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45270400000009

第9章 动物大本营

动物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它们在大自然中竞争得异常激烈。尽管如此,动物的许多本能和行为方式常常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走进动物世界,我们会看到许多千奇百怪的现象,这些现象促使着我们去深入探究它们的秘密。

由猿到人的进化并非始于非洲

据美国一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说,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首先是在中国和亚洲开始的。他们的结论是根据中国云南发现的中兴地质期的数千颗灵长类牙齿化石资料研究后做出的。

国际学术界一向认为:人类和猿类的分离进化于500万年以前,首先是在非洲开始的。对于在中国云南省发现的这两类化石,由于其年代十分久远,许多学者怀疑它们可能分属于猿类祖先的雄性和雌性。但这个小组的研究结果证明:两种“云南化石”之间存有差异,比目前已知的所有灵长类各类动物的雌雄差别大得多,因而他们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灵长类。该小组中的一位博士指出:“云南化石”提供的丰富资料表明,人类进化的一些决定性阶段在1000万年以前在亚洲就已经开始了。

万物生长并非都靠太阳

人们一直认为,万物生长都靠太阳,一切生命都依赖太阳的光热,才能孕育生长,因此没有阳光的地方就不会有生命的踪迹。其实并非如此。

近年来,美国、法国的海洋学家对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底进行考察,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稠密的区域。他们透过深水潜艇的观察窗,看到巨大的红头蠕虫在蠕动,各种贝类静静地舒展着贝壳,白色的蟹在岩石上缓缓爬行,红棕色的鱼竖着身子在游泳……

深海海底没有阳光,生命的源泉是什么呢?原来海底有一个横贯全球的大裂谷,裂谷中有一个又一个海底温泉。温泉区的水温高达20℃,温泉既提供了能量,又提供了硫化物。海底微生物以硫化物为养料,绿洲中的虫、贝、蟹、虾、鱼等等,无一不是间接或直接借此为生。据估计,深海底下有千百万个温泉,同时也就有千百万个绿洲。

此外,科学家在罗马尼亚东部海岸的山中发现了一个洞口早于数亿年前已被海水封住洞口的溶洞。也就是说,洞中的生物早已有数亿年没有见过太阳了,但是这些蜘蛛、蝎子、潮虫等动物却生活得很好,只是它们的视觉早已退化、触觉更加发达而已。从以上事实中可见,万物生长并非都靠太阳。

冷血动物并不冷

动物学上,将红蚯蚓、蜥蜴、蛇、鳄等所谓爬行动物,叫冷血动物,或者叫变温动物。这类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上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发育完善调节体温的机制,再加上它们的新陈代谢缓慢,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但研究发现,许多爬行动物,尤其是蜥蜴类,它们的体温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很大波动,而也能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例如,某些蜥蜴的体温就能保持在30℃上下。

爬行动物维持恒定体温的热源,主要是靠阳光的热能,所以又叫作外源热动物。爬行动物普遍都有晒太阳取暖的习性,通过晒太阳,把自己的体温逐渐升高到对它们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要的适宜温度。说来也奇怪,哺乳动物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内源热如果过多的话,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向体外散发;爬行动物却相反,它们通过血液循环将吸收的外源热传导给体内组织。它们主要靠行为来调体温,使体温保持一定的平衡。

世界上并非没有三只眼的动物

印度神话中的主神王之一的温婆就有三只眼睛,我国《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也有三只眼睛,但他们都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然而在地球上却真有三只眼睛的动物。新西兰有种楔齿蜥的爬行动物,其颅顶眼就很发达,和真眼一样,有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另外,有些种类的蜥蜴虽然颅顶眼已退化,已不能看到物体的像,但仍有感光作用,而且,它还是个调节温度的器官,成了自身“生物种”上的一个“电钮”。

在古生物中,很多爬行动物都有三只眼,即在头部前面两个眼睛的稍后方的头部正中线上,还有一只颅顶眼(简称顶眼),三只眼在头部鼎足而立,这从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中都可以见到。

珊瑚既非植物也非矿物

人们通常误以为珊瑚是植物,看它丫丫叉叉,长得与树枝相似;也有人认为它是矿物,看它有的质地粗糙,有的质地坚密,不是矿物是啥?其实珊瑚原本是动物。

我们见到的大珊瑚是由许多的单体“珊瑚虫”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结、共同生活的群体。而珊瑚虫则是低等动物,属于只有内外两个胚层的腔肠动物,好像一个双层口袋。它有一个口,食物由此进去,不消化的残渣也由此排出。它没有肛门,口的周围生了许多触手,这就是人们见到的珊瑚花,也叫海石花。触手既可以捕捉食物,又可以振动起水流进入口及腔肠中,消化水中的小生物。

珊瑚大都生活在浅海里,特别喜欢生长在水流快、温度高、比较清静的暖海地区。我国从台湾至南沙群岛,会出产各种各样的珊瑚。

某些动物的性别并非一成不变

人类的性别是由男女双方的染色体决定了的,但有些动物则不是这样,它们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的。

很多龟鳖类动物和蜥蜴类动物的卵子在孵化时,其下一代的性别就是由温度所决定的。比如有一种名叫鬣蜥的爬行动物。当其卵子的胚胎在26℃~27℃的砂子中发育时,孵化出的小鬣蜥97.8%是雄性的,然而在29℃的温度里孵化,则100%地是雄鬣蜥了。

密西西比河里的鳄鱼也是在低温(30℃)时生雌性,在高温时(34℃)生雄性,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不少鱼鳖类动物是在低温时(20℃~27℃)发育成雄性,而在高温(30℃~35℃)时发育成雌性。

更特殊的情况也有,例如鳄鱼科的啮龟,它的卵子在高温(30℃)、低温(20℃)情况下均生雌龟,而中等温度(20℃~30℃之间)便均生雄龟。

有些鱼类的性别则是随着环境而变的,比如鲷鱼就是。

在红海里生长的红鲷鱼好群居,一般都是20尾左右在一起生活。有趣的是,在这一群鱼中只有一尾是雄的。如果这尾雄鱼死去,只需要两周,在那些雌性鱼中肯定有一尾最健壮的鱼又会变成雄性来领导这个鱼群。同时,它的鳍逐渐变大,卵巢萎缩,精囊则迅速发达起来,并能排放精子。如果这条雄鱼又死去,两周后在这些雄鱼中则又会有一尾健壮的雌鱼变性。如果在鱼缸中只有两尾雌鱼或一尾雌鱼,那么,必然有一条是雄的。

鱼为什么喜欢逆水游

在一条条小河里,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有一些小鱼喜欢逆流而上。逆流而上是很费劲的,那么,鱼为什么还要逆流而上呢?

