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45280100000013

第13章 生态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战略地位

《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从目前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现状看,人们往往注重环境保护的硬件投入,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软件投入;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工程建设的推进,而忽视的是价值观和态度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和发展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当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时,“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态恶化问题的特殊功用愈来愈显得重要。而在所有的对人的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等教育之中,道德教育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生态教育、德育先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新态度,以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伦理精神的养成。

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社会文明道德建设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抓起,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唤起民众的自觉行为,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实践中。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道德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伦理支撑。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道德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的行为选择,“是要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的“德行”和生态人格的养成教育,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的灵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地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生态失衡、资源稀缺、环境污染,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生存,制约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如果再任其恶化下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难以再持续下去,最终将走向灭亡的命运。日本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所长金泰昌先生1994年2月在香港举行的“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亚洲的观点”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是对伦理的重大威胁,因为它将我们世代间的连带感暴露在危险之中,破坏了我们同过去世代的连带关系,使我们从过去那里所继承的遗产受到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它也破坏了我们同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及与它们的伙伴连带关系;此外,它还破坏了我们同将来世代的关系,使我们无法把从过去继承下来的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共同拥有的家园很好地传给后代。因此,我们不难分析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与失衡,不仅仅是人们单纯的缺乏环境知识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缺乏生态道德的意识与规范。因此,修补和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因此,环境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传统的道德教育调整的主要是人际关系,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际伦理道德问题,它对于在人类社会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构建人际道德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道德在今天的出现是一种新的社会维度的凸现,对传统道德提出了挑战。”生态道德教育扩展了传统道德的视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调整的领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念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的目的在于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生态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原则、原理、理念与传统的道德教育不同,它教育和引导人们认识到,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选择要受到伦理约束与评价,人对自然的关系同样要受伦理的约束与评价。人类不仅要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同样也要注意利益与道德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自然本身固有的价值,并不是因为人的改造才产生价值。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从而摆正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正确位置。道德教育是生态建设的动力支持和根本保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用生态道德思想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指导生态建设的实践中,生态道德教育是使生态建设内容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保护环境的硬件工程建设中,生态道德教育软件必须先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这种深远意义和战略地位是传统的道德教育所没有涉及的,因此,它有着传统道德教育无以替代的基础地位和功能,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正如刘经纬、黄超在《生态文化学》中指出:“生态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响应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国民道德教育的推进和发展,标志着德育主体的根本性提高和德育本质的自觉爱好,打破了传统德育教育体系过于注重‘人际德育’的局限,将有利于国民道德教育的现实化、形象化、生活化,从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基础性的德育体系,从而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先行动”,其根本理由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而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又较薄弱,与可持续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极不适应。目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面临以下几个关键性转变,即:从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观转变;从资源环境无价论向公正的伦理价值观转变;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理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等。这些转变都需要在生态建设和通向生态文明的进程中,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加以解决。因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必须优先行动。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生态道德教育本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人类,对待自然和自然资源的态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还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优美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已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体现。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对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型人才

生态道德素质是当今时代向人类提出来的,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作出行为选择的新要求,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责任心和危机感,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应负有的义务。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既能够树立合乎人类最高利益的发展理念,又能够用这种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把这一素质纳入到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中来,才能真正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因为无论是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还是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说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具有较强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否则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如果不加以利用,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而为社会带来负担。因此,中国人力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开发利用新时期人力和人才资源的最主要措施,理应承担培养与提高人们生态道德素质的职责,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转变人们的旧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江****同志指出:“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建设人才的培养理念与传统的人才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区别。高校一定要率先转变教育理念,将传统的教育视角——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将现代人才培养置放到一个更为广阔和光明的舞台。正如拉塞克和维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毫无疑问,教育不可能置身于思想和行动的新潮流之外,人们指望教育不仅能满足人与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的个人发展、社会正义等),而且还希望它也能面对世界的重大问题,培养青年一代适应明天的世界及要求。”关于现代人才素质的标准,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现代人才素质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中国召开了一次“21世纪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7条标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与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7条标准是21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第二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正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更需要具有生态知识与素养的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与人才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两个车轮”,是实现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基础。因此,树立现代人才的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是当今时代赋予生态道德教育的神圣使命。

