐步改变的。就我国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来看,具有双重意义的短缺特征。①由旧体制和目前的双轨制造成的相对短缺,即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时增长的条件下,总需求的增幅经常快于总供给的增幅。相对短缺是可控的,它可以通过运行机制的转换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刺激总供给而抑制总需求来加以克服。②由生产力、工业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引起的绝对短缺(主要表现是人均占有的绝对量指标低,开发利用水平低)。绝对短缺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具有暂时的不可控性,它需要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克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对短缺和绝对短缺往往交织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这种环境,决定了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阶段性,也突出了改革的重要地位。其中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改革实行运行机制转换,基本克服相对短缺,走出“越统越短、越短越统”的怪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逐步加快克服绝对短缺的步伐。由于相对短缺具有现实的可控性,因此,分阶段改革中所需要的相对宽松环境可以依靠改革本身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形成。市场化改革是使经济环境相对优化的惟一出路。

市场化配套改革能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支持吗?由国家财政来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本身说明,这样的改革必定缺乏市场基础,改革被看作了国家行为,被当作了国家财力的行政分配。双轨过渡中种种反市场化倾向所引起的财政拮据,也同这种改革思路有关。而市场化改革思路所主张的,恰恰是让所有的改革力量都分担起改革的风险和压力。市场化过程中的微观基础改造问题、价格改革问题、市场体系的培育问题、宏观调控问题等等都建立在分散国家财政压力的思路基础之上。因此,这种改革有可能加速推进。

总结30年的经验,国家财力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执行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方针。重点之多,浪费之大,消耗之高,周期之长,是人所共知的。这种局面只有通过市场化改革才可能根本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只需要一定的国家财力支持,而且会支持国家的财力。另外,市场化意味着即使有必要集中力量进行的重点建设,也可以通过投标招标,多渠道集资,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多层次的积极性来解决。总之,从双轨过渡思路到市场化改革思路,首先需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本文原载于《财贸经济》198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