顺流而下对于鱼来说,虽然不费劲,但是,却很不容易掌控游泳的方向。一旦无法掌握好方向,就有可能被冲往危险的地方。对于逆流而上的鱼来说,游泳的速度就比较慢了,游泳的方向也很容易控制,不必担心会被冲往别处。

鱼非常喜欢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在水顺流而下的时候,浮游生物就会顺着水往下流,如果鱼逆水游,就很容易吃到更多的浮游生物。

逆水游对于鱼类的呼吸也有一定的作用。鱼用鳃呼吸,只有水经过腮的时候,氧气才能被鱼呼吸到。逆水游时水经过鱼鳃的速度比较快,所以有些鱼为了呼吸,也会逆水游。

产卵并非只是“雌”鱼的事

在印度洋的红海里生长的白头翁鱼,每当生殖季节临近时,这种鱼的雄性会变成雌性,雌性会变成雄性,产卵的自然是那些原先的雄鱼。当然,在下一个产卵季节到来前,这些产卵的雌鱼则已变成了雄鱼,那些变性后的雄鱼则又再次变成雌鱼。所以说,它们是雌性还是雄性的机会是均等的,轮流充当“丈夫”,又轮流“生儿育女”。

牡蛎也是按年头轮换转变性别的,第一年是雌性的,第二年一定是雄性,而后年则又变成雌性,循环往复,直到死亡。

娃娃鱼并不是鱼

“娃娃鱼”,顾名思义,一定是鱼了。然而它并不是鱼,它是生活在山溪中的一种珍贵的、稀有的两栖动物,与青蛙、蝾螈、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它会发出像婴儿那样的啼声,所以称它为娃娃鱼。

它一般是夏末产卵,每次500粒左右,2~4周后可孵化为幼体。后者和成体身体结构不同。幼体靠鳃在水中生活,长成后鳃退化而生出肺脏,即离水域到陆上生活,嗣后则为两栖。它是世界上现存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动物。

螃蟹并不是没有肠子

虽然大家喜欢吃螃蟹,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螃蟹有没有肠子,甚至相当多的人认为螃蟹没有肠子,就连一些古书,如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也错误地称它为“无肠公子”。事实上螃蟹是有肠子的,不过不那么明显,也没有高等动物(如猪、牛、鸡等)的那么复杂罢了。当我们在吃蟹时,揭开蟹壳之后,可看到它背甲上紧附着一个尖形的白色的囊,这东西谁也不要吃它的,这是它的胃,其中存放着已经半消化的、腐败的动植物食料。如果把蟹的脐(即腹)翻开,在蟹脐内壁正中央就可以看到一条黑色的隆起物,这就是它的肠子,这条细肠上边通胃,下边直达脐部末端的肛门。因为螃蟹的食性很杂,除了捕食鱼、虾、螺、蚌和一些水生昆虫的幼虫以外,有时也吃些水草及稻壳,另外,它也爱吃动物的腐烂尸体,所以肠子是黑的。

鲨鱼并非无所畏惧

鲨鱼被称为海洋一霸,事实它是地道的“胆小鬼”,不但不吃人,反而害怕人类,人想接近鲨鱼必须悄悄地,否则会把它吓跑。鲨鱼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咬人,那是因为鲨鱼感觉到它的领地受到了侵略,或是生命受到了威胁而被迫自卫。

尽管人类对鲨鱼极端恐惧,但不可否认鲨鱼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海洋环境中基本的生物链,如果没有鲨鱼,海洋很快就会鱼满为患,大海的生态平衡就可能遭到破坏;鲨鱼还是海洋清洁工,它会吃掉海洋中那些死亡的鱼类、动物等。鲨鱼在医学上的贡献也不少,鲨鱼异常健康,是世界上少数几种几乎从不生癌的动物之一,通过对鲨鱼的研究,将有助于拯救癌症患者的性命。鲨鱼还有一个绝招,是它们在受了极大的创伤情况下,也能迅速痊愈而且丝毫不会发生伤口感染。鲨鱼还给科学家不少启示,鲨鱼皮肤外层有一层平行的微纹,称为“里布勒特”,这一奇妙的微纹可以减少鲨鱼游水时阻力和噪声,按此原理,美国、英国及挪威等国科学家提出一种“鲨鱼皮平行微纹技术”,并已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改进飞机、军舰、潜艇的性能。

尽管鲨鱼对人类生活贡献不少,但它最大的敌人仍是人类,鲨鱼遭到人类无休止的滥捕滥杀已濒临灭绝,人们捕捞它主要是供食用;由于鲨鱼生长缓慢而且繁殖率不高,所以它们远比其他鱼类更容易出现捕捞过度的情况。几亿年来,鲨鱼一直是海洋鱼类大家庭的一员,人类不能没有它。

“大黄鱼”并非是长大了的“小黄鱼”

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是我国三大海产鱼类。很多人认为,大黄鱼是小黄鱼长大后而改的名字,而小黄鱼是大黄鱼还没有长大的幼体。因此,把个大的就叫大黄鱼,把个小的就叫小黄鱼。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长相和颜色差不多,而错叫的缘故吧。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两种鱼,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主要生活在我国东海、南海和黄海南部的近岸浅海区的中下层,以浙江近岸的产量最高。小黄鱼又叫“小黄花鱼”,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中,以黄海的产量最高。

