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民族情怀(卷一)
45217300000108

第108章 语言就是行动

人生有数不清的思维误区。将语言与行动作为对立的范畴,便是其中之一。而事实上,语言和行动并不一定对立和排斥,有时甚至很难准确地将两者加以区分。语言是行动的先导和伴随物,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而且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行动。

国人中有人对改革的理论不屑一顾,对改革的阐释和报道啧有烦言。他们认为,干就可以了,用不着去研究什么解释什么宣传什么。我想,这是对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的学习宣传的逆反心理,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如果我们不加以改变,仍然一味地要求公民学这学那啃大厚本,要求公民人人成为饱学马列的专家,这种心理便会更加强烈,理论的传播将更加困难。

美味可以伤胃,但伤胃的并非美味本身,而是没有选准适合自己口味的美味,或者贪食而撑伤了胃。理论之于公众,也是如此。倘能有适合时代需要且在内容与数量上都可为群众接受的理论,公众排斥它就无异于因噎废食,而并非明智的选择。

伟人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他处在需要革命的年代,考虑的自然是革命问题。如果我们将他的话做逻辑移植,便可得出没有改革的理论便没有改革的实践的结论。提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人不会陌生。倘没有这次牵动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其后******同志一系列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很难设想会有农村、城市的改革以及今天使人心旌摇荡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跨世纪的伟大进军。因此可以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虽然属于言论范畴,但也确实是改革最初的也是最辉煌的行动。

近日把玩古书,读到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此文“起写武氏之罪不容诛,次写起兵之事不可缓,末则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雄文劲采,足以壮军声而作义勇”。这篇檄文本身,也可以视作是打着维护正统王权旗号的对王权的一次冲击,是一次在历史层面上刻下深刻痕迹的行动。

顺着这个思路,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革命军》《猛回头》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行动,安徽凤阳十几户农民为分田而签的生死文书是改革的行动,而且是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壮烈的行动之一。

1992年初春,******同志在南行时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要再大一些,步子要再快一些,加快改革,扩大开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谈话,便是新时期伟大进军的第一步。

厌倦了假话空话大话废话的人们,当此之时,不应当不分内容,一概地拒绝忠告,厌弃正确的理论了。要走好今后的路子,首先应当学习和掌握好******的谈话精神,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上做好第一篇文章,从而写出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一系列锦绣文章。没有解放思想这一步,就迈不好深化改革的下一步。

(载1992年7月15日《银川晚报》)

批判教会了我

如今三四十岁的人,错过了许多的学习机会。“****”前后,中国有太多的禁忌,这也不许学,那也不准看,生怕人们变得聪明,知道太多的事情,懂得太多的道理。因为那时的逻辑是“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时之所以没有焚书坑儒,原因大概是为了让人们认几个字,好背“红宝书”,好写检讨书,好在工资条工分簿上签名画押,否则可能便没有了书本没有了学校,当然也不会再有学生以及这篇文字。由此观之,失去一些机会,还留有点滴机会,也算上帝恩泽中国百姓的福分了。

“****”前后的课程,一律经过了删削,只留下最简单的人们掌握了也不能胡思乱想犯上作乱的内容。外语是万万不准学的,学了就可能是间谍。汉语也不能学丰富多彩的诗词歌赋、散文政论,而只能以“红宝书”为教材。稍后的课本也只是“红宝书”的扩大版或曰诠释本。说来惭愧,上了中学,我还不知道孔子孟子、屈原李白,不知道韩愈苏轼柳宗元,也不知道司马迁司马光章太炎康有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辉煌灿烂,极其丰富,但于我辈,却是禁区盲区空白区。我们那时大脑中除了毛老人家“去安源”“上井冈”,除了“********”“阶级斗争”,便只有面条糊糊了。记得当初看到课文中老人家的光辉著作中有一句“举起你的左拳打倒国民党”,举起你的右拳如何如何时,全班同学顿时慌作一团,如同世界末日来临。有人急急奔去找老师询问,何以红宝书中出现了反动话,后经老师再三解释,才打消了我们一班小文盲的疑虑。还记得同班一个女孩在读“语录”时,把“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中的“依赖”读成了“奈奈”,被淘气的我们取了个“奶奶”的外号。

正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是批林批孔中的事。那时大批《三字经》《女儿经》,我们一看,竟是如此新奇,“人之初,性本善”等等,使我简单的大脑中扑入了许多新的信息,第一次感到世界的玄妙。后来评《水浒传》,批宋江,又得悉中国尚有此等使人捧之废寝忘食的小说,于是“认识”了宋江、晁盖、吴用、林教头。“****”中郭沫若揣摩上峰好恶,编了本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从此书我开始窥见了唐诗的斑斓。后来法家诗文大量流行,我便开始慢慢与古文接近。

对于外国的许多东西,人们也大多是在批判中从反面吸取的,比如现代西方的社会制度、运行机制、社会风貌、价值取向等等,是对是错,只能靠从批判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自己思索与揣摩了。

对于中外历史文化遗产及新鲜知识的单向否定,是我们国家40多年来的一大失误。于是注定了我们这辈人只能不断从批判中学习,靠自己摸索。这倒也不是全然不好,好处在于可以培养人的识别能力与判断能力,但也确实有致命的短处。一是实践对所谓“批判”的否定。让人越来越不相信批判的正确性,反感批判。二是青年人大多养成了逆向思维甚至逆向判断的习惯,只要国家在批判什么,青年人便开始欣赏、传播、仿效什么。如此一来,连那些真该批判扬弃的东西也被青年人盲目地逆反接纳与认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且难以弥补。

我们这代人盲从过空虚过“白痴”过,我们曾走过了从批判中学习的路子,其艰难危险常萦绕于心。那么这条路是否还要走下去呢?主观上我们愿意走直路,愿从正面学习,倘此路不通,也只好依然走那条怪异的求知之路了。因为有路总比无路好。从这个意义上断言,不分青红皂白甚至颠倒黑白的批判,虽然是十足的蠢举,但比焚书坑儒消灭文化不留片纸只字只言片语要高明十倍。

(载1992年7月10日《宁夏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