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包括有关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理论。前面几章,是从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去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问题。本章将进一步揭示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剩余价值是怎样逐步转化为利润、企业主收入、利息和地租等具体的、特殊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分割或分配问题。在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利润是其他各种形式的基础。所以,本章考察利润和平均利润,中心内容是阐明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之间以及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揭示平均利润率规律。除剩余价值的分配外,对于资本主义的分配的研究还包括对于工资的考察。
本章包括五节: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分析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这是考察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基础,另外还分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说明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揭示了平均利润率规律,并分析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从理论上解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与价值规律的矛盾,第三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考察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怎样转化为商业资本,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资本的性质、职能和它的利润来源,揭示商业资本家如何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揭示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关系;第四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主要是剖析借贷资本,阐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及本质,接着考察借贷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瓜分的具体形式——利息;第五节地租,阐明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来源及主要形式,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的关系。
8.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8.1.1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则从资本家那里取得工资,所以从本质上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但是,从表面现象上看,工资似乎不是劳动力的代价而是劳动的代价。从资本家方面说,好像是:因为你劳动了,所以我给你工资;从工人方面说,好像是:因为你给我工资,所以我给你劳动。这样,工资就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事实上,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而不是他的劳动。在现实生活中,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格,其原因在于:
第一,劳动要当做商品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和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他的劳动不存在,劳动是在买卖结束之后才发生的。而这时,工人的劳动已是在资本家的监督支配下进行,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工人无权把劳动当做商品出卖。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物化,价值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的价值就由劳动来决定,那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就等于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样,资本家不能得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能进行。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它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说,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工资这一形态,把有酬的必要劳动与无酬的剩余劳动的区别抹去了,把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掩盖了。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揭露工资的实质,才能正确认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8.1.2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其表现形式很多,基本形式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即按劳动时间支付的劳动力价值。例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等。它们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等的转化形式。计时工资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分析计时工资对工人的剥削情况,不能仅考察计时工资量的多少,还必须把工资同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可以在不降低工资额,甚至在提高工资额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来降低每小时工资,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初期广泛采用的工资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计件工资却逐渐广泛地流行起来。
(2)计件工资是不按时间单位支付工资,而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工资。它和计时工资在本质上一样,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无非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例如,一个制鞋工人的日工资是6元,每天制造12双皮鞋,改为计件工资后,每制成1双皮鞋支付工资0.5元,工人每天仍得工资6元。但事实上,资本家往往把身强力壮和技术熟练的工人所能完成的产品数量,作为确定计件工资单价的标准,迫使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同时,实行计件工资制可以诱导工人拼命干活,“自动”提高劳动强度或延长工作日,千方百计多挣一些工资去养家糊口。
一般说来,计件工资是更有利于降低工资成本、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形式。因为计件工资把工人收入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工人劳动的数量、质量和强度,都由工资形式本身来控制,这就使工资成为从物质利益上刺激工人更紧张、更有效劳动的重要手段。因此,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8.1.3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以货币的形式来支付的,劳动者拿到货币后就要用于购买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以一定数量的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换取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叫做实际工资。实际工资的多少是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在量的变化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成正比例变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关系,还要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人用同样的货币买到的生活资料就会减少,这时,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上涨,名义工资提高,是同比例的,则实际工资不变。如不同比例,假设名义工资增长快于物价的上涨,则实际工资也增长,但增长速度小于名义工资增长的速度。假设名义工资的增长慢于物价等上涨,实际工资便会下降。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相互联系的变动说明,只有实际工资才能反映出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状况。因此,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变动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实际工资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总的来说,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也呈曲折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存在着使工资上升的因素:第一,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它的变化要以劳动力价值的变化为基础。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含历史和道德的要素,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范围、种类和数量在扩大,从而引起实际工资的增长。第二,工人阶级长期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当然,也存在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第一,由于科技的发展,新机器和生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排挤了大量工人,劳动力供过于求严重。第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第三,是捐税加重。