区分大黄鱼和小黄鱼的最简便方法,就是先看看它们尾柄的长短和粗细。大黄鱼的尾柄长而窄,长度是高度的3倍多;小黄鱼的尾柄短而宽,长度是高度的2倍多。此外,大黄鱼的头部和眼睛都比较大;而小黄鱼的头部比较长,眼睛比较小。大黄鱼的鳞片较小;小黄鱼的鳞片较大。如果把鱼肉吃完了再比较,只好数一数它的脊椎骨的数目了。大黄鱼的脊椎骨数少,仅有25~27块;而小黄鱼的脊椎骨数多,有28~30块。

“对虾”并非成对地生活在一起

我国北方沿海的居民都把肉味鲜美的大虾叫作“对虾”。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平常在海里总是一雌一雄形影不离的缘故。实际上,这种认为是错误的。

因为大虾每年夏秋两季都是成群地在渤海里生活和繁殖,到了秋末冬初,北方的水温开始下降,它们便成群结队地游到济州岛西南水温较高的黄海海区去越冬。第二年的3月份,气候转暖,它们开始北游,于5月份的夏初,又成群地返回渤海沿岸,在一起生儿育女。对虾在2个月的期间内,完成了近1000公里的远途旅行,确非易事,由于行程太远,每当产完卵后,体力已筋疲力尽,大部分便死亡了。它们的后代基本上仍按照它们祖先所游过的路线,往返于黄渤海之间。年复一年,世世代代总是如此,而绝不是一对一对地在一起游动。

人们所以习惯把大虾叫“对虾”,原来是因为,在我国北方市场上,多少年来总是不分雌雄两两成对地计价出售大虾,渔民很早以前也是按“对”来统计每次的捕获量。时间一长,“对虾”的名字一直被沿用到现在。为了区别于它的同类,这种虾的真正科学名称叫“中国对虾”。

北极熊是左撇子吗

人类当中有少数人是左撇子,那么,动物当中有没有左撇子呢?其实,动物当中,也有不少都是左撇子,北极熊就是典型的左撇子。北极熊为什么都是左撇子呢?

我们知道,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那里到处都覆盖着冰雪,极少有动物生活在那里。不过,一种叫海豹的动物也生活在北极,北极熊最喜欢捕捉的食物就是海豹了。北极熊全身都是白色的,但是,鼻子却是黑色的。这黑色的鼻子在处处都是雪白的北极显得非常醒目,当北极熊躲在冰块上等着捕捉海豹的时候,它那黑黑的鼻子很容易就会被海豹给发现。为了不让海豹发现,它就会用右手捂起来,用左手去捕捉海豹。时间一长,北极熊就习惯成了左撇子了。

猪并不蠢

猪,是一种不讨人喜爱的动物,其实,猪非常有智慧。虽然猪的名声不佳,它们吃东西时从不过度,这是由于猪体内有一个灵敏的生物传感器,进食时,这个传感器会发生一种缩胆囊激素,它起化学信使的作用,将“你已经吃饱了,别吃了”的信息,从猪的肠胃传到猪脑,抑制猪的食欲,使它们不再贪食。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治疗肥胖症的途径,如将其调节至适当的水平,将有助于治疗由食欲过盛引起的肥胖症,这一发现为那些肥胖的先生、女士们带来了福音。

猪还是一种特别机灵的动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对英法联军实施大规模的毒气战,当时还未发明防毒面具,英法联军死伤惨重,家禽、动物也同遭厄运,但在毒气区出现了一个奇迹,那些被人嘲骂的“蠢猪”,反而平安无事。这是由于毒气袭来时,猪的呼吸道受到刺激,疼痛难忍,于是就“急中生智”拼命用嘴巴拱土,然后将长嘴巴埋在松软的泥土里;含有毒气的空气经土壤分子颗粒的过滤,被净化为无毒的空气,猪才幸免于难。军事专家从猪拱土能防毒这一现象中受到了启发,发现了今天广为应用的防毒面罩,因此,防毒面罩的“专利”非猪莫属。

驴天性并不笨

驴是人类最早的伙伴之一,大约在公元前44年,人们就开始把驴关进畜栏喂养,使其为人类服务。驴最受人赏识的是其吃苦耐劳的习性和憨厚漂亮的形象。驴吃粗食,抗病力特强,寿命也长,这是其他动物,如马、牛等不可比的。

由于驴的近亲繁殖,它的后代失去了某些生理优势,加上驴生性执拗,因而给人以反应迟钝的印象,从很早开始,驴这一名词成为愚笨和顽固的代名词。驴忠实地为人类服务,却反遭人类嘲骂,委实冤枉。

其实,驴是一种有灵性的、很聪明的动物,举例为证:荒野山林,驴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能准确无误地选择出两点间最短的路程,并且途中没有太多的坡坡坎坎,能快速省力地到达目的地。聪明的人也经常迷路,与驴相比,可谓相形见绌。由此可见,驴并非人们所说的“蠢驴”。

狗为什么喜欢在夏天吐舌头

狗和人类一样,是恒温动物。每到夏天的时候,天气就会变得格外炎热,狗也会感觉到酷热难忍。狗的身体表面却没有汗腺,所以无法通过排汗的方式来降低体温。那么,狗又是如何降低体温的呢?

狗的舌头上有汗腺,如果想要降低身体的温度,就必须将舌头伸出来散发热量,所以,狗才会在特别热的情况下不停地伸着舌头喘气。

狗并不是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才会吐舌头,如果在冬天,它因为到处奔跑而全身发热了,也会伸出舌头来降温。

狗并非不能捉老鼠

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种对狗的非议,并不正确。其实,狗原来是捕鼠的。狗是最早被人们驯养的“六畜”之一,用于猎取野兽,当然捕鼠也是它的职责范围。《周礼·秋官》篇里有称之为“犬人”的专门“官职”,相当于畜牧师之类。《吕氏春秋》里还有个传说:齐国有位善于“相狗”的专家,用一年时间,替人相到一只“取鼠之犬”。买主牵回去养了几年,从不见它捕鼠,于是去责问这位专家。专家说:这是一头最好的猎狗,善于捕捉獐啊、鹿啊,还有野猪。要它捕鼠的话就把它捆起来饿两天。回去一试,果然如此,它饥不择食,就捕捉老鼠了。

