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45314000000024

第24章 胜利之后的失败

曹操败退后,荆州的归属就成了三分之地。荆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退居北部的南阳郡,孙权攻占了中部的南郡和江夏郡,刘备则占据了南部的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

从面积来看,刘备所占的地盘最大。但孙权占据的南郡和江夏郡更为富庶,而且地理位置更具优势。南郡和江夏郡北接襄樊,西通巴蜀。在诸葛亮的规划中,首先是要辅佐刘备夺取荆州之地,然后再谋取巴蜀(西川)之地,然后再举兵中原,成就帝业。现在,刘备只取得了荆州的一半土地,且通连巴蜀的军事要地又为东吴所占,心里自然是很不满意的。

而在孙权方看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几无立足之地,况且,赤壁的胜利,东吴出力更多,刘备可以说搭便车的。现在刘备得了荆南四郡,就该大大满足了。

自古以来的联盟关系,绝难长久。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孙刘两家的意见分歧,从赤壁之战结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这也为两家日后纠缠不休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此后,刘备诸葛亮使计取了南郡,拥有了最具地理优势的发展基地。周瑜气得差点吐血,立即派鲁肃前去交涉。刘备诸葛亮以刘表之子刘琦尚在为由,提出己方占有南郡,实属子承父业,合情合理。鲁肃见刘琦虽然年轻,但因纵情酒色,已经病入膏肓,眼看不久于人世,于是顺势提出,一旦刘琦不在,东吴就要讨回南郡。(世俗所传的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借南郡)

鲁肃的这一擅自做主,已经极为越权。他本应该不予置评,将刘备诸葛亮的反应上报孙权,由孙权自行决定。虽然孙权多半也会听从鲁肃的意见,但这和鲁肃僭越做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鲁肃敢于这样做,也是因为他一力推动了赤壁大胜,内心颇为自得,在不知不觉中自我膨胀的缘故。

诸葛亮只想尽快把鲁肃打发走,很快答应了鲁肃的这个要求。但智者千虑,亦有一失,诸葛亮这个随意做出的口头承诺在情势发生变化后,进一步推动力孙刘两方关系的恶化。

鲁肃得了这个承诺,放心地回去报知周瑜。周瑜一向对刘备诸葛亮深怀戒心,绝不相信他们在刘琦死后会如期归还南郡。鲁肃却信誓旦旦地说:“讨回南郡包在我鲁肃身上。”

鲁肃为什么对刘备诸葛亮有这么大的信任度呢?

这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鲁肃的个性。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鲁肃和周瑜的交情是怎样开始的。周瑜找素不相识的鲁肃借用军粮,鲁肃毫不犹豫地就将三千斛粮食给了周瑜。这一事件充分说明鲁肃生性豪爽,是“互惠法则”的最忠实的奉行者。

所谓“互惠法则”,是指人类社会经由进化而来的最为普遍的通用法则,施惠必然会促发回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鲁肃本人奉行“互惠法则”,也从“互惠法则”中深度获益。他今日所能拥有的地位与尊荣,第一推力就是周瑜的力荐。

由此,互惠法则也成了鲁肃心灵地图的固定模式之一。他认为,今天他对刘备诸葛亮慷慨大方,日后必也会获得丰美回报。所以,他会同意刘备诸葛亮的“无理”要求。

其次,东吴与刘备一方的关系,是鲁肃一手开创的。这一关系的创立,直接带来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鲁肃因此而自矜不已。任何一个人,对于自己曾经付出诸多心力的东西,必然会悉心维护。从而,鲁肃不会像周瑜那样,对刘备诸葛亮持不信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鲁肃和刘备诸葛亮是一体的,怀疑刘备诸葛亮,就等于是怀疑鲁肃。所以,他会在周瑜面前,为刘备诸葛亮拍胸脯,打包票。

鲁肃还到孙权面前为刘备暂借南郡游说。孙权心里虽有不爽,但一方面他对鲁肃正处于最美好的情感状态,所以分外宽宏大度。另一方面,孙权也知道,曹操虽败,但实力犹在,一定会想方设法来报这奇耻大辱。如果现在和刘备翻脸,很有可能两面受敌,陷入困境。

综合这两个因素,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同意了刘备对南郡的占领。就当时而言,孙权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此后几年,孙权与曹操两家在接壤之处的淮南多次短兵相接,展开鏖战。

赤壁之战带给了孙权前所未有的巅峰体验,但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孙权一直在后方远观,始终没有深入到第一线。这多少还是出于对曹操的恐惧心理。面对黄祖,孙权可以“逆恐”而勇,但面对曹操的“恐惧能量”实在太大了,“逆恐反应”就失效了。

赤壁之战后,孙权自信暴涨,彻底克服了“恐曹症”,反倒跃跃欲试,热盼着面对面与曹操一较高下。

孙权亲自引兵到合肥,但这一次他没有见到曹操。曹方的合肥守将是大将张辽、李典、乐进。

张辽出马搦战,孙权意气风发,浑然不惧,竟然想要亲自出马对战!孙权此前从未亲自出战,莫非这一刻是英勇无敌的小霸王孙策灵魂附体?

