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45166000000003

第3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引言

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但商品的价值表现一开始并不是货币形式,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扩大的和总和的价值形态、一般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纸币是一个价值符号,它在流通中需要多少取决于流通中需要多少金属货币。如果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本章包括四节:第一节介绍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第二节介绍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第三节介绍货币形式的发展;第四节介绍货币流通量的确定。

3.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商品的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最后产生了货币形式。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是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为四种形式,本节通过回顾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解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3.1.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剩余产品交换,但当时人们还不是为交换而生产,而只是将偶尔多余的产品用来交换,因此交换带有偶然的性质。这种价值形式是与最初的、直接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的。在这种价值形式里,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如1只绵羊偶然地同2把斧子相交换,用等式可表示为:

这种价值形式虽然简单,价值形式的两端都只有一个商品,但它却是价值形式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在这个价值形式中,等式两边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它只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绵羊的价值借助于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它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或者说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斧子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像一面镜子一样,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证明绵羊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它起着等价物的作用,或者说处于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

我们首先考察相对价值形式。一个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和另一种商品发生交换关系,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绵羊只有和斧子相交换,它的价值才能被相对地表现出来。从质的规定来看,绵羊的价值之所以可以利用斧子表现出来,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所以,两者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绵羊和斧子的价值关系中,斧子是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斧子是用自己的使用价值表现绵羊的价值,斧子的自然形式成了绵羊的价值形式。从量的方面来看,价值形式不只是表现价值,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1只绵羊和2把斧子相等,就表明1只绵羊和2把斧子耗费了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的相对表现会受到影响。例如,当羊的价值发生变化,而斧子的价值不变时,则绵羊的相对价值同其自身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总之,商品相对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等式两极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我们再来考察等价形式。等价形式就是一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这种商品称为等价物,例如,斧子直接用来交换绵羊,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就像镜子一样,用它来反映绵羊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之所以能表现别种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自己也有价值,不过,它是用自己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别种商品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如斧子,以自己可以捉摸的自然形式来表现绵羊的价值,这样斧子的使用价值就成为绵羊价值的表现物。第二,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这是与第一个特点相联系的。充当等价物的商品,也是某种具体劳动的产品,但由于它在价值关系中所处的等价物的地位,使生产斧子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了作为绵羊价值实体的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直接的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一旦商品处于等价形式,作为等价物而同别种商品直接交换时,这种私人劳动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了。这样,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就具有一种神秘性。其实这种神秘性是从它与其他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产生的,而不是这种商品天然具有的。一旦离开这种关系,它的神秘性也就消失了。

简单价值形式已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已经隐藏着货币形态的秘密,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或作为等价物的商品,只是个别的等价物。这样,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的这种属性就得不到充分表现。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加,简单的或个别的价值形式便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3.1.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分离出来,有些部落主要从事畜牧业,有些部落则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分工带来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使得可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逐渐增加,商品交换也就进一步发展起来。有些商品不是偶然地和个别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和其他多种商品相交换。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的自然形式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的自然形式上,于是简单价值形式便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扩大了范围,表现在一系列其他种商品的自然形式上。绵羊不仅与斧子交换,而且与粮食、布、黄金及其他任何种商品相交换,价值被表现的商品绵羊,就取得了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等价物的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许多种不同的商品。谷子、布、黄金等商品,则都处于等价形式上,都是绵羊的特殊等价物,充当表现绵羊价值的材料。从质上看,由于现在绵羊不是只和某一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建立相等的关系,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建立相等关系,所以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体现;从量上看,由于绵羊按不同的比例和各种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也就同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的比例更加接近,绵羊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得到了比较准确的表现。

3.1.3一般价值形式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和扩大的总和的价值形式反映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两种商品实现交换,中间没有任何媒介物。这种直接的物物交换,有很大的局限性。譬如说,有一方愿意用羊交换米,但有米的那一方却不愿意要羊,而要用米换布,这样,虽然双方都有交换的需要,但交易却做不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用羊换米的人,首先得去找一个愿意换出布的人,如果换出布的人也不要羊,而希望用布换锄头,那么,就得首先用羊换锄头,再用锄头换布,再用布换米,几经周折,才能实现预期的交换目的。如果有锄头的人也不需要羊,那么,有羊的人虽然费了很大的劲,走遍了集市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无法交换到自己要的东西。

随着交换频次的提高,有一种商品,自然而然地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商品,一切商品所有者都用自己的商品和它交换。虽然它不一定是每个人都直接需要的商品,但由于用它可以换到自己需要的任何商品,因此,大家都愿意用自己的商品先与这种商品相交换,然后再用它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样,价值形式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任何商品都只和某一种商品相交换,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这种商品来表现,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从而使直接的物物交换逐渐变成了通过媒介的交换。