《晋书·刘毅传》中,有“既能搏兽,又能灭鼠,何损于犬”的说法。可见,古代用狗捉老鼠是相当普遍的。周朝,驯狸为猫,猫的捕鼠本领比狗大。于是,扬长避短,合理分工,猫成为专门捕鼠的能手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某些狗确能捕鼠。

狼为什么喜欢吼叫

狼是一种夜行动物,它只有在夜里才会出来活动。狼虽然很厉害,但是它们却喜欢成群结队地出来觅食。在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公狼也会经常地吼叫,主要是为了能够吸引母狼前来与它交配。由于每只狼的嗥叫声都是与众不同的,如果母狼想要寻找走失的狼幼崽,就会大声地嗥叫,只要狼幼崽听到妈妈吼叫,它们很快就会循着妈妈的声音找到妈妈的。

狼的声音在我们听来显得十分悲哀,所以很多人认为狼是因为伤心才会叫得如此悲哀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高兴时狼的吼叫声也是如此。

马为什么站着睡觉

如果让你站着睡觉,你能睡着吗?相信很多人都无法睡着,马却可以睡着,而且每天都是站着睡觉的。

马在没有被人类驯服以前,大多生活在大草原上或沙漠里。在那里,常常会有一些凶猛的食肉动物以马为猎物。马没有防身的武器,遇到危险时只能逃跑,也因此练就了日行千里的本领。如果躺在地上睡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只能先站起来,然后才能逃跑,在这个空隙里,很容易就被凶猛的动物给捕捉到了。如果站着睡觉,一旦发现有动物想要攻击它们,它们就可以拔腿而逃。久而久之,它们就养成了站着睡觉的习惯。

野马虽然被驯服了,但是,它们睡觉的习惯却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马也都是站着睡觉的。

马并非有“夜眼”

马一般都是在白天干活,为什么在夜间也能像白天一样干活或拉车,而不会跌跌撞撞,更不会迷失方向走错了路呢?有些人便解释说:“马有夜眼。”在夜间,它用“夜眼”能帮助主人干活。如向他追问“夜眼”长在哪里?便无言可答了。因为在马的头上确实找不到“夜眼”。最后,便指着马前腿和后腿内侧的一块灰白色的胼胝体叫“夜眼”。在这块块光秃秃的椭圆形厚皮上,甚至连一根毛也不长,但谁也说不清它有什么用处。便都跟着相信马腿上有“夜眼”的说法。甚至传到今天,仍有不少人还把那块无毛的厚皮叫“夜眼”呢!

实际上,马腿上的那块无毛厚皮是一种分泌腺的退化痕迹,没有任何用处,既没有感光作用,也看不见任何东西,更不是什么“夜眼”。马的眼和其他一般家畜的眼没有什么不同,在夜间能借着微弱的月光帮着主人干活,是由于马的脑比较发达,听觉、嗅觉也都很灵敏,特别是有很好的记忆力,不但认识主人,只要是经常走过的路,即便是三岔路口,也不需主人的牵引,自己一般都能记得该往哪条路上走。在夜间就是没有人跟随它,自己也能回家,所以,人们经常说的“老马识途”就是这个道理。

斑马身上为什么有斑纹

对于斑马身上为什么会有斑纹的问题,不同的科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斑纹是斑马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保护色。当天敌攻击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快速奔跑,这时黑白相间的斑纹看上去就会让天敌眼花缭乱,能够对那些捕捉它们的天敌产生影响。

不过,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每只斑马身上的斑纹都是不一样的,斑马能够通过斑纹来识别出自己的亲朋好友。

最近,科学家又有了新发现:斑纹能够帮助斑马驱除虫害。

采采蝇和马蝇是斑马最不喜欢的两种昆虫。采采蝇身上携带着病毒,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被它咬上了,很可能就会得昏睡病,严重时,1~2年就有可能死亡。由于采采蝇吸血的对象并不只有斑马,所以科学家决定对马蝇进行研究。但是,这个研究出现了一些困难,因为一旦有马蝇靠近斑马,斑马就会不停地甩尾巴,驱赶马蝇,对科学家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经过再三思量,科学家制造了四个颜色不同的斑马模具,其中有全白的、全黑的、棕色的和黑白条纹相间的。当他们将四个模具放到野外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那个斑马模具身上的马蝇最少。而且,他们还发现,条纹间的宽度越是和斑马身上条纹间的宽度一样,马蝇越少。

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发现,不同的颜色对马蝇的吸引力不同。这是因为,马蝇对不同颜色反射出来的光线的感应程度不同。马蝇比较喜欢横向的光,但是斑马的条纹却是竖着的,产生的光线也是竖着的,所以,能够减少马蝇对它们的叮咬。

长颈鹿并不是“大哑巴”

长颈鹿生活在非洲开阔而干燥的丛林地带,由于身高而看得远,发现敌害便很快地逃跑了。因此,敌人一般都很难接近它。说来也很怪,这么高大的动物,惊慌时它从不喊,见了伙伴也不叫,终日不言不语,悠闲自得。就是动物园中饲养的长颈鹿,也听不见它的叫声。所以,人们都认为长颈鹿是个大哑巴。它真是哑巴吗?

其实,长颈鹿并不是个哑巴,刚出生的小长颈鹿,身体不太高,仅有1.5米,当它看不到母亲时,能发生像小牛犊的“哞哞”叫声。这说明它是会叫的,并不是个哑巴。那么,为什么长大了就不叫了呢?