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赤壁的成功让孙权全然相信自己是天之骄子了。伟大的相术大师刘琬不也说过孙权寿数极高吗?当这样的信念深入了孙权的潜意识,在阵前对敌的一霎那,孙权想的就是,天之骄子怎么可能临阵而亡呢?寿数极高怎么可能半途而夭呢?

但是孙权的部下可不敢让他轻易冒险。猛将太史慈挺枪冲出,抵住张辽厮杀。李典、乐进见了孙权分外眼红,对部下大喝道:“对面头戴金盔者,就是孙权。冲上去,捉了孙权,为百万大军报仇!”

李典乐进直取孙权。孙权部下宋谦、贾华上前迎住。几个回合后,宋谦不敌,被李典一箭射死于马下。太史慈急忙回马,张辽趁势掩杀,吴兵大乱,四散奔走。孙权勒马急退,幸好程普斜刺里杀出,抵住张辽,救了孙权。

这一次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孙权心浮气躁,傲慢自大。孙权回营,见折了宋谦,十分心痛,放声大哭。长史张纮见孙权颇有懊悔反省之意,忙借机劝谏道:“主公倚仗盛壮之气,逞强暴之勇,三军之众,莫不寒心。斩将夺旗,威震沙场,那是偏裨小将所做的事,身为主将是不宜这样做的。希望主公不要以显示孟贲夏育般勇猛为荣,而是要深怀王霸雄图。今日宋谦死于阵前,都是主公轻敌之故,愿主公三思。”(孟贲夏育是战国时秦武王手下的壮士,以勇猛著称)

张纮当年曾亲见勇猛无敌的孙策死于非命,给江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不愿看到惨剧再一次上演,所以冒着激怒孙权的危险,直言强谏。

没想到孙权面色凝重,黯然说道:“子纲说的是,这都是我的错。从今天起,我一定改正。”

很多领导者在犯了错误后,担心颜面受损,往往千方百计,文过饰非,东遮西掩。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才能真正改正错误。这说明孙权确实比以前自信多、成熟多了。

张纮听了孙权的话,深感欣慰。

孙权正在自责之际,太史慈不甘失败,来见孙权,说手下有一个叫戈定的人,与张辽部下的养马人是亲兄弟。戈定的兄弟愿意当内应,举火为号,刺杀张辽。太史慈提出要带五千兵马,与戈定兄弟里应外合。

孙权痛惜宋谦之死,复仇之心强烈,当即同意了太史慈的请求。但是曹将张辽,足智多谋,行事精细。当晚,戈定兄弟举火后,张辽迅速反应,强势控制住了局面。太史慈不知就里,仍然按原计划行事,不幸被曹军乱箭射中,五千吴兵折损大半,仓皇退归本营。

孙权见太史慈身负重伤,伤感不已。张昭见状,知道形势已经很难扭转,于是提请孙权退兵。

张昭在赤壁之战中的拙劣表现,极大地影响了他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但孙权还是原谅了他,并未将他彻底打入冷宫。这是因为苦难与逆境逼着孙权学会了自我觉察。在那个时候,孙权自己也得了“恐曹症”,又怎么能单单奢求张昭等人不恐曹呢?况且,张昭代表了一大群谋士,处理张昭,就会打击一大片人的积极性。这样对孙权反而是最不利的。

有意思的是,孙权的这一应对,其实是从他的死对头曹操那里学来的。当初,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缴获了一大袋子书信,都是自己的部下偷偷写给袁绍的投诚效忠信。曹操看也没看,当着大家的面一把火就烧了。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追究这些意志不坚的叛徒。曹操说:“与袁绍对峙之时,就连我自己也没有取胜的把握,每天惴惴不安,以己推人,他们有这样的行动也是很正常的。”曹操的大度,感动了所有的部属,让他们从此死心塌地地效忠。孙权的模仿,学得惟妙惟肖,完全可以打满分。

孙权本已无心恋战,当下同意了张昭的请求,匆匆收兵。这是孙权继位从军以来遭遇的第一次败仗。尤其这是在赤壁大胜后的败仗,更像是阴沟里翻船。这让孙权的心情非常抑郁。

等到回到江东,太史慈病重不治。临死之前,太史慈大叫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是个眼界和志向都很高的人,就连当世公认的明主刘备都不被他放在眼里。他为孙策折服后,一心要帮助孙策开创帝业。但现在孙策已死,壮志难酬,太史慈只能抱憾而终。

孙权听说了太史慈的遗言后,一阵怅然,他联想起鲁肃对自己的期望,不禁陷入了沉思……

心理感悟:成功的大厦里往往开着一扇通往失败的大门。

互惠法则在人际交往中,施惠必然促发回报。这是人类社会经由进化而来的最为普遍的通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