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什么人什么命。”换言之,就是说人的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无论你怎么抗争,都无法改变。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应该是由自己主宰的。不过,人与人的差异很大,惯于依赖的人,其命运自然更多地拜托给了环境,而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特质的人,则更乐于相信人性决定命运。
所有的幸运者都有过同环境较量的经历。这是因为任何人不存在永远一帆风顺的生存背景。
有的人由于个性鲜明、桀骜不驯,甚至在离开人世几十年、上百年之后才交上好运。也就是说,他们为了坚持自己,到死都没有被环境认可。直到有一天从梦境中醒来,忽然意识到自己无情抛弃的那些“执著的怪物”,其实恰恰满足了今日的需要,这才将否定再一次否定,去挖出那些沉睡已久的旷世杰作。
近代音乐史的“歌曲之王”舒伯特一生只走过了饥肠辘辘的31年,他临死时的全部遗产仅值20多个古尔盾。
这位被后人封为浪漫主义音乐派先驱的奥地利作曲家,曾在一封给哥哥的信中写道:“我们常常想吃苹果。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中间足足隔着8个小时呢!”
后来,舒伯特为莎士比亚的诗谱写的《听!听!那云雀》是在小酒店作成的,贫困的作曲家只能把这首曲子唱给几个年轻的穷朋友听,而当时维也纳的显贵们根本无从知晓这位作曲人。
一天,舒伯特饥饿难耐,情不自禁地走入了一家餐馆。由于身无分文,他尴尬地坐在餐桌旁。
这时,舒伯特偶然从一张报纸上读到了一首小诗,马上为诗配了一首曲子,交给店主换了一盘土豆。这首乐曲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摇篮曲》。在他去世30年后,这份乐曲手稿在巴黎以4万法郎拍卖成交!
对舒伯特来说,与环境的较量,就是他对一生的音乐追求使他在活着的时候没有被“饿”死。他与音乐共命运,这份顽强是他天性里对音乐的热爱和擅长,他的艺术之魂产生于对饥苦的长久忍受之中。 心灵小语
当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尽人意时,是不为所屈而抗争,还是顺应环境的变化呢?选择屈服,可能暂时获得物质上的享受,但精神上会更贫乏;选择抗争,可能一时看不到光明,但是总有云开日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