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定位中国
45231800000003

第3章 从“限”字成年度汉字看道与德之关系(2)

但是现在,地方政府却在为卖地难着急上火。限购之下,大地产商纷纷捂紧钱袋子“过冬”。新华网记者调查显示,调控之下,地产大鳄的生存术是:缩减开工,放缓供应,减少拿地。截至三季度末,万科控制货币资金高达339亿元,比调控严厉的2008年三季度末多出140亿元;保利地产拥有货币资金220亿元,比年初增加近30亿元;招商地产、金地集团的货币现金均比年初增加了20%以上。万科在三季报中表示,在目前的市场局面下,坚持“宁可错过、不可拿错”的审慎拿地原则。恒大地产今年7月开始实行“低价跑量”策略,截至今年10月底,恒大地产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111.2%,成为首个完成销售任务的房企。尽管“财大气粗”,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还是表示,今年形势比之前更严峻,年前坚决不买地。2008年恒大地产差点因资金链断裂死在黎明前,2009年因政府救市、恒大上市等一系列原因,许家印一跃成为当年内地新首富。限购之下,现金为王,生存比发展更重要,这已成为各大地产商的共同选择。只是这样一来,政府财政和未来几年的房地产供应就要紧张了。

2012年可能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曾在微博上预言,中国经济将进入最寒冷冬季:1.人口红利、外贸红利、土地红利消失,体制瓶颈、发展瓶颈、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出现。2.投资、消费、外贸——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同时陷入泥潭,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全面恶化并进入被动的危机转型期。3.宏观政策六神无主并方寸大乱,重大失误会接二连三。

未来拉动经济增长还得靠房地产!不管你认为房地产有多可怕、中央的表态有多坚决,在当前外贸不由我做主,消费短期无法提升的前提下,唯有投资靠谱,但公路铁路都在放缓,仅靠保障房投资解决不了问题,唯有理顺房地产,给市场一个清晰的预期,中国经济才有可能实现平稳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保障房

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出,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于是有很多人说,没关系啊,我用保障房取代商品房市场,一样不改房地产的支柱地位!2011年,我们就做了一次这样的乌托邦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乌托邦作为想象是美好的,作为强制性的实验,反而弊大于利。

2011年3月,国务院提出2011年我国要新建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但4个月后,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98%,这突然多出来的600多万套保障房从何而来?《南方周末》的报道说,河北保定的例子或许可以给出解释。2011年8月底,保定市保障房开工率即达115%,其速度之快,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但当记者历时数天调查后发现,保定市所称在建的3.4万套保障房(这个数字是过去两年里保定市总竣工保障房套数的9倍),多数为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及城市危旧房改造,甚至有商品房被贴上“保障房”标签。从北京到保定发展的房地产商王志强曾一度感到不适应:“我真没有见过这么玩的。你看有能力做集资建房企业的职工,谁没有几套房子?”政策执行最为严厉的北京也不例外,早在2011年1月,北京市住建委新闻发言人秦海翔就表示,北京将鼓励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单位建公租房,鼓励产业园区建公租房,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建公租房。

名为公租房,最后其实都要卖,因为单位和地方政府都拿不出建房的钱。最后结果,是越靠近权力中心和垄断行业,越有机会得到廉价房;而不是收入低者得到保障房。

另一边,真正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偷工减料,质量低劣。有大风一吹几十栋楼房的窗户玻璃全落下的,有上面整层楼板塌下来的,还有顶楼楼顶一脚就可以踩个窟窿的。人家说商品房要钱,保障房要命。

广东省恩平县22名低保户居然联名上书,拒绝住进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批廉租房是利用工厂的旧宿舍改建的,改建时的设计十分不合理。廉租房是利用隔墙将原来的一个单间或者套间改建成新的一房、一厅、一卫(卫生间和厨房连在一起),但是,因为所有的隔墙都没有砌到顶,导致如果有人上厕所,臭味可以通过上方自由自在地传送到其他任何地方。

“十二五”开局第一年1000万套、5年3600万套保障房的压力太大,地方没钱没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虚报浮夸者有之,偷工减料者有之,偷梁换柱者亦有之。其中最坏的结果,就是原本就不缺房不缺钱的有房权贵阶层,借保障房大跃进之机,再一次让单位福利房、集资房死灰复燃。

11月11日住建部在舆论压力下终于承认1/3保障房是挖地待建,剩下的2/3是什么各位同学知道吗?基本上是动迁房、国企的福利房,甚至还包括一些小户型商品房。由于缺乏经费,真正给社会大众住的一千万套保障房计划已基本停工。统计局是直接造假数据,住建部则是偷换概念。谁是受益者?谁又为此买单?

