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心经的人生智慧
45181400000036

第36章 在生活中修行、解脱

般若法门以无相、无住、无念为修证要领,因此,对修行仪轨并无一定之规,而是重视内心的观照,重视生活中的修证。打开《金刚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世尊平凡的生活。“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人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看似简单,却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坛经》继承般若法门的修证方法,同样重视生活中的修行。《坛经》云:“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道在哪里?道在世间,不离世间。凡夫无智,充满妄想执着,故不见道。倘能以智慧观照世间,自然能与道契合。

《坛经》中还有一段内容,是六祖为在家居士开示的修行法要:‘‘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法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所谓持戒、参禅,都可落实于生活中,并非离开生活而另有修行的方式。

对于往生西方净土,人们总是执着十万亿国土外的西方,而忽略自心的净化。有鉴于此,《坛经》提出了“心净则国土净”的思想。愚人不识自净其心,终日愿东愿西,智者则从自心人手,消除内心的不清净因素,当下便是净土,何必追求十万亿国土外的西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