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45341900000019

第19章 同位素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根据查德威克的发现,伊凡宁柯和海森堡为原子核提出了一个新的“质子——中子”模型: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如果一个原子核包含X个质子和Y个中子,那么它的原子序数就等于X,而它的质量数(即核的原子量)就等于X Y。

例如氢原子核里有一个质子,它的原子序数是1,原子量也是1,可写成:H。氦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它的原子序数是2,原子量则是4,可写成H:He。当时周期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是铀。它的原子核里有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它的原子序数是92,而原子量则为238,故可写成搿u。按照质子——中子模型,任何元素的原子量都应接近一个整数。相对于原子,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然而,化学家们早已从实验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量都是带有小数值的。例如已经测定氯的原子量为35.5,这个“0.5”是怎么回事呢?

要知道原子核里是不会有半个质子或半个中子的。

氢的同位素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天然氯中含有两种氯元素:一种氯元素原子量是35,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另一种氯元素原子量是37,核内有17个质子和20个中子。这两种氯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量,其外层具有相同数量的电子,因此在化学性质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由于原子序数相同,它们在门捷列夫周期表内被安排在同一个小格内。这些原子量不同,在周期表内占有同一位置的核素,人们称它们为同位素。

同位素在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该同位素的丰度。天然元素中各同位素的丰度是相当稳定的。天然氯元素中,35C1的丰度为75%,37C1的丰度为25%。它总是以这个比例参加各种化学反应。因此,它的化学原子量就等于35.5。

利用质子——中子模型还可以很方便地解释各种核素的放射性衰变现象。例如铀-238衰变时会放出一个Q粒子(即氦核),这就相当于失去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于是它的原子序数要减2,它的质子数要减4。铀-238就变成了钍-234。

泡利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有相当多的放射性核素是进行Ⅱ衰变的。放出一个Ⅱ粒子就相当于放出一个电子。然而物理学家泡利证明过,电子在核内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里我们可以把中子看成是质子和电子的复合体。当放射性核进行Ⅱ衰变时,核内有一个中子分解,放出一个电子而留下一个解脱了的质子。例如钍-234原子核里有90个质子和144个中子。放出Ⅱ粒子后,中子减少一个,质子增加一个,于是钍-234就变成了钋-234,后者含有91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是自发进的。它需要多长时间进行衰变,衰变成什么元素,都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使物质中的放射性核素衰变掉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各种核素都有各自固定的半衰期,从若干分之一秒到成千上万年,不受外界一般条件的影响。稳定核素的半衰期就是无穷大。科学家们认识到,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依靠“核”反应。这种反应发生在原子核内,而不是像化学反应那样,只是发生在原子核外的电子壳层之间。当用各种粒子与原子核进行碰撞时,粒子有时会被核吸收,有时会从核内击出另一些粒子来,通过这种核反应可以人工地制造出新核素。这种核反应也可用质子——中子模型来解释。

第一个人为地使原子核发生变化的先驱者,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他在1919年用Ⅱ粒子去轰击氮-14,结果氮-14放出一个质子而变成了氧-17,首次实现了中世纪炼金术士的梦想:在人的意志下,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物理学家利用各种粒子对不同的元素进行轰击,诱发核反应,结果生产出了1000多种在自然界里并不存在的原子核。

现在看来,要用其他物质炼出黄金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关键是要“凑”到适当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当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79时,我们就可得到黄金的各种同位素。它们中有的是带放射性的。只有当核内的中子数为118时,才能得到稳定的、与天然开采的黄金完全一样的金原子。

炼金术士的愿望是将其他物质转变为黄金,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是原子核内蕴藏着的巨大能量。

卢瑟福用各种粒子“大炮”对原子轰击了14年,试图揭开了原子核内部能量之谜。当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时,他曾惋惜地宣称,人类可能永远无法使原子能在经济上获得巨大效益。然而,他的结论下得早了一点。中子的发现使事情出现了转机。