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佳状态
45250700000007

第7章 学习的最佳状态——乐学(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例如:

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有很大好处但却不去做的人,不如认真去做的人;认真去做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知道静坐放松对自己很有好处但却不去做的人,不如努力去做的人;努力去做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知道行善布施很重要但却很少去做的人,不如坚持去做的人;坚持去做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如果从学习的角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却无法用心去学的人,不如认真努力去学习的人;认真努力学习的人,不如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的人。

如果我们能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就能够像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了。

例如:记忆力训练,要想成为世界记忆大师,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数字记忆、扑克记忆。有些人想要成为世界记忆大师,每天逼着自己做大量的训练,但如果体会不到训练的乐趣,就难以坚持下来,或者虽然身体是在桌子旁坐着,但头脑的思绪却经常飘走。但如果能体会到训练过程中想象力奔放的乐趣,体会到记忆速度不断提升的乐趣,那么,训练的效率自然就会更好。

乐学,就是能够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而这个乐趣,就能够成为我们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得以越学越好。

乐学,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无论学什么,我们都要善于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另一个是指要找到真正令我们感兴趣的学问来学习。

在学生时代,或者在工作岗位上,有一些枯燥的知识是必须学习的,无法逃避,那么,我们就应该掌握一些方法,把枯燥变成有趣。

当我们有选择的空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自由学习。

第一节 学与玩

乐趣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有趣的东西,会比较容易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率。

很多时候,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并不一定很聪明,只是他们对于所学的东西,相对更感兴趣。能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就比较容易静下心来学习,成绩自然会好。

而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并不一定不够聪明,只是他们对于所学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如果不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学习的时候就会心不在焉,成绩自然不会好。

学与玩的分裂

小孩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学就是玩,玩就是学;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但是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尤其是进入小学之后,学的东西越来越枯燥,学习就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玩了;而玩的东西,同一个东西反复玩,甚至沉迷进去(例如:打牌、网络游戏等),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这个时候,学与玩就开始分裂了。

每个孩子的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学习能力倾向也有所不同,兴趣爱好更是各不一样。然而,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中小学阶段,所有的孩子都被安排了相同的学习内容,不管孩子们是不是喜欢学、是不是愿意学,反正每个孩子都必须学,而且学习内容的难度又非常大。

这是造成学与玩分裂的最大原因。

当然,有些知识是人人都应该学而且必须学的,例如语数英等等,我们可以统一安排给孩子们进行学习。

但是,这些学习内容,只需要占一小部分时间就好了,不应该占去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也不应该把学习的难度弄得这么高,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不应该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试而学。

对于专业和发展方向都还没有确定的中小学生来说,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学得太深、太细,完全没有必要。

事实上,一门知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比较有趣的,但往深、往难去学的话,就容易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了。

例如:我们偶尔去游游泳、跳跳水,那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但如果让你像专业运动员那样每天跳水几百次,那恐怕不少人宁愿选择跳楼了。

孩子们天天做那些无趣的作业和试卷,每天做作业到很晚,周末没有休息、没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人,恐怕寥寥无几。

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每天都是在熬日子,从早上八点一直熬到下午五点,天天到学校里去备受煎熬,而且要熬这么多年,想一想都会觉得不寒而栗。

让孩子反复面对这些枯燥无趣、艰涩难懂的知识,那么,长此下去,扭曲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灵,还有家长的心灵、教育工作者的心灵。

真正的学习,大部分时间,应该是为了兴趣而学,或者说,为了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而学。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引导他们慢慢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越学越开心,越开心越想学。这才是学习的正循环。

教育的失败,是让大多数人不知道该学什么,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知道哪些东西对自己有用、有什么用,所以也就沉浸在对物质享受的追逐之中而不能自拔。

从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历程来反思,大学阶段可以说是半自由学习的状态,学习压力不大,有许多课余的时间可以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然而中小学阶段却浪费了不少时间,学了许多派不上用场的知识,而许多本该学的知识和能力又没有学到,这对成长来说是个低效率的事情。所幸的是中小学阶段,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没有被磨灭掉,从而在大学阶段、踏入社会之后,能够让内在的学习兴趣来引导自己不断成长。

维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常常见到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过于焦虑,孩子有一点没有学会的、没有弄懂的,就显得很着急,不断地批评、呵斥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认真听课的时候,就忍不住责骂孩子、甚至拧孩子的耳朵。

孩子们在学校里本来已经饱受挫折了,回到家里还要继续被家长责骂,许多孩子天真的童心以及学习的热情,就这样慢慢被磨灭殆尽。

这些家长并不知道,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

为了一两次的学习成绩,为了一两个无伤大雅的学习错误,为了一两门对今后人生未必有多大作用的学习科目,而磨灭掉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有些孩子,性情还不稳定,不容易静下心来学习;有些孩子,智力成熟相对晚一些,一时半会跟不上学校的学习;有些孩子,好胜心不是特别强,学习不太用功;有些孩子,兴趣面比较广,暂时对学校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够维护好他们的学习兴趣,无论他们只是对某一两门科目感兴趣也好,或者对那些与学校课程无关的内容感兴趣也好,只要他们仍然保有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热情,那么,他们总有一天会表现得很优秀。