大家都知道,哺乳动物发出的叫声,是由于从肺和气管流出的气流,不断冲击喉腔中部有弹性的声带,引起它的振动而发出的,声带有长有短,有松有紧,两片声带之间的声门裂有大有小。因此,发出的声音便有高有低,有粗有细了。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是个沟状声带,不太容易发声。幼小时还能靠肺、胸腔和膈肌的帮助,勉强发出叫声。一旦长大,由于它的脖子太长了,与那些帮助发声的器官之间的距离也太远,所以发声非常费力气,一般就很少叫了,有的根本就不再叫了。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

大象的鼻子一直都是那么长吗?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科学家对大象的祖先——始祖象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始祖象的鼻子并没有现在的长,只是有些向前突出而已。始祖象起初是生活在河流或沼泽当中的,并以水生物为食。

但是,从大象的身体结构来看,大象并不能够在水中呼吸。为了从水中捕捉到食物,它们的鼻子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变长了。当它们需要下水捕食的时候,鼻子就会伸出水面进行呼吸。后来,大象的长鼻子就一代一代地遗传下去了。

不过,在大象生活的几千万年间,自然环境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大量的河流逐渐地干涸,并变成了陆地,大象不得不放弃河流和沼泽中的生活,改为在陆地上生活了。在这段时间里,大象的鼻子又衍生出更多的作用了。它能够用鼻子喝水,还能够用鼻子将食物送进嘴里。如果有人想要伤害它们,它们就会用鼻子自卫。

黄鼠狼并非只偷鸡

黄鼠狼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偷鸡贼。这个评论其实是不公允的。有人作实验证明: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第一晚放进三只活鸡和一条带鱼,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晚放进鸡、鸽和老鼠,黄鼠狼只吃了老鼠;第三晚放进鸡、鸽子,黄鼠狼把鸽子咬死……第五晚在笼子里只放活鸡,黄鼠狼只好吃鸡。捉来黄鼠狼解剖,发现它胃里的主食是鼠、蛇、鸟雀蛋、昆虫等。当然,黄鼠狼也偷吃没有关好的活鸡,但它的主食是田鼠、家鼠。许多事例说明:黄鼠狼不是鸡的天敌,而是个有缺点的益兽。

黄鼠狼靠什么捕猎刺猬

刺猬是一种全身都长满刺的动物。一旦遇到危险,它们就会缩成一个刺球,以至于老虎、狮子这些大型动物都拿它们没有办法。

难道世界上就没有能够对付刺猬的动物了吗?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虽然黄鼠狼打不过老虎、狮子,但是,它们却有办法对付刺猬。如果黄鼠狼遇到缩成一团的刺猬了,它们就会对着刺猬不停地释放臭气。

黄鼠狼的臭气可谓是奇臭无比,足以将刺猬给熏晕,然后趁着刺猬晕倒的那一刻,将刺猬给吃掉。

老鼠并非吃书本和衣物

老鼠非常可恶,人们都恨透了老鼠,因为老鼠不仅偷吃粮食,而且还经常地咬破衣物、箱子、书本、报纸、柜子、桌椅板凳等家具和用品。难道老鼠是什么都吃吗?

我们为了弄清老鼠为什么要咬坏东西,着先需要知道其牙的构造。

牙是由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组成。牙根埋在上下牙床的凹沟里,牙颈和牙冠在牙床外面,牙的最外面一层,是坚硬的珐琅质,内层是较厚的齿质,中间是一个空腔,叫作髓腔,里边藏有帮助牙生长的齿髓。有些动物的牙齿长成以后,齿髓就消失了,有些动物的齿髓终生存在,而老鼠上下牙床上门牙内的齿髓,不但终生存在,而且终生生长不止。为了避免门牙长得太长,影响到吃食物,所以必须经常以坚硬的东西摩擦门牙,使其长得不致太长。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老鼠放在一个透气的金属箱子里,经常给它软的食物吃,箱子里又没有什么硬东西可供用来磨牙,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它的门牙长得比原来长多了,导致它的嘴合不上,吃东西也困难了。所以,老鼠啃硬东西磨牙是为了满足其生理、生存的需要,但绝不是为了吃掉这些东西。

袋鼠都有口袋吗

提到袋鼠,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身上的大口袋。但是,你知道吗,并不是每一只袋鼠都有口袋,只有雌性袋鼠才会有口袋。

这个“口袋”叫育儿袋,是专门用来保护袋鼠宝宝的一个口袋。袋鼠妈妈之所以拥有个育儿袋,其实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袋鼠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家族的繁殖能力,才会将袋鼠宝宝“装”进自己的口袋,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直到这些袋鼠宝宝能够独立生存为止。

通常情况下,袋鼠宝宝在妈妈的育儿袋里会待上6~7个月的时间。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哺乳动物。袋鼠也是食草动物,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后腿都很强健有力。它们的弹跳相当迅捷,最高可跳4米,最远可跳13米,可以说,它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猴子并不是在给它的同伴抓虱子

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睡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猴子,时常由另外一只猴子替它在身上捉虱子,动作灵巧逼真,同人们捉虱子情景毫无两样。

猴子替它的同伴捉虱子,是常可见到的事。即使是一只单独的猴子,或是跑码头耍猴戏的猴子,只要稍有空闲,它也常把自己身上的毛分开,用纤细的手指,耐心地捉虱子吃。人们都习惯地称它为猴子捉虱子,甚至没有任何人怀疑。但是,实际上它们都不是在捉虱子。那么它们究竟在捉什么?

原来猴子出汗以后,汗液的水分蒸发,汗里含有的盐分,时间久了,便同皮肤和毛根上的秽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晶体,那就是盐粒。汗里含有的盐分高达0.9%左右。我们在热天活动的时候,脸上的汗珠时常流到嘴里,也会感觉到有点咸。在动物园里喂猴子的食物,并不特别地加添盐分,所以它们就彼此挑这些附着在毛根上的盐粒吃,以补充食物里含盐量的不足,时间久了,就养成这种习惯,看上去好像捉虱子似的。

猫舔毛并不是在“洗澡”

许多猫晒完太阳以后,常常会趴在地上,伸出舌头在自己毛上舔来舔去,被舔过的毛,又干净又光滑。有人说:小猫舔毛是在洗澡。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小猫舔毛根本不是在洗澡,而是在吃一种营养物质。因为猫的皮毛里含的一种物质,被太阳一晒就会变成维生素D。小猫在身上舔就是在吃维生素D,如果小猫缺少了维生素D这种营养,也会和我们人一样,得软骨病,表现为整天无精打采,不愿活动。

猫经常舔自己的毛,就是在给自己补充营养——维生素D。

“知了”并不是用嘴叫

夏天的时候,天气越热,树上的知了越是叫个不停。也许有人会想,知了一天到晚地张着嘴叫,它不觉得累吗?