以上两方面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引起实际工资的提高或降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总的趋势是,实际工资有所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减轻。因为,在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实际工资增长的情况下,工人创造的财富有更大的部分被资本家所占有。
8.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W=c+v+m)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价值中,第一部分是原有价值的转移,代表过去的劳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现在的劳动。这三部分的总和就是生产商品时实际耗费了的劳动量。但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只是它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因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就成了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也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成本价格的出现,使得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成本价格的附加额,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直接关系便被掩盖了。
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会发生着实际的影响。①它是补偿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成本价格代表资本的耗费,资本家只有在出卖商品后将它回收,才可购买下一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使再生产得以实现。②成本价格的高低也是资本家在商品竞争中胜败的关键。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价格越低,在竞争中就越能处于有利地位。③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盈亏的标志。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出现以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剩余价值本来是可变资本带来的,现在却变成了全部预付资本(c+v)的增加额。因为资本家必须同时预付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同时购买厂房、设备、原料等,才能实现生产,才能赚钱。所以,在资本家看来,他赚的钱,即他所获得的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所以,对于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不仅是成本价格的一个增加额,而且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成本价格是指的所费资本,全部预付资本是指的所用资本;后者大于前者,其差额部分不仅未参与新价值的创造,而且其旧价值也未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形成商品的成本价格,但由于作为生产的物质要素,它们同样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因而也就同样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由此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属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正因为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只是在观念上表现为整个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便把利润称之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利润就用P代表,W=k+m的公式就变成W=k+P这个公式,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既然,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那么资本家实际获利的程度,就不是由利润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来决定,而是由利润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来决定。即由利润率来决定。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只不过是用剩余价值与不同的资本量相比得出的不同比率,所以它的相对值也就不相等,利润率总是比剩余价值率小。例如,一个资本家有10000元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8000元,可变资本是2000元,产生剩余价值2000。那么,剩余价值率是=100%。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不仅有量上的差别,而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利润率这个范畴上,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榨取、剥削看不见了,被模糊了,而表现为资本自身增殖的关系,剩余价值的来源被神秘化了,似乎是资本自身的本性就能使自己增殖。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是资本的唯一目标。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总是力图以少量资本取得大量利润,哪里的利润率高,资本就投向哪里。但是,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影响利润率的高低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素:
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量和资本有机构成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也越高,两者之间成正比例变化。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必须提高剩余价值率。一切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就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一定时,资本有机构成越低,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越大,从而所使用的劳动力也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因此,利润率也会越高;反之,利润率就越低。利润率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化。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年内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也越多,同量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年利润率也越高。年利润率与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如,有甲、乙两个资本家,他们企业的可变资本都是10000元,剩余价值率都为100%,但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不一样。甲企业每年周转4次,乙企业一年周转2次,甲企业资本家一年可以获得40000元剩余价值,乙企业资本家只能获得20000元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越大,利润率越高。所以,资本家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加速资本周转,以便提高利润率。
8.2.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不同部门和企业利润率的差别,必然引起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展开。部门内的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不同条件(如优、中、劣等)下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以提高利润率,不断改进技术,加快资本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由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部的市场竞争形成的,所以又叫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做是该部门所生产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做是该部门平均条件下生产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数量在市场上占很大比重,从而这些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代表了社会价值。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市场价格,简称为市价。追逐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激烈竞争的外在压为,使资本家总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把资本更多地运用于改进技术、更新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上,从而不断提高单个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企业间竞争的结果,使部门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利润率就会下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部门内部企业间竞争的加强又导致了不同部门之间资本有机构成高低的差别,从而决定了不同部门利润率水平的差别。这就势必引起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与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展开争夺利润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
发生在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是资本寻求更有利的投资场所和获得较高的利润率而进行的,其表现形式则是资本从发展缓慢、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向成长性强、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引起社会不同部门的差别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利润率。