这个价值表现之所以叫做一般价值形式,是因为一切商品的价值现在都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唯一的、同一种商品(例如,绵羊)上。现在,商品价值的表现:一是简单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二是统一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它们的价值形式是简单的和共同的,因而是一般的。上述公式中的羊,即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一般商品。这时,商品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的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一切商品既然在质上表现为共同的东西,它们在量上便也可以相互比较了。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比较,并不是简单的等式颠倒,而是反映了本质的变化。因为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有许多等价物,没有一种统一的等价物;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出现了共同的统一的等价物。这个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过去商品交换是两个商品直接交换,现在则是通过第三个商品作媒介的交换。由于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交换的发展。

一般价值形式虽然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困难,但在这个阶段上,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往往是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由这种商品来充当,而在另一时期、另一地区又可能由别种商品来充当。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牲畜、毛皮、贝壳、盐、铜、铁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来担任时,这种商品实际上就成了货币商品。

3.1.4货币形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生产,交换的范围更为扩大。商品交换范围和种类更加扩大,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种商品上。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货币商品。

从一般价值形式过渡到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金、银等贵金属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充当货币的自然属性: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便转化为价格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即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做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这种现象叫做货币拜物教。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还揭示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决定的,并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2.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所谓价值尺度,就是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正像衡量长度的尺、衡量重量的砝码本身具有长度和重量一样,各种商品的价值之所以能相互比较,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而是因为它们本身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虽然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中通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来表现。只是因为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价值的直接代表,这样商品的价值量才必须以货币来衡量。因此,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外部的衡量器。

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表现而不是价值的实现,因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只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例如,我们要表示1件商品的价值是多少的时候,只需说出或标明它的价值等于多少货币就行了,而不需在这件商品旁边放上一定数量的货币。当然,人们能以观念上的货币衡量商品的价值,是以现实货币的存在和流通为前提的。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代表一定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又分成若干等分。这好比要衡量物品的长度就需要把一定长度的“尺”、“寸”作为计量单位一样。这种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就叫做价格标准。例如,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作为货币时,就以“两”作为货币单位,银元1元含纯银0.6408两(当时的衡制),就是银元的价格标准。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它们的区别是:①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②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产生的,它不依循于国家的权力;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货币价值量的变化会使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同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也就是货币的价值量的变化无关。不论金或银的价值怎样改变,1元仍然是一定重量的金属,它仍然是1元。而1元总是等于10角,1角总是等于10分。

3.2.2流通手段

货币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产生以后,由于它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商品交换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而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采取物物交换的形式,即商品—商品(W—W),商品所有者让渡自己的产品(卖)和取得别人的产品(买),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次完成的。但是,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分为商品换货币,也就是售卖阶段(W—G)和用货币换商品,也就是购买阶段(G—W)。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独立的。比如,甲卖商品给乙,不一定立即向乙购买商品,他可能过一段时间在别处向丙购买。可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有些人卖了商品不马上买,另外一些人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引起买卖脱节,从而加深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并产生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需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现实货币的运动形成货币流通,它由商品流通引起,且与商品流通交织在一起,但与商品流通有区别。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出卖以后,就退出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货币则不是这样。货币在充当一次交换的媒介以后,接着又去充当另一次媒介,这样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始终停留在流通领域。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

3.2.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货币之所以能充当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本身有价值,可随时用它换取任何商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既不能是观念上的,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贵金属。贵金属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贮藏手段,不仅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具有耐腐蚀、易贮存的特点,而且因为它是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转化为流通手段。产生贮藏货币的动机是为了增加人们手中拥有的货币量。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实质是对社会财富的支配权。人们对社会财富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他们对货币需求的无限性,而人们现实拥有的货币量总是有限的。因此,货币在质上的无限性与量上的有限性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产生了贮藏货币的欲望和行为。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退出,转为贮藏货币;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重新投入到商品流通中。因此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货币量过多的通货膨胀现象。

3.2.4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在商品流通的初期,交易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赊账买卖。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在商品流通领域内起作用,后来扩大了范围,还可以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等。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销售,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赊欠,形成一系列债务关系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不能按期偿还,支付链条中断,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导致商品生产者因现金不足,无法进行生产和经营,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3.2.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国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和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必须是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因为黄金和白银本身是商品,其币值主要取决于再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坚挺,无法人为改变,成为世界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一般来说,各国内部法定的纸币和普通金属货币不能越出国界。但是,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由于某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赢得了较高的国际信誉,因此能在较大的范围内代替贵金属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但是,这些货币仍然是纸币,它们的币值会随各国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发生波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因此,真正的世界货币仍然是黄金和白银。在世界经济发展较为平稳时,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重要性表现得不明显。但是,一旦出现世界性的经济波动或金融危机,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不可替代性就会真正显露出来。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流通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第二,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贸易逆差。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向国外存款等。

