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取型的意识模式下,人们以相互依附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维持自己的生存,而这种关系又常常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表面看起来,这种关系似乎是非常稳固的,有时候这种血缘关系所结成的家庭规模,可以庞大到相当惊人的程度。尽管这种相互依附的关系可以结成非常好的生存同盟,但是在这种生存同盟中的人,并不具有自己的主体性,一切都要服从于这种生存的同盟关系。
忠孝、礼仪、廉耻这些道德要求,很大程度上是为生存关系而服务的。这种道德情操,对于维系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非常重要。
无论一个家庭当中的忠孝道德强调得多么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养儿防老的实际问题上。因此这种亲密关系,本质上也就变成了生存的依赖关系。在这种生存依赖关系中,你的也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你的,大家共同维系着这样一种生存共同体。
这样一种关系模式,在生产力比较低的农业社会无疑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尽管这种生存的依赖关系,往往会导致利益的剥夺、人格的不独立、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严,但是在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也只能够“礼让”或者“忍让”。
但是以生存作为核心的意识模式,无法实现人的主体性。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个人的一切利益都要服从整体的生存利益。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一种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但是从主体人格的角度来说,却是一种主体不明晰的关系,剥夺与被剥夺就难以避免。
虽然在面对生存这一根本目标的时候,人们会放下自己的主体性诉求,但是这只是人们的权宜之计,外在的道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本身所面临的冲突。人们只能将这种矛盾掩盖起来,在面临比较小的利益冲突的时候,可以暂时忍一忍,让外在的道德发挥疏导的作用。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由这种追求整体的生存所导致的不公正就会引发大的冲突,除非一个社会永远维持一种低水平的生存状态,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好争的。就像在捐款中,一个乞丐可以大方地将自己乞讨的一点钱都捐出去,一个大富翁却不愿捐出一大笔钱一样,道理是相通的。
实际上,所谓利益的纠葛是其次,最为主要的还是意识领域的纷争。伴随着利益纷争的,就是人的意识主体性不能够得到确立。于是,人们在意识领域就充满着冲突,内心就会形成强大的防卫意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中,人们总是担心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处于被剥夺的境地,所以会尽量少打交道,其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往往限于家庭内部。实际上这种“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的亲密关系,也不可能在人们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扩展到整个社会。
这也就是整个社会意识壁垒的起源,然而这仅仅只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的意识壁垒,还没有涉及自我认知上的意识壁垒。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种充满道德乌托邦色彩的所谓亲密关系,在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维持生存的群体关系。虽然具有血缘上的紧密连带,但是在人的意识领域却充满着纷争和不确定。
这种所谓美好的关系也仅仅是表面化的;所谓的道德也仅是一种外在的、对生存共同体关系的维系而已。在这种人际关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善,并不是由人的内在自然延伸出来的,也就缺乏了永恒的价值,仅是一种生存的权宜之计。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些表面上的长相厮守、相互依存并不会必然形成意识上的深度结合。相反,生存上的依附关系,恰恰会导致内在的意识隔阂,这也是意识防卫的自然反应。
人们为了生存而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同样也会为了生存而反目成仇。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就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如果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利益而存在,整天被利益牵着鼻子走,人还能够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吗?人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呢?人们整天所强调的道德又在哪里安身呢?
由此可见,当人们相互依赖结成生存同盟,而不能实现人的独立的时候,尽管人们表面上看起来亲如一家,但是在这个“家”中人是没有什么主体性的,这样的“家”代表着生存的依赖关系。人们的身体虽然是近的,但是心灵却是远的。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否认家的重要性,也并不是否认家庭关系本身的美好,而是说,整个社会不应该是家的扩展,而应该是家的超越,是主体人的联合。如果社会在家的基础上没有跃升,没有形成质的飞跃,那么人本身就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长。
意识会因为生存的依赖而变得遥远,甚至是对立,而只有意识上消除隔阂,相互融通,人与人之间才会建立起真正紧密的关系。
当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处于对立和防御状态的时候,个体意识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此时个体意识最大的愿望或者动机,就是能够战胜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始终处于封闭对立的状态,人们聪明才智的发挥,也主要用在如何在竞争关系中取得优势。人的意识始终处于竞争关系的循环当中,或者说处于生存优势的争夺中。在这种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的,永远是占据优势的支配权。即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一个极致,但人们仍然处于获取型的意识模式当中,意识本身并不会出现质的飞跃。
人的竞争关系,并不是由于人的独立而产生的。因为在独立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相互掠夺的倾扎关系。虽然竞争关系普遍存在,但是在独立的情况下,竞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已经不是你我不分的相互侵榨与掠夺,而是在竞争的对比关系中,看谁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越是具有独立性的人或群体,就越是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这就是获取型生存模式与生成型竞争模式下竞争的本质不同。
获取型生存模式下所结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实质上并不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纽带,而恰恰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根源。尽管这种紧张与对立有时并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却会使人的意识始终处于孤立的状态。
表面上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结成紧密的关系,但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是自我的主体性缺失的关系。在这种情形下,人的自我并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人与人之间往往带着伪装,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在意识的深处却始终提防着对方。
从生存共同体的角度来说,人们确实结成了一种紧密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人的意识层面却是孤立的,或者说处于无意识的孤立状态。而意识层面的联结,才是人与人关系最为紧密的纽带。表面上结成一体,并不代表人们在意识层面也实现了融合,相互依赖关系在意识上其实是一盘散沙。
从生存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走向独立是一次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在获取型意识模式看来是缺乏人情味的,认为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导致自私自利,甚至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但在本质上,人的独立恰恰是摆脱人与人之间倾扎关系,从而建立起意识联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