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物馆陈列展览协作交流网络”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该“博物馆网络”是一个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中心的分级辐射展览网络系统,它将整合全省的博物馆陈列展示资源,分阶段筹备一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展览,然后在各地博物馆中巡回展出。以此大大提高对省内各馆历史、民族民俗、艺术品、自然标本等文物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又能有效地节约成本,降低运营费用。据悉,目前加入的30多家博物馆今后每年将制作10个展览,在这些博物馆中进行巡展,预计覆盖人数3000万,其中山区县人数高达1000多万。
目前甘肃省已初步建立了以省博物馆为龙头,市(州)级博物馆为骨干,县级博物馆为支撑,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全省共有藏品42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3240件(含国宝30件),二级文物11386件,三级文物96299件,90%以上来源于科学发掘,品类齐全。在带有与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性特征的同时,又突出地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远古特色、丝绸之路特色、佛教艺术特色、长城边塞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能像广东省那样开办“甘肃博物馆陈列展览协作交流网络”,整合全省博物馆文物资源,分阶段筹备一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展览,然后到国内外博物馆中巡回展出。这样一方面会大大提高省内各级博物馆文物资源和自然标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为各馆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协调发展问题
客观地讲,我国博物馆事业的突飞猛进是不争的事实,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从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地区北京来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博物馆增长了50倍,其常住人口与所拥有的博物馆数量之比为120000:1,但与欧洲小国瑞士11700:1的数量与规模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为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从世界先进地区博物馆发展历史情况看,积极推进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措施。
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关键是要明确其法律地位,确定其权利与义务,且给予其国有博物馆同等的待遇。理论上,从法律地位、社会分工和行业管理角度看,国有私有博物馆的社会地位是没有区别的。因为非盈利性质和长年对外开放的社会服务方式是其享受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待遇的先决条件,这是博物馆行业准入先决条件。实践中,因为其私有性质,管理制度跟不上,很有可能成为少数群体牟利的渠道,影响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行业管理中,一方面要正确引导,把握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规定,要严格审核登记,执行年检制度。在符合硬件规定的基础上,尤其在文物处置合法规范、社会服务能力和非盈利问题上,要加强管理,使其享受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相对称,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调整目前某些政策上存在的问题,让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并给予他们税收减免、文物捐献、对外展览交流等同等待遇。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允许私人设立博物馆,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它是与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和私营企业的迅速崛起的形势下的必然产物。因为博物馆投资主体的变化,单一的国有博物馆的体制被打破,博物馆运行管理体制也必然要适应这种要求,其管理模式,运营方式,尤其是其筹资渠道也将南政府单一财政支持向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转变。这也是世界较为通行的做法。
美国博物馆是通过行业协会对博物馆实行管理的,而公益性非盈利是其进入行业的主要标准。只要是行业会员,不论国有还是私立,国家财政都是要给予一定运转资金的支持。在英国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委员会每年通过政府拨款、国家彩票等各种渠道筹集资金10亿英镑,根据各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申请,经过评估后拨付各博物馆支持其业务发展,已登记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可以平等申请上述基金。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与大量已登记非国有博物馆通过签订《拨款合同》的形式向其直接提供财政拨款,支持其事业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文物保护基金等,每年都会向各类博物馆提供大量的项目性资金支持,以确保博物馆各类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可是,基金支持的范围往往仅限于与政府机构有隶属关系的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研究工作则无法获得基金支持,文物保护项目也不能像国有博物馆那样获得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这直接造成大量的非国有博物馆的科研和文物保护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所以根据新的发展需要,有必要针对非国有博物馆制订相应的细则,以支持它们正常业务的开展。
五、博物馆社会服务以人为本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人民从事劳动生产的根本动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对人的动能的全面开发。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博物馆,简单地说就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一切以观众需要为中心,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1.在内部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努力建立起使单位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机会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有利于员工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智模式的培养和提高的环境。通过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注意工作中人的关系的沟通和交互作用,营造出互相尊重、和谐、愉快、合作、积极向上的、不断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员工潜力释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促进事业的发展,达到员工与博物馆的高度和谐。一句话,就是靠以人为本的管理来提高博物馆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真正成为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2.在对外服务方面要把中央提出“三贴近”要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们要用真善美的文化引导大众,用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大众。从文化品位角度讲,博物馆是高雅的文化场所,但我们绝不能把自己放在象牙塔中,所以在对外服务的工作上,尤其是我们主要服务手段——展览工作中要做到“雅俗共赏”。其一,在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的选择上,改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剔除我办什么就为社会提供什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树立社会需要什么展览我办什么展览的意识,提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我们关注社会,社会才能关注我们。