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你一定想知道,武器军事卷
45222300000009

第9章 武器装备(6)

“闪电”式战斗机的机身横截面形状接近于竖长方形,纵向轮廓线几乎均呈直线。而且它的截面积沿机身纵向的分布几乎是不变化的。在机腹下,有一个“闪电”式战斗机独有的保形吊舱(即腹囊式吊舱),它和机身腹部圆滑过渡阻力被减到最小,后机身上面,垂尾前方还安装有两块液压作动的减速板。

“闪电”的诞生

“闪电”式战斗机由英国电气公司于1950年开始研制,1954年8月试飞,生产型机于1954年10月首飞,1960年7月开始交付使用。主要用于空中截击,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闪电”的武器配备

“闪电”战斗机携带有2门30毫米阿登机关炮,腹舱前段可携带2枚“火光”或“红头”空空导弹,外翼下挂架可带2颗454千克炸弹,或2具“玛特拉”155火箭弹发射巢,内翼挂架可带1具“玛特拉”155火箭弹发射巢,或2具“玛特拉”100火箭弹发射巢。

“闪电”式战斗机的型别

“闪电”式战斗机至1972年停产共生产338架,主要有F.1(截击型)F.2(F.1的改进型)T..4(并列双座教练型)、F.6(截击型)F.53(出口型)等13种型别。这些不同型别的飞机除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外,还出口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

“幻影”Ⅲ战斗机

“幻影”Ⅲ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研制的超音速轻型飞机,以高可靠性和极高的性价比畅销世界各地,主要用于空中截击,也可遂行对地攻击任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大焦点地区、局部战争战场都可以看到这种战斗机的身影。

“幻影”Ⅲ的结构布局

“幻影”Ⅲ战斗机采用了悬臂式下单翼,圆锥形机头,两侧进气,机身细长有蜂腰三角形状的机翼装有锥形扭转盒,机尾只有单个的大后掠垂尾,故又称无尾飞机。

“幻影”Ⅲ的诞生

“幻影”Ⅲ由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于1952年应法国政府要求研制,于1956年11月首飞,1961年交付使用,相继有十多个改进型问世,总共生产了八百多架,是法国第一种使用三角翼可达两倍音速的轻型战斗机。使用国家除法国外,还有巴西、以色列、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

“幻影”Ⅲ的武器配备

“幻影”Ⅲ战斗机翼根前装有2门30毫米机炮,机身与机翼下5个挂架可携带总重454千克的炸弹、火箭弹发射器、玛特拉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等,后期又增加了激光制导炸弹、反跑道武器或玛特尔空地导弹等一系列空地武器。

米格—25“抓蝠”战斗机

米格—25“抓蝠”是世界上率先闯过热障的两种实用飞机之一,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倍音速,在交付使用之初,西方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与之抗衡,它的成功使苏联一跃成为世界上空中防御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

幻影Ⅲ的型别

幻影Ⅲ系列包括“幻影ⅢA,幻影ⅢB、幻影ⅢBE、幻影ⅢC、幻影ⅢD幻影ⅢAD2Z、幻影ⅢE、幻影ⅢO、幻影ⅢR、幻影ⅢR2Z、幻影ⅢRD、幻影ⅢS、幻影ⅢT,以及引人注目的幻影ⅢV垂直起降斗机。

“狐蝠”的诞生

米格—25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侦察机,1964年试飞,1969年交付使用,西方国家称之为“狐蝠”。

“狐蝠”的结构布局

“狐蝠”战斗机是一种双发梯形翼全金属结构单翼机圆锥形机头两侧、进气,座舱采用防热玻璃,机翼为梯形后掠上单翼,大面积双垂尾翼,机身后段无法整体拆卸分离。

“狐蝠”的武器配备

“狐蝠”战斗机可在翼下挂载4枚“毒辣”远距空空导弹,或“尖顶”中距和“蚜虫”近距空空导弹,没有固定机炮。其侦察/攻击型机能够携带4000千克~5000千克炸弹,特种型号可挂4枚Kh—85U反辐射导弹。

“狐蝠”战斗机的型别

“狐蝠”战斗机的主要型别有P(截击型)、U(双座教练型)、R(侦察型)、RB(侦察轰炸型)、BM(反雷达型)、RBF(侦察/轰炸型)、RU(专用于设备测试及教练}等。1985年,“狐蝠”战斗机停产,共交付使用1186架。“狐蝠”出口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

狐蝠,战斗机载有搜索距离90千米的火控雷达半自动指挥引导系统方位角导航系统雷达警戒系统敌我识别器雷达应答器信标接收机,无线电罗盘等。优秀的方位角导航系统使该机成为苏联第一种使用数字计算机与自动驾驶系统交联控制的飞机。