其实,知了的叫声不是从嘴发出的。知了也叫“蝉”,蝉的嘴是一根又细又长的管子,它把管子一样的嘴插进树里吸取树上的营养。它的叫声是从肚子上发出的,蝉的肚子上面有两个圆的东西叫音盖,它只要来回地收缩音盖就能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会叫的蝉是雄蝉,雌蝉的肚子上没有音盖,所以,雌蝉不会发出叫声。

蚂蚁从悬崖上掉下去会摔死吗

人从万丈悬崖上摔下去,肯定会被摔得粉身碎骨。如果蚂蚁从万丈的悬崖上掉下去,会不会也被摔得粉身碎骨呢?事实上,蚂蚁不但不会被摔得粉身碎骨,而且还不会受伤。

因为蚂蚁的身体又小又轻,当它从很高的地方掉落下来之后,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是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当你飞快地奔跑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有股像风一样的东西在阻挡你快速前进,而阻挡你前进的东西,其实就是阻力。微小的蚂蚁在遇到阻力之后,阻力就会像海绵垫子一样托着它,所以,当它从空中跌落到地上时,就感觉不到疼痛,更不会被摔死。

壁虎的尾巴断后并不会钻到人的耳朵里

壁虎能够捕捉蚊蝇、蛾子等小昆虫,它对人类有好处,但许多人都讨厌它,传说它咬人厉害,有毒,特别是它的尾巴还能钻到人的耳朵里。

其实,壁虎并不可怕,动物学家经常用手去捉,从未被它咬过,也没有中毒。壁虎的尾巴很容易断,捕捉的时候,只要一碰着,尾巴就会断掉,壁虎也就逃掉了。这种现象叫自割。因为断掉的尾巴里有很多神经,尾巴离开身体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能摆动,但它没有定向的活动能力,因此,不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

摸癞蛤蟆后手并不会长癞

癞蛤蟆的真正名字叫蟾蜍。由于它们的长相实在难看,皮肤不仅非常粗糙,背上还长满了大小不同的“癞疙瘩”(其实都是皮肤腺)。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它们不了解,认为用手摸了它,手上就会长癞。因此,就把它叫“癞蛤蟆”。甚至有的地区还把它们叫“老疥”。其实,这是冤枉了它们,摸了它们既不会长癞,也不会长疥。

蟾蜍身上的大小皮肤腺,确实能向外分泌出一种白色的浆液,这是它用来保护自己的,使得一些敌人不敢吞吃它。特别是眼后方的那对大的耳后腺,它是蟾蜍类动物听特有的一种腺体,只要触动它,就能射出较多的乳白色的汁液。这种汁液对某些小动物来说是有毒的,这种汁液如果喷到人的手上,只需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了,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但是,万一不小心喷射到人的眼睛里,如来不及冲洗就会引起红肿,因此,最好不要乱挑动它。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汁液,可用来配制成中药能给人治病,并把这种物质叫“蟾酥”。中药店里有一种叫“六神丸”的药,就是以“蟾酥”为主和其他几种药共同配制而成的。

青蛙并不会气死

夏天,是青蛙大量繁殖的季节。生长在乡村的孩子们常喜欢把捉到的青蛙四肢展开,仰放在地上,用小棒轻轻敲击其腹部,叫作“气蛤蟆”。不一会儿,“蛤蟆”好像真生气了,口腔底部凸出一个大大的、薄壁的气囊来。据说,如继续敲下去,它还会气死的。

青蛙真会气死吗?不会的。那为什么会生出一个气鼓鼓的囊来呢?

原来,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如壁虎、家猫)都有自己的辅助呼吸结构一由肋骨、胸骨等组成的胸廓。当肋骨被牵动上提或下移时,可以改变胸腔的容积,造成胸腔内的压力变化,引起运动吸气和呼气。青蛙无肋骨,自然无肋骨等组成的胸廓。

它呼吸的机械活动是借助口腔底壁的升降来完成的。吸气时,口底下降,鼻孔张开,将空气吸入口腔。然后鼻关闭,口底上升,把空气压入肺内。若口底下降,肺的弹性则回收,将气体压入口腔。

平静的时候,青蛙呼吸幅度较小,口腔底壁外凸不明显;若受外界惊扰刺激(如将其仰放,用小棒敲击腹部),神经则高度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鼻孔开闭关调,口腔底壁自然会因出气不及时,明显鼓胀起来。

狐狸并不会迷人

狐狸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尖嘴巴,体型细长,有粗大的尾巴,和虎、猫、熊、狼等比起来,既没有强壮身体,捕食的本领又不算高强,常以偷窃等方法来捕捉家禽、小兔、老鼠等为食。由于食性关系,它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比较发达,行动敏捷而机警,这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狐狸的感觉十分敏锐,听觉和嗅觉尤为发达。狩猎的人捕捉它时,如果稍有动静,它就会潜逃隐蔽。狐狸被人捕捉后,它又常常装死,遇上经验不足的猎人,一时被迷惑,稍加大意,它便逃之夭夭。有时,在它身体腹部肛门附近,散发一股腥臭气味,使人不敢接近,正在踌躇间,它又逃脱了。这些事实逐渐就成了狐狸迷人的传说。

虫子并非不蛀合成纤维

一般认为,合成纤维是从石油、煤、天然气中提炼出来的苯、乙烯、丙烯等经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不含有蛀虫所需要的食料,不具备虫蛀的条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据试验,在存放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两只玻璃管内,甲管放进各种纯合成纤维织物,乙管除放进甲管内的相同织物外,再加进羊毛、棉、蚕丝等小块织物,并同时放进皮蠹、袋衣蛾等蛀虫。数日后发现乙管内的蛀虫、绝大部分聚集在羊毛、蚕丝织物上蛀食,部分在棉织物上蛀食。甲管内的蛀虫,也在蛀食腈纶、维纶、锦纶等合成纤维织物,只是蛀损比较轻微罢了。试验证明:蛀虫在没有合适的食料的情况下,饥不择食,也会蛀食合成纤维织物。由此可见,如存放衣物的箱柜内已有蛀虫,或者把合成纤维织物与已被虫蛀的衣物混放在一起,也有被蛀虫咬坏的可能性。何况合成纤维纺织品中,很多都是与天然纤维混纺的织品。因此,在存放合成纤维衣物时,仍然需要放一些防蛀剂。

