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关键是你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下面这几个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阿尔·史密斯的童年非常贫困。父亲去世后,靠父亲的朋友帮忙才安葬了父亲。为了维持生计,他的母亲必须在一家制伞工厂一天工作10小时,下班后再带些零工回来做,一直做到晚上11点钟。
阿尔·史密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有一次他参加教会的戏剧表演,觉得表演非常有趣,于是就开始有意锻炼自己公众演说的能力。30岁时,他已当选为纽约州议员。不过对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他其实还没有做好准备,他还搞不清楚州议员应该做些什么。之后,他开始研读冗长复杂的法案,这些法案对他来说,就跟天书一样。他被选为森林委员会的一员,可是因为他从来不了解森林,所以他非常担心。然后他又被选入银行委员会,可是他连银行账户也没有,因此他十分茫然。如果不是耻于向母亲承认自己的挫折感,他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绝望中,他决定一天研读16小时,以充实自己。正是凭着这种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为全国性的政治人物。他的表现如此杰出,连《纽约时报》都尊称他是“纽约市最可敬爱的市民”。
在阿尔开始自我教育的10年后,他成为纽约州政府的活字典。他曾连任四届纽约州州长——当时还没有人拥有这样的纪录。1928年,阿尔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及哈佛大学在内的6所著名大学,都曾颁授荣誉学位给这位年少失学的人。
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杰出的人“不仅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乐于进行这种挑战”。阿尔就是进行这种自我挑战的杰出人物。
一些社会学家曾对许多身体有缺陷的成功人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人的成功大部分是因为某种缺陷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威廉·詹姆士曾说:我们最大的弱点,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出乎意料的助力。
没错,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写不出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乐作品;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这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可能难以创作出不朽的《悲怆交响曲》;巴尔扎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因为本身命运悲惨,才写出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
达尔文,这位改变人类科学观点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当我们面对这些不满意的时候,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态度。“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只有这样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才能使我们不总是盯着自己的缺憾而悲观失望。也许我们的潜力就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