社会上部门间资本转移,才使平均利润率得以形成,利润才转化为平均利润。例如,三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不同(假定资本周转速度相同),但剩余价值率相同,而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经过部门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按照这个公式,上述三个部门的平均利润率为60/300×100%=20%。这样,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大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虽然从全社会来说,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一致的,但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许多个别部门的剩余价值量和利润量就不一致了。
当然,部门利润率转化为社会利润率只是一种趋势。在现实中,每个部门之间的利润率不可能相等。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要受到多种技术、经济与制度因素的约束;进入部门或者退出某一部门,总要面临某种障碍。经济学上称他们为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这些壁垒的存在,使得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别得以持续存在,部门利润率向社会平均利润率接近就成了一种趋势。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二是社会预付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在社会预付总资本中,投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就低;反之,投在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的部门比重大,平均利润率就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少无直接关系。这就使利润完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这就造成一个假象,好像利润的多少只与投入资本有关,与工人劳动无关,利润的本质和来源也就完全被歪曲和掩盖起来了,这就进一步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8.2.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了。现在,商品以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k+p)。因此,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二者是同一个过程,都是由不同部门竞争中的资本转移实现的。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时,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不再是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相反,它是以价值为前提,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表现在:第一,从个别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虽然不一致,但从全社会看,整个资本家阶级所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和整个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第二,从个别部门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必然与价值总额相等。第三,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从原始社会解体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几千年中,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这一中心而上下波动。只有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资本自由转移,平均利润率形成,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超出一国的边界而进入世界市场时,竞争也就在世界市场上展开,平均利润率就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这一理论科学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证明了生产价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具体形式。其次,这一理论阐明了各部门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从而揭示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证明工人不仅受本企业、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因此,整个工人阶级与整个资产阶级是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要得到彻底解放,不能局限于反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是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8.3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都是以产业资本为典型来进行分析的,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都被产业资本家占有。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不仅有产业资本家,还有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分别获取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本节考察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8.3.1商业资本的形成
产业资本运动包括购买、生产、销售三个连续的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形态。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狭小,产业资本通常是一身二任,自产自销。因此,总有一部分资本投在流通领域,表现为商品资本。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商品流通量的日益增加,需要建立庞大的商业机构、营销网络,需要雇用商务代理人员和大量商业店员。如果产业资本家仍坚持自产自销,不可避免地会增大商业开支,减少生产领域中的资本投入,降低利润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商业资本专门从事商品买卖,具有产业资本家所不具备的商品流通方面的特有优势,产业资本家就把商品流通的业务专门交给商人去完成,使商品资本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无论就其来源、职能和牟取利润的方式来说,都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以后,它所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代替产业资本完成商品销售工作。商业资本家投资商业,不断地向产业资本家购进商品,然后把它卖给消费者,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过去这一职能由产业资本家自己去完成,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个环节。
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对产业资本的发展和产业利润的增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整个资产阶级都是有利的。这是因为:第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节约流通资本。由商业资本家专门负责商品买卖以后,产业资本家就可以专心致力于生产活动,从而可以减少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第二,可以缩短商品流通时间,从而加速资本的周转速度。商业资本的独立化可以促进流通业务的专门化,这种专门化使得商业资本家对市场状况、流通渠道、商品行情都比较熟悉,因而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第三,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产业资本家把原来由自己经营的商品销售业务转交给商业资本家以后,就能集中力量从事商品生产活动,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当然,商业资本的活动也会带来消极作用,因为它可能拉大生产与消费的距离,造成虚假需求和商业投机,从而加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危机。
8.3.2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商业资本家通过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予以销售并实现价值增殖,获得商业利润。由于商业资本是投资流通领域的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商业利润从现象形态看似乎是来自商品售卖价格和购买价格的差额,好像是从流通中产生的。但这只是表象,只能表现商业资本家是从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中来实现其利润的,并不表明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资本是不能在流通领域中自行增殖的。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产业资本家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是由于商业资本家独立承担商品买卖的业务,使他的产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用于流通的资本减少,用于生产的资本增加,从而使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增加了。因此,产业资本家用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卖给消费者,这种购销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独立后,同产业资本一样,也必须获得平均利润。如果商业利润低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的利润率低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那么,商业资本家就会将商业资本转移到产业部门中去。当然,商业资本的利润率也不能高于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否则产业资本家的资本也会转移到商业部门。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转移,使商业利润率和产业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整个社会资本统一的平均利润率。所以,由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商业利润率的高低,同样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