蚊子并非全叮人

夏夜,最恼人的就属蚊子,它们嗡嗡叫着,不时飞来叮人,把人咬得又痛又痒,有的还会传染疾病,致人得乙型脑炎。可是,你是否知道?并非所有的蚊子都叮人。因为蚊子叮人吸血靠口针,而雄蚊的口针比较退化,不能螫入人的皮肤,所以雄蚊是不叮人的。雄蚊的营养,一般靠花蜜、植物汁液和其他汁液维持,寿命也只有六七天,雌蚊则不同,它除靠上述营养外,还吸取动物的血。雌蚊只有吸血后,卵才能成熟。雌蚊的寿命可达30天,但也有很小一部分雌蚊体内积聚大量脂肪,蛰伏在卧室或畜舍较温暖、阴暗、潮湿的角落中越冬,待到第二年春暖,又飞出来吸血繁殖。

鸟类并不是飞行冠军

人们可能认为飞得最远的动物是鸟,其实不然,飞得最远的是一种叫作莫纳克的身着橘黄色与黑色相间衣装的大蝴蝶。这一现象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动物学副教授戴维·里·吉博观察到的。

每年秋天,上百万只莫纳克蝴蝶成群结队地从美国西北部的落基山山脉的东部地区向南飞行,穿越美国西南部的德克萨斯州,一程2万英里,来到墨西哥中部。观察发现,莫纳克蝴蝶是善于利用空气气流飞行的能手。它们借助上升的热空气把自己托起到一定高度,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这种经济而又有效的飞行方式使它们到达墨西哥后仍然健壮,不会因长途飞行而减少体重。它们可在7000英尺的高空中任意飞翔(这是轻型飞机的高度),当它们和鸟一样鼓翼而飞的时候。平均每小时可达11英里。加速飞行,每小时可达95英里。莫纳克蝴蝶的翼幅仅4英寸大小,即使飓风也不会阻挡它们飞行。

鸳鸯并不会白头偕老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鸳鸯看作是忠贞不渝的爱侣,说是生死成双,一方死去,另一则从此独居,或者殉情而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多年观察发现,鸳鸯除在繁殖期外,它们并不成双成对。在孵化期则多单独活动。雌雄交配后,雄鸳鸯便忘却旧情,再也不露面了,抱窝抚育后代的担子全由雌鸳鸯一身承担,连雌鸳鸯孵化期间的吃食也要自己出去寻觅。有人用猎枪打落其中一只,而剩下的另一只便会另寻新欢。观察的人连续作了几次这样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

相思鸟并不相思

相思鸟,亦称“红嘴玉”,它体态玲珑,鸣声悦耳,举止优雅,是我国著名的观赏鸟类。自古以来,有关相思鸟的美丽动人传说不少,其中最为精彩有趣的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相传,相思鸟是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动物,当雄鸟与雌鸟婚配之后,便终身相伴,恩恩爱爱,形影不离,堪称动物界的“模范夫妻”;如果一对相思鸟中有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就会悲痛欲绝,不饮不食,不鸣不舞,最后因相思而死,以身殉情。因此,相思鸟一直被人当作爱情的象征,许多文人学士以相思鸟为题材吟诗作歌,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以比翼双飞相思鸟来衬托唐玄宗和杨贵妃那千古传颂的爱情。

但是,根据生物学家对相思鸟的考察,发现相思鸟并不相思;相反,相思鸟还有一种拈花惹草、夺“人”所爱的“花花公子”习性。为了揭开相思鸟是否相思之谜,有人故意给相思鸟交换配偶,结果它们经不住考验,很快露出了马脚;它们与新伴相识不久,就热恋起来,把“原配”的情意忘得一干二净;还有的相思鸟在配偶死去不久,并不能做到守身如玉,更不会相思而死,而是再娶再嫁不误,与新伴侣恩爱甜蜜。

所以说,相思鸟并不相思。

蝴蝶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在鲜花盛开的地方,总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么,它们五颜六色的翅膀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蝴蝶的翅膀上长有一层鳞片,鳞片中又含有各色各样的化学色素颗粒。当这些化学色素颗粒密密麻麻地组合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在蝴蝶的翅膀上还长有很多的脊纹,脊纹越多,图案的形状就会越多,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各色各样的蝴蝶。

蝴蝶的翅膀长得五颜六色,并不单单是为了好看,它还是一种保护色,能够使蝴蝶在遇到敌人时,将自己隐藏在和翅膀颜色相似的地方,这样,敌人就不会轻易发现它的踪迹,就可以躲过一劫。

蝴蝶双飞并非恩爱

在我国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是以他们俩人去世后双双化为蝴蝶,凌空翩跹,来表示爱情的忠贞不渝的,但是,从生活习性来说,蝶儿双飞却正好是爱情破裂的征兆。

原来,蝴蝶世界种类纷繁,有14000多个品种。它们的寿命从数天至一年多,蝴蝶的“爱情”生活更是短暂的。当他们“谈情说爱”时,是在僻静的地方,假如雌蝶发现配偶不合己意,会毅然抛弃;当婚配完成,雌蝶即奋翅飞去。当雄蝶腾空直追时,却已是“彻底决裂”,再难挽回了。

能开屏的孔雀并非是“孔雀公主”

在我国云南省的南部,生活着中国仅有的一种大型绿孔雀。每当春末夏初的繁殖季节,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各地的大公园里,经常能够看到身披辉翠蓝绿色彩的羽毛、头顶一簇直立冠羽的美丽孔雀。当它把那长达1米多的巨大而艳丽的尾屏,高高地翘起并展开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各种灿烂的光辉,颇像一把绚丽的大羽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孔雀开屏。”因为人们都非常喜爱这种鸟,就给它起了个“孔雀公主”的美名。很多女舞蹈家还身穿美丽的“孔雀服”跳起“孔雀公主舞”呢!