米格—31“捕狐犬”战斗机

米格—31是苏联空军装备的专用高空高速截击机,可以同时携带远程、中程、近程空空导弹。它是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乃至整个苏联战斗机工业的巅峰,北约称之为“捕狐犬”。

“捕孤犬”的诞生

“捕孤犬”战斗机是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在米格—25MP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具有卓越的超音速飞行能力,1975年9月首飞1980年装备部队,主要部署在苏联的北方和远东地区。

“捕孤犬”的结构布局

米格—31与米格—25较为相似,采用保守的中等展弦比梯形翼,二元进气道两侧进气,薄翼型后掠翼,翼后有四个后缘襟翼,每个机翼有三个外挂拄架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

“捕孤犬”的武器配备

“捕狐犬”战斗机装有1门23毫米GSH—23—6六管机炮,8个外部挂架:机身下4个,可挂4枚R—33远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机翼下4个挂架,可以成对挂载2枚R—40TD中距红外导弹和4枚R—60红外空空导弹。

“捕狐犬”战斗机的型别

“捕狐犬”战斗机的型别主要有米格—31、米格—31A(空中受油型)、米格318、米格—31BS、米格—31M、米格—31D(发展型)、米格—31E(出口型)、米格—31F战术战斗轰炸机、米格—31BM等。

“捕狐犬”的机载设备

“捕狐犬”战斗机机头装有SB—16“札斯龙”相控阵火控雷达,中远距PPI—70V导航系统、雷达报警接收机APD—518数据链路系统、8TK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等。

F—16“战隼”战斗机

F—16“战隼”战斗机是典型的第三代喷气式飞机,具有重量轻、机动性能好、外挂量大、作战能力强等特点,是美国空军青睐的主战机种,主要用于空战。该机共有24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购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数量最多的机种之一。

“战隼”的诞生F—16“战隼”战斗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轻型歼击机原型机计划”的产物,在与许多参选机的竞争中,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原型机YF—16胜出。该机从1972年开始研制,生产型于1976年12月开始试飞,1978年8月交付使用。

“战隼”的武器配备

F—16“战隼”战斗机装备一门20毫米变速多管炮。全机有9个武器挂点,两翼尖可挂带2枚AIM—9L“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机身下一个挂点可拄带1000千克的炸弹或1136升的副油箱,机翼下6个挂点可挂载各种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激光或电视制导炸弹、核弹、火箭弹以及普通炸弹,最大挂载量达6894千克。

先进“蓝盾”吊舱系统

“蓝盾”吊舱是一个夜战能力很强的导航攻击系统,主要装备于F—16C和F—16D机型。它由导航吊舱和瞄准攻击吊舱组成,前者装有地形跟随雷达和红外探测仪等导航设备,可在夜间或不良气象条件下提供清晰的地形与目标图像及规避信号,后者装有红外探测仪,目标自动跟踪器,目标自动识别器等,保证飞行员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攻击。

“战隼”的型别

F—16“战隼”战斗机问世后已发展了11个型别,包括F—16A型(单座机)、B型(双座教练机)、C型(单座改型)、D型(双座歼击教练机)、F型(战斗轰炸机)79型(简化出口型)、N型(假想空战训练机)、AFTI犁(先进技术验证机)、“灵敏隼”(最新改型机)、R型(双座侦察机)、F—16ADF型(防空型战斗机)等。

“战隼”的结构特点

F—16“战隼”战斗机采用悬臂式的切角三角形中单翼,前缘有随迎角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而自动下偏的襟翼,后缘有全展长的襟副翼,翼根前缘是大后掠角边条。机身为半硬壳结构,采用翼身融合体的设计,尾部有全动式平尾,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其翼身融合体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设计。

攻击机

攻击机又称强击机,它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攻击敌地面(水面)中小型目标,对己方部队实施直接火力支援。强击机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和安全性及搜索地面目标的能力。飞机的要害部位座舱、发动机、油箱等一般有装甲保护。所谓“强击”,即是能够不畏敌人的地面炮火强行实施攻击。

最早的攻击机

最早的攻击机是由德国容克公司研制的容克JI型飞机,它于1915年12月5日首次试飞。它是一种装有铝合金蒙皮和防护装甲的双翼机,也是最早的全金属飞机。机上安有机枪,载有少量炸弹,可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轰炸,后来容克公司又研制出了更先进的CLI—IV型攻击机,由双翼改为下单翼速度和机动性也有了提高,机上装有2~3挺机枪。它们在执行危险的低空近距离火力攻击中,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和作战效果。

“黑死神”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有一种令法西斯闻风丧胆,被德军称为“黑死神”的对地攻击机——伊尔—2强击机。这种强击机对敌方地面目标特别是坦克具有强大的突击力,在战斗中取得了非凡的战绩。