假定一年内全社会的产业资本是1000,其中不变资本720,可变资本180。剩余价值率m′=100%,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到年终时,社会总产品价值W=c+v+m=720+180+180=1080。社会平均利润率P′=m/(c+v)=180/(720+180)×100%=20%。
现在假定,商业资本家在一年中预付的商业资本总额为100。它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180单位的剩余价值的实现。由于商业资本在运行中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仍为180单位。这是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为180/(900+100)×100%=18%。
按照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900×18%=162,商业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100×18%=18。这样,产业资本家按照成本价格加上产业利润卖给商业资本,即720c+180v+162p=1062;商业资本家向消费者出售的商品价格是在该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商业利润,即1062+18=1080。商业资本家从商品的进货价和销售价的差额中得到商业利润18。由此,商业资本家投资100单位,就可得到平均利润18单位。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商业资本家从事的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并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却要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因而降低了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如果商业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就越低。从表面上看,这种情况对产业资本似乎是很不利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商业资本家参加,完全由产业资本家自己经营商业,产业资本家还需另外支出一笔资本,其增加的流通资本恐怕比100单位还更多,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更厉害。现在,由于有了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减少了流通中的资本总量,因而提高了平均利润率,对产业资本家也是有利的。
8.3.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流通经营,除了垫付一定数量的资本购买商品外,还要支付流通费用。所谓商品流通费用,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
流通费用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各种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有关的生产性流通费,如商品分类、包装、保管运输等所支出的费用。这类劳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是生产过程的延伸,因此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支付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而且也可以为商业资本带来相应的利润,也就是说生产性流通费用通过增加商品的价值即加价来补偿。
另一类是纯粹流通费用。它是由价值形态转换所引起的费用,如商业簿记、邮资、通讯、广告、商业职工工资等。这类开支是非生产性的,耗费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不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因而不能从出卖商品的实际价值中得到补偿。但商业资本家必须把这些费用作为商品的一种加价,加到商品的出卖价格中去,从出卖价格中得到补偿,也就是说这些费用只能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的扣除中得到补偿。
另外,商品流通过程中,商业资本家既要支出生产性流通费用以实现使用价值的运动,又要支出纯粹流通费用以实现价值形式的变化。所以,对商业资本家来说,垫支的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不仅是个补偿问题,它们都是预付资本,都必须参加利润分配,取得相应的平均利润。关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补偿,同直接生产过程的费用补偿一样。这里仅说明纯粹流通费用如何补偿的问题。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一样,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流通费用从剩余价值中直接扣除,通过加价形式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而得到补偿。这既符合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又与价值规律不相矛盾。
8.4借贷资本和利息
8.4.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不仅商品资本转化为独立的商业资本,而且货币资本也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转化成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不是职能资本,不是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职能独立出来的形式。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取得利息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是适应职能资本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有着密切联系。
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等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经常会有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这些闲置资本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固定资本的折旧费还没有积累到更新需要的资本量时,暂时以货币形式闲置着;第二,商品出售后还不需要立即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的部分,这些流动资本也以货币形式暂时闲置起来;第三,资本家用于积累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还没有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要的资本量,也以货币形式闲置着。除了职能资本家的闲置资本外,食利者手中的货币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货币储蓄,也形成了可供贷出的货币资本。这些暂时被闲置的货币资本,如果不用,就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这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是相矛盾的,它的所有者必然设法寻找使它们价值增殖的出路,把它贷出去给别人使用。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客观上又产生了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因为社会的各个个别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进行的,当一些资本家出售商品获得货币的时候,另一些资本家却要付出货币购买生产要素;固定资本的更新也是一样,当一些资本家在进行固定资本的折旧,从而进行资本积累时,另一些资本家却需要大量货币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总之,当一部分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出现暂时闲置的时候,另一部分资本家却因货币不足需要补充大量的货币资本。于是,拥有大量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会把货币资本贷出去,供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这样,就形成了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这些闲置货币资本就变成借贷资本,贷出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成了借贷资本家。
既然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周转目的,因而从这方面说,借贷资本是从属于职能资本的一种资本形态。但是,另一方面,既然这种资本已经从职能资本中游离出来,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形态,因而也就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职能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较而言,借贷资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定数量的货币如果被作为资本来使用时,就能够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或平均利润,这样,作为资本的货币就比普通的货币多了一种使用价值,即它不仅可以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还可以用来生产利润。借贷资本家把它的货币资本按照一定的期限贷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就是把货币这种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所以,利息并不是借贷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不过是这种资本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报酬。
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财产的资本或所有权资本。借贷资本对借贷资本家而言,是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并不会自行增殖,但可以凭借这种所有权获得利息。只有这部分货币资本以借贷形式到了职能资本家手中以后,实际执行资本职能,就能够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由于产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是借来的,必须把这个资本连同利息交还给借贷资本家。这样,同一个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对借贷资本家来说,它是所有权资本;对职能资本家来说,它是职能资本。
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独特的运动形式。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G+ΔG),ΔG代表利息。因为这个公式省略掉了职能资本家运用借贷资本的过程,于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不经过任何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货币本身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价值增殖的真实过程。借贷资本的这个特点,表明了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发展到了它的顶点,已经最后完成了。