(二)生态道德教育有利于塑造人们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自觉践行生态实践

马克思曾说过:“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人类在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必须拥有的伦理精神——自觉自律。“因为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靠人们的自觉自律,如控制生活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用购物袋,防止白色污染,在消费中树立绿色消费意识、购买生态标志产品(因为有这种标志的产品是同类产品中对环境危害最小的)等,这些措施的执行,都离不开个人的自觉性。”而真正使人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任务,把外在的规范约束内化为主观的内在要求,主动自觉调节个体本身的行为,还是个体的价值观起着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判断和评价。传统的价值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唯我价值观”,认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是“天之骄子”,自然万物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服务于人类,听从人类自由意志的安排。同时,传统的价值观还认为只有当自然为人类所利用时,才会有价值的存在。比如,在各种词典中,对于许多动物的条目还停留在“肉可食”“骨可做药”“皮毛可用”等解释上。这种价值观在目前社会的一些群体中(包括大学生)还是大量存在的。拉塞克和维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主张:“教育首先应该是发展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所谓认识,我们主要指的是对道德精神美学价值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人类生存的目标,科学技术应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这些价值观念中包括人的尊严,对他人的爱,同大自然的和谐等。”因此,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在普及环境知识的基础上,要帮助人们重新树立新的价值观——生态价值。生态价值并不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而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因此,只有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才会为人们树立新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生态道德教育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1972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源于人类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相互关系失调的反思。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产生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方面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结果便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最终走向崩溃;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人的至高利益,完全忽视自然的价值,涸泽而渔地掠夺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与匮乏,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后劲。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指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们分析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内涵:一是代内公平: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均等;二是代际公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三是人与自然公平:人与大地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可持续发展蕴涵着深厚的伦理道德精神,它要求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必须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基本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的修正,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反响。”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具有国际综合集成意义的发展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发展的内容方面,强调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在发展的实践方面,强调发展是长期的,以至持续永久的发展;在发展的区域范围方面,强调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这一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切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要求和必然选择,“是21世纪的人类唯一可选择的、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同样作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把《21世纪议程》付诸行动,并制订了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1997年,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又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江****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绝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2002年9月,104位国家首脑和193位国家的代表聚于约翰内斯堡,对在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协调和充实,突出的是在可持续生存道德行动准则上制定了世界道德标准——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如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没有必要的伦理基础和伦理支持,就会遇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阻碍与限制。因此,在实施这一行动方面,提出了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先行动的理念。社会中的个体要选择和坚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方式,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在思想和行动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要帮助人们树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生态道德作为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类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道德保障。只有借助生态道德的‘内在制裁’和‘外部制约’,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具有坚实的道德心理基础和道德行为保证。”因此,只有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公正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才有可能重建人才道德教育的坚强核心,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四)生态道德教育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向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有效地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舍其一,取其一。这种文明形态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理念,是人类用新的伦理观和价值观来审视和规范自己行为的文明观。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文明状态,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的作用下呈现的一种自然和人类历史性持续和谐交往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根据工业文明的实践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指导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狩猎捕鱼的原始文明、垦荒耕种的农业文明以及机械生产的工业文明,这三种文明形态的共同点都是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文明形态,但都因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最终自然都以各种形式对人类进行了报复。虽然上述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极大地增加了人类的财富和力量,人类作恶的物质力量与对付这种力量的精神能力之间的‘道德鸿沟’,像神话中敞开着的地狱之门那样不断地扩大着裂痕。在过去的5000年间,这种巨大的‘道德鸿沟’,使人类为其自身种下了极为惨重的灾难。”在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发生了一系列的惨重溃灭的灾难,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巴拉文明,中美的玛雅文明等。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则与上述文明形态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明,为人类指明了全新的前进道路——生态文明之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就是:一方面要求人类思想上坚持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价值观,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要求人类在行为选择上,规范生产与生活方式,摒弃工业文明的传统观念,实现向生态文明的转化。

实现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3个支点:一是发展科学技术,二是创建环保立法,三是建构生态道德。这三方面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保证,但这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有区别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要使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造福于人类,就必须把它置于生态道德的控制之下,调控到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范围之内。”“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依靠立法,以强制手段惩处和杜绝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但是,光靠强制性手段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生态道德,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把生态建设置于自觉自律的基础上,更需要‘环境良知’和‘道德良知’的道德意识的升华与道德力量的约束。”正如汤因比指出:“人类具有思想意识,他能明辨善恶,并在他的行为中做出选择。在伦理领域,人类行善或作恶的选择为他记下了一部道德账册。我们不知道每个生命短暂的人在离开人世时能否了结这笔账,抑或是像印度教和佛教认为的那样,这笔账通过潜在无限轮回得以延续。对于构成人类社会现世的个人之间的关系网来说,这本账簿还具有开放性,并且,只要人类允许生物圈继续成为可生存之地,它便将继续开放。”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能否起航、远行,完全取决于这本人类在与自然交往中的道德账册上的“道德行为纪录”。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然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