苏—25攻击机

苏—25攻击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亚音速攻击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蛙足”。该机具有良好的亚音速性能和低空机动性能。在战场上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攻击坦克,装甲车和重要火力点等。

攻击机的武器

攻击机用来突击地面目标的武器有航炮、普通炸弹、制导航空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和空地导弹等。现代攻击机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音速,正常载重量可达8吨,机上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器等。有的攻击机具有垂直/短距起落性能。

A—10“雷电”攻击机

A—10“雷电”攻击机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公司研制的空中支援攻击机。1972年5月10日,第一架A—10原型机首飞1975年10月21日,A—10生产型首飞,到1984年停产时共生产了713架(其中30架N/AWA—10)。有120架A—10参加了海湾战争,表现出色,赢得了“坦克杀手”的美称。1992年10月,50多架A—10被送给了土耳其。A—10的独特的外形和装甲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存能力,加上其强大的火力和大载弹量,让它成为了“空中的坦克”。

AV—8B(‘鹞’Ⅱ)攻击机

AV—8B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单座发动机亚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绰号‘鹞’Ⅱ。由美国麦道公司与英国航宇公司联合研制,主要用于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和遮断作战任务。AV—8B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与“鹞”AV—8A相比,当作战半径相同时,载弹量多一倍;载弹量相同时,作战半径增加一倍,这样就有效地弥补了“鹞”作战能力不够强、载弹少、作战半径小的弱点。AV—8B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能力大体与F—16相当,但起飞滑跑距离不到F—16的三分之一,可在365米长的场地起飞,适于前线使用。

“超军旗”攻击机

“超军旗”是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舰载攻击机。1978年6月开始交付给法国海军。第一支“超军旗”作战部队于1979年1月进入法国海军,在“克莱蒙梭”航空母舰上服役。后来“福熙”号航母和“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也先后装备了“超军旗”。主要执行空对地和空对舰攻击及照相侦察任务,也可执行空战任务。

轰炸机

轰炸机是对地面和水下目标进行轰炸的战斗机。这种飞机的主要特点是航程远,突击力强,因此人们把它誉为“空中堡垒”。轰炸机按载弹量分为重型(10吨以上),中型(5~10吨)和轻型(3~5吨)。现代战争中,轰炸机在军事行动当中起着主力先锋作用。

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

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同温层堡垒”轰炸机是一种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远程常规轰炸和核轰炸。这种飞机于1948年开始设计研制,1955年开始装备服役。90年代末,美空军对B—52两种型号的轰炸机做了很多改进工作,大大延长了它的服务年限。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出动了50架B—52G对伊拉克的前线部队实施“地毯式”轰炸,大大削弱了伊拉克地面部队的战斗能力,并使其地面指挥系统处于瘫痪。该机最大速度0.91马赫航程13700公里,可携带12枚巡航导弹或核弹等。

“堡垒”的诞生

上世纪40年代末期美国空军要求生产一种有1万千米以上的续航能力升限至少为1.2万米,时速达到1000千米的战略轰炸机在这种技术要求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研制,B—52轰炸机终于诞生了。由于它升限最高可处于地球同温层,所以被称为同温层轰炸机这种轰炸机以其超远的航程和巨大的载弹量受到了美国空军的欢迎。

美国FB—111战斗轰炸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在F—111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变后掠翼中程超音速FB—111战斗轰炸机。这种战斗机在1969年10月开始交付空军使用。FB—111战斗轰炸机通常用于常规和核炸,以高空高速和低空高速突防,对目标进行核轰炸或发射近距攻击导弹。美国FB—111战斗机的主要机载设备包括MKⅡ—B导航/轰炸系统,武器投放计算机攻击雷达等。这种战斗机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这种机关炮有8个外挂点,可携带GBU—15激光制导炸弹和“不死鸟”空空导弹,也可携带常规炸弹,或6枚69A型近距攻击核弹头导弹,或5000千克核弹。美国FB—111轰炸机的最大平飞速度(高度12200米)M2.2(233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6800米,航程3200~4400千米。

神秘的幽灵——B—Z隐形轰炸机

由美国格鲁曼公司研制的B—2“幽灵”轰炸机是一种隐形战斗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能够隐秘突入苏联领空,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导弹发射架,装备B—2轰炸机的第一支部队是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这支部队目前装备了8架B—2轰炸机,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统治性的战力

美国空军以海湾战争的实战为例对B—2A的轰炸能力进行计算。以美军对伊拉克目标执行轰炸任务时的“攻击特遣队”为例,它通常由16架携带精确制导炸弹的攻击机,16架护航战斗机、4架电子干扰机、8架压制地面炮火的对地攻击机和7架KC—135加油机编成。如果用B—2轰炸机,仅要2架飞机,4名机组人员就可以达到这49架飞机的轰炸效果,北极棕熊—战略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