8.4.2利息和企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不能无偿地把货币资本贷出去,经过一段时间,他不仅要收回贷款,而且还要取得一定的报酬。职能资本家使用借来的资本所剥削的剩余价值也不能独得,必须分出一部分作为借用别人资本的报酬。因此,职能资本家为了取得贷款需要分给借贷资本家一部分平均利润。他必须把平均利润相应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给自己,作为企业利润;另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借贷资本家。可见,利息也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职能资本家为了取得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借贷资本不能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这是由同一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所决定的。由于借贷关系,同一货币资本取得两重存在:借贷资本家作为资本所有者,把货币资本当做资本贷出;职能资本家作为资本使用者,把货币资本作为借入资本。但同一资本虽有两重存在,却只能由资本的使用带来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只能对同一资本带来的平均利润进行瓜分。借贷资本是一种闲置的货币资本,只能分取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职能资本家借用货币资本经营企业取得的平均利润,扣除利息以后的余额叫企业利润。在借贷关系中,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借贷资本家握有资本所有权,职能资本家取得资本使用权,职能资本家使用资本剥削工人得到平均利润后,可凭自己使用资本的权利占有平均利润中的企业利润部分,而借贷资本家凭资本所有权分取平均利润中的利息部分。企业利润是资本家之间分割平均利润的产物。由于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企业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态。从表面看,企业利润和利息表现为两种来源的收入,利息似乎是资本自身生产出来的,而企业利润是职能资本家作为劳动者发挥其职能的结果,好像与工人劳动毫无关系,也并不代表他人的无偿劳动,仅仅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的劳动报酬,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
8.4.3利息率
例如,一个10000元的资本如果1年能带回500元的利息,那么这个借贷资本的年利息率就5%,习惯说法就是年利率5厘。利息率是一个反映等量借贷资本创造利息收入水平高低的指标。
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因此,利息率只能在其最高界线平均利润率和最低界线零之间摆动。利息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平均利润率的水平。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平均利润率提高了,利息率也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平均利润率下降了,利息率也就会相应下降。这个事实说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在剥削工人阶级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因为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归根结底要取决于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平均利润率就越高,利息率也就越高。
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借贷资本供给大于需求会引起利息率下降;而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会提高。
此外,各国、各地区的习惯和法律,各国政府对利息率的调控政策,以及物价变动等情况,也会影响利息率的高低。
8.5地租
本节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形成、特点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形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形成和内容。
8.5.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土地所有者是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来取得地租的。所以,任何地租都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不同性质的地租,取决于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因此,要了解资本主义地租,必须首先了解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及其形成和特点。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同封建土地所有权的根本区别是: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土地的关系相分离,并且同土地的经营相分离。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要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联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条件下,无论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还是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都摆脱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并且,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从大土地所有者那里租来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耕种,所以,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存在着三个阶级,即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的就是这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封建地租体现的是封建社会两大基本阶级——地主和农民之间直接对立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是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中发展的结果而形成的。是从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和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转变而来的。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农业中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农业中也逐渐占统治地位。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不同,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道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来说,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表现为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列宁指出的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
普鲁士式的道路,是通过改良的办法,使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转变为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同时保存了一部分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德国、沙皇俄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美国式的道路,这是一条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的道路,用革命手段摧毁农奴制的大地产,使小农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随后,由于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逐渐被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制代替,同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农场经营主和农业雇佣劳动者。除美国外,还有法国等国家,也是走的这条道路。
虽然各国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具体形式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别,但本质上都一样,都形成了资本主义所有权。
8.5.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任何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资本主义地租也不例外。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相同,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在大土地所有者存在的条件下,资本家要投资于农业,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租佃土地,再雇用工人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并且要把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作为产业资本家的一部分,投资农业与投资于工业和商业一样,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这一事实决定了农业资本家从农业工人那里攫取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而分成两部分: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形态付给大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以获取地租的方式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所以,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这样一种阶级关系:农业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土地所有者则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瓜分到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即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所有制演变而来的。但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存在的基础不同。封建地租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要和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联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条件下,无论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之间,还是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之间,都摆脱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