上述货币的五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不同方面共同表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前者是表现商品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价值。由于货币可以买到其他各种商品,货币成了社会财富的代表,由此便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3.3货币形式的发展

自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具体形式就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货币的具体形式的演变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异到后来就基本消失了。就货币的具体形式的演变总过程来看,一般经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这几个阶段。

3.3.1非金属实物货币

非金属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形式。据古籍记载和考证,贝壳、牲畜、布帛、皮革等许多商品都曾经充当过货币,在一些国家,像盐、烟草、可可豆等商品也曾充当过货币,但是这些实物货币大都不易计量,不易分割,不便携带、运输,不便保存,因此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实物货币便逐渐为金属货币所代替。

3.3.2金属货币

由于金属的自然属性使其比一般实物商品更适宜于充当货币材料,因此在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为人类所掌握之后,金属货币就逐渐取代了贝壳、牲畜等这类实物货币。

金属用做货币起初是以块状流通的,每笔交易都需要称重量、验成色,很不方便。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一些富裕的、有声望的大商人在金属条块上打上印记,标明重量和成色,以其信誉来保证金属货币的重量和成色,便利了流通。然而,私人信誉是有限的,当商品交换超出地方市场范围,人们对金属条块的重量、成色就要求有更具权威性的证明。显然,最具权威的乃是国家。于是,就由国家统一铸造金属货币并烙上国家印记。这种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价值的金属货币就是铸币。铸币的出现,扩大了金属货币的流通范围,促进了商品交换。最初的铸币是用铜、铁等贱金属铸成的,由于金、银贵金属的自然属性使其比贱金属更宜充当货币材料,因此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金、银铸币就逐渐代替其他金属货币而垄断了货币商品的地位。

3.3.3纸币和信用货币

开始,铸币的面额与其实际币值是一致的。但是,在长期流通中铸币会产生磨损,使其面额与币值发生背离。实际的商品交换表明,货币作为媒介只在交换者手中作短暂的停留,经常是转瞬即逝,因此不足值的铸币照样能够充当流通手段。这就给人们以启发,是否可以用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铸币充当流通手段,于是,产生了由国家强制发行并受法律保护的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样,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便出现了纸币,并且纸币流通逐渐代替铸币流通。

现代纸币的形式,除钞票即原有纸币外,还有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指将钱存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支票可以流通,具有货币的作用,故称存款货币。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在纸币充当支付手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为依托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可以代替纸币或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如银行券、期票、汇票和支票等。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也是价值符号,它的流通要以银行的信誉作保证。对于数额较大的交易活动来讲,用信用货币支付会比现金支付来得便利快捷,因此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被广泛使用。

3.3.4电子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和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又出现了无形货币或者说电子货币,即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货币材料,使用既迅速又简便,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费用,其使用日益广泛。

3.4货币的流通量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在不同的货币形态下,一定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是不完全相同的。

3.4.1贵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

充当流通手段的贵金属货币的数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究竟应有多少贵金属货币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呢?决定商品流通所必要的贵金属货币量的因素有三个:第一,待销售的商品量。第二,价格水平。第三,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例如,一定时期(假定一年)社会所需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0亿元。假定每元货币平均在一年内为10笔交换作媒介,一年流通了10次。那么,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只要有1亿元(10亿元÷10)的货币,就足够来实现10亿元商品的交换了。所以,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动用货币的地方,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缴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有商品买卖的地方,也不一定都需要动用货币,因为随着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

3.4.2纸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具有代替金、银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流通规律是以贵金属货币金、银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即纸币的发行量应是它所能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金或银的货币量。纸币流通规律实际上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果国家发行的纸币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那么纸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可保持稳定;如果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有一部分商品因缺少流通手段而不能流通;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就会发生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这就是通货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因而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当各国普遍采用纸币充当流通手段后,通货膨胀就成为经济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通货膨胀与纸币的发行量直接相关。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推动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必然结果。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是个历史范畴。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

拓展阅读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里流行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顺利地进行,需要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们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香烟之所以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是和它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它容易标准化,而且具有可分性,同时也不易变质。这些正是和作为“货币”的要求相一致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俘都吸烟,但是,只要香烟成了一种通用的交易媒介,用它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吸不吸烟又有什么关系呢?

习题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2.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3.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