因为没有观众,博物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其二,在展览设计上,无论运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手段都要以普通观众理解或者看得懂为原则。展览主题要鲜明,文物说明尽量使用非专业术语,文字采取多种文字对照等。在展览的整体布局上,要线路清晰、舒缓、幽静,让观众有休息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其三,在对外接待方面,学会换位思考,充分保证观众的利益。首先,根据博物馆场地的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流量,不能将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这对于那些观众如潮的博物馆来说尤为重要。否则,超过接待能力,观众是无法享受较好服务的。就像人们总结黄金周旅游的感受,“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是不利于我国旅游业长远利益的。其次,在博物馆硬件建设上,要尽量考虑到弱势群体利益,如设立无障碍通道,开展手语讲解等等,为残障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方式。如为残障人准备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配备特殊人群使用的触摸屏等等。再次,在博物馆后勤服务的工作中,有条件的可以开展星级服务活动,如设立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提供休闲经营服务,如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客观地讲,目前多数博物馆囿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为社会提供星级水平的服务,这就需要在人性化的服务上更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做到所谓硬件不足软件补,软件不足感情补,使观众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总之,博物馆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业务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推进博物馆学的更新,推动博物馆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第二节)甘肃省博物馆的发展规划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源是甘肃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物质基础。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这为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博物馆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面回顾“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博物馆事业的成绩、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十二五”期间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实施原则和保障措施,有效指导今后5年博物馆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甘肃省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博物馆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博物馆紧紧围绕博物馆事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保护机构、教育传播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则,以建设中国西部有特色的一流博物馆为目标,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内设机构不断完善,研究人员比例日趋合理,馆藏文物独具特色。甘肃省博物馆成立于1939年,是中国较早建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特色鲜明,计有文物、标本等共35万多件,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甘肃省博物馆现有13个处室,工作人员143人,其中业务人员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职高级研究人员25名,中级研究人员5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22人,研究生2人,博士1人。
(2)新展览大楼工程顺利竣工,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构筑了新的平台。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投资280万元建设的甘肃省“十大建筑”之一,被列为“九五”期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和“十·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从1999年12月起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展览大楼工程和基本陈列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新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大楼工程的顺利竣工为新馆开馆奠定了基础,为甘肃省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构筑了新的平台。新展览大楼的装饰工程在2008年荣获甘肃省建筑装饰工程飞天奖和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环境改造与绿化工程荣获2008年甘肃省建筑装饰工程飞天奖。
(3)充分利用馆藏优势,举办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甘肃省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利用资源优势,在新馆开馆之际推出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三个固定陈列展览,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三大基本陈列展览讲解词,为申报全国十大展览精品奖奠定基础。不定期的举办临时展览,自建馆以来,先后举办了各种大小展览300余个,其中有《甘肃历史文物展》、《甘肃自然富源展》、《丝绸之路一甘肃文物精华展》、《黄河古象》、《香港回归展》、《澳门回归展》、《红军长征过甘肃》、《中共甘肃党史》、《馆藏字画》、《甘肃省少数民族文物展》、《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特别展》、《甘肃新发现文物特别展》、《甘肃考古发现展》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各类展览共接待了国内外观众1250万人次以上,前来参观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乔石、杨尚昆、尉建行、李铁映、邹家华、杨汝岱、班禅、郭沫若、费孝通、赵朴初等柬埔寨王国宾奴亲王、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及王后、新西兰副总理、日本副首相及驻中国大使、泰国公主诗琳通、德国总统夫人及欧盟15国大使、美国、德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大使和政府代表团,还有许多省部级领导和著名学者。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
(4)文物修复保护与科研工作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多项文物保护课题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除担负着馆藏文物和全省各地州市博物馆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外,还完成了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研项目“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保护研究”和“潮湿环境下壁画地杖加同保护材料与技术研究”,鉴定结果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等领域都有较多的著述,出版图录、论文集、报告、专著等20余种,主要有《甘肃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甘肃古生物化石与旧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国藏族服饰》等,其中《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精品图录》获2007年首届政府出版最高奖,《中国馆藏西夏文献·甘肃省博物馆卷》获“甘肃省第十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