商品房是保障房的奶妈

任志强的数据显示:“每年农田占用的总量中房地产开发用地仅占5%左右,纯商品住宅约只占1.5%。大量的土地占用并非是商品住宅所占用。2010年2.7万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中,由开发商购买的土地仅为不到1万亿元,另1.7万亿元出让的土地并不是商品房。而开发商购买的土地中仅70%是住宅用地,其中还包括20%—30%的保障房,纯商品住房所占的比例就更低了。”换句话说,只占1.5%的商品住宅开发用地,却承担了37%的总地价!这其中,还得“内部消化”20%—30%的保障房成本!2010年东部地区土地供应完成得较好,跟其商品房补贴工业用地较少大有关系。

2010年4月,财政部首次公布了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支出总额为12327.1亿元,收支结余1912.6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在支出结构上,其中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市建设以及土地开发分别占比40.4%、27.1%和10.7%,三项合计占比总支出的78.2%。公开数据也显示,以2009年为例,在土地出让金用于廉租住房支出比例方面,无论是财政部公布的1.5%,还是北京的7.8%,显然都没有达标。即使各地方政府严格遵守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规定,2010年土地出让金额达到2.7万亿元,2011年由于严厉的限购政策,土地出让金势必减少,以2万亿估算,也只能拿出2000亿元建设保障房,而10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资金估算连征地至少需要1.4万亿元,缺口1.2万亿。

为什么房价物价会那么高?

一直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应该是涨工资来适应高房价;另一种则认为应该通过打压高房价来等工资。如果不考虑现实约束条件,这两种理论都对。反正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一旦考虑现实约束条件和路径依赖,就一定会有对错之分。

其实只要我们把视野放宽点,不仅仅局限于房价,就会发现,相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而言,中国大陆哪一样东西是便宜的?从垄断行业的石油价、电价、水价、燃气价、电信资费价、教育价格、医疗价格,到非垄断行业的车价,乃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粮油食品、蔬菜肉类等价格,哪一样不是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按货币收入的相对购买力而言)?!不从根子上解决物价高的原因,单单打压房价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至于政府能不能决定涨工资,能不能决定跌房价?我是这样看的:政府还真能决定涨工资!只要立即停止投资型政府、打破行政垄断、推行自由公正的市场经济,则物价不变而民众工资涨4倍没问题。政府还真不能决定降房价!因为十几万亿元甚至更高额的地方债和上下游几十个实业全依赖于它。今天中国就剩房地产一个唯一产能没有过剩的行业了!

当然,政府也可以不管不顾失业问题,像一些论者所说的经过“必要的阵痛”,坚决阻止房屋市场,让人家买不了也卖不了,逼迫房价下降;但姑且不论政府在缺乏失业保障的情况下根本不能无视就业民生,就是能够对中小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视而不见,还有政府自己高额的地方债在那儿摆着!当然,鉴于大部分国有银行也是政府所有,政府自然也可以宣布一笔勾销银行的地方债。但如何勾销?想来想去,除了打劫,我看也只有印钞票一途。那样,不但使房价物价更高,而且是在大量民众失业的情况下让房价物价变得更高!