其次,包含的内容不同。封建地租包括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侵吞一部分必要劳动和必要产品。资本主义地租不再是农业雇佣劳动者的全部剩余价值,而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再次,体现的生产关系不同。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8.5.3级差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8.5.3.1级差地租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级差地租是指租用不同等级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在数量上存在差别的地租。级差地租本质上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农产品价格的决定与工业品不同:工业品的价格,取决于社会平均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农产品的价格则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生产价格。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而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土地中,肥沃程度或位置优劣又各不相同,有上等地、中等地、劣等地的区别。这种情况使得农业资本家中必定有一部分人经营上等地,有一部分人经营中等地,另有一部分人不得不经营劣等地。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如果不能获得与工业资本同等的平均利润,他就会放弃经营农业,把资本转移到工业方面去。这样,农产品的供给就会减少,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能满足,农产品的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上涨。当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到能保证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的时候,劣等地才会被经营,那时,农产品的供给增加了,价格就不再上涨。因此,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最坏的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来决定。这样,经营中等地和上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会因他们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为农业资本家交纳级差地租提供了条件。
但是,土地的优劣不同只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基础,而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在工业中,不同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等生产条件也不一样,因而劳动生产率也有高有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也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但是,农业中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同工业中的超额利润是有区别的。
首先,工业企业取得超额利润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在农业中超额利润是一种相当经常的持久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工业中任何企业都不能长期垄断先进技术,其他企业也改进了技术,个别先进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大多数企业都具有的生产条件,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原有的超额利润就会消失。农业中投入同量资本而获得的不同的生产率是和土地的不同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但土地是有限的,条件优越的土地更有限,当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一些资本家承租经营以后,就被这些资本家垄断,别人不能再来经营,这就形成一种对土地经营的垄断。这种垄断就是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成为一种相当经常的、持久的现象。
其次,工业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平均生产条件所决定,因而只有少数在先进的生产条件下经营的企业,才可获得超额利润;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由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而是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从而在优等土地及中等土地上经营的资本都可以得一定的超额利润。
所以,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不同,可产生的原因则是农业中对土地经营的垄断。也就是,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优劣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而使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土地的经营者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由于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而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此外,土地位置的优劣,如离城市的远近,也可以使农场主的收益发生差异。离城市近的农场花的运费少,成本低;离城市远的农场花的运费多,成本高。如果离城市远的农场在出售农产品后可获得平均利润,离城市近的按同一价格出售农产品,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由于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8.5.3.3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假定,经营上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除原来每公顷土地投资100元外,再追加投资100元。这追加的100元,使他获得增产粮食3吨,仍按每吨30元出售,又可获得超额利润60元。连续追加投资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是否转化和在何种程度上转为级差地租Ⅱ,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说来,这个超额利润如果在租约签订之后产生的,那么,在租约有效期内,这个超额利润就归农业资本家所有。正是这一点诱使农业资本家去实行追加投资和集约化经营。一旦租约期满,在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续订租约时,土地所有者估计到这种由追加投资所得的收益,提高租金,于是这种追加投资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又会落到土地所有者的腰包里去。为了争夺对土地作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租期,而土地所有者则不愿土地租期太长。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都是由于等量资本投在土地上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作为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都是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第一,级差地租Ⅰ是等量资本投在不同土地上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相联系;级差地租Ⅱ是追加投资在同一块土地上产生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与农业的“集约型”经营相联系。第二,级差地租Ⅰ在缔结租约时,就已经做了规定,为土地所有者占有;而构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只有到租约期满后,才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Ⅱ是在级差地租Ⅰ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初期,一般都采取扩大耕地面,进行粗放操作,这时级差地租往往表现为第一种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开垦的土地愈来愈少,于是就追加投资,采取集约化耕作,这时级差地租往往表现为第二种形式。但级差地租Ⅱ必须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追加投资能否提供级差地租Ⅱ,以及能够提供多少,都要取决于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与劣等地投资生产率之间差别的程度。
8.5.4绝对地租
