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是你自己吗?
45338300000044

第44章 意识的系统性进化

就个体意识的发展来说,它当然是建立在大脑运作的基础上。浩如烟海的神经细胞之间脑电波的连接,最终形成了人的意识。人们往往会认为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没有物质的存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但是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如果原子、电子这样不断被细分下去,就最终会发现,所有的物质粒子只不过是波的震动,可以说是波的震动构成了物质。

如果意识本身就是波的存在,那么也可以这样认为:意识的存在恰恰是物质的本源性存在。正因为意识是物质的本源性存在,意识才具有了物质的创造力。人才有可能存在于自我意识所创造的世界当中。但不管怎么说,意识的产生是建立在神经元细胞生物电的连接基础上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医学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那就是在人的一边大脑被去除之后,人的行为竟然不受影响。原因在于,一边的大脑代替了另一边大脑的功能。这种替代的原因在于,大脑的神经元细胞进行了重新的连接。实质上,人的意识进化在物质的层面上来说,就是这种神经元细胞的自由连接程度。但是,人的意识进化并不是单独完成的,而是整个人类作为一个连接的整体而进行演化的,这就是人类意识进化的优势所在。

回归到进化之初,如果人类成员当中某一个成员,发现将动物的皮毛披在自己身上可以御寒,那么人就不需要在自己身上经历百万年的进化生长出皮毛,其他的成员只要照着做就可以了。虽然这个事例非常简单,但是却揭示了意识运作进化的群体性规律。

看看人类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切,就会发现,人的创造基本上是群体意识作用的结果。即使是那些称之为独立发明的创造,也只过是不同的创造物的组合而已。

对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任何创造都可以看成是不同思想意识的组合。人类之所以是合作的动物,本质上并不是人的体力上的组合。如果仅仅是在体力层面的组合,那就仅仅是获取型模式之下的存在。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才不需要人们在意识上进行连接,而仅仅只是在体力上进行叠加。

关于人类意识思想的结合有这样一个比喻,那就是当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的时候,进行彼此交换,最终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那么进行交换就会有两种思想。当然这个比喻并未说出思想意识创造的实质,那就是两种思想的结合实际上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一种思想。所以,思想的结合,更像是一个产生新生命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相加过程,而是彻底的创造过程。

意识是人的根本推动力量,意识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在意识的相互交融过程当中产生的。所谓意识的主体性,也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只有在相对于他人意识而言,自我意识不受支配的时候,个体意识才会具备主体性。所以,人的主体性成就,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恰恰是在群体意识当中成就的。

一方面,人所谓的“我”的意识,只有在超越任何现实对象,包括外在的意识左右的情况下,“我”的意识才能够独立地显现,否则就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但是,另一方面离开了意识的连接,人的自我意识本身也将不复存在。

一个社会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意识系统。这也就是文化为什么非常重要的原因所在。因为在意识层面,所谓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人的意识系统本身。

文化在获取型意识模式的主导下,实际上就是固化的意识系统。虽然被称作为意识系统,但仅仅是按照固定的意识模式进行运作,在个体意识中没有主体性的意识存在,当防卫意识占据主导,就很难产生意识上的互联。系统本身缺乏意识的主体性,因而也就没有鲜明的个性与创造性。

在这当中的个体并不是文化创造者的角色,仅仅是继承者的角色。换句话来说,人们只是文化的依附性存在,文化是被置于人之上的存在,人在文化当中并没有主体性的位置。

尽管人们可以秉承同样的文化理念,但是在个体之间却往往缺乏意识的融合与沟通。个人的自我意识并不能够被人们所认可,即使这种自我意识具有极大的创造性,这主要是因为个人的自我意识,往往被认为是对文化的威胁。

文化虽然被称作是一个意识系统,但系统中的个体之间却不能够实现连接,这种系统也只是依靠继承的文化传统,依靠强大的支配权力,以及人们对于系统支配权力的依附而结合在一起,是靠外在力量挤压在一起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意识融合基础上的文化创造。所以,这样的意识系统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非融合的系统。

这样的意识系统实际上是不利于人的意识发展的。虽然在这样的系统之下,人们的生存能够找到相互的依靠,但也正是这种依靠,使得生命个体不可能真正的独立出来,真正地成为自己。自我的存在,也就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存在。意识本身无法获得扩展与自由,只能局限在固有的模式下重复生活,始终处于自我意识的被剥夺的缺失状态。

从意识发展的基本条件来看,意识除了需要个体大脑发挥作用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个体之间建立起意识连接。除了个体所谓的意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个体意识基础上的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是较为分散的,如果处在获取型意识模式之下,个体的意识就处于冲突的状态,这个时候所谓的群体意识就没有办法形成。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所认识到的仅仅是个体的智商,没有认识到群体的智商。个人意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群体的智商,在群体智商的层面才能够产生意识的交流互通,甚至进一步的融合创造。

个体意识的有效沟通,并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同时也是个体意识主体性实现和进行创造的基础。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群体智慧,群体智慧的发挥也是检验人的意识发展的标准。如果人的意识处于获取型的模式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将会处于对立的状态,也就没有办法进入到群体智慧的阶段。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个体的层面来说,人们似乎都表现得非常聪明,甚至可以用精明来形容,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很强,但是这种所谓的聪明才智,很多都用在了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明争暗斗上,用在了对于规则的破坏上。找关系、贿赂,只要能够获得优于他人的好处,所有使得上的招数都可以拿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