可以说,不努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只试图逞一时之快打压房地产,走的是一条同归于尽的死亡之路;相反,从源头做起,虽然异常艰难,但却是绝地求生之路。这些普通老百姓只需动动脑子、运用一下小学数学就能算明白想清楚的问题,我们大量的所谓经济学博士,居然想不清楚看不明白?真的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

答案是腐败、通胀、两极分化已经成为中国头顶的“新三座大山”。

最高检官员日前对记者表示:部分项目三分之一工程款被用于行贿。最高检官员披露的数据,是已经查处的数据,包括貌似合法的层层转包部分,还有大量在招投标过程中以高科技、新技术等名义大幅度抬高造价,从而导致无法查处的部分,我估计政府采购政府投资等都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一样,80%费用耗在腐败的中间环节。

这就是投资型政府、国企和管制过多必然导致腐败盛行、通货膨胀、贫富两极迅速分化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人家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人家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准确生动地描述了委托代理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铁大跃进。高铁大跃进之后,铁道部到今天为止负债高达2万亿元。2010年应该还本付息超1500亿元,税后利润仅1500万元,只占应付款的万分之一。而其营业额却高达6857亿元,相当于1000万元的大买卖,只赚218元钱。消息说,铁老大、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贪得无厌,锒铛入狱,副总工、“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月薪才8000元,却在美国和瑞士银行坐拥巨款。铁道部抓的贪官,哪个赚的也比整个铁道部赚的多。而铁道部还不了的钱,谁来买单?还不是全民买单,要么多收税,要么多印钞票。

在这里我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今中国最穿越的事,莫过于大量标榜民主、自由、宪政派的知识分子、时评人、经济学者,对着空气时声嘶力竭地高喊民主自由,一遇具体问题又马上呼吁强化政府权力和管制。结果,政府一边享受权力寻租之快感,一边享受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飘飘欲仙。

道为德之母

分析了上面那么多东西,似乎一直没有回到正题,道与德到底是什么一种关系?其实我们刚才的分析主要说明一个问题: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够收获美好的果实。良好的愿望只有在尊重事实、尊重规则、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好的目的和效果。这就是所谓道和德的关系。

“道”字从首,从走,望文生义,或解释为“首先必须要走的道路、方法、路径”;“德”字从双人,从心,两个人以上就有了评判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现代人习惯于把“道”和“德”两个字合并成“道德”来说,形容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或者个人的人品,已经离原有的“道”越来越远了!在这个世界上,自以为占据道德制高点就拥有真理的人太多,真正耐住寂寞甚至“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求道之人太少。后者常常招来骂名,前者则常常收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鲜花与掌声。而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哉?偏离了“道”来讲“德”,常常会陷入尴尬甚至危险的境地,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沦丧的不仅有世道,还有人心。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那些不遵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过分相信自由意志和理想主义的实践,哪一次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成为人类的悲剧?背离了“道”,道德理想主义与激进主义、现实虚无主义乃于专权奴役就只有薄薄的一纸之隔。

很多时候,如果一个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以为掌握了真理的理想主义者设置或被设置了一个背离常识和规律的高目标,结果往往会与初衷背道而驰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回到以包容、理性、建设之姿态的求道、问道、论道的本源上来,寻找正确的规律、方法和路径。社会、人心的毁坏太容易了,构建却需要以“道”为基础,一砖一瓦,千年万年。有道未必有德,但有德必须有道。世有道,则德自生;世无道,则德不存。

想当年,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恒)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道”是代表抽象的自然法则、社会运行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路径和方法等,恰如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可道”,意思是可以(应当)遵循、效法,引为“道路”。“非常(恒)道”,即“道”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像今天的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要研究各种变量的关系,环境和变量改变了,规律也就发生了变化。孔子的《论语·里仁第四》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之要义,正在于此。

胡适先生说:“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信然。

课后作业

1.张五常先生在《贫富分化与土地政策》一文中认为,地区竞争不会搞高楼价,简单说就是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竞争,招商引资会使得各地竞相压低地价而不是抬高地价楼价。在激烈的地区竞争下,楼价过高是败局。想想吧,一个县免费提供一大片地给一家名牌工厂,怎么可以那样傻,搞高住宅楼价来把该厂吓跑呢?虽然档次较低的工人可以住工厂提供的宿舍,但职位较高或成家立室的,怎会不考虑住宅楼价?

请结合本次讲课的内容,分析一下张五常教授的结论对不对?注重分析的过程,结果并不重要。

2.最近韩寒在博客上连续抛出《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文章,引起广泛的争议。你怎么看革命、民主、自由、容忍四者的关系,今天的中国应该怎样才能避免破坏性很大的革命?

201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