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解题”
本篇选自《左传·鲁隐公元年》。《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先秦时期一部较完整的历史著作,相传它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自宋代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它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史官所著,可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它是一部编年史,记载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53年间春秋及战国初期各国的重要史实,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左传》的文字简洁流畅,叙事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逼真,因而又是一部富有文采的散文名著。
本篇记叙了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和其母武姜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过程,反映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体现性格,刻画了庄公的阴险狡诈、姜氏的偏心狠毒和共叔段的骄纵贪婪等人物形象,富有启发性。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
廪延:在今河南汲县与延津县之间。
五月辛丑:古人以干支纪日,五月辛丑是隐公元纪年五月二十三日。
书:指《春秋》。
城颍:郑国邑名,故城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颍考叔:郑国大夫。
阙:同“掘”。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引自《诗经·大雅·既醉》,意思是孝子的美德不竭不尽,永远能赐给同类者以孝道。锡,赐予。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位夫人,叫做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公出生时逆生难产,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而且很不喜欢他。姜氏很宠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就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始终不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做了国君,姜氏又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说:“制是很险要的地方,虢国国君曾死在那里。如果你要其他的地方,那就听从你的吩咐。”姜氏就又为段请封京地。庄公让他住在那里,人们称段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封邑的城墙周长如果超过三百丈,将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是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的城墙不合法度,太叔不遵守先王的规定,国君您将要无法控制了。”庄公说:“姜氏要他这样做,又怎么能避开祸患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有满足的时候!我看不如早些做好安排,不要使他们的势力滋长蔓延。一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生的野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不义的事情干得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你且等着看吧。”
不久,太叔又令郑国西方和北方的边邑归庄公和自己共管。公子吕向庄公进谏说:“国家受不了分属二主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国家让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前去侍奉他;如果不想让位给他,那就请您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那样做,他会自己除掉自己的。”
太叔又进一步把那两属之地据为己有,并扩展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兴师问罪了,他的土地多了,将会有更多的人归附。”庄公答道:“他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纵然土地多了,也必将崩溃。”
太叔大力修筑城池,制造盔甲武器,编备步兵战车,将要突袭郑国首都。太后姜氏也将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听到共叔段突袭的日期,就说:“现在可以了!”于是命令子封统率二百辆战车的兵士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也都纷纷背叛太叔,太叔逃亡到了鄢地。庄公又发兵攻打鄢地。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仓皇逃到共地去了。
鲁国的史书上是这样写的:“郑伯克段于鄢。”由于段不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如同两个君主相争,所以叫做“克”;称呼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书上说郑伯早就有杀弟的心。不说太叔段是“出奔”,是有责难庄公的意思啊。
尔后,郑庄公将姜氏安置到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决不相见了!”事后又懊悔了。
颍考叔是在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听说这事后,特向庄公进献贡品。庄公赐给他饭食,他进餐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好奇地问其缘故,他回答说:“我有老母,我所孝敬的食物她都吃过了,就是没尝过国君您所赏赐的美味,请让我把肉带回去献给老母吧!”庄公说:“您有母亲可以孝敬,唯独我却没有啊!”颍考叔说:“敢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就将原委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懊悔。颍考叔说:“您这有什么可愁的呢?如能挖很深的洞,和母亲在隧道里相见,谁又能说您不对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隧道中赋诗说:“隧道之中,天伦之乐和和睦睦!”姜氏走出隧道时赋诗作答:“在隧道之外,天伦之乐真是舒畅啊!”于是母子关系像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个真正的孝子啊!自己爱母亲,又影响到庄公身上。《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孝子的孝心无穷无尽,永远能影响和作用于同类人。”这大概就是说这种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