但是,人们都错了,这种能开屏的孔雀是雄孔雀,似乎应当叫“孔雀王子”才对。真正的雌“公主”不但没有尾屏,羽毛的颜色也不好看,仅背部和腰部的羽毛有点黄铜色或绿色,上面还点缀着具有褐点的棕红色横纹。雄孔雀就用艳丽的装束来打扮自己,用此来吸引数只雌孔雀。以后它们便在一起产卵育雏。

雄孔雀的性情非常机警,每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声音或敌害,它马上便会惊走。它那大尾屏并不是单纯用来打扮自己的,它还具有保护自己的功能。每当它漫步在丛林中或在沿河两岸闲游时,一只遇到了敌害,当来不及飞奔逃走时,它就突然开屏,把带有很多“眼状斑”的尾屏抖得乱响,敌人看到这种多眼怪物,又听到沙沙声,吓得敌人就不敢向它进攻,而它便可以借机逃跑了。

为什么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燕子,别名拙燕、观音燕,属雀形目燕科。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黑色,嘴短弱、裂宽,胸有不完整的黑色横带。古时把它叫作玄鸟,为典型食虫鸟类。

燕子是一种候鸟,喜欢温暖的季节,所以,它会在每年的冬季来临之前飞往南方,又在每年的春天来临之后飞回北方。

燕子与其他的鸟类最为不同的是,它们的尾巴长得像一把剪刀。这把“剪刀”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燕子在飞行的时候能够如此敏捷,全仰仗着它们那剪刀似的尾巴。

剪刀似的尾巴在空中飞行的时候能够减少空气对它的阻力,使飞行的燕子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速度极快。因此,燕子才能又快又准地捕捉到食物。

除此之外,燕子的尾巴还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让它们能够灵活地在空中转弯。

鸟中之王并非鸵鸟

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大,最鸷猛的鸟是鸵鸟。其实,真正的鸟中之王当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隆鸟,只是这种鸟现已绝迹。

在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里,有着关于隆鸟的记载,说这种鸟翅膀宽30步,能抓起地上的非洲象抛入高空,然后把大象甩到地面,啄而食之。马可·波罗或许有些夸张,但从现有资料看,隆鸟实属当之无愧的鸟中之王。据目睹过隆鸟的人说,它的体形像鸵鸟,声似喇叭,高有四五米。一个隆鸟蛋重达十几斤,相当于十个鸵鸟蛋。1834年,有位法国旅行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半个小水桶般的蛋壳,他按照蛋壳的大小画了一张图,寄给法国著名鸟类学家维尔罗,经鉴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蛋,后来,有人考证是隆鸟蛋。

蝎子并非没有妈妈

蝎子一般都在夜晚出来活动捕食,一旦遇上有反抗能力的小动物,便用尾刺先把它蜇死,再用螯肢把小动物撕碎吃掉。蝎子一般不主动蜇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它才用尾刺蜇人。

人们往往会跟孩子说:“万一让蝎子蜇了,千万别哭着喊妈,蝎子是没有妈的,越喊妈越疼。”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传说,蝎子是有妈妈的,那么,为什么传说蝎子没有妈呢?

原来,蝎子是卵胎生的,一次能生出15~35只小蝎子。刚生下的蝎子,外面还包着一层黏液,大小像大米粒那样,大约5分钟后,它们就会从黏液中挣脱出来,一齐沿着母蝎子的8条腿爬到脊背上。这时,母蝎子就会一动不动,静等着小蝎子往上爬。说来也很有意思,爬到背上的小蝎子,它们的头一律朝外,相互贴靠在一起排成一圈,非常整齐,一动也不动。因此,在母蝎子的背中央便显露出一条褐色的长条纹。不仔细看,母蝎子的背上,真好像裂开一条长裂缝。

凡是没有爬到母蝎子背上的小蝎子,就被母蝎子或其他的蝎子吃了;爬到母蝎子背上的小蝎子,便由母蝎子带走了。一般要在背上待上几天,经过蜕一次皮便能独立生活了。小蝎子要经过三年,蜕六次皮才能长成大蝎子。另外,母蝎子的一生要繁殖好几次小蝎子呢!

母鸡打鸣并非是不祥之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雄鸡会打鸣,而母鸡不打鸣,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一旦母鸡打鸣,就有人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干脆把鸡杀掉。那么,母鸡为什么有时会打鸣呢?

母鸡体内左侧有一个发达的卵巢,而右侧还有一个很不发达的性腺。一般发育正常的母鸡,在身体外表来看,鸡冠不发达,颈部羽毛短而圆,尾部羽毛没有雄鸡长,整个身体羽毛不像雄鸡的鲜艳美丽。当卵巢存在时,有一种雌性激素化学物质能阻止右侧性腺的发育。但若卵巢受病害侵袭或雌性激素减弱时,右侧性腺失去抑制,就可能发育起来。这时,母鸡体表上的各种羽毛,就开始改变,全身羽毛变成鲜艳美丽的颜色,鸡冠长大与雄鸡一样,同时也会像雄鸡一样打鸣。科学家把这一现象叫作性别反转。所以说,母鸡打鸣是由于性变的因素,不是什么不祥之兆。因为母鸡变为雄鸡,只是自然界中一种现象,并不是什么不祥不吉利的事情。

捉兔子拎耳朵的方法并不正确

兔子的两耳很大,是身体上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于是人们在捉兔子时,为了方便就去拎它的长耳朵。殊不知,兔子的耳朵全由软骨构成,是它身上最娇嫩的部分,并不能承担起全身的重量。每当拎它的时候,总不免引起它的紧张和恐怖,它因疼痛而挣扎,严重者会拧伤了耳根,造成两耳垂落,也可能因抓不稳而落地,容易摔伤,还会引起怀孕母兔流产。最好的捉兔子方法是:先安静地从头向尾顺着脊背摸着它的毛,然后在颈部松皮处捉住,轻轻提起,再用左手托着兔子的后部,以免引起兔子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