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是你自己吗?
45338300000077

第77章 科技意识联合体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的生活环境,自醒固然是乔布斯成长的动力来源,但是如果离开了他所处的生活环境,那么他的所谓创新也就没有了土壤。纵观人类的创造发明史,往往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都是建立在前人经验和相互协作的基础上,乔布斯也不例外。

有人说是硅谷这个科技天才和创业天才的乐园为包括比尔·盖茨、乔布斯以及后来的马克?扎克伯格这些异类创造了条件,正是硅谷的精神赋予了创新,但是为什么硅谷偏偏能够诞生在美国,在其他地方复制硅谷的经验可不可以?

实际上很多地方也这么做了,但根本无法与硅谷相比。事实上硅谷并不是一个地理的概念,聚集在这里的人才是最为关键的,硅谷只是将那些勇于冒险的科技精英聚集在一个场所而已。硅谷所具有的创造力基础,在硅谷形成以前就具备了,这个基础并不是所谓的科研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而是人。所以与其说硅谷是一个地理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思想意识联结的概念。

是什么造就了苹果和乔布斯?这个问题在 30 多年中被反复追问,又被人们一次次试着从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科技甚至禅宗等各个角度进行解读。而人的命运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偶然性,比如说,如果 49岁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没有接听 21 岁的不名一文的陌生人乔布斯打给他的电话,没有将宝贵的创业经验倾囊相授,又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常常在深夜接到这样的电话,解答问题指点迷津,乔布斯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

很大的可能性是,这只苹果在随后的 35 年中仍然会鲜红耀眼。那么,如果他的养父没有举家迁至硅谷——让他能从小在硅谷山景城和库珀蒂诺长大;如果他们的邻居不是惠普的工程师——常常带着乔布斯去惠普参观电脑,还免费教他电路原理;如果 12 岁的乔布斯从黄页上查到惠普创始人休利特的电话打过去时,早已功成名就的休利特听到一个小孩儿问他要制造频率记录仪的电子元件时不耐烦地挂掉了电话,更别提让他暑假在惠普实习——这只苹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知道,苹果公司创立的 35 年里,它始终是一家来自硅谷的公司。硅谷,是理解乔布斯的另一个维度。[24]

从这段文字的描述来看,可能有人会以为,硅谷之所以会成为科技创新的引擎,就在于人们在这里能够进行技术的分享,并且能够相互帮助,是一个人们充满关爱和谐的创新乐园,实际上这只是表面化的认知。

在乔布斯创业之前,他的生活可以用混乱来形容,生下来就被人领养,亲生父母的行为只能够用遗弃来形容。尽管美国整个国家已经比较富裕,但是这种富裕并没有让人们处于好吃懒做的依赖关系当中,上不起大学的乔布斯不得不捡可乐瓶去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社会,不能用一般意义上充满关爱的幸福生活来形容,因为在美国,人的独立才是人的根本。没有人将这种独立的生活,看成是悲惨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独立恰恰是幸福的基础。强调人的独立性,也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关系就是一盘散沙。

从乔布斯在硅谷所处环境的描述来看,人与人在意识网络中的沟通是相当顺畅的,自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帮助就变得较为容易。这是因为当一个社会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之后,在意识领域也就摆脱了支配关系,人与人之间人格是平等的,实现意识的融合也就成为了可能。

在这样的意识背景下,不管是一个成功的人,还是刚刚开始创业的人,从一个独立人的角度出发,都认可对方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这样就会将每一个人置于意识平等交融的平台上。每个人成为了意识自由的选择者和主体性的存在,而人们的思想意识正是在这种自由选择中建立起联系,并形成系统化的组织思维。可以说,硅谷的成功,实际上并不是硅谷本身的成功,而是人们思想意识可以进行无边界自由联结的成功。人类的意识并不是个体的存在,而是一种意识系统的存在,只不过这个系统要建立在个体意识自由的基础上,而意识系统本身所提供的自由,也反过来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自由。

实际上,个体意识自由联结所构成的群体意识所具有的创造力,要远远大于个体意识的创造力。那些推动历史进步的人物,包括当今的科技界做出卓越贡献的精英,并不是本身的意识具有多么大的创造力,而是由于他们的意识恰好处于群体意识连接的交汇点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乔布斯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社会意识系统运作的结果。人是文化的延续体,每个人都是文化上和其他人相联系的一环,同时又是独立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