8.5.4.1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在以上考察级差地租时,我们是假定劣等地不支付地租。但实际上,即使不提供级差地租的劣等地,也需要收取一定的地租,这种地租与土地的优劣及连续投资生产率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这样一种无论是优、中、劣各级土地都必须交付的并在概念上与级差地租相区别的地租,马克思把它叫做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产生原因,是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存在。在存在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即使最劣的土地,如果不交纳地租,土地所有者则宁可让其荒芜也不会白白地让别人去耕种的。由于绝对地租的存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要上涨到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以上,只有这样,经营劣等地的资本家才能除了补偿生产费用并取得平均利润以外,还有一个余额作为绝对地租交纳给土地所有者。因此,由于土地所有权垄断而产生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形成,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农业落后于工业,农业有机构成一般低于工业部门。因而农产品的价值就大于社会生产价格。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余额是绝对地租的来源。但是,农产品为什么可以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呢?这是由于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在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不相等,但由于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各工业部门的资本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工业品只能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在农业中则不同,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阻碍着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转移,这样,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就不会参加利润平均化。因此,农产品不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照其价值出售。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部分,从而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的部分,这种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绝对地租。
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从而价值大于生产价格,只是提供了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而不是其原因。在农业中,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人们不能随便在农业中投资,资本自由转向农业受到了阻碍。由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决定了必须要交纳地租,这就使农产品必须按价值出卖。从而超过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部分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所以,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只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即绝对地租实现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保留这一超额利润于农业部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
8.5.4.2绝对地租的趋势
绝对地租的数量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水平。如果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那么农产品的价值就会降低,从而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也会缩小,绝对地租也就减少了。那么,是不是随着技术进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绝对地租就会消失呢?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农业落后于工业,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中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这是一个历史的差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这种差别是能够消灭的。在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和工业发展的趋势已足以证实这种可能性。
虽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只要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依然存在,耕种别人的土地哪怕是最劣等地,仍需支付地租。不同的只是其来源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绝对地租的来源不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余额,而是可能来自两个方面: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工资的扣除。不管是来自于那一个部分,绝对地租总归是全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最终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8.5.5土地价格
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也是买卖的对象,具有价格。但是土地价格不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实质上,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地租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说,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上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因此,土地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地租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
土地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当时的银行利息率成反比。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不仅因为地租有提高的趋势,土地价格还可以在地租不增加情况下提高。随着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利息率也有下降趋势,更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也会使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
本章小结
这一章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分配。第一节介绍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以及所采取的形式。第二节是将资本作为统一的产业资本,研究了剩余价值采取的最一般形式——利润,同时还研究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三节是通过对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的分析,说明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商业资本的职能、商业利润的来源、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第四节是研究借贷资本与职能资本的关系、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决定。第五节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地租的分析,说明农业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特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来源以及土地价格。
拓展阅读
西方利润理论
关于利润的来源,当代西方经济学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1.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有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组织、管理生产、从事革新、承担风险的才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他们的服务也应获得报酬,即也有价格,否则就不会有人愿意去从事企业家的工作。利润就是由企业家才能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决定的企业家才能的价格,这种利润被称为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的高低随各行各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小而不同。
2.对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的不同解释
有的西方经济学家(如熊彼特)把超额利润解释为企业家率先从事创新的报酬;也有的经济学家解释为企业家进行投资所承担的风险的报酬;也有的经济学家把超额利润归结为垄断利润,这一方面来自于商品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的厂商高于平均成本定价,另一方面则来自劳动力市场上“买方垄断”支付低于劳动的边际收益的工资。
垄断条件下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争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自由竞争被垄断统治所代替,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已经失去作用。以高度集中、高度壁垒和大企业垄断勾结为特征的垄断部门阻碍了部门之间的竞争,因而能够长期维持商品的垄断高价并获得高额利润,其他非垄断部门则不得不接受一般较低的利润率。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强调,大公司的权力并不能废除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则,因而也不能消除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差别不过反映了经济的暂时不均衡,从长期看,平均利润率规律仍会起作用,因为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流动从未停止,这一过程由于大公司的巨额货币资本积累甚至有所加强。
习题
1.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有何区别?
2.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3.生产价格的形成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是什么?
5.什么是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什么?商业流通费用是怎样补偿的?
6.借贷资本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利息和利息率?
7.什么是级差地租,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8.什么是绝对地租,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