然而,如果家长眼里只有学习成绩,为了一时的学习成绩而不惜摧毁孩子对学习的热情,那么,就等于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导致孩子心灵扭曲,那么,毁掉的不仅是孩子,更是整个家庭的幸福。

《易经》“蒙”卦的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大意是说,每个孩子在蒙稚阶段,都有很强的好奇心,都渴望着能得到老师的启蒙。而好的老师,也要善于去启发孩子的好奇心,不是求着孩子去学习,而是引导孩子来向老师问问题、找答案。

《论语·述而第八》里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说的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重点也是要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思考、乐于探寻答案。

对家长来说,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批评孩子、责骂孩子,打压孩子的学习热情,还不如多花一点时间来琢磨一下(或者跟孩子一起来探讨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快乐、更有效。

事实上,许多事情,尤其是学习,是有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的,只是家长或者老师有没有去关注、去寻找而已。其实大部分孩子都不笨,而且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着一颗好奇的心、好学的心。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可以让孩子持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可以让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学习,这是值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

把枯燥变成有趣

许多孩子之所以学不好,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比较枯燥,不够有趣。

枯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老师讲得比较枯燥,本来可以讲得妙趣横生的内容,有些老师讲出来却味同嚼蜡。

一个是学习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再好的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把它们讲得像故事那样引人入胜。

但是无论如何,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能够把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些,尽可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的工作,做的就是这个事情。

我所从事的,是以记忆力训练为核心的全脑教育事业。表面上看起来,是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力,但是其核心是通过想象力训练,来全面激发我们的大脑学习潜能。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记忆天才,都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事实上,人的大脑对于那些生动活泼的图像,是很容易记住的。例如:当我们在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记住长达一两个小时的内容,而且往往过一两个月之后甚至数年之后,其中许多内容还仍然历历在目。这种神奇的记忆,我们称之为“图像记忆”。

只是对于那些抽象的、缺乏图像感的内容,例如:政治、历史年代、英语单词、甚至一些诗词文章,等等,就很难记住。

当我们在训练学员(对孩子主要是面授、对成年人主要是通过网络教学)的时候,我们其实不是在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而是帮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那些抽象的、枯燥的学习资料,变得像电影、动画那样生动活泼,充满图像感,这样,自然就容易记住了。

最重要的是,通过夸张、幽默的想象,那些原本枯燥无味的、令人生厌的学习资料,马上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这样的学习自然会充满乐趣。

我们在面授的培训中,发现有许多右脑型的孩子,他们的右脑想象力比较发达,他们喜欢那些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的东西,而对那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则很容易失去兴趣和耐心。这部分孩子在学校里面对那些枯燥的知识的时候,会显得无所适从,完全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然而,这部分孩子通过我们的想象力引导之后,他们发现原来可以主动地运用想象力,把那些原本自己所讨厌的、枯燥的东西,变成自己所喜欢的、生动的内容,学习热情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整个人的学习状态立刻会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在我们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趣的想象力和记忆力训练,而从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这样的例子实在非常多。

不必说别人,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我现在从事记忆力训练方面的工作,某些方面的记忆力还算过得去,但在学生时代,我的记忆力却一直比较差(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我后来走上了探寻学习方法的道路),所以那些需要背诵的科目总考不好,例如地理、历史、政治等等。

我大学读的是临床医学,要背诵的东西特别多,由于我的记忆力不好,而且学习也不够努力,所以我各门专业课基本上都只能考60分出头。

然而,同样需要大量背诵的英语,我的成绩却一直不错。

一个原因是我比较喜欢英语,学起来不觉得枯燥。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高三的时候学到了一种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背单词的效率比较高。

所以,大学时代,虽然我的其他功课都不太好,但英语成绩却是班上数一数二的。

有一次学校临时宣布要进行医学专业英语的考试,并且说如果这门课程考不及格的话,拿不到毕业证书。

所有的同学都对这个消息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这门课程是选修课,几乎有一半同学(包括我在内)没有选修,而另一半的同学则已经选修了一年,现在要所有人都参加考试,明显不公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消息下来的时候,离考试日期只剩下2周的时间了——用2周时间去搞定别人学了一年的内容,想想就觉得不太靠谱。

我刚开始也以为这是个玩笑,但几经询问之后,发现这是个严肃的决定,不是开玩笑的,立刻收拾心情,赶紧制定学习计划。

医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它有一千多个专业英语词汇,这些词汇又长又难,看起来稀奇古怪的,让人看了就头痛。

课本一发下来,我就把课本后面的词汇表一页一页撕下来,每天在口袋里放上两三页,利用课后的时间、吃饭走路的时间、甚至在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一有时间就抽空把词汇表拿出来背。

这些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几乎每个都很长,即使运用图像记忆的方法,如果想要把每个单词的字母顺序都记清楚,那估计到考试的时候还未必能背完一半。时间实在太紧了,我被逼得没办法,灵机一动想出了一种“模糊记忆法”,就是每个单词只找出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一小部分,然后用这一小部分去跟单词的中文意思进行联想。

模糊记忆法,可以帮助我快速认识每一个单词,只要一看到它,我就知道它的意思。但如果给我中文,让我默写单词的话,那我就未必能把字母写完整了。但是我想,这次考试应该不会很难,只要能